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文化运动在教育方面主要表现为抨击封建教育的危害和没落,反思民族教育传统的固有不足,大力倡导资产阶级的新教育。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促使中国现代教育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务实的教育成为共识。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为女子教育打开了方便之门。1917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了扩大女子教育的议案,1918年取得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五四时期(1917—1921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新旧文化冲突激烈,思想革命波澜壮阔,预示着传统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历史时机已经到来。与新文化运动相适应,中国的教育开始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以更为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多元文化,深刻反思,积极选择,首先从思想意识方面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一、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传统教育的抨击

复古主义教育的回潮一开始就受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击。随后,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核心,以1915年9月创刊的《新青年》为标志和主要阵地,在思想、文化、教育领域里兴起了以民主和科学为批判武器,反对尊孔读经,反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五四运动时期达到了高潮。新文化运动在教育方面主要表现为抨击封建教育的危害和没落,反思民族教育传统的固有不足,大力倡导资产阶级的新教育。

民主战士认为中国近60年学习西方教育过程有几个致命缺陷:其一,远离西方近代教育的“真精神”,即远离民主与科学;其二,所实行的新教育依旧严重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与传统的“养士”教育相去不远;其三,简单模仿,食洋不化。有鉴于此,陈独秀坚定表示:“中国教育必须取法西洋!”取法什么?“法律上之平等人权,伦理上之独立人格,学术上之破除迷信、思想自由。”推行“共和国民之教育”,“弃神圣的经典与幻想,而重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的技能”。[1]

民主战士从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对中国教育现状作了深刻批判,力图以包含人权、自由、平等等民主思想和重视科学技术、崇尚自然、讲究实用等科学精神的新教育,来取代迷信权威、窒息思想、压抑个性、脱离实际、忽略身心的旧教育,为新教育观念的形成作了准备。

二、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促使中国现代教育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在继洋务教育在技艺层面上、维新教育在制度层面上接受西方教育之后,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在思想观念层面上开始自觉接受西方教育,跟上西方教育。

(一)教育的个性化

“个性的解放”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思想觉醒和反抗传统的标志。中国传统教育是造就驯民的教育,新文化运动人士认为教育如欲为社会发展尽力,“非发展个性不为功”。他们呼吁教育要尊重儿童,甚至要以儿童为中心,学校要以个人和儿童为本位;不能以“划一单调”的“模型”塑造个人,要使受教育者各尽其性,发挥个人的最大潜力;教师必须“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

(二)教育的平民化

以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为发端的新文化运动实际上就是一场指向平民主义的运动,它力求沟通和消除知识阶层与普通民众在语言和思想上的隔阂,使新知识、新思想能够传播到一般民众中。教育要坚持庶民方向,打破以往传统教育有贵贱上下、劳心劳力、治人者与被治者的差别;促进教育机会的平等,发挥人人无限的潜力;强调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平民贴近,与生产、生活和环境改造相结合。这些都成为时代的强音。

(三)教育的实用化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务实的教育成为共识。一方面,认识到教育对个人生活能力的培养、对社会生产发展的适应的重要意义,致力于思考和解决教育与生计关系成为不少教育家孜孜以求的事业,从观念上解决了改革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学校内部须进行全面改革,强调从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沟通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强调学生主动、创造的学习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均须适应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

(四)教育的科学化

提高科学在教育内容中的比重是一个方面,新文化运动人士认为更重要的是让科学内容和方法渗透到社会各项事业,改变人的态度和观念。在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三者之间,科学方法的运用重于科学知识的获得,而科学方法运用的目的又是为了科学精神的养成。

以上教育观念经新文化运动的宣传倡导被社会所广泛认识,成为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带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理论的繁荣。

三、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在全社会尤其是教育领域引起巨大反响,促进了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废除读经,恢复民国元年教育宗旨的精神

1919年9月,政府撤销了袁世凯所颁布的教育纲要和七项教育宗旨。1919年10月,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国民教育宗旨。所谓健全人格者,当具下列条件:一是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之本;二是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是强健活泼之体格。四是优美和乐之感情。所谓共和精神者:一是发挥平民主义,俾人人知民治为立国根本;二是养成公民自治习惯,俾人人能负社会国家之责任。这一教育宗旨体现了德智体美协调发展、个性发展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民国元年教育宗旨的精神,但更明显地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二)开放女子教育,教育普及有一定发展

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为女子教育打开了方便之门。1917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了扩大女子教育的议案,1918年取得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1919年后,高等小学男女可以同学同班,1920年北京大学正式招收女生,中等学校男女同学之风兴起,学校全面开放女子教育成为时代潮流。在学校向女子开放的同时,女子教育在观念上也逐渐由“贤妻良母主义”向“男女平等”过渡。

(三)改革学校教学内容和方法,白话取代文言,“教育科学化”和“科学教育化”进展明显

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领域内以白话代替文言文,不仅仅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统一问题,而且富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它反映了文化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要求;也是民主、平等观念的发展在教育上的反映;还和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紧密相关。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通令:到1922年为止,国民学校停止使用文言文编写的教科书。此后,大、中、小学各科逐渐采用白话文教材。在教学中普遍以白话代替文言。“科学的教育化”与“教育的科学化”是当时报刊中出现的两个术语。“科学的教育化”要求加大科学在学校教育内容中的分量,推进了当时的科学教育。“教育的科学化”是提倡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办理教育。教育科学化高潮的兴起提高了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教学法的研究与改革也在各地开展起来。以启发式教学代替注入式教学成为教学改革所倡导的方向。这一时期还引进和创立了各种名目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法,具有代表性的如自学辅导法、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

(四)师范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改革

1913年袁世凯政府教育部调整全国师范教育布局,规划建立直隶、东三省、湖北、四川、广东、江苏六大师范区,每区设立一所高等师范学校。至1918年完成规划,奠定了20世纪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以各区高等师范学校,特别是南京、北京的两所高等师范学校为核心,带动了全国师范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改革。

蔡元培领导下的北京大学改革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序幕,它对封建教育的突破,对民主与科学精神的高扬,成为大学改革的先导和示范,先是北京专科以上学校纷纷仿效,其后全国各大学也逐渐按北京大学的制度办理,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改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