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封建专制教育和改良主义教育的批判

对封建专制教育和改良主义教育的批判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从封建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着眼,展开对封建教育的批判。他们认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下的教育,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奴隶教育,而封建的学堂则是奴隶学堂。总之,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挑战封建皇权的姿态,对封建文化教育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批判。但是与改良派不同的是,他们认为改造中国的第一步是革命,而非教育。

一、对封建专制教育和改良主义教育的批判

(一)批判封建专制教育

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批判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封建皇权,反对清政府统治的重要内容。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于封建教育的批判直指封建教育目的和封建教育内容,引导人们对于封建教育的本质和基础具有了清醒的认识,并启发了人们的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从封建教育的本质和目的着眼,展开对封建教育的批判。他们认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下的教育,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奴隶教育,而封建的学堂则是奴隶学堂。因此,封建制度下的士人,“所诵习者,不外四书、五经及其笺注之文字”[13],以“养成其盲从之性”[14]。封建的“纲常名教”作为封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维持奴隶教育的教科书,也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抨击封建专制教育的主要目标。他们认为,封建礼教是束缚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是对人性的残暴践踏。因此,他们批判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引导人们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总之,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挑战封建皇权的姿态,对封建文化教育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批判。虽然言辞过于猛烈,偶尔失之片面,但是准确地抓住了封建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对于传统观念以有力地撼动,将近代启蒙的进程推进到新的境界。

(二)批判改良派的教育定位

戊戌政变后不久,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政治路线上产生分歧,进而导致论争。双方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等为阵地,展开了一场革命与改良的大辩论。其中涉及教育的问题,双方分歧的核心在于教育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与革命的关系。

专栏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争

从1906年到1907年,革命派以《民报》为主要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双方进行了一场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大辩论。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是革命,还是保皇;是推翻清政府,创立民主共和国,还是实行君主立宪,维护清政府;是否保存封建土地所有制。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两条政治路线的大搏斗。在论战中,革命派充分揭露了改良派“忠君保皇”的反动实质,捍卫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和原则,夺取了当时思想战线上的领导权,从而为辛亥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改良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认为中国社会“民智未开”,中国人民缺乏自治之习惯,未识团体之公益,无法享受民主权利,成为共和国民。因此,要想改变中国现状,当务之急就是发展教育,开通民智。梁启超强调:“一二十年之内,我国民万不能遽养成共和资格,未养成而遽行之,必足招亡。”[15]因此,改良派将教育放在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基础地位,反对暴力革命,强调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最终实现民主共和。

革命派同样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是与改良派不同的是,他们认为改造中国的第一步是革命,而非教育。先以革命的方式推翻专制腐败的清政府,建立起民主共和国,才能谈得上发展教育和其他事业。在对待教育与革命的关系上,革命派强调革命的第一位。而且,革命派还认为,革命过程也是“开民智”的过程。“民主之兴,实由时势迫之,而亦由竞争以生此智慧者也。”[16]

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是一场关于中国变革的政治路线的论争。教育在这场变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改良派持着一种教育救国的观点,他们强调“开民智”,进而实现文化改造和民主建设。革命派则批判了改良派教育救国的梦想,强调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在这里他们并不是否定教育,而是强调革命的第一性,教育要为革命服务,同时只有迈出革命的第一步,才能进行革命的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