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存在性实践智慧的课程评价

基于存在性实践智慧的课程评价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评价在这里的首要任务是分析课程在提升学生的存在性实践智慧方面所产生的客观效应,主要在于分析课程在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方面所发挥的实际作用。认识“生命意义”的关键在于自我认识,课程在促进学生认识“生命意义”方面的根本任务是修复和重建学生的自我认识以便学生获得更加清晰、更加真实的自我认识,这里课程评价的重点在于分析课程对学生形成自我认识所起的作用,在于考察学生的自我认识。

三、基于存在性实践智慧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在这里的首要任务是分析课程在提升学生的存在性实践智慧方面所产生的客观效应,主要在于分析课程在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方面所发挥的实际作用。生命意义包含认知、情感和动机三个维度:从认知维度看,“生命意义”是指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从情感维度看,“生命意义”是指对“生命意义”的体验;从动机维度看,“生命意义”是指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一)分析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认识“生命意义”的关键在于自我认识,课程在促进学生认识“生命意义”方面的根本任务是修复和重建学生的自我认识以便学生获得更加清晰、更加真实的自我认识,这里课程评价的重点在于分析课程对学生形成自我认识所起的作用,在于考察学生的自我认识。学生的自我认识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个体层面的自我认识、群体层面的自我认识和人类层面的自我认识。

第一,分析学生在个体层面的自我认识,即分析学生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它包括时间维度的自我认识和内容维度的自我认识。从时间维度看,个体层面的自我认识包括对“过去自我”的认识、对“现在自我”的认识和对“未来自我”的认识。个体的“过去自我”是形成自我概念的基础:自己的过去,尤其是滞留于现在之中的过去对于自我认识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去自我”就是严格意义的“现在自我”:“现在自我”被浸没在“过去自我”之中,存在于现在的就是存在于过去的。不但如此,“过去自我”又通过“现在自我”而对“未来自我”发生影响,从而对“未来自我”产生塑造作用。“未来自我”则是一种“可能自我”,是个体对自己未来的积极筹划而形成的“理想自我”。“未来自我”并不是“过去自我”和“现在自我”的自然延续,而是规定着“过去自我”和“现在自我”:人总是按照自己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来筹划自身,来重新理解“过去自我”和“现在自我”。强调“过去自我”和“未来自我”的重要性,并没有否定“现在自我”的重要性:“现在自我”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过去自我”和“未来自我”都归属于“现在自我”:没有现在,过去和未来都是虚无。从内容维度看,个体的自我认识包括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的认识。物质自我主要是指以个体的身体为核心的自我,包括个体的身体、财产等;社会自我则主要是指个体基于实践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精神自我则主要是指个体自身的认知特质和人格特质。其中,认知特质包括认知方法、认知内容和认知态度三个方面的特质,而人格特质则是指个体的内在动力组织,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因素。这样,个体层面的自我认识就形成了一个二维结构的分类表,见表6.1:

表6.1 “自我”分类表

img6

第二,分析学生在群体层面的自我认识,即分析学生个体对自己所属的团体的认识。个体的自我认识常常通过个体对自己所属团体的认识而获得,个体的身份不能脱离其所属团体的身份而存在,个体的身份总是作为所属团体身份的一部分而依赖于团体身份。这里的团体既包括性别、种族、地域等各式各样的自然团体,又包括各式各样的社会团体——组织。群体层面最为关键的自我认识是对自己所属组织的认识。个体所属组织的目标是构造个体身份的主要元素,个体的职业身份是构成个体自我概念的核心元素。个体在团体组织中的位置决定了个体区别于团体其他成员的特殊身份:组织场域中的各个位置都有其功能,该位置的功能决定了该位置的占据者的特殊身份。因为每个位置都是特定的权利与义务的组合体,当个体按照组织的期望去行事,去运营他所占位置的权利与义务,他就是扮演角色,就是在建构自己的身份。而组织则通过奖惩来强化个体的角色扮演,奖励表明组织希望个体“干什么”,惩罚则暗示组织希望个体“不要干什么”。分析学生的自我认识必须分析学生对其所属团体身份的认识,主要包括对“家庭身份”、“学生身份”、“性别身份”等团体身份的认识。

第三,分析学生在人类层面的自我认识,即分析学生个体对人类的认识。个体的自我认识必须突破个体对个体自身认识的限制和狭隘性,将自己的自我认识提升到对普遍的人类本性的认识的高度,才能获得自我的生命真谛。因为个体生命不能孤立地、单独地存在,它总是在世界中存在,与世界处于一种浑然一体的关系之中。人的个体生命始终以人类的生命为背景,生命的本质只能到人类的存在中去寻求,只有在人类生命中才能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人类生命可以分为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人的自然生命既包括人与动物共有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又包括人超越动物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人的社会生命主要涉及人类基于实践而创造出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的精神生命则主要涉及心理学意义上的人类本性。对于人类的认识是个体自我认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其他层面自我认识的形成。所以,学生对于人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认识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对象。

(二)分析学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

学生存在性实践智慧的核心是学生个体对自身生命的热爱,而其对于自身生命的热爱常常来自于自我的积极情感体验。在这里,课程评估的主要任务在于分析课程对促进学生体验“生命意义”方面所起的实际作用,考察的重点是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和广泛,课程评估的重点在于分析学生的成就感、幸福感和责任感。

第一,分析学生的成就感。作为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成就感是指行动者在行动中意识到自己可以获得成功、正在获得成功和已经获得成功所产生的一种积极情绪状态。“成功”即“将事做成”,它是人人所追求的,行动者在做事中能否体验到成功是该行动者是否自愿继续进行某种事情的持久动力:基于成功体验的成就感可以进一步激发个体行动者的成就动机,进而使得个体行动者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更加投入,激励个体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学生的成就感主要是学习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不仅是课程实施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课程活动的一个基本目的。课程评估必须分析课程对增进学生成功体验所起的作用,必须分析以学习成就感为核心的成就感。

第二,分析学生的幸福感。作为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幸福感主要是指行动者基于自己对自己整体生活质量的评估而产生的一种积极情感状态。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幸福生活,课程评估必须分析课程对增进学生的幸福感所起的作用,必须分析学生的幸福感。对学生幸福感的分析思路主要有三:主观幸福感取向、心理幸福感取向和社会幸福感取向。主观幸福感取向认为幸福感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两个方面。(6)依据这种取向,课程评估必须分析学生对自己各方面生活的满意程度和积极情绪占优势的程度。心理幸福感取向则认为幸福感主要包括自我接受、人格成长、生活目的、良好关系、环境控制和独立自主六个方面。(7)依据这种取向,课程评估必须分析学生在自我接受、人格成长、生活目的、良好人际关系、控制感和自主性六个方面的程度高低。社会幸福感则认为幸福感主要包括社会整合、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和谐和社会实现五个方面。(8)依据这种倾向,课程评估必须分析学生的归属感、对他人的信任感、自我的社会价值感、对社会的关怀度、对社会的信任度等问题。

第三,分析学生的责任感。使我们的人生路走得更好、走得更远的东西不仅仅是我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更是我们对自己和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当前学校课程的根本任务之一,课程评估必须分析学生的责任感和课程对此所起的作用。作为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责任感是指这样一种情绪状态:行动者在行动中勇于承担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责任感主要包括自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是指行动者个体对自己的行动和人生勇于负责的积极情感状态;后者则是指行动者个体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积极情感状态。学生的自我责任感主要包括学生对自己人生发展的责任感以及在各种具体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具体责任感,如学习责任感等。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则主要包括学生对自己的班级、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国家和人类发展的责任担当意识。

(三)分析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学生存在性实践智慧的关键在于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即学生个体为实现自己人生目标所付出的努力。这里,课程评估的主要任务是分析课程对学生追求“生命意义”的影响程度,考察的重点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考查学生对人生基本善的追求,另一方面要考查学生对人生苦难的战胜与超越。

第一,考查学生对人生基本善的追求。“基本善”是罗尔斯提出在公平理论中提出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指不论人们追求哪种生活方式都需要的东西,是每个有理性的人都想要的东西。(9)“基本善”既包括自然的“基本善”,如健康、精力、智力、想象力等,也包括社会的“基本善”,如自由与权利、收入与财富、机会与权力、自尊等。人生基本善则可以概括为每个行动者个体——无论其人生目标如何——都需要的东西,主要包括健康、财富、成就、爱、自尊、自由、权利、权力、幸福、机会、正义等。这些东西既可能成为行动者个体的人生目的,也可能成为达致人生目的的手段。不管这些人生基本善是手段还是目的,它们都是每个行动者所想要得到的东西,所追求的东西。考察学生对这些人生基本善的追求,应成为分析学生追求“生命意义”的重要指标。课程评估必须分析学生为获得这些人生基本善而努力的程度。

第二,考察学生对人生苦难的战胜与超越。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不仅表现在学生对人生基本善的追求,而且表现在学生对人生苦难的战胜与超越。人生苦难包括疾病、死亡、灾害、贫穷、压迫、邪恶等,这些人生苦难是人类不想面对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不可避免的痛苦,所有的人——不管其贵贱、贫富、性别、种族、国别如何——都无法逃脱苦难世界的遮蔽。但是,学生所遭受的和将要遭受的苦难却不是课程评估的对象,也不是课程的作用所在。课程评估所要分析的是学生在苦难中所表现出的摆脱苦难、战胜苦难、超越苦难的抗争精神。这种抗争精神成为人类生命的希望所在,构成了人类追求“生命意义”的高亢音符:“苦难给人的压迫和打击是沉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但为求得生命的延伸、谋求生存的希望,生命中又毅然迸发出一种奋战,一种不屈不挠的抗争意识,它构成了追求生命意义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10)总之,课程评估在这方面的根本任务在于分析学生为战胜和超越人生苦难所付出的努力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