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初探

高中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初探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厘清了吟诵的概念,指出其与朗诵和歌唱的区别与联系,介绍了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运用吟诵教学的实践方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思和讨论。而这一观点与中国古典文论其实不谋而合。汉语的音韵之美需吟诵方能感受。[3]朱光潜的感受不仅限于古诗文的吟诵,但也可见吟诵是感受语言的韵律美的重要性。每次在朗诵自己作品之后,总是选一两首中国古诗,朗吟原文。

高中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初探

刘 侠

[摘 要] 吟诵是感受和表现汉语言音韵美的最佳方式之一,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厘清了吟诵的概念,指出其与朗诵和歌唱的区别与联系,介绍了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运用吟诵教学的实践方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思和讨论。

[关键词] 吟诵 高中古诗文教学

一、对高中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的认识

(一)对古诗文吟诵的认识

1.吟诵是感受和表现汉语音韵美的最佳方式之一

汉语因其特有的声调起伏而形成了独特的音高变化,因双音节词语与单音节词语的交替使用而形成了语音的节奏变化,加之文读中的平声字徐长仄声字短促又构成了音长的变化。这三者的结合使得汉语拥有着无与伦比的音韵美,而古诗文就是建立在这种音韵美基础上的独特艺术形式。可以说音韵美是古诗文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诗文得以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古人评价诗文时往往是将其音韵特征与内容情感融为一体的,如白居易在《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一诗中描写自己吟诵元稹诗歌的感受:“昨夜江楼上,吟君数十篇。词飘朱槛底,韵坠绿江前。清楚音谐律,精微思入玄……”;夏敬观在评秦观词时说道:“少游词清丽婉约,辞情相称,诵之回肠荡气,自是词中上品。”[1]传统的西方文学理论认为语言文字是文学内容的载体,体现一种形式特征。而现代文学理论则提出形式本身也是内容,没有无意义的形式。即语言文字本身也是文学的重要内容,更确切地说,语言文字与其要表达的内容是密不可分、互为融合的。而这一观点与中国古典文论其实不谋而合。

汉语的音韵之美需吟诵方能感受。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泪满襟,然后为识《离骚》。”[2]这里的“歌之抑扬”即是吟诵,在吟诵的过程中,音律与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自身的情感亦被激活。所以今人蒋凡先生才有这样的感叹:“语言的声音功能消失了,实际上就丧失了一大块文学的审美意义。”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也曾有这样的表述:“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筋肉仿佛作同样有节奏的运动;紧张,或是舒缓,都产生出极愉快的感觉。”[3]朱光潜的感受不仅限于古诗文的吟诵,但也可见吟诵是感受语言的韵律美的重要性。基于深刻理解的富有感情的吟诵还是表现古诗文音韵美的重要方式。余光中曾在英国六个城市巡回诵诗。每次在朗诵自己作品之后,总是选一两首中国古诗,朗吟原文。他说:“吟声一断,掌声立起,反应之热烈,从无例外。”[4]足见吟诵给听众带来的听觉享受和内心震撼。

2.吟诵是古诗文学习、感受、创作的重要途径

很多人都对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描述记忆犹新:“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段话为我们留下了一幅过去私塾教学中先生带着弟子一起吟诵经典诗文的场景,这种重吟诵轻讲解的授课方式自有其弊端,因而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到建国后破旧立新的文化大革命,这种教学的形式一步步消失,到今天已经完全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极端——只讲解不吟诵。但是分析与讲解毕竟是隔着一层的,这就正如我们从荧屏上欣赏到的自然风景再美,也不及亲自置身风景之中的感受来得惬意一样,失去了吟诵这一深入古诗文内部去亲自体验其魅力的途径,古诗文的学习被刻板化、标签化了。

更何况吟诵还是古人创作和修改古诗文的重要途径。徐健顺老师曾在《吟诵与教育》一文中举例说:李白诗云“吟诗作赋北窗里”,说明诗是“吟”成的;杜甫有句“新诗改罢自长吟”,说明诗人通过“吟”来修改自己诗歌。今天的作文教学多注重写作技法的操练,而很少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大声朗读出来并加以修改的,因而造成了作文教学中的重复而无功的现状。古人在吟诵中形成格律感,在创作中自然地遵从这种格律感,并通过吟诵来感受自己作品的格律感的正误优劣。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吟诵也就没有诗词格律”的说法是正确的。

3.吟诵与朗诵和歌唱的区别与联系

何为吟诵?东汉高诱注曰:“吟,歌吟也。”郭沫若说“中国的旧时对于诗歌本来有朗吟的办法,那是接近于唱,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5]。南京师大陈少松教授认为“吟”等于“咏”,就是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的读。“诵”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讽也”。段玉裁作注时说:“倍(通背)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意思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可见,“吟诵”以“出声的读”为基础,有的偏重于“诵”,强调的是抑扬顿挫;有的偏重于“吟”,体现拉腔拉调。前者接近与朗诵,后者接近与歌唱。

但“古诗文吟诵”与“古诗文朗诵”、“古诗词歌唱”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吟诵”与“朗诵”、“歌唱”的联系表现在:都需基于对古诗文的理解,都是将自身感情融入作品后的声音表达。“吟诵”与“朗诵”的区别在于,“吟诵”的节奏是基于汉语文读中的平长仄短的语音特点和与语义内容相关的单双音节特征而形成的;而“朗诵”的节奏只是基于后者形成的,这是因为朗诵是新文化运动以后借鉴了西方话剧台词的表达而形成的,更适于白话文的表现。举例来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在朗诵中的停顿节奏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般停顿时会将音拉长。而在吟诵时,在此停顿的基础上,由于“月”、“落”、“满”、“火”、“对”等字是仄声字,所以吟诵时声音短促而有力,与平声字的悠长相对应,构成了错落有致的音韵美。“吟诵”与“歌唱”的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语言本身,后者更注重音乐性。“吟”是因声行腔,具有主观随意性;而“唱”需遵循乐谱,对演唱者的音准要求较高。事实上,“吟”和“唱”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线。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在古诗文教学以及一些单位组织的所谓的“古诗词吟诵”比赛中常常将朗诵当作是吟诵,或认为穿着古人服装,摇头晃脑的朗诵就是吟诵,这都是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对青少年影响不可小视。

4.目前存在的吟诵调类型

笔者不揣浅薄,将现有的吟诵调的类型分为三种:传统调、传统改编调、今人自创调。其中今人自创调还可根据创作人身份分为文人自创调和音乐人自创调。

由于传统吟诵都是口耳相传的,而五四以来的文化断层切断了这种传递的线路,古代没有录音设备,很多传统的吟诵调今天都已经失传了。好在还有一些有识之士在抢救保护这一非物质传统文化,中央民族大学的徐健顺教授等人跑遍全国,采录目前尚健在的老先生们的吟诵,对吟诵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筹划制作吟诵教学的资源库,这将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这一类的吟诵调称之为“传统调”,它们一般来源于私塾或家学,很多带有方言语音的痕迹,保留了吟诵的较为原始的面目。另外,有一些有着高度责任感的一线的语文老师,比如广州的“素读经典”的倡导者陈琴老师,将传统的吟诵调稍作修改,使其更优美悦耳,并将之传授给学生,受到了学生的喜爱。这一类的吟诵调可以称之为“传统改编调”。“文人自创调”,如上海师大附中的语文教师彭世强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古诗文谱曲,自成一调,在教学实践中,也深得学生喜爱。“音乐人自创调”,如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老师、安徽马鞍山的盘古先生、香港的李明先生,他们都以专业的音乐语汇诠释着古诗词的经典魅力。

(二)古诗文吟诵进入高中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1.吟诵使古诗文记忆更高效、语文课堂更生动

吟诵是眼、口、耳、脑并用的一种智力活动。人在吟诵时的神经过程路线是:文字符号反映到眼睛的视网膜,引起神经兴奋,由视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区,然后再传到角回区、威尔尼克氏区、布罗卡氏区的相应的运动中枢,便引起唇、舌、喉等处肌肉的活动,从而发出声音。同时大脑又对内容进行着积极的理解。简单说来就是经历了视觉—大脑中枢—发声—听觉中枢—大脑中枢这样一个过程。吟诵经过两次反射,运用多种器官。此外,音乐对帮助记忆有奇特功效,音韵是记忆的阶梯与捷径。古诗词吟诵的音乐感对于帮助记忆具有非常大的作用。[6]

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意会的艺术。讲解、讨论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美妙的诗意烟消云散,留给学生枯燥无味的术语和标签,高中语文课堂的理性分析的成分较多,因而课堂气氛也相对较为沉闷,更需要一种方式打破壁垒,让学生以一种本然的方式走进诗歌。吟诵能将学生浸入到诗文的语言中,让学生在声音与文字的提示下,跨越时空的障碍,自主地走入诗文所描述的内容,走入诗文作者的内心。课堂充满了朗朗吟诵之声的那一刻,也是传统文化流入学生血液的一刻。

2.吟诵使高中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认识上升到理性与感性统一的层面

教育家叶圣陶曾在《精读指导举隅》的序言中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吟诵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然而不同年龄的人收获是不同的,小学和初中的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吟诵达到有效背诵的目的,而高中学生则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层,用吟诵来理解、体会作品,甚至用自身的理解、体会来丰富吟诵,这样才能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可贵的境界”。目前很多高校的理工科已经不开语文课,高中语文成了多数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终点站,如果学生在高中毕业时还对吟诵这一传统文化一无所知,闻所未闻,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损失。

二、高中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的实践模式

(一)古诗文吟诵教学的课型

1.基础型

语文教材中本来就有不少古诗文,过去在教学中以教师讲解来实现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文的目的,教学时间长,学生学习热情低,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尝试着将朗读、吟诵、吟唱的教学手段运用到基础课的课文教学中,笔者与同伴一起先后试验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月夜》、《卖炭翁》、《归去来兮辞》、《江雪》、《念奴娇·赤壁怀古》、《书愤》、《琵琶行》、《如梦令二首》、《相见欢》等诗文的吟诵教学,在吟诵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实践表明,这样的效果比讲解和讨论更能促使学生走进诗文、读懂作者。

2.拓展型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自学校的特点,依据自己的教学个性,积极开展拓展课型的古诗文吟诵教学。2000年9月─2008年1月,上海师大附中彭世强老师共完成古诗文吟诵唱鉴赏课的八轮教学,并形成了徐汇区区本教材《古诗词吟诵唱》。2008年9月至今,上海西南位育中学刘晓艳、薛垣老师在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同时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古诗文吟诵唱”课程,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每周一课时。2008年9月─2009年7月,上海市二初中朱侃老师开设了拓展课《失意人生写诗意》,专门教授预初年级学生吟诵苏轼的词。拓展课比基础课在选文上有更大的自由度,教学形式也可更多样化。

3.研究型

吟诵本身也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在高一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笔者指导学生以《传统吟诵的渊源与发展》为课题,开展研究。学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丰富了吟诵的相关知识,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4.活动型

这是三类课程类型之外的一类课程,笔者认为其很难归入前三种类型。活动性的古诗词吟诵课就是利用社团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吟诵比赛,吟诵专场表演,排练的过程就是语文学习的过程。2007年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师生同台展示的“高歌轻吟华夏诗韵”吟诵语文课获得了古诗词教学和民族精神教育的双丰收,被《徐汇教育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等报刊杂志争相报道。2009年,上海市彭世强语文工作室在上海图书馆进行了一场题为《我骄傲,我的母语,我的古韵》的吟诵专场展示,学生、教师、专家同台吟诵,场上场下陶醉于母语古韵的魅力之中,为古诗词吟诵活动打开了新的局面。

(二)古诗文吟诵教学的方式

1.介绍

最初的尝试是首先借助朗读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古诗文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形成了比较深刻的感受。然后向学生介绍吟诵这种传统的学习和表现方法,放一段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对吟诵有所了解。通过吟诵验证和加深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例如在2006年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教学中,笔者以“读—解—品—诵—吟—比”为教学线索,将吟诵作为教学环节之一,让学生有所了解,并借此加深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欣赏与比较

在学生对吟诵形式有所了解之后,笔者尝试以吟诵的欣赏与比较来带动古诗文的学习,例如在《阿房宫赋》的教学中,我借用台湾洪泽南老师的用中古河洛音(近似于闽南语发音)吟诵的视频,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这一“千古名赋”的音韵和谐之美、文气磅礴之美和立意深远之美。这种感受是通过字句讲解、结构分析等方式绝不可能获得的。在第二轮(2010)教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我请音乐老师按照流传下来的古曲谱吟唱这首词,在课堂上,先播放音乐老师根据古曲谱吟唱的录音,然后播放上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彭世强老师的自创吟诵调视频,请同学认真聆听后,讨论哪一个版本更符合词作的精神和内涵。学生普遍认为古曲调更有古韵,音乐老师的演唱悦耳动听,但悲有余而愤不足,彭老师的吟诵基于词作的深入理解,所以“宛若辛弃疾就站在我们面前”。(学生语)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引用词作中的具体词句和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加以分析,激烈的讨论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词作理解逐步深入的过程。

3.习得与实践

满堂吟诵的教学方法,偶尔为之也是未尝不可的。以教师带领学生吟诵来结构整堂课,通过反复的吟诵,在提高吟诵水平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整堂课充满朗朗书声,教师基本不作讲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体验,完全由吟诵来推进,不强求统一的理解标准。让吟诵的过程同时成为解读作品的过程,感受母语魅力的过程。

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写道:“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7]这说明在吟诵别人的作品时,设身处地,就会心驰神往,读者和作者之间才能产生契合和共鸣,达到理解和认同。

三、高中语文古诗文吟诵教学的反思

(一)吟诵教学的价值——让学生爱上古诗词

通过调查问卷,获知学生对吟诵这一教学方式是认可的。原先不喜欢古诗词的学生普遍认为可以帮助自己加强记忆、增进了解、提升兴趣。而原本就对古诗词比较有兴趣的同学,更是觉得吟诵是另一条深入了解诗词文本和作者的途径。有学生这样描绘:“在我们学习一些描写风景的诗词时,就如欣赏一幅画。有时是炊烟袅袅,有时是深山奇境,有时是枫红二月,有时是……栩栩如生的景象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遨游其中,真是惬意万分。”“本来缺乏生命力的书面文字,经过我们的吟诵,忽然显得特别地有感染力。作者的情感也在我们吟诵过程中表露无遗,这是一种让我们更深刻体会诗词主旨的好方法。”

有同学在吟诵《阿房宫赋》的课后感叹:“我找到了学习古文的一条新路,那就是在反复吟诵中感受到‘天人合一’,自己完全溶到作品里去了。”有同学在上完苏东坡吟诵唱鉴赏这门选修课后发出感叹:“……朗诵重在体会,而吟唱把我自己的情感一同宣泄出来了,很畅快。无论如何,这门选修课带我们入门,往后需要我们自己去走近苏轼,与苏轼一起成长!”

(二)吟诵教学的困难——吟诵调的传承与创新

首先是吟诵资料的缺乏。前文已述,传统吟诵调已大量散失,虽然有识之士正在整理搜集,但能够作为教学资源的还是非常少。

其次是传统吟诵调曲调古朴,老先生们的吟诵从音色和旋律上都与青年学生的审美取向有一定距离,将这些传统调加以适度改编,使之更加朗朗上口,便于流传,需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而大多数语文教师不具备这种能力。

与之相类似的是新编吟诵调,如何使文人自编吟诵更加悦耳动听,使音乐人的吟诵曲调更贴近作品内涵,是新编吟诵调创新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钱锡生.《论唐宋词的吟诵传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第4期

2.徐建顺.《吟诵与教育》.《人民教育》2009第23期

3.陈琴.《不妨试试吟诵法》.《人民教育》2009第23期

4.吴蔚.《论传统的吟诵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5.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商务印书馆.1942

img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