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留守学生”特殊管理初探

高中“留守学生”特殊管理初探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的学校“留守学生”高达60%~70%,甚至更多,大部分农村学校孤军作战,隔代教育严重,家庭教育简单粗暴。而目前我市农村“留守学生”的状况令人担忧,“留守学生”的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留守学生”频发的违法事件,突显出来的是农村家庭教育的苍白。据相关资料显示,自贡市今年由“留守学生”引发的惨案就有四起。

高中“留守学生”特殊管理初探

刘乾跃

一、农村教育现状

“留守学生”,沉重的话题,这是家庭之痛、学校之痛、社会之痛。这是中国今天的教育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据2009年统计,全国“留守学生”从2007年的3600万迅速增至到5800万,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留守学生量大面广。据2006年自贡市对四区两县的95个乡镇的“留守学生”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市在校中小学生约38万人,人数众多,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留守学生”约13万人,占学生总人数的29%左右,乡村“留守学生”的比例达60%左右,有的学校比例更高。

富顺县是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2006年农村劳动力中有37万人转移和外出务工。据调查,全县有0~14岁的儿童13万多人(这还没算15~18岁的孩子),其中留守儿童6.7万人,比例高达50.6%。有的学校留守儿童高达80%。这是一个空巢格局。

“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我考试从来都不及格,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上学期我考了最后一名,这学期我不想考最后一名了……”这样的日记,不知代表了多少“留守孩子”的心声。

200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向社会公布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批捕情况,“六一”儿童节前夕,全国批捕了7.2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据报道,今年批捕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逐年上升趋势,占全国批捕总人数的7.5%。社会暗流吞噬了孩子心灵,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暴力电子游戏、淫秽光盘以及网络色情内容等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罪魁祸首;家长放任不管,学校引导不够,父母离异,父母盲目外出打工,家庭不和以及家庭成员过分宠爱,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间接原因。也就是说未成年人犯罪,责任不在孩子本人。

父母盲目外出打工是农村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障碍。有的学校“留守学生”高达60%~70%,甚至更多,大部分农村学校孤军作战,隔代教育严重,家庭教育简单粗暴。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学生”大多表现出孤僻、自卑、冷漠、自私、无情、逆反、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失落感强、行为习惯差、学习习惯差、缺乏学习兴趣,成绩大多中下水平,有的甚至道德败坏……

二、城市学校“留守学生”阵容

“留守学生”不仅出现在农村学校,而且城市的中小学也有相当的“留守学生”阵容。有的农村夫妻双双外出打工,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就在城市买房就近入学,让父母照顾上小学的孩子;而有的是考进城市中学的“留守学生”;有的则是城市下岗职工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学生”,这三支大军就构成了城市中小学的“留守学生”阵容。“留守学生”与其他孩子最重要的不同点就是心理不平衡,情绪低落,学习上无人管理,无人指导,生活上不能与同龄孩子相比,有被父母抛弃的感觉。所以,有心理不健康的“留守学生”往往会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这是让大人们重视他们的最好办法,以示他们的存在。

一张张调查案卷敲击着我的心,震撼着我这个在教育第一战线上战斗了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它敦促我要搞好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促使我在“留守学生”的管理制度中更加健全,更加仔细,更加慎重,更加关爱他们,并进行了大量的“留守学生”个案研究,使其我班的“留守学生”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有文化的劳动者。而目前我市农村“留守学生”的状况令人担忧,“留守学生”的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关于农村父母外出打工,我的见解是:父母外出打工,随之而来的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学校教育力不从心,致使一些“留守学生”难以教育。而父母博大的爱的缺失,是造成“留守学生”难以教育的根源。“留守学生”厌学、弃学、辍学严重,与父母盲目外出打工没有妥善处理好孩子的教育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留守学生”犯罪,打工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因而80%的青少年生活在农村。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农村是人才的摇篮,农村的孩子是极其聪明而颇具天赋的,且吃苦耐劳的品质是一般城市孩子不具备的,如果农村孩子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我可以肯定地说,广大的农村孩子是大有作为的。但是,大多数的农村孩子都没有得到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生活上的关怀,使其一些孩子不能与城市的孩子媲美,这是做父母的给孩子造成的,极大地影响了孩子一生的发展。

大家知道,“留守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犯错、犯罪的危险性要相对小些,而高中阶段的“留守学生”一旦有不良行为,足以让班主任不得安宁。目前,高中“留守学生”中大多数是住校或在外租房住,基本没有亲情监护,周末回家也没有称职的监护人,这给“留守学生”犯错误,甚至犯罪提供了条件,也给学校和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障碍。“留守学生”频发的违法事件,突显出来的是农村家庭教育的苍白。

据相关资料显示,自贡市今年由“留守学生”引发的惨案就有四起。社会在进行关注,许多媒体也曾作过关于“留守学生”的报道。一件件的惨剧,有着眼泪和人们对“留守学生”的惋惜……

农民工的确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之带来的是无法弥补的孩子教育问题。如何把父母外出打工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和不良后果降到最低线,如何引导农村父母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扬起家庭教育的风帆,真正做到打工挣钱、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孝敬、新农村的建设四不误,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也是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的又一个棘手的难题。

我们自贡一中地处城市,属于城市学校,由于面向全市招生,所以“留守学生”仍然在各个班级是一个庞大的阵容。我所教的高2007级14班的农村“留守学生”有11个,其中有5个是“问题留守学生”,城市下岗职工外出打工的子女有3个,他们也属于“留守学生”。刚接任的2010级9班,“留守学生”就有22个。这些学生中,有父母在家里管理的问题都很大,而没有父母管理的,简直就是几匹脱缰的马,我班主任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难驰骋疆场。这样的空巢局面,谁能控制得住?

三、对“留守学生”的特殊管理

我们知道,失败一个孩子对于社会来说,就是沧海一粟,对一个学校来说,就是几千分之一,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为了研究“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为了挽救“留守学生”家庭,更为了“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班级管理中,根据“留守学生”特殊群体的特点,我制定了包括家长在内的“留守学生”特殊管理十二大条例:

条例一:理想定位

帮助“留守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首先进行了对“留守学生”理想定位的教育,以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让“留守学生”明白:人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怎样活着?人为什么读书?为谁读书?怎样读书?把“留守学生”的忧患意识、责任感、感恩的意识培养起来,尤其要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因为一个勤劳的学生才会有蓬勃的精神,有蓬勃精神、忧患意识、责任感、会感恩的学生才有可能勤奋读书。我对他们说:“父母在外辛苦劳动,打工挣钱不容易,你们不能当蛀虫,亵渎了父母的劳动,你们要对等地回报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劳动习惯,把父母的勤劳素质要发扬光大,这才叫做光宗耀祖。”理想定了位,就给“留守学生”指定了一条康庄大道,使其沿着这条道路健康发展。

条例二:明确奋斗目标

一个学生要成功,目标很重要。目标会使学生学习更有劲,更能体会到快乐,充满信心。对学习也容易产生兴趣。如果“留守学生”没有目标,学习就会成为一种疲惫和痛苦,始终找不到快乐的感觉,他们就会一天天地消沉下去。于是,我让每个“留守学生”制定出与自己相切合的奋斗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对他们进行引导。

“留守学生”提出了近期计划和远期目标,我还得帮助其实现目标。我采用“天天成功法”来吸引“留守学生”,让他们去做最容易、最基本的事情,往往有的“留守学生” 最容易、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不到,让他们由无数小事情累积成大的成功,去体验成功。

条例三:严格要求,关爱而不迁就“留守学生”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阶层对“留守学生”教育的重视,“留守学生”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备受关注。在对“留守学生”关爱的同时,又出现了另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的学校因为对“留守学生”同情和理解而对其存在的问题有“留一手”的现象,有的老师对“留守学生”的家庭现状抱无奈的态度,在“留守学生”出现各种问题时觉得很正常,可以理解,是早已见惯不惊的事情了,因而教育手段软弱或不到位,造成了“留守学生”的一些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又一个社会问题。

有教育专家指出:“对孩子的教育,姑息和迁就都是犯罪。”我曾在给“留守学生”送温暖的活动中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对他们说:“什么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自我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你们的父母与其他的父母相比,付出的是更沉重的代价,所以,我要更加严格要求你们,有的要求还是特殊的要求,希望你们能理解我想让你们父母那沉甸甸的血汗钱有价值的措施,并学会自我教育,只有你们本身能抵制社会不良诱惑才是硬道理。你们的问题和错误,我绝不姑息和迁就,你们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严格要求,不仅是对你们负责,更是对你们的父母负责。”

条例四:审核父母打工资格

有的农村父母眼光短浅,只图生计,不考虑孩子的教育,他们把孩子的教育都推给了学校,“我出钱,你出力”的错误思想严重。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孩子更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生活上的适当照顾,我爱生如子也代替不了父母,千亲万亲不如父母亲。但农村父母被迫外出打工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解决这一对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我采取了考察父母外出打工条件的办法来堵住一些不负责任的农村家长盲目外出打工。方法是:凡是孩子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较好的孩子,家长可以外出打工,但必须随时与孩子和我取得联系。凡是孩子生活习惯差、行为习惯差或已经有严重问题的学生,我必须说服父母暂时不外出打工,必须及时与我合作,纠正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和不良行为习惯。我诚恳地告诉家长:“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是无法完成教育使命的,二者缺一不可,学校不是托管所,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条例五:控制零用钱和生活费

“留守学生”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生活费和零用钱都是由自己控制,而“留守学生”往往自控能力较差,父母给的生活费有时不用在生活和学习上,而是“五花八门”挪作他用。鉴于这种情况,对于不会理财而自控能力又差的“留守学生”,我与外出打工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建立了“留守学生”生活和学习费用记账簿,把学校要交的钱清楚地给家长作个交代,家长与学校沟通了,就堵住了学生向家长报谎账、索要钱的漏洞,生活费和零用钱也控制在我规定的范围内。如果有特殊情况,学生的钱不够用,而家长又没及时汇钱时,我就替他们先交上。有了这样的措施,不会理财的“留守学生”慢慢地也学会了理财。

条例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不允许“留守学生”在外租房住

在城市学校读高中的“留守学生”,一般都距学校较远,基本上都得住校。由于我们学校住校生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所以,有的“留守学生”不愿意受学校约束,而愿意在外租房住。也有的“留守学生”是因家庭经济困难,在外租房住比住校要便宜些。但不管哪种情况,“留守学生”在外租房住都存在着安全隐患和不利因素。没有称职的监护人,“留守学生”在外租房住就犹如一颗随时可以爆炸的“定时炸弹”,等到它爆炸的时候,呼救是谁都来不及。所以,我规定:凡是我班的“留守学生”,没有称职的监护人,一律不准许在外租房住,必须住在学校公寓,接受学校的临时监护。这是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也是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有效途径。

条例七:“留守学生”定期向父母汇报思想,班主任定期与“留守学生”沟通

“留守学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父母渴望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除我班主任与家长定期沟通外,我要求“留守学生”必须每月给父母写汇报信,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及表现情况,让总是放心不下的父母能安心工作。同时,我也要求家长要回孩子的信或常打电话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留守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作为班主任,我特别重视这批弱势群体的管理教育,我不仅善于与他们谈话沟通,定期找他们聊天,走进他们的心灵,而且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极大地关怀和照顾。他们病了,我亲自探望或送医院;他们情绪有波动,我主动疏导;每逢佳节,我还会给“留守学生”搞送温暖活动,我会给他们送去月饼、粽子、汤圆;每逢他们生日,我会买上生日蛋糕替父母送上温馨的生日祝福,让“留守学生”体会到了班集体的温暖和班妈妈的情怀,使他们在学校有家一样的感觉。

条例八:“留守学生”家长每学期或每学年期末要回乡开一次家长会

尽管社会各界和学校都在关注“留守学生”,尽管有的“留守学生”能自立,尽管我对“留守学生”关怀备至,但父母那份沉甸甸的爱是谁也代替不了的。家庭教育永远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重要,父母永远比老师更亲,社会也许能给他们精神上的温暖和力量,但却不能给予他们亲情的关怀。有的 “留守学生”父母外出打工后几年撒手不管,有的一年或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能与孩子见上一面,更没有亲自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个消极的因素。尤其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如果孩子在进入高三后,看见别的孩子都能得到父母的照顾和鼓励,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很强烈的失落感,在家长会上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有优异的学习成绩也不能与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为了让“留守学生”找到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感觉,我在高一时就要求“留守学生”的父母在每学期或每学年期末回家亲自来学校开一次家长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更表现出父母对孩子前途的高度重视,也让孩子感受到了亲情的温馨和团圆的快乐。

条例九:问题严重的要说服家长返乡就近务工

“留守学生”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沉重就沉重在“留守学生”的不良行为上。我班曾某、陈某是典型的处在危险边沿的“留守学生”,他们的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两个学生在校外租房住,周末回家也没有称职的监护人,父母给的生活费和其他杂费由他们自己管理支配,而父母给的钱又远远超过了学生正常的开支。更让我担心的是,这两个学生是体尖生,身材高大魁梧,长得一表人才,高中生租房住与谈恋爱有着不可忽视的一面,不该发生的事情在他们身上很有可能发生。于是,我得扮演不同角色,在他们身上的工作量没有一天是空闲的,纠正了又反弹,反弹了又纠正。高一年级下来我是累得不堪,却收效甚微,原因还在于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是单方面的。学校孤军作战,学生没有称职的监护的人,没有家庭教育这一环节,就会抵消学校教育,甚至形成无效教育。

我努力了,我尽力了,家庭教育的缺位让我白费了一年的工夫,我再也不能做无用功了。但我不愿放弃这些无辜的孩子,不愿放弃本该属于他们的天空。于是,我分别拨通了这两位“留守学生”家长的电话,客气地汇报了孩子的情况,家长虽然感激老师的关心,但却表现出无奈。大大小小的道理我是讲了一次又一次,说得口干舌燥,与家长磨嘴皮子,横竖我要说服他们。

最终,我把家长的工作做通了,我的真心打动了他们,他们都分别答应了我提出的回乡协助管理孩子的请求,并在我的指导下,按我的教育思路在学校附近租房管理孩子,家长则就近打短工。

有了家长的配合,我的工作效率一下就提高了几十倍,教育效果自然明显。这两个学生的专业成绩和文化学习成绩逐月提高。现在,这两个“问题留守学生”由后进变成了先进,今年高考,他们都分别考上了大学,其中一个还考上了重点本科。一张张红彤彤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背后,融入的是我和学校老师们的智慧以及家长的配合。试想,当初如果不是我采取果断措施,说服家长回乡与我合作,共同管理学生,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不仅考不上大学,而且还有可能因缺乏家长的管理而误入歧途,要知道,当时他们已经走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条例十:建立“留守学生”成长档案

“留守学生”的管理教育是艰辛的,同时也是曲折的,长期的。为了使“留守学生”的管理有条理性、科学性和务实性,我给班上的“留守学生”建立了成长档案,从高一新生入学起就登记入册,每月小结一次,登记表详细记载了“留守学生”的家庭结构、父母打工所在地、经济收入情况、学生学习成绩、生活能力、理财能力、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并在每月初向“留守学生”父母汇报一次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要求“留守学生”父母每月初主动给我打电话)。父母对孩子的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就能安心生活和工作,这是有利于孩子和家长的措施,所以,家长们都很配合,都能定期给我打电话了解孩子情况。我也能从“留守学生”成长档案中如数家珍地向他们汇报孩子的情况,不至于家长问到情况时连我都不清楚,或语无伦次,或不负责任的给家长随便汇报。所以,“留守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帮助了我的班级管理,使我的班主任工作很少遇到因“留守学生”出的麻烦事情,一切工作任务都在我的思路中顺利完成。

条例十一:建立“留守学生”奖励制度

竞争,使人感到紧张和压力,但它能催人奋进,促人反省和进步,把人的潜力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使之发挥出最大的限度。无论什么管理,只要纳入了竞争机制和奖励制度,就会有强烈的效果。我班的“留守学生”除在班上享受奖励制度外,根据“留守学生”的特殊情况,我设立了专门的“留守学生”奖励制度,目的就是为了鼓励“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竞争,把他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学校,对班级、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我把“留守学生”的综合素质成绩进行单独排名,每半学期评定一次,进行单独的奖励。综合素质评比反映了“留守学生”的各方面的表现,这样,“留守学生”生活和学习都充满了竞争,他们更加充实,并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看到了自己的前途,不会因父母不在身边而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

条例十二:将“留守学生”分配给任课老师定期“维护洗脑”

孩子得不到父母的教育,没有了家庭的约束,就会自然而然的从其他渠道吸取不良习惯、不良的生活方式、越轨行为,甚至违法犯罪。“留守学生”前车之鉴,不胜枚举,我不能让“留守学生”的悲剧在我班重演,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走向邪恶。“留守学生”的成长道路一旦走偏,纠正起来的代价和精力是难以估量的。

但是,我纵有万丈豪情,三头六臂也难管好十几个“留守学生”。我的观念是:管就要管到位,抓而不紧或抓不到位,等于不抓。于是,我采用分治的办法,加大管理力度,将“留守学生”分配给各任课老师定期“维护洗脑”。多一份管理,就多了一份关怀,也就多了一份力量,任课老师的关爱和教育,使我班的“留守学生”备受鼓舞,管理更加到位。

四、为贫困“留守学生”捐资助学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我的思想境界,也是我的生活方式。自从做了班主任工作以来,我一直默默无闻地为本班、本校以及外校的留守贫困生提供赞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十几年来,从未间断,被资助的学生不计其数。近年来,在我两个儿子都在北京读大学需要高昂费用的情况下,我仍然坚持为我校的3个贫困“留守学生”提供高中阶段的全部学费、书费的赞助(每年约6000元)。今年9月,又为我接任的新班,高2010级9班的22个“留守学生”提供了5000元的助学金、学杂费和奖学金,设立了“留守学生”专项奖励制度。这份特殊的关爱,使我班的“留守学生”备受鼓舞,也让我感受到了当班主任的快乐。每当看到这些孩子没有父母的呵护而勇敢地面对生活和学习时,我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欣慰感。

五、耐心说服并引导“留守学生”家长

陶渊明说:“不为五斗米折腰。”时过境迁,我们的农村家长却为多挣几个打工的铜钱,放弃孩子的管理教育,从道义上讲不合情理,也不合法,从经济上讲更是不划算,从生意上讲是做了一笔地地道道的亏本生意。

我曾在家长会上告诉外出打工的家长:“不要盲目外出,既然生在了农村,就要安心务农,就要热爱自己脚下生你养你的这片土地,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闪光,农村真的就不能让你富裕起来吗?你们为什么不创造条件让人家来给你们打工呢?新农村的建设还等待你们用智慧去开发,你们这一代人的观念转变了,就会‘翻身农奴把歌唱’。若真是为了孩子读书,就应该花时间和精力在孩子的管理上,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这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我就没听说过不花时间和精力,孩子能成才的?轮到你金钱找到了,孩子可就丢了,钱能买回孩子的前途吗?知识才能改变孩子和家长的命运。所以,‘打工,是为了孩子读书!’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做的是一笔亏本生意。你现在的精力投入会免去你将来对孩子百份的补救。”

在一次家长会上,我给农村家长们讲了一个优秀农民谢前友把三个儿子都培养成大学生的故事。故事既教育了家长,又启发了家长。我还把这个故事写出来,印发给每个农村家长反复阅读,让他们好好向优秀农民谢前友学习。学习他清醒的头脑和重视家庭教育,学习他忙于生计而不误孝敬老人,不误新农村建设,不误孩子教育的顾全大局思想。比起那些长年在外打工误孝敬老人,误新农村建设,误孩子教育的父母来说,谢前友的确算得上是赚了一大笔财富。

在我的启发下,我班有的外出打工的父母感到内疚和自责,他们经常回家关心孩子和看望父母,有的父母还在孩子进入高三时,夫妻双双回家就近打工,照顾孩子高三紧张的学习生活。好孩子是家长教出来的,学校有了坚强的后方——家庭做保障,前方战场——学校就能打胜仗。在2007年高考中,我班所有“留守学生”都考上了大学,有的还考上了重点大学,这是家长务实的结果,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配合结出的胜利果实。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家长教育孩子的失败!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所以,造就一个孩子或毁掉一个孩子就看家长是如何去教育的。

六、无 怨 无 悔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学问,但没有任何一种学问比研究人更高深、更复杂、更有价值。当记者采访我时,我对他们说:“我的教育充满了爱,充满了激情,也充满了严格,我是用心去教学生的,我把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学生。每当我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母亲般的情怀,感觉自己就像一棵树,一批批学生是我不断长出的枝干,我因为他们而繁茂,因为他们焕发生命的绿色!我青春的旋律由此而富有节奏。我有蜡烛的付出,也有园丁的收获。相信,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是一面镜子,只要我们用心去做,镜子里面会有大家灿烂的微笑。”

(刘乾跃 四川省自贡一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