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态度性理论智慧的课程目的

基于态度性理论智慧的课程目的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态度性理论智慧主要涉及认识的态度问题,常常指向我们认识世界时所应持的态度。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认知态度,学生的认识能力及其对世界的认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鉴于此,良好认知态度的养成应该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项根本任务,它主要包括以下四种认知态度的养成。认识世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认知态度:忠于实事,揭示真相,追求真理。尽管实事求是的认知态度在认识世界时十分必要,但是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却难以做到“实事求是”。

三、基于态度性理论智慧的课程目的

态度性理论智慧主要涉及认识的态度问题,常常指向我们认识世界时所应持的态度。认知态度构成了理论智慧的一个重要维度,是理论智慧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往往为教学认识论所忽视:广为流传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也只是将人的认知分为两个维度:认识的过程和认识的结果——知识两个维度,而没有顾及人们在认识世界时所持的认知态度。这种忽视给人们的认知,尤其是学校里的教学认识活动带来了一种灾难性的后果: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认知态度,越来越多的学生讨厌学习和学校,缺乏兴趣成了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构成学生学习成绩不佳的最主要原因。(48)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认知态度,学生的认识能力及其对世界的认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鉴于此,良好认知态度的养成应该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项根本任务,它主要包括以下四种认知态度的养成。

(一)培养“居敬持志”的认知态度

《墨子·修身》中提出“志不强者智不达”,意指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包括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就得不到发展。这意味着我们要想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理论智慧,就必须立志,必须志立于发展自己的理论智慧,只有这样,自己的理论智慧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我们的智慧(包括理论智慧)起初可能并不强大,但只要我们志立于发展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智慧就会日益强大。这就是“以志养智”。朱熹在《朱子读书法》中明确强调:只有树立了明确的远大志向,才能“一味向前”,自己的学业才能有所长进。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孕育了周恩来的超人智慧。现在学生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志立于读书”的志向,以至于学业无所长进,智慧难有更大的发展。“居敬乃是穷理之本”,其意是指我们在认识论上应将“居敬”这种道德修养作为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格物穷理”。朱熹在《答胡广仲》中提到:“近来觉得敬之一字,真圣学始终之要。……为小学者不由此乎,故无以涵养本原……为大学者不由此乎,亦无以开发聪明……故程子曰:入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居敬”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精神专注,不要分散精力。这对读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朱子语类辑略》所说:“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字逐句,各有著落,方始好商量。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审。”

(二)培养“实事求是”的认知态度

所谓“实事求是”是指真诚地从客观事实出发,通过辨伪存真、推本朔源、广开言路等途径来发现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世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认知态度:忠于实事,揭示真相,追求真理。只有以这种认知态度去认识事物才能真正获得对事物本来面目的认识,才能获得真知,才能明智。这就是“诚则明”。读书作为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途径也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认知态度,这种态度要求我们在读书时必须做到:一是不以圣贤之是非为是非,而以“事情本身”为依据;二是反对空疏,追求言之有物,将知识视为“事情本身”的显现方式;三是推本朔源,力求认识事物得以存在的“道理”;四是广开言路,博采众家之言,兼陈中衡,而不主一家之言;五是从比较中弄清事实,辨别真伪,从而存真去伪,求真务实。尽管实事求是的认知态度在认识世界时十分必要,但是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却难以做到“实事求是”。因为人们的认识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屏蔽,主要包括观念遮蔽、信息遮蔽、知识遮蔽、利益遮蔽和权力遮蔽。这些遮蔽形成了一个屏蔽系统,使得人难以认识到事物的真相:“观念遮蔽使人们不懂实事求是;信息遮蔽使人们不能实事求是;知识遮蔽使人们不知实事求是;利益遮蔽使人们不愿实事求是;权力遮蔽使人们不敢实事求是。”(49)总之,在认识事物时必须坚持“去蔽救偏”,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

(三)培养“身体力行”的认知态度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起源于人类的活动:人对世界的认识既不是单纯从客体发生的,也不是单纯从主体发生的,而是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发生的,使得我们的认识成为可能的只能是体验,“我们的概念、范畴、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形成的,特别是由我们感觉运动系统形成的”(50)。“从最根本意义上说,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思维也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这是体验实在论的实质。”(51)人类之所以能够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是因为世界不是与人无涉的,而是为人的,是在人类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是因为世界是在实践中——在同人类打交道的过程中——而向人类显现自身的,并且在不同的实践方式和实践进程中显现自身不同的方面;是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在不断地检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的真实性,从而不断地抛弃谬误的成分,并将真理的成分加入进来,从而使人们的认识不断地接近真理。作为一种读书态度,“身体力行”意味着对书本的理解必须以亲身体验为基础,因为对书本的理解则是通过理解者的神经模仿而获得的:在理解的过程中,书面语言作为刺激物,激活了理解者大脑内相应的神经通路,进而引发了相应的体验,并通过这种体验而获得了对书面语言的直接理解;作为一种读书态度,“身体力行”意味着必须“以行验知”,必须以“事情本身”为依据,来辨明书本知识的真伪,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作为一种读书态度,“身体力行”意味着“行为知功”:读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认识世界,而且在于将之用于世界的改造;作为一种读书态度,“身体力行”意味者“知行一体”:“知行只是一事的两个方面,只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切实用力的方面就是行,觉悟理解的方面就是知,两者是不能分开的。”(52)

(四)培养“虚壹而静”的认知态度

“虚”即是“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人的认识离不开已知,已知是获取新知的必要条件,但也有可能成为获取新知的障碍,为此必须做到不以原有的知识妨碍新知的获取。这意味着在认识事物时要中止判断,即把我们对世界的自然态度、传统观念和理论构造等方面置入括号中存而不论。要悬置的对象主要有三:一要悬置来自意识主体的主观性,以便能够将经验主体的意识提升为超验主体的意识;二要悬置所有的理论知识和传统观点;三要悬置自然态度中所设定的外部客观世界,其目的不是怀疑或否定这个世界的存在,而是为了更为直接地考察外部客观世界的现象,即考察它在我们意识中所呈现出的样子。“壹”即是“不以此壹害彼壹”:人们对事物的见解可能会各有不同,不能以一种见解排斥另一种见解,不要使同时接受的见解相互妨碍;人生需要研究各种问题,研究某一问题时就要全力以赴而不心猿意马,转而研究下一个问题时又能迅速集中精力,做到互不干扰。“静”不是不动,而是“不以梦剧乱知”:认识事物时不能让毫无根据的假象和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正常的理智和认识活动。(53)海德格尔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对于事物的理解必须克服精神涣散,必须避免随心所欲,必须反对一切漂浮无据的虚构和偶发之见,从而专注于“事情本身”。(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