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省外留守儿童发展状况初探

省外留守儿童发展状况初探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注52数据显示,海外、省外留守儿童的身高、体重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儿童。海外、省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道德意识比较淡薄,违纪违规现象较多,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严重滑坡。海外、省外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亲双方或者单方没有生活在一起,对心理发展难免造成影响。由于父母的缺位教育,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这些“留守学生”中,80%以上属于“海外、省外留守儿童”。

陈敏屹注50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仅由父母中的一方、其他看护人或儿童自己照顾自己的l6岁以下的儿童。注51由于长乐海外、省外留守儿童的人数不断增加,所以,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生活等方面状况开展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数据来源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针对经济发展程度代表性区域年龄在16岁以下,父母外出半年以上的儿童进行抽样调查。共有250人参加此次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资料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调查方法对长乐海外、省外留守儿童的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受教育情况、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把调查对象锁定在不同年龄、性别、抚养方式、家庭经济情况、学习情况等。本次问卷的回收率为92.8%,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38份,有效问卷208份,为方便计算,随机抽取200份有效问卷。

(三)调查对象

留守儿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种类,本文主要根据研究对象父母外出方向性不同分为海外留守儿童和省外留守儿童两类。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长乐海外、省外留守儿童主要分两种照顾情况:父母亲单方照顾和隔代照顾两大类,其中隔代照顾分为三类:一类是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一类是与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还有一类是由亲属抚养。

表1  留守儿童的照顾情况以及该情况在留守儿童家庭中所占的比例

5

表1显示,有5.26%的留守儿童父母单方照顾,其中,4人由父亲照顾,有6人是母亲照顾;隔代监护比例占80.40%,其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分别占50.40%和30.00%,另外,14.00%则由其他亲属或者自己照顾自己。

(一)海外、省外留守儿童生理健康状况分析

儿童时期营养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基于这点,针对儿童身体健康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设置年龄、身高(m)、体重(kg)等参数,体质量指数BMI计算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身高),其中理想体重的范围是大于等于20×身高×身高且小于等于22×身高×身高。注52

表2  海外、省外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状况调查

6

数据显示,海外、省外留守儿童的身高、体重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儿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海外、省外留守儿童的健康指数相较于对照儿童,出现两个极端现象;其次,随着年龄的增大,其生长发育迟缓和体重偏低的情况有上升的趋势,其原因可能与看护人对待不同年龄儿童的态度有关,看护人对待年龄较小的留守儿童,照顾得较为细致与周到,而对待年龄较大的留守儿童,照顾有所松懈;再次,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不良与看护情况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父母亲照顾的留守儿童(祖父母和亲戚朋友)发生生长迟缓危险性高于由父亲或母亲照顾者。

(二)海外、省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海外、省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较差,道德意识比较淡薄,违纪违规现象较多,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严重滑坡。表现为自私冷漠、不诚实、不尊重师长、骄奢爱享受、责任感和荣誉感缺失等。

表3  海外、省外留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7

通过表3显示:儿童心理健康的占6.00%;心理较为健康31.5%。此外,健康水平一般有56.00%,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健康比例相同。根据初中生和小学生之间的对比可见,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中学生。

image

图1  海外、省外留守儿童思念父母的程度

由图中数据显示,“无所谓”占6.50%,“不太想”和“不想”占6.40%,“想念”外出父母有87.10%,大部分留守儿童比较眷恋父母。而基于现实的原因,他们被迫被留守在家,或隔代或由其他监护人照看,导致与父母亲之间的沟通减少,从而导致一系列不良现象的发生。因此,如何加大力度或换方式弥补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2.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关心的主题的差别

表4  留守儿童外出父母关心的主题

8

由表可知,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安全方面比较关注。对其生活、心情方面则关心过少。从全局来看不论是留守还是非留守儿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主要是集中在这两方面,很少会对孩子的心理状况倾注较多的关心。我们应当从一些教育方式上转变这一现状。

海外、省外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亲双方或者单方没有生活在一起,对心理发展难免造成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倾诉对象主要有以下六类,即:老师、同学、亲属、父母、朋友以及其他。其中,老师占13.20%,同学占31.40%,亲属占28.80%,父母占11.30%,朋友占9.80%,其他占5.50%。

图2  海外、省外留守儿童的主要倾诉对象

调查中,我们主要关注四种可能导致留守儿童烦恼的,如: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和其他方面。

图3  海外、省外留守儿童的主要苦恼

调查可知,学习问题占:6.70%,生活问题占:12.30%,心理问题占76.70%,其他占4.25%。因此,重视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困扰,重视他们的心情起伏,开展一些必要的心理课程和心理活动都是必要之举。

5.海外、省外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性格差别

图4  海外、省外留守中小学生与非留守中小学生的性格差别

留守儿童较之对照儿童而言,在性格上体现了较为明显的坚持性、责任感和自主性。但是,综合来看留守儿童的性格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孤僻、自傲、自我。

从调查上来看,随着年纪和年级不断升高,留守儿童在情绪上的认知和调节能力随年级的升高而不断进步,其中,留守与否是影响性格因素的关键。

(三)海外、省外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

由于父母的缺位教育,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众所周知,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父母亲外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因为一方甚至双方的“外出”引发的缺位教育导致儿童受教育情况不尽理想,实属得不偿失。据了解,其主要表现如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学习滞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注53

数据统计,今年4月长乐市小学一至六年级共有“留守学生”2441人,占总人数的14.41%;七年级至九年级“留守学生”共2303人,占总人数的17.41%。这些“留守学生”中,80%以上属于“海外、省外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没有太大差别,有起有伏,但在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性格成长来看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本文主要讨论的教育形式为:单亲教育、寄养教育、隔代教育三种。注54

表5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学习辅导与监管情况对比  (%)

9

据调查,其中单亲教育占8.70%,隔代教育占56.70%;寄养教育占24.90%。隔代教育是留守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而对照儿童最为明显在父母教育一栏,非留守儿童大多都是由父母双方或单方仔细照顾。

在学习兴趣方面,我们设置了“非常不喜欢”、“不喜欢”、“一般”、“喜欢”、“很喜欢”等主观性参数,留守儿童根据自己对自我学习的评价选定。

表6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自我评判的对比(%)

10

11

数据调查显示,较之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较低,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别不是很明显。

学习目的方面,留守儿童容易受到社会舆论和父母、祖辈、亲友等的影响。

表7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目的对比(%)

12

“考个好大学”在社会舆论和长期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下,还是留守儿童学习的主要目的。

4.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自我评价对比

表8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自我评价对比(%)

15

学习自我评价方面,留守儿童对自己的学习较不自信,评价低于非留守儿童。其中“下等”、“中下等”、“中上等”均低于非留守儿童。

长乐海外、省外留守儿童大多物质生活充裕,不愁吃穿。但是,由于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管束以及隔代教育的纵容和溺爱的综合作用,他们的精神生活比较匮乏,据了解,他们平时大部分时间不知道干什么,甚至选择与自己年龄不相符合的消遣方式,如打牌、打麻将等赌博游戏。

图5  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安排情况

(四)海外、省外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根据调查,留守儿童每月零用钱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没有零用钱”、“10元以下”、“1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图6  海外、省外留守儿童零用钱使用情况

没有零用钱:7.40%;10元以下:11.30%;10~50元占24.90%,50~100元占15.10%,100元以上41.30%。零用钱在100元以上将近占到半数,说明这些留守儿童在物质方面是相当宽裕的。

海外、省外留守儿童遇到困难主要寻找父母、老师、亲属或自己独立解决。其中:找父母帮忙:31.90%;自己解决:47.60%;找老师帮忙4.60%;其他15.90%。现在自己解决的比例占大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留守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自主性。

图7  海外、省外留守儿童遇到困难寻求对象情况

校园服务半径较大加上学校寄宿条件较为落后,留守儿童大多数选择寄宿。由于留守儿童缺乏专人接送,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情况更为严重。正如近日,在全国发生多起校园砍杀事件,从某种程度上对缺乏照顾的留守儿童埋下隐患。

图8  海外、省外留守儿童受欺负表现

被人殴打索取金钱的占13.30%,被人恐吓索取金钱的占34.60%,被人踢打的占9.20%,被人恶语重伤的占31.20%,其他的占11.70%。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经济情况比较充裕,手头上富余的钱财较多,所以遇到索取金钱的情况比较多。但不容忽视的是被人恶语中伤的情况也占到31.20%。

(一)农村劳动力历史性和现实性流动和制度性缺失

首先,历史遗留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不断推进,城市对于囿于村间的农村劳动力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加之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障碍,海外打工和进城务工的父母亲将子女带在身边抚养成为一个难题。其次,制度缺失问题。由于政府导向性问题,政府把目光聚焦在劳动力转移的量上,而相伴而生的留守儿童问题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注55

(二)新时期的“读书无用论、坐等出国、高人一等”等观念的挑战

现阶段,大多数留守儿童较其他儿童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因此,看到自己的父母、亲友打工经历,并受“读书无用论”思想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子女对学习重视程度不够。注56

(三)条件落后,设备不全,师资不强,办学条件差

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被调查乡镇对基础教育投入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硬件设施滞后,师资力量缺乏。因为缺乏监管引导,儿童身上贪玩好动的性格愈加凸显。大部分留守在家的孩子较难享受到一流的教育资源,基本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师生之间交流基本止步于课堂教与学。

(四)尚未形成科学稳定的监护体系

海外、省外留守儿童如果是单亲教育主要是以母亲在家的单亲监护为主。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我国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我国就业制度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以及农村女性的传统角色,加之出于安全上的考虑。这种情况并不能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帮助。由于缺乏称职监护人或根本无监护人,学校、家庭缺乏沟通,留守儿童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迟到、逃学、违纪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注57

(五)人权保障和法律救助的缺乏

留守儿童大多数只能依靠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亲戚朋友监护、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注58他们被迫在非正常结构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经常在受到伤害的第一时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面对生活问题时无法获得父母的耐心疏导,情感饥渴得不到慰藉,善恶辨别缺少引导等一系列负面效应弱化了家庭保护的功能,侵害了留守儿童生命健康权、受监护权、受抚养权等合法权益。

(六)社会反映淡漠,关注和重视程度不高

社区作为留守儿童校外监护体系的重要辅助因素,但目前,社区监管基本还不能发挥作用,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注59

(一)优化家教环境,提高育人水平,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合作

由于留守儿童家长长年在外务工,与孩子半年也难得见上一面,孩子的很多时间是和第二监护人生活在一起。这就给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带来了盲区,同时还存在一定误区。为了在留守儿童家长中普及家教知识,形成家庭、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合力,例如:编印了函授家教教材,学校按照家长在外务工的通信地址,将家教教材寄给他们,要求父母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思想沟通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偶尔寄一件小礼物或一本书,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春节或农忙时,建议家长尽量回家与子女团圆,让他们享受到家的温暖。注60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导的作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库和检测系统

学校和教师要关爱学生,情感投入,用心去爱他们,尽量在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教师可通过经常性家访和电话访,熟悉掌握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并登记留守学生父母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学生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注61

(三)实行“集中寄宿制”教育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组员可由教导员、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组成,由教导处负责制订出活动方案,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享受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体会到童年生活的快乐。

(四)成立“留守儿童之家”

解决留守儿童情感孤独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学校可通过成立“留守儿童之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具体操作可以这样:首先,设置专门场地。挂牌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其次,积极营造家的氛围。在这个“家”里,老师就是“家长”,每个留守儿童就是这个“家”的成员。在“家”里,可以上网、可以游戏、可以读书学习,凡事在家能做的在这里一样也能做。注62

(五)组建专门的心理辅导班子,开展对“偏差生”的结对帮扶活动

心理辅导站为预防留守学生产生价值观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异常,以福州为例。在2009年福州市城区中小学全部要建成心理咨询室,2010年全市农村中心小学以上中小学也要全部建成心理咨询室,并对心理咨询室的师资、硬件设施配备、内部环境布置、开放时间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注63

(六)发挥班主任老师教育的主体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首先,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最本质的就是班主任要营造好班集体的集体荣誉感,让孩子们都以主人翁自居,多开展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尽量让他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团体,有一个共同的意识,只有这个平台搭建起来了,才能为今后的进一步交流打下基础。

其次,班主任要因材施教。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面对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时候可能采取的办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位孩子。所以,在个别帮助中,要特别注意“一对一”的效果,以个案为突破口解决一个,感化一个,最终把每一颗心聚集起来。

(七)继续完善家庭监护的功能

家庭仍然是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核心主体,发挥好家庭的监护职能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益的。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家庭监管不力,留守儿童的监护上容易出现“5+2=0”的现象(即学校5天内对学生良好的教育和影响,被家庭2天的不力监管教育冲溃)。注64因此要组织对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教育培训,例如“爷爷奶奶学校”,帮助减少乃至消除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各种不利影响,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正确教育留守儿童所遇到的相关困惑。同时鼓励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经常与孩子沟通,增进彼此的互动和了解。此外在监护上,也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所无法取代的,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亟需家庭监护发挥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