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动力改造的评价

人格动力改造的评价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人格动力改造的评价在人格改造中,人格动力的改造是主体内容。其实,与人的本能相关的人格要素,是不可改造的,如非理性冲动,这是普遍存在的人格缺陷,但我们只能限制它,却难以改变它,因为它源于人的本能。根据这二种变化,人格动力改造评价作为一级评价目标可以设立具有相对性的二个二级评价目标。
人格动力改造的评价_人格改造论(增补本)

(二)人格动力改造的评价

在人格改造中,人格动力的改造是主体内容。罪犯人格动力系统的基本缺陷是:非理性冲动、社会本能缺陷、需要层次低下、本能化动机、人格“上层建筑”缺陷(包括兴趣品质低下、信念错误、信仰虚无、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错误以及理想丧失)。这些基本人格缺陷,是改造客体。

在设立评价目标之前,我们分析一下,罪犯的人格世界变化体现在哪里。其实,与人的本能相关的人格要素,是不可改造的,如非理性冲动,这是普遍存在的人格缺陷,但我们只能限制它,却难以改变它,因为它源于人的本能。我们改造人格动力的重点是:第一,需要和动机;第二,文化性动力要素,如兴趣、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理想等。但是这二个方面的区别只是相对的,兴趣、信念、信仰、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等文化性动力要素归根结蒂也是动机,即需要在孕育和产生动机时,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所发生的种种分化和变形。(参见第三章)所以,人格动力改造所体现的罪犯人格世界变化,体现在二个方面:第一,变化意味着提高,即需要层次的提高;第二,变化意味着分化,即需要孕育出各种文化性的动机。根据这二种变化,人格动力改造评价作为一级评价目标可以设立具有相对性的二个二级评价目标。

第一个二级评价目标是:需要和动机。这个二级评价目标可以分解为7个三级评价目标:

(1)通过对自己犯罪的分析,认知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是什么,并学会对过度的需求和欲望进行节制。

(2)以积极的态度服刑,努力以自己良好的行为表现争取减刑和假释。

(3)形成自我发展的动机,利用服刑期间提高文化素质,或者学会和掌握一门职业技术。

(4)初步形成成就动机,有做好事的动力和愿望,希望在克服难度比较大的工作、劳动或者学习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5)在监狱的教育改造活动中,学习态度认真,已经取得了文化教育毕业证书或者职业技术教育考核合格证书。

(6)在监狱劳动中,对产品质量认真负责,从不敷衍马虎,偷工减料。

(7)与人为善,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大家的好评。

第二个二级评价目标是文化性动力要素。这个评价目标可以分解为11个三级评价目标:

(1)学会阅读书籍和报刊,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2)喜欢观看体育竞赛,并爱好体育运动。

(3)学会安静地听音乐,并形成对音乐的兴趣。

(4)爱好文学,能够阅读世界文学名著。

(5)热爱大自然,学会对大自然美的欣赏。

(6)初步能够欣赏艺术作品,并从中感受到愉悦。

(7)对“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有所理解,并能举出自己的亲身体验印证它。

(8)承认金钱的作用和价值,具有挣钱的强烈愿望;但是并不过度迷恋金钱。

(9)对刑罚惩罚有深切体验,并由此理解自由的珍贵价值,懂得自由的界限是法律,是不侵害他人的自由。

(10)学会抽象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步改变封闭的、狭隘的和极端的思维方式。

(11)对刑满释放以后的生活,作过反复的思考,并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生活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