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管理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已从校内走向校外,形成了以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为主要框架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师生和社会各方面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很多人对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了解、不信任、不支持,常常以各种借口拒绝接受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实践活动健康持续地开展。

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实践——基于管理类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的实证研究

刘 洁 吴 迪 武智慧 陈小龙 常春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是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科学世界观、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政治素质与心理素质等,而且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方面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形式,社会实践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阐述了高职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础上,通过分析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应从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加大社会实践宣传力度、加强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指导力度、建立完善的考评激励机制、打造实践品牌等几个方面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为社会实践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高等院校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大学生接触社会各行各业,参加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活动,从而达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巩固书本知识、增强实践能力、转变思想同时又服务于社会的目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学校实现对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必须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内容形式、评价方式,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更加具有实效性,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真正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管理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已从校内走向校外,形成了以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和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为主要框架的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师生和社会各方面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影响了社会实践的开展和效果。经过几年的探索,逐步建立起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运行机制。

一、高职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分析

“实践是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美国哈佛大学的莱特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研究证实“窗外的世界”与“窗内的学习”同样重要,甚至有些

*荣获2008年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时候“窗外的世界”比“窗内的学习”对一个人的影响更大、更深远。

(一)从个体而言,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研究与实践表明,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发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从社会角度,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人是社会存在的个体,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能有效的感染其他人群,这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升,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在开展“三下乡”活动时,常常是刚开始居民对活动不了解,随着活动渐渐深入,居民对我们的态度由怀疑、排斥、猜疑慢慢转变为接纳、友好、合作,然后整个小镇的气氛也变得和谐、温馨,在这种气氛中我们进行各种宣传活动(如科普宣传、法制宣传、政策宣传等)也非常顺利,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开展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其他普通院校相比有其自身的特征,其中最基本的是职业性、技术性、基层性、应用性。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结合紧密,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对本地区、本行业的经济发展情况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高职教育的服务领域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面对基层,敢于吃苦、脚踏实地的精神。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注重应用性,不但要求学生具有某一方面的单项能力,而且具有某一领域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有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综合适应能力。

二、高职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遇到过各种各样来自社会、高校、教育者、受教育者等各方面的问题。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深化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提高了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能力

(一)社会实践没有得到社会的全面配合

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在成都市部分社区和周边县乡开展,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并不那么受欢迎,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很多人对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了解、不信任、不支持,常常以各种借口拒绝接受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具体工作中往往要通过各种私人的社会关系才能被接纳。我们的热情和社会的冷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实践的效果。同时,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受到实践地点的客观条件限制,比如缺乏必要的活动设备和场所,使社会实践的开展形式也受到很大制约,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环节薄弱

社会实践基地是高职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和阵地,是高职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完善自身的桥梁。但实践基地建设常常存在“缺乏系统性、运作不规范、不稳定,基地数量少、类型单一”等问题,无法保障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三)对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缺乏足够认识

许多教育者抱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很重视学生的智育成绩,却并未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在高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自身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也不够,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实践能力的提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觉得参与实践活动太辛苦、又没有什么“实惠”,即使参加也抱着一种好奇、游玩、观光的态度,学生参与面不够广泛。

(四)组织管理上缺乏必要的指导

以往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对实践目的、意义主题、要求等工作的部署通过团委、院系团总支、班团等层层传达到每个学生,至于学生具体怎样参与、效果如何就无暇顾及。组织者对学生社会实践缺乏具体有效的组织和指导,造成许多学生对社会实践如何联系和开展十分茫然,不知如何着手,碰上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是无所适从,总体讲是一般性号召多,盲目实践多。加上社会的复杂性,各种社会现象都会直观地摆在高职学生面前,有先进、正面、积极的,也有落后、反面、消极的,这些都会对高职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难以达到实践的目的。

三、高职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实践活动健康持续地开展。因此,建立和健全社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一)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实践基地建设

社会实践要开展好,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为社会实践的开展寻找有效载体,而基地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力保障。我们一直致力于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活动基地,使实践活动保持连续性,也有利于统一管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积极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和高职学生全面成长的需求出发,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多种形式的高职学生校外社会实践基地。近几年,管理系与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成都血液中心、成都流浪儿童救助站、上影国际影城、棕南社区、成都龙泉柏合镇双碑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开展活动,取得很好效果。如从乡村基础教育人才资源紧缺作为切入点,开展义务支教活动;与学校附近的成都血液中心联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与成都残联合作,开展帮助弱势群体的活动等。

(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实践效果

许多高职学生对开展社会实践缺乏应有的认识,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实践,为什么要开展社会实践,只专注于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活动的锻炼。这就要求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报道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扩大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影响力,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同时为高职学生社会实践营造良好氛围。

我们在活动中专设了宣传组负责摄影、写稿件、联络媒体等,通过编辑社会实践简报、向有关媒体报送新闻等方式,全程跟踪宣传报道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结束后,召开社会实践汇报交流会、优秀队员评比表彰等,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对成绩突出的学生加以表彰和奖励。通过对实践活动进行及时的宣传和有效的激励,调动高职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展现出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效果。如我们与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合作开展的一年一度的“关爱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系列活动,《成都日报》、《四川新闻网》、成都人民广播电台《风云人生》栏目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学生们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同时又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还为此次“爱心助残”活动颁发了表彰证书。

(三)组建专业优势互补的综合性实践团队

在组建社会实践团队时,要根据实践活动的需要来确定成员,参加实践者都必须承担某一方面的具体任务,分工要明确,各成员承担的任务应与自身的专业、学识、能力、特长相适应。我们在开展义务支教活动时,根据不同的需要分别招募在数学、英语、绘画、音乐、体育等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志愿者,作风严谨的同学担任教导员,在文艺方面有特长的同学负责汇报演出,由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学总体负责。实践队伍由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相互交叉组成,这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使活动开展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加强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指导力度

管理系有专职指导老师具体负责指导社会实践活动,从确定主题、招聘志愿者、实地考察场地、预算活动经费、编制活动计划、实施活动方案、评估总结等各个方面,统一进行规划,这样社会实践才会更规范、更有价值。实践证明,有无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成效。

(五)建立完善的考评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具有激励性的考核评价体系,把社会实践活动真正纳入学生评价体系,建立规范的考评制度,促使评价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是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得以落实的重要措施。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参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以及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之一。另外,搞好社会实践的总结、评比、表彰工作,评选“优秀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先进工作者”、“工作积极分子”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尽可能地调动广高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保障社会实践的质量。

(六)社会实践的制度化、经常化

社会实践不是季节性的社会活动,而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我们注重与社会的长期联系,追求长期效益,坚持开展常规性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时间连续、活动组织严密,社会实践组织形式多样,如每周到残联帮助残疾人康复、定期到血液中心志愿服务、定期的义务家教等。

(七)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实践品牌

要保持社会实践活动在高职学生中的吸引力,扩大它的群众性,就必须从单调的形式中解脱出来,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利用学生的特长,确定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流于形式,注重办实事,讲实效,将受教育与作贡献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保持实践活动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以“三下乡”、“义务支教”、“关爱残疾人”、“主题宣传”、“文化服务”、“社区服务”等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实践品牌,构建了一个既稳定持久,又能频出新意的社会实践品牌活动系列,以品牌树形象,推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其具体如下:

1.暑期“三下乡”活动:包括义务支教、文艺演出、主题宣传等。2006年组队到双流县黄水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表现突出,在当地引起轰动,因此荣获四川省“社会实践三下乡”先进团队称号,指导教师获得四川省大学生“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

2.“关爱残疾人”系列活动:与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合作,此项目获得2007年成都市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

3.社区服务:主题科普宣传(获成都市优秀科普宣传分队),关爱孤寡老人、联谊演出等。

4.到“成都市血液中心”参加志愿活动:包括义务献血宣传、到“献血屋”参加职员服务等。我院于获2007年成都市无偿献血服务先进单位。

5.其他如每年一度的师生大联欢活动、与成都市流浪儿童救助站联合开展“关爱儿童”联谊活动、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明日之星”模拟招聘会等。

综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完善自我、适应社会的重要方式,对于高职院校加强学风建设、提高育人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为社会实践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点

1.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极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逐步建立相对稳定、多种形式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使实践活动保持连续性,也便于统一管理。

2.建立完善的考评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具有激励性的考核评价体系,使评价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是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得以落实的重要措施。同时将考评结果作为参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以及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之一。

3.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锻造实践品牌。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以“三下乡”、“义务支教”、“关爱残疾人”、“主题宣传”、“文化服务”、“社区服务”等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实践品牌,形成了一个既稳定持久,又能频出新意的社会实践品牌活动系列,树立了形象,推动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实践效果及推广价值

1.近年我们积极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逐步建立相对稳定的、多种形式的高职学生校外社会实践基地。我们与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成都血液中心、成都流浪儿童救助站、上影国际影城、棕南社区、成都龙泉柏合镇双碑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开展活动,取得很好效果。

2.通过有效的、完善的运行机制,近几年我系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深受师生好评,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踊跃参与活动的思想意识已深入人心。“科普宣传”、“爱心助残”、“义务献血宣传”等多个项目获得省、市、院级奖励。

3.许多学生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了综合素质,完善了人格品质,多名学生被授予“市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和“市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全省优秀毕业生”、“学习标兵”等称号,获得“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的学生占全院获奖人数的80%。系团总支多次被评为“成都市基层先进团组织”。毕业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成为单位的骨干甚至走上领导岗位。近几年一次就业率均达96%以上,且就业质量好使学生及家长满意。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我系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学生工作富有特色的“亮点”。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无论对于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都具有重要意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常常会遇到许多带有普遍性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为社会实践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加大社会实践宣传力度、加强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指导力度、建立完善的考评激励机制等,采取措施促进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各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均具有借鉴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