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内地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的述评

中国内地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的述评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三提高”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目标,使得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了更为切实有效的抓手。一时间,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在全国高校普遍展开。人文讲座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结合专业课进行人文教育,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关键。

中国内地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的述评

余东升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可谓是中国内地高等教育改革的年代。站在21世纪的开端,回望20世纪末的改革,其中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努力、高教大众化的发展和以文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的改革,对21世纪中国内地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高等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本文以文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华中科技大学为案例,对中国内地高等学校近十年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进行评介。

一、对1949年以后高等教育发展的反思

1952—1953年,为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对大量高级专门化人才的需要,中国内地高等学校进行了所谓的“院系调整”,即将原来的综合性院校打散,按照文理综合、工科、农科、医科等学科大类的标准,重新组建新的单科性和多科性的大学或学院。“院系调整”固然解决了当时人才需求方面的燃眉之急,但其弊端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90年代暴露无遗。华中科技大学率先对此进行反思。80年代后期,在组织了两次大型调研后,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将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概括为“五重五轻”,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 。其中,“重功利,轻素质”是根本性的原因。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原所长文辅相教授则将之概括为“四个过”,即:“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 。因此,1995年,在国家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先生指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切中当前的时弊” 。

二、1994—2005年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过程

2005年,在第四次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上,周远清先生将十年来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概括为两个重要阶段。

发起和探索阶段:1995—1998年。1994年底,教育部提出了“三注”,即:“注重素质教育,注视创新能力培养,注意个性发展”,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密切相关,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引入高等教育。1995年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院校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文、史、哲的基本知识;艺术的基本修养;我国和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并强调对文科学生要加强自然科学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要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注重实践性,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

推广和提高的阶段:1998年以后。1998年,教育部提出了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注重“三提高”,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提出“三注”,是对原有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思想观念的突破,而重视“三提高”,则是又一次升华和飞跃。“三提高”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目标,使得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了更为切实有效的抓手。

1998年以来,随着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印发《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措施: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全国53所普通高等学校建立了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组织编写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书系”,举行大量的文化素质教育专题研讨会和报告会,举办一年一度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活动,等等。一时间,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在全国高校普遍展开。

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则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点解决的是,理工科学生长期以来人文教育不足、校园文化氛围不浓的问题。为此,1994年3月,该校开始举办人文讲座,邀请海内外著名学者和工商界、政界名流来校为学生作演讲报告。人文讲座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到2005年底,共举办人文讲座1100多场,讲座现场常常被听众挤得水泄不通。该校还将讲座的演讲稿加以整理,出版《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共6卷,发行量达50万册。为促进学生对母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该校还每年举办一次“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要求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必须通过该项测试。

第二阶段重点解决的是,通过对本科生的课程结构和培养体系的改革,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为合理。传统的课程结构为三个方面,即公共必修课(政治思想品德课、外语、体育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改革后增加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艺术类课程等。学校要求理工科学生必须修满10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文科学生必须修满6个学分的自然科学课程。在学生培养体系方面,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经验,结合学校的实际,在本科生前三个学期,按文、理、工学科大类实行打通培养;在专业培养上,采用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相结合,鼓励优秀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

第三阶段重点解决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促进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精神,内化为素质。该校认为,书本知识不等于素质,学生不仅要“知道”,更要“体道” 。而由“知道”到“体道”,其转化的中介是实践参与。为此,学校在本科生二年级开设“社会调查方法”必修课,要求学生在学完课程后,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和服务社会的志愿活动。此外,学校鼓励学生组织各种学生社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四个阶段重点解决的是,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促进结合专业课进行人文教育。传统的专业课教学仅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专业精神的培养和专业文化的熏陶。为此,学校组织研究小组,就结合专业课进行人文教育对100余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调查,探索其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并加以推广。结合专业课进行人文教育,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关键。学校为教师开设了“经典名著读书班”,鼓励教师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经过十年探索和不断完善,华中科技大学已逐步形成了“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三个层次”是指:第一课堂(教学课堂)、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和社会大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六个方面”是指:第一,文化素质教育内容进入教学计划并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第二,实施人文社会科学辅修专业和双学位制;第三,实行“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 ;第四,开设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讲座,并编辑出版《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 ;第五,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第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纳入教学计划。

2005年10月,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召开第四次全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会议,重点研究了在大众化发展阶段,通过深化文化素质教育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会议还决定增设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文化素质教育也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理念与成就

文化素质教育不仅仅只是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而且还是高等教育思想的重大转变,它丰富发展了高等教育思想。从教育思想层面来分析,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核心理念。

第一,人本思想——向“人的教育”的回归。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内地高等教育发展受到两种极端功利思想的干扰。一种是“政治工具论”,其目的在于将人培养成为“极左”思潮的附庸和工具,这一思想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发展到了极致;一是“市场工具论”,其目的在于将人培养成为“经济动物”,成为高科技的附庸,这种思想在市场经济时期则愈演愈烈。两者培养的都是“单向度的人” 。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对这两种极端功利思想进行了清算,使教育重新回到“人本”的立场上。杨叔子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是育人,非制器” 。“育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智健全的人。而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言,就是要使得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懂得“做事”,更懂得“做人” 。“做人”与“做事”相统一,而“做人”又是通过“做事”来加以体现。

第二,大道不器——从知识到能力到素质。知识是指人类认识所形成的成果的总结,它是一种理论形态的东西,表现为概念、判断、公式、定理等。而能力则是指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是理论形态的,而能力则与经验相关。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力量。过去曾有人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比喻为“干粮”与“猎枪”的关系。即当一个人要穿越一片茫茫无际的大森林时,你是给他“干粮”还是给他“猎枪” ?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能力的提高,反映的是人们对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化。但在知识和能力之上的是素质。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可见,素质是在知识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高于知识和能力的一种稳定的心智结构。可以说,知识和能力是“器”,是“用”,而素质则是“道”,是“体” 。更为重要的事,素质还决定了知识和能力能否正确发挥作用。

高级专门人才的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其中,思想品德素质是灵魂,专业素质是核心,身心素质是保障,而文化素质则是基础。在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是切入点和突破口。

第三,本土化——高等教育中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文化素质教育引发了高等教育中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的觉醒。现代大学是舶来品,是从西方移植而来的。在一百多年的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中,我们先后学习模仿过日本、德国、美国和苏联的高等教育,但一直未能形成具有中国独特品格的现代高等教育。借用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办的是“中国自己的大学(University of China)”还是“在中国的西方大学(University in China)” 。因此,学习和模仿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使得高等教育本土化,才是发展的方向。

首先,高等教育中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体现在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高度重视。在现代高等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日趋边缘化。中国传统学术学科化发展,使得只有少数的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专业的学生接触到比较系统深入的传统文化,而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的学生则鲜有机会。文化素质教育弥补了这一缺陷。在其课程体系中,开设了门数众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京剧、中华诗词、书法篆刻也深受学生的欢迎。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得学生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强化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意识。

其次,民族和国家意识的觉醒,还体现在建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努力上。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欧洲“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因素,还可以看到美国“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因素。但如前所述,文化素质教育与自由教育和通识教育有着明显不同的旨趣。正因为如此,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的学者中,都有人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与通识教育相比,思想更深刻,内涵更丰富,作用更深远。大学产生以来,其中心由意大利到英国、法国,再到德国,再到美国,无一例外,新的中心的形成,都是外来经验与本土文化交互作用从而创造出新的模式。中国要创建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这也是必由之路。

在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上,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文化素质教育内容纳入教学计划,进入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的课程体系结构,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完整;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开展,提高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将知识转为精神,内化为素质。特别是结合专业课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拓宽了素质教育的渠道。文化素质教育,为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在日前举行的增设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评审中,在每个省份限报一个基地点的情况下,仍有135所高校获得了参选资格。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今天中国内地高等学校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周远清,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献君,余东升.春雨化育——华中科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十年.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