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旅游文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旅游文学的发展

时间:2022-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旅游文学主要是指山水诗词、游记、碑刻及名胜楹联等。汉代旅游散文传世不多,其中马第伯《封禅仪记》被誉为中国旅游文学史上单篇登山游记的开山之作。
旅游文学_新编旅游文化

学习任务1 旅游文学

【学习导读】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中国旅游文学主要是指山水诗词、游记、碑刻及名胜楹联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题材赞颂了我国的自然山水风光、历史名胜古迹和各地风土人情,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旅游景观文化内涵的重要因素。

【知识储备】

一、中国旅游文学的发展轨迹

(一)先秦:旅游文学的奠基时期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诗中出现了山水景物,但往往只是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

先秦旅游散文比较简略,一般未独立成篇,主要出现在三类著作中:历史散文,在记人记事中描写“旅游”情节;诸子散文,多为精心构撰的寓言故事,如《庄子・秋水》中“望洋兴叹”;杂著,代表作为《穆天子传》,全书六卷,前五卷记录周穆王驾八骏西游故事。

先秦《山海经》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对山水景观的记载细致入微。如《山海经》中的《西山经》中写道:“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

(二)秦汉:旅游文学的形成时期

秦代旅游文学成就以旅游碑文为主,丞相李斯随秦始皇巡行天下,为歌颂秦始皇功德而在泰山、琅琊、之罘、会稽等地刻石为文,对后世碑文、尤其是碑刻记游诗文有一定的影响。

汉代旅游文学最突出的是旅游赋。汉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学形式,介于诗与文之间,其中有很多旅游之作,如司马相如《上林赋》、张衡《归田赋》、蔡邕《述行赋》、王粲《登楼赋》等。

汉代旅游散文传世不多,其中马第伯《封禅仪记》被誉为中国旅游文学史上单篇登山游记的开山之作。此文详实地记载了建武三十二年(56年)正月廿八至二月廿五日,作者随从光武帝刘秀登泰山封禅的经历和感受,文辞精练,写景状物抒怀,首创日记体游记格式,为后代沿用。

汉代旅游诗多与帝王游宴风气及吟诗传统相关。汉代还出现了乐府民歌和五言诗两种新诗体。此外,四言诗数量仍相当众多,其中曹操《观沧海》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三)魏晋南北朝:旅游文学的兴盛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旅游文学的兴盛期,其标志是:第一,以山水游览为主体,自觉而积极地产生各种旅游活动并形诸文学作品,已经成为知识分子阶层的普遍风气;第二,涌现出一批以旅游文学著称的名家名篇。

魏晋社会盛行游山玩水,宴乐聚会,产生了以走向山水大自然为乐的人生取向,这促进了旅游文学的兴盛。汉末魏初的“建安文学”时期,诗歌创作出现了高潮。东晋旅游文学成就最高者当数陶渊明,其《桃花源记》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剥削、生活无忧、安居乐业、理想的社会生活画卷。

南北朝是中国旅游文学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刘宋年间山水诗兴起,将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门类,既开拓了旅游诗的表现领域,更提高了旅游诗的艺术品位。谢灵运是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著名作家。

北魏出现了郦道元的《水经注》。郦道元在历年实地勘察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各种资料,撰写出《水经注》,有大量山河景色的描写,具有非常高的地理文献和旅游文献价值及文学艺术价值。

(四)唐宋:旅游文学的繁荣时期

唐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昌盛期,也是中国旅游文学创作繁荣期。

1.隋唐五代旅游文学

旅游诗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创作的黄金时代。初唐旅游诗个性鲜明,体例主要是五言、七言律诗,代表作有杜审言《登襄阳城》、王绩《野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等。盛唐是中国诗歌的巅峰期,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作家孟浩然、王维等)和边塞诗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出现了众多伟大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孟郊等,旅游佳作不断。

唐代旅游文赋数量激增,佳作迭出,王勃《滕王阁诗序》、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元结《右溪记》、白居易《庐山草堂记》等皆为古代游记中的佳作。柳宗元“永州八记”构思新巧,抒情言志,写景状物尤为传神,更为经典佳作。

2.宋代旅游文学

宋代旅游词就内容而言,大体上可以分为:抒发旅游情绪类,如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等;描绘自然景物类,如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凭吊、咏叹历史古迹类,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孙浩然《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等。

宋代旅游诗数量也特别多,广泛反映社会生活和山川风物,如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苏轼《游金山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陆游《醉中下瞿塘峡中流观石壁飞泉》、文天祥《扬子江》等流传一时,是公认的优秀旅游诗作。

宋代旅游文赋较唐代发展更为突出,游记文学十分普及,篇数猛增,名家名作荟萃,苏轼、苏舜钦、欧阳修、范成大、陆游、朱熹陆九渊、范仲淹、王安石等佳作不断,如《赤壁赋》、《石钟山记》、《沧浪亭记》、《醉翁亭记》、《峨眉山行记》、《入蜀记》、《游褒禅山记》等等,而且还出现了日记体游记,如范成大《吴船录》。

(五)元明清:旅游文学的持续发展时期

1.元代旅游文学

元代的代表文学是元曲。旅游散曲借记事写景以抒情言志,语言清新通俗,句型长短参差,佳作如关汉卿《一枝花・杭州景》、白朴《天净沙・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旅游词不乏佳作,如元好问《游黄华山》,气势磅礴,意境壮阔;萨都剌《百字令・登石头城》,借景怀古,风格豪迈,气势宏大。

2.明代旅游文学

明代旅游文学创作十分普及,而且出现了一批旅游作家,产生了大批作品,如《徐霞客游记》被誉为“千古奇书”。文学流派、创作群体迭起,使得旅游文学创作流派纷呈、各具特色。

明代小说创作繁盛,以旅游为主要或相关情节的小说数量激增,且由笔记小说、短篇小说发展为长篇小说,如余象斗《南游记》、罗懋登《三宝太监下西洋》等,还出现了白话小说,如“三言二拍”中《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施润泽滩阙遇友》、《程元玉店四代偿钱》等作品通俗易懂。

3.清代旅游文学

清代旅游文学中诗词文赋等继续发展,小说、戏曲与楹联大量出现。清代旅游文学具有几个典型特色:一是明末清初,涌现出一批爱国作家,如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创作了许多慷慨悲壮的爱国旅游诗文;二是清代文学流派意识更为浓厚,争奇斗胜,繁荣了旅游文学的创作;三是旅游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内容丰富。

鸦片战争后,旅游文学随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一些转变:忧患意识强烈,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如林则徐《出嘉峪关感赋四首》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反映海外旅游的文学作品数量大增,如黄遵宪《日本国志》、张德彝《航海述奇》、斌椿《乘槎笔记》、康有为《欧洲十一国游记》、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王韬《扶桑游记》等。

(六)现代:旅游文学的突变时期

现代旅游文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文学宗旨上,提倡以世界先进文化为借鉴,中国人不断走出国门,从事外交、留学、考察、商贸、观光等活动,写下了不计其数的旅游作品,或传播西方文明,如朱自清《莱茵河》、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或颂扬东方名胜古迹,如季羡林《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或凭吊胜地、名人故居,如瞿秋白《到达莫斯科》;或歌颂祖国河山,如刘白羽《长江三日》等。

旅游文学题材上,除了表达传统的山水风光、名胜古迹、闲情逸致内容外,还以普通大众的旅游活动为对象,反映了海内外生活美、社会美、自然美的多层次性,大大拓展了旅游文学的多元性和表现领域。

二、中国旅游文学特点

(一)作家的群体性和风格的多样性

旅游文学以山水名胜古迹为依托,作家慕其名而来,作品又为山水名胜古迹之名而增色。因此凡有名气的景观必然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名人,人因景至,景因人名,于是发生良性循环,使该景点的文化内涵愈益厚重。

知识链接:白帝城

白帝城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口,东依夔(kúi)门,西傍八阵图,三面环水,雄踞水陆要津,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他便借此自号白帝,并名此城为白帝城。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也是三国故事中“刘备托孤”的地方,因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故白帝城有“诗城”之美誉。

历代著名文学家都写过许多歌咏山水的佳篇,但每人都能自出机杼,独具慧眼,写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来,从而使得游记诗词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比如同样描写长江三峡,李白笔下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那是悠扬轻快,锋棱挺拔;杜甫笔下则是:“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白帝》),那是气骨劲健,景象奇险;而白居易的《夜入瞿塘峡》“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逆风惊浪起,拔埝(niàn)暗船来”,则是平易晓畅,比喻新巧。又如同是歌颂庐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作者善譬巧誉,庐山五色斑斓。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写景之余却富含哲理,奇妙说明“当局者迷”,自然而不露痕迹。

(二)关注现实和寄托理想

在诸多歌颂人文景观的诗文中,关注现实尤为突出。隋代大运河大开凿,耗费巨大,尽管其有沟通南北航运五大水系的积极意义,但也给当时的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此,有许多文人写了大量的诗文,关注大运河的利弊。写其弊的,如“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唐・李敬方)。“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唐・罗隐)。写其利的,如唐代诗人皮日休曾写《汴河铭》,称赞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明代于慎行《谷山笔麈》评述颇为公允,说隋炀帝“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矣”。

很多文人用山水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思想。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理想;白居易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表明对当时社会不满和愤慨。

(三)记实和写意有机融合

山水诗文既可以用文字重现山水景观,也可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怀,注重主观“意”和客观“境”的有机融合,创造出饱含诗人主观感情的理想景观。如白居易的《江南忆》(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不过只用了最具特色的“江花”、“江水”,受着红日普照,春风轻抚,于是天工造化,画面色彩“花红似火”、“水绿如蓝”,这互为背景又互为主景的江南景准确、形象、鲜明地表露出来。如果不是有高度纪实写意的技巧,谁能仅用十四字就表达出这色彩绚丽、耀人眼目的阔大图景?

又如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是一首游春诗,作者不是进行具体形象的纪实,而是高屋建瓴,抓住春日之魂,浓缩概括,只以“万紫千红”四字,便写出了春天的百花争艳,更写出了蓬勃生气、无限春光,其“寻芳”暗含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暗含其“道”的生意盎然。

三、中国旅游文学欣赏

(一)旅游诗词欣赏

1.刚柔并济的山水诗词

山水诗以山川湖海为主要描写对象。有的诗描写雄奇壮丽的山川景物,表现其阳刚之美,总体艺术风格豪放高远,意境开阔。例如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山水诗的《观沧海》(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歌描绘了壮美的沧海景观,充分展现了作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阔胸怀。整首诗气势磅礴。

又如《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全诗以“望”字统摄,形象鲜明,写出了东岳泰山巍峨高大、神奇秀丽。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诗人朝气蓬勃的灵气,有勇登绝顶、俯视一切的气魄。

有的诗描写优美秀丽的湖光山色,表现其阴柔之美。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春题湖上》);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都表现出了杭州西湖的柔美之态,艺术风格清新纤巧,俊逸淡雅。

又如柳永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词人以白描的手法、灵动的笔墨写杭州之形胜与都市之繁华,刚柔并济。西湖的美景、钱江潮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上层人物的享乐、下层百姓的劳动生活,都一一注于词人笔下,摹写出一幅幅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面。“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巧妙地摄住西湖景色的诗意灵魂,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2.恬静淳朴的田园诗词

东晋末的诗人陶渊明一生不愿降志辱身,为五斗米折腰,于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归园田居》),创作大量诗歌以表达其对纯洁田园的热爱,开田园诗词创作之先河。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自然之笔摹写自然之景,已成为归隐田园的代名词。

唐代,王维和孟浩然沿袭古风,变化创新,将田园诗词推向高峰。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中融幽美的乡村景色、纯真的朋友情谊、浓郁的田家生活气息为一体,俨然一幅简朴、可爱的田园风景画。

3.苍凉豪放的边塞诗词

边塞诗词的兴起当归功于“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的作品主要描绘边塞的苍凉与战争的残酷,表达自己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成就最高的当数岑参,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起首四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奇瑰的想象描绘出一场边塞大雪,瞬间将读者带到气势雄浑的北国之地。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咏史怀古诗词

这类作品通常是作者在名胜古迹之地登临凭吊,抒发怀古、感叹史事之情的作品。陈子昂登幽州台,高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辛弃疾于建康(今南京市)赏心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仍是“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因而潸然泪下。而苏轼泛舟赤壁,则写下了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整首词描绘了赤壁雄奇壮丽的江山胜景与功耀史册的英雄人物相互辉映,展现了作者振兴国势的壮志雄心,气势磅礴,动人心魄。

知识链接:赤壁

历史上对于赤壁之战的发生地一直颇多争论,大抵认为古战场在今湖北蒲圻一带。相传赤壁火攻时,东吴统帅周瑜站在矶头指挥,忽见冲天火光把断崖照耀得通红一片,不觉豪兴大发,当场写下“赤壁”两个楷书大字,令人刻石纪念。此传说虽不可靠,但它揭示了“赤壁”命名的由来。

而宋代文学家苏轼笔下的赤壁则位于湖北黄州。当时苏轼被贬黄州,于是借题发挥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由此产生了一个声名堪比真正赤壁的东坡赤壁。

(二)游记散文欣赏

游记散文是指旅游文学中除诗、词、曲以外的写景并在写景基础上抒情、言志的文学作品。游记散文是旅游文学的一个大类,在旅游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真实生动的写实性游记散文

这类作品是对客观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作真切生动的描绘,通过这种描绘,再现大自然的壮美、秀丽和风土人情。如清代桐城派宗师姚鼐(nài)的《登泰山记》,文章主要记述作者在隆冬十二月廿八日,从泰山南麓的中岭登日观峰的路程、沿途观感、在日观亭守岁以观日出的豪情壮志、归途所见以及冰雪泰山的肃杀寂静。此文记路程清楚求实,述古今简略平实,写景物形似有神,无一字议论,无些许自诩,泰山日出之阳刚,日落之阴柔尽展无余。

又如沈括的《雁荡山》(节选):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峡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作者围绕长期未被发现及雁荡山的特殊地貌进行了分析,具有准确性和严肃性。

2.融情于景的抒情性游记散文

抒情性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丰富、真挚的感情来吸引、打动读者。如唐代刘禹锡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作者以理想来写陋室,借陋室以表现理想,表现他对陋室门前屋内别致幽雅的景致、知交相聚相友相慰的纯洁人情的追求。历代读者无不为刘禹锡这种不羡慕荣华富贵、不同流合污于腐朽权贵的至尊至洁的高尚情操而感动。

又如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因饯别而作,但对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先用一连串短句抒发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后易老,李广难对。”而后长短结合,抒发自己的愤郁悲凉:“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最后又用先短后长的一组对偶表明心志:“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铿锵的语调表达了不甘沉沦的决心。

3.寓理于景的说理性游记散文

说理性散文虽然也描摹山水,但其主要目的不在于赏景,而是为了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类游记以议论取胜,寓理于景。例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节选):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作者借游褒禅山洞的经历,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有“志、力、物”三个条件。这两点见解至今还指导着游客不畏艰难险阻、勇攀奇伟境界。

(三)名胜楹联欣赏

楹指堂屋前部的柱子。楹联,又称对联或对子,是指挂在或贴在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名胜楹联不仅对环境起烘托和渲染作用,而且其本身就是一道难得的风景线,成为我国旅游资源的一大特色。

对联要符合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句式相应、平仄相对,而且上下联的字不能重复。对联必须竖写、竖读、竖贴。一般上联在右,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在左,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知识链接:横批

横批,又称“横幅”、“横额”,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由四个字组成。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横批是对联内容的高度艺术概括,好的横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康熙题故宫乾清宫联,上联:表征万邦,慎厥身修思永;下联: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难。横批:正大光明。

对联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通常采用的有嵌字、叠字、拆合、顶真、回文、谐音、集句、用典、设问等。

1.嵌字:把有关的人名、物名或其他名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意中有意。如:河北秦皇岛山海关联:

群山尽作窥边势;

大海能消出塞声。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得好友来如对月;

有奇书读胜观花。

2.叠字:将联中的某些字重叠起来使用,形成反复重叠的艺术效果。如黄文中题杭州西湖天下景亭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3.拆合: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或把某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偶,同时也蕴含某种意思。如杭州西湖天竺顶竺仙庵联: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竺仙庵二个山人。

上联“品”字解释为“三口”,“泉”拆成“白水”。下联“竺”字解释为“二个”,“仙”字拆成“山人”。据说庵中住有两人,故有“二个山人”之说。

纪晓岚题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万壑松风亭联: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八十君王”指乾隆活了89岁。“十八公”即“松”,与“万壑松风”的景物松相应。

4.顶真:将前一个分句的句末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分句首尾相连。如北京潭柘寺和杭州灵隐寺内的弥勒佛像前皆有的一副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又如: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走洲不走。

这副对联曾流行于长沙,说的是长沙的天心阁和水陆洲(即橘子洲)两个景点。

5.回文:对联的上下两句首尾循环,或单联首尾循环。如浙江新昌大佛寺联用了回文、顶真两种手法: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6.谐音:利用同音字,使语带双关。如明代文人陈治曾对联: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上联中的“橹速”谐音“鲁肃”,“帆快”谐音“樊哙”,言下之意为文官不如武将;下联中的“笛清”谐音“狄青”,“箫和”谐音“萧何”,意思正好和上联相反。

又如: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荷、藕、杏、梅另有谐字,第二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

7.集句:撷取前人的诗文名句成联。如江苏扬州平山堂联: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际,草木际天。

上联集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下联集王禹偁(chēng)《黄岗竹楼记》、苏轼《放鹤亭记》。

扬州瘦西湖联:

碧瓦朱甍照城郭;

浅黄轻绿映楼台。

上联为杜甫诗句,下联为刘禹锡诗句。

8.用典:对联中使用诗文典故、历史典故等。如赵朴初题杭州岳王庙联: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此联用了五个典。“老柏”指岳飞墓前的精忠柏,传为岳飞忠魂所化。“抬望眼”、“收拾山河”、“壮志”和“驾长车”,均出自岳飞《满江红》词。作者将这些典用得自然而贴切,即使未读过《满江红》,也照样可以理解。

郑板桥题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联: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

“曾”即孔子弟子曾参。他说过:“吾日三省我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复习三个方面,此为“曾三”。“颜”为孔子弟子颜回,他有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称颜四。“禹寸”,是说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游南子》中写:“大圣大责尺壁,而重寸之阴”。陶分,指东晋学者陶侃珍惜每一分时光。他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郑板桥化古人之名言,以最简练的语句,囊深邃之内容,此联在于激励人们,珍惜时光,思想积极,值得效仿、学习。

9.设问:以设问方式,上联发问,下联回答,如成都杜甫堂联: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知识链接:趣联——杭州灵隐寺冷泉亭联

浙江杭州灵隐寺冷泉亭前有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题的一副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此联以对联的形式发问,引得后人纷纷作答。清末文人俞樾答:“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俞樾之妻答:“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俞樾之女俞绣孙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左宗棠答:“在山本清,泉自源头冷起;入世皆幻,峰从天外飞来。”可谓各有其理,妙趣横生,一时传为美谈。

【学生讲坛】

1.请以“文学增添了自然的魅力”为主题,谈谈旅游文学与旅游的关系。

2.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著名作家,请介绍他的生平及文学成就。

【技能训练】

[训练项目]旅游文学作品赏析。

[实训目标]

1.能够利用网络、书刊资料收集当地主要的旅游文学作品。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赏析旅游文学作品。

[实训内容和方法]

1.按生源所在地5—8人一组。

2.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生源所在地主要的旅游文学作品。

3.背诵几篇著名的旅游文学作品。

4.通过旅游文学作品,分析相关景观的美学内涵和旅游吸引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