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的意义

课堂教学的意义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的工作都应围绕着它来展开、来实施,学校的活力都由它来体现,学校的发展同样要借此来展示,她是学校文化的凝结点和生发点。课堂教学是老师理想实现的基础、根基,是生命出发、发展、成功的凭借。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首先是进行知识的学习,掌握自然、社会、科学的知识是求学的第一目的。而学生只有学到这些知识才能打下为未来从事工作的基础,进行发展和创造的基础。

一、课堂教学的意义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什么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和重心?当然是课堂教学。学校的工作都应围绕着它来展开、来实施,学校的活力都由它来体现,学校的发展同样要借此来展示,她是学校文化的凝结点和生发点。正如叶澜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正常的社会条件下,课堂教学始终是学校教育活动中内在的、最基本的构成。”(1)

课堂教学是学校基础性活动的日常表达。其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分析。

1.对教师的意义

课堂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所、生命成长之地。课堂教学是老师理想实现的基础、根基,是生命出发、发展、成功的凭借。“对于教师而言,上课是其学校工作的基本组成,上什么课以及上课的教学效果,则成为教师身份、地位、专业水平与资格评定的主要依据。”(2)对于教师而言,从事教育教学几十年,其精心经营的地点在哪里?“聚天下英才而教之。”聚于何处?聚于课堂。可以说教师一生所经营的事业主要在课堂或者说围绕着课堂。教师教育理念的落实、教育理想的实现同样在课堂,教师的发展、成长同样也离不开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的真正依托,是人生价值和自身发展之地,是安身立命之所。

这里,笔者想不吝篇幅转引2008年7月8日《襄樊日报》上唐吉忠老师的《我的课堂》的一文,从中可见出课堂对老师的意义:

活了几十个春秋,屈指一算,竟有二十多年与课堂为伴。

少年时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我曾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年轻时,登上讲台给学生讲《最后一课》,我才真正体会到韩麦尔先生为什么会对讲台有那样深的爱。

师范毕业那年,我去一所学校实习,最后一篇课文讲的就是《最后一课》。当我满怀激情地结束了这一课,像韩麦尔先生那样在黑板上写下“同学们,再见”的时候,讲台下竟是一片抽泣之声。顿时,一股暖流涌来,一种情愫油然而生。我的一生就这样与课堂结下了不解之缘!

随着教龄的增长,我不知不觉把课堂看得很神圣。每当我踏着上课铃声走向教室,每当我看到那几十双可爱的、充满求知欲的乌亮亮的眼睛,每当我扫视那一排排整齐的课桌和一沓沓书本的时候,我的血液就加快了流速,大脑里的兴奋区一片光亮,像注入了神奇的药剂,浑身充满活力。不论先前有什么牵肠挂肚的事、耿耿于怀的结,顷刻间统统消失得无踪无影了。我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课就是我,我就是课,真正是“课人合一”了。昔日,范仲淹登岳阳楼,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的感受,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在课堂上就能得到这种愉悦的体验!

因为有了情,就殚精竭虑向这“圣坛”奉献出最丰厚的“珍品”。因为有了爱心,就绞尽脑汁筹划在这“圣坛”上展示最美妙的讲课艺术。我一面大量阅读和业余写作,一面置身于教学改革的第一线,把敏锐的时代感觉、丰富的读写经验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去追求语文“时代化、实效化、多样化”的教学风格,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其乐无穷。我的教研文章时而见报,也获得了不少奖励,这源泉无不来自于课堂。为人师表带来的喜悦和由此而产生的永远进取的动力,使我几十年曲折的奋斗道路得以向前延伸,使我对课堂、对学生一往情深。这真是:育我者,课堂;成我者,课堂;知我者,课堂;乐我者,课堂!不禁喜改刘禹锡的妙文《陋室铭》而成《课堂赋》,曰:乐不在利,上课则成。喜不在名,授业则灵。斯是穷地,惟吾心静。谈笑有孺子,攻关无白丁。可以润桃李,泽后人。无“卡拉”之乱耳,无“下海”之劳形。孔子曰:何“苦”之有?

从唐老师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堂在老师生命中的意义,当然对任何事物的爱,都有一个从认识、体验、深爱的过程,但当老师对课堂有了“神圣”感之后,说明老师对课堂的理解和爱已经达到一种超越的境界。

2.对学生的意义

对学生而言,课堂是他们获取知识、熏陶情感、建构价值、生成能力的主阵地。

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首先是进行知识的学习,掌握自然、社会、科学的知识是求学的第一目的。什么是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知识”条目是这样表述的:“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知,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它来源于外部世界,所以知识是客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而产生的。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知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三种不同形式:符号表征、概念、命题。符号表征是最简单的陈述性知识。所谓符号表征就指代表一定事物的符号。例如学生所学习的英语单词的词形、数学中的数字、物理公式中的符号、化学元素的符号等,都是符号表征。概念是对一类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是较为复杂的陈述性知识。命题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陈述,是最复杂的陈述性知识。命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概括性命题,只表示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另一类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这类命题叫概括,如“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这里的倍数关系是普遍的关系。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可用来进行操作和实践。策略性知识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它是关于认识活动的方法和技巧的知识。例如如何有效记忆、如何明确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等等。作为学生无论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大都要经过课堂学习才能掌握。而学生只有学到这些知识才能打下为未来从事工作的基础,进行发展和创造的基础。

课堂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获取知识,而且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还要获得情感的熏陶。当然由于学科教学内容不同,接受情感熏陶的侧重点也不同,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熏陶是在课堂学习的进行中实现的。比如语文,由于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情感、人类情感的有效的载体,它所涉及的内容本身就对学生有情感的熏陶作用。屈原的《离骚》使学生受到什么是真理正义、什么是忠贞爱国的情感熏陶;杜甫的诗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苦难、什么是大爱、什么是宽广的人文情怀的情感熏陶。这正如学者钱理群所指出的那样:“中学语文具有某种工具性,他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提高学生使用语言工具的能力,而另外的任务是这门课程把同学引入我们民族古代与现代思想文化的宝库,与创造最精美的精神产品的大师巨匠,与古代最出色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与现代一流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与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与鲁迅、周作人、老舍、曹禺、沈从文……,进行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你们将倾听:对人生万象、宇宙万物深切的关注、深邃的思考;对彼岸理想美好的想象,热情的呼唤;对此岸人们生存困境的痛苦的逼视、勇敢的揭露。于是这里有高歌,有欢笑;也有哀叹与呻吟。你们将抚摸:集中了人世大智大勇的高贵的头颅,融汇了人间大悲悯大欢喜大憎恨的博大的情怀和颗颗大心。你们将在有声有色有思想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这是一个燃烧的大海,你不能隔岸观火,你必定要把自己‘烧’了进去,把你的心交出来,与这些民族的以至人类的精英,一起思考、探索,共同承担生命的重与轻。就在这同哭同笑同焦虑同挣扎的过程中,你会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复杂也更单纯,更聪明也更天真,你将用更热烈的心去拥抱周围的世界与一切生命,同时更以一种怀疑的眼光去批判地审视一切被神化的事物与观念,更严酷地批判自己……最后发现自己的内在智慧、思考力、想象力、审美力、批判力、创造力被开发出来,你的精神自由更广阔了,你的心灵变得更美好了。”(3)这里虽然不仅仅讲了对情感的作用,但是对于语文学科来说,由于其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几乎是常态和无所不在的。其他学科同样能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比如我们讲到牛顿的三大定律,在追溯其产生的背景和来历时,同样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献身科学以及探究科学的精神。数学学科也同样能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比如数学的严密的逻辑之美,数学中体现出的事物的和谐和美,对学生科学探索情感、热爱情感的熏陶同样是含而不露但又是不可忽视的。“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以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4)熏陶不是直接的教化,而有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总之,课堂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获取情感的熏陶,这对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其作用是巨大的。

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是课堂教学的另一种作用。价值即价值观,即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价值是观念形成的基础,观念又是人们行为的先导,就是说,人们的价值观往往能够决定人们的言行。由于教学有时本身就是价值的一种宣导,所以课堂自然便有了对学生价值观引导的作用。我们知道我们教师的上课绝对不会不涉及当下现实的某些问题,对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件不可能不进行我们的评价,这些评价无疑同样体现着我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当我们向学生展示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后,自然就会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产生影响。再者有些科目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的宣导,比如思想品德、政治、历史等学科。所以说课堂对于学生的意义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价值观的塑造。关于这个问题,学者肖川指出:“真正的教育就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统一。”“何谓‘价值引导’呢?所谓‘引导’就意味着:(1)教育是有方向和目标的;(2)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文化上的优势;(3)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4)受教育者有自由意志和人格尊严,‘引导’区别于‘宰制’、‘驱使’、‘奴役’和‘愚弄’。而说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即是指教育是投射着、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这种主观意趣内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诸如:什么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是好的人生?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什么是理想人格?什么样的生命境界值得追求?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等等。”(5)课堂教学中老师们不断地向学生宣导不少英模人物的先进事迹,言谈举止中对古今的英雄人物给以赞誉,这些不经意间,在我们的崇尚和赞扬中就传扬了某种价值观。古人也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老师就是在这“传道、授业、解惑”中把人类先进的价值观,渗透给每一位学子的。当然“价值引导只有建立在对人类历史发展轨迹深切的了悟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高屋建瓴的洞察上,对‘一般的人性’和‘变化了的人性’精致细密的体认上,对学生成长的潜能和对他们充满期待的内心世界的关注和激赏上,才能真正引导人生走向光明真实的境界,才能催生主体人格的生成,才能为主体人格的确立提供基石。”(6)这是对价值的引导者——我们老师——的要求。是的,当我们老师的价值观不是建立在较为深厚的文化基础上,不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先进的主流价值的基础上,要想引导学生有较为正确的价值观,同样是不可想象的。这样看来,价值引导的前提,是我们要有根植于在人类先进价值文化基础上的价值观。

能力生成是课堂对学生的另一个作用。课堂中的能力生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我们一般说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就是发挥课堂在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离开了能力的培养,也就失去了其教学的根基。而所谓的能力生成,是指人们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事物形成新认知的能力。我们知道建构主义理论最早的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了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的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理论的本质观点是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的建构意义。也就是说,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身的意义建构。简言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地意义建构,而非被动的知识传授。同样学生能力的形成是在已有能力的基础上来完成的,不可能在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形成所谓的能力。而在能力基础上形成能力,这便是一种能力的生成。

说到能力,我们一般要清楚在课堂中学生能够形成哪几种能力,能力要素中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我们说能力是内在素质外化的力量。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理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对于学生的能力来说也同样是多方面的,但这种多方面的能力中,对于课堂教学我们总要有我们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人们一般把能力分为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几种。这些能力都能通过课堂对学生来进行训练,进而达到这些能力的提高和生成。在这些能力中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虽然能力是不能绝对分开的,但是在各种能力中总有一种能力处于能力的统摄地位,那就是思维。心理学家林崇德早就指出:“不管智力还是能力,其核心成分是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概括,即概括是智力和能力的首要特点。”(7)在这里他不仅指出了能力的核心是思维,更重要的还指出了概括能力在思维能力中的重要地位,这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事物概括能力的训练提供了依据。“概括是在思想上将许多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事物,或将其中某种事物已分出来一般的、共同的属性、特征结合起来。概括的过程,把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及为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也就是思维有个别通向一般的过程。”(8)了解这些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3.对学校教育改革的意义

叶澜教授曾把课堂教学的改革称为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场攻坚战,这是教育由外在向其核心逼近的必然。之所以说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改革的攻坚战,我们的理解一是课堂教学在我国已有了近百年的历史,我们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模式和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人们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并认为是正确的课堂教学的思维定势,其改变是比较困难的。其次改革开放虽然进行了30多年,教育的改革也已进行了30多年,但大多是从宏观层面上的理论探讨,实践的建构、模式的创设还很薄弱。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一线的老师也在课堂教学的改革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但大面积的课堂改革还没有真正的实施,对如何进行真正革新意义上的教学改革,我们的理论准备、我们的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准备显然还不足,未来的课堂改革还面临着多重困难,我们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