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的相互关系

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的相互关系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居住空间是我们分析的起点,从老式居住区、单位居住区到商品居住区的变迁,一方面标志着生活方式的变迁,由于脱离了原来的业缘、地缘关系,居住人群的异质性不断增强,邻里交往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在传统居住区和单位居住区,人们的交往仍然局限在熟人之间,并没有向陌生人拓展,而社区整合也是典型的国家纵向控制与单位横向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并没有引进现代的社会团体因素。
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的相互关系_城市角落与记忆Ⅱ———社会更替视角

五、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的相互关系

我们在前面分别探讨了鼓楼广场和英语角作为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存在,但这两者并不是相区隔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发展。居住空间是我们分析的起点,从老式居住区、单位居住区到商品居住区的变迁,一方面标志着生活方式的变迁,由于脱离了原来的业缘、地缘关系,居住人群的异质性不断增强,邻里交往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另外,在休闲娱乐方面,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院落、里巷、水井边的闲聊,在情感性得到满足的同时,对于社会交往有着更多的功能性追求。居住空间的变迁另一方面也带来公共空间形式的本质性变迁,原来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所产生的公共空间副产品,如公用的厨房、卫生间、洗衣间等等,已不再存在,它们被新式的小区广场所替代了。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公共空间的变迁,最终所指向的都是新的公共生活方式的诞生,它既能满足市民的情感、功能相综合的交往需求,同时也能适应小区广场这样的地域空间的变迁。

因此空间与生活总是连带发生变迁的,它们是共生体。用海德格尔在解释现象学时用的一个例子来解释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可能比较贴切。“以希腊神庙为例,人们因为神的存在而进入到神庙中顶礼膜拜,神是人在神庙中发生祭祀行为的因素,‘在这座神庙中,神祇既是一位出席者,又是一位缺席者,它在显灵的过程中显现,又从人的视野中悄然隐去’。神和神庙是相互影响的重要因素,却不是决定因素。”(唐炎潮,2003)公共空间就相当于故事中的神庙,而公共生活则类似于神,人们因为公共生活的存在而进入了公共空间,同时也因为公共空间的特性,公共生活才能顺利展开,除此之外它们都是以“人”为核心因素的。另一方面,我们在探讨居住空间、生活方式、公共空间、公共生活的关系的时候,它们相互之间也不是必然的决定性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变迁。

若要追根溯源的话,我们应该看到所有这些方面的变化,本质上都代表着我们的城市生活由传统向现代变迁。城市相较于农村也许会更现代些,但是城市并不是现代的代名词。在传统居住区和单位居住区,人们的交往仍然局限在熟人之间,并没有向陌生人拓展,而社区整合也是典型的国家纵向控制与单位横向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并没有引进现代的社会团体因素。上述方面的变迁再次提出新型的公共生活方式以及社区整合方式的诞生。

img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