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德育教育

学生德育教育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德育方法指的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措施。德育方法的正确运用,是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环节。说服教育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这是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一般多用于交流思想情感,了解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领会道德行为标准。如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也要客观分析存在的现实问题;讲事业取得的成就,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我们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等。

第二节 德育的方法

一、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指的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措施。德育方法的正确运用,是提高德育效果的重要环节。

二、德育的基本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1.说服教育法的含义

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向学生进行德育,首先要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启发他们的自觉性,这就需要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管采用何种德育方法,往往都离不开说服教育。

2.说服教育法的形式

(1)讲解。这是比较系统地阐述政治、思想、道德问题,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的一种方式。如向学生讲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释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说明某项规章制度和行为要求等。讲解既可以是简短的说明,也可以是系统的理论传授;既可以口头讲解,也可以通过墙报、广播进行。

(2)报告。报告与讲解不同,它适用于专题性的内容,如形势问题、纪律与法制问题,等等。当学生思想认识上有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和共同要求需要满足时,采用报告的方式进行说服比较适宜。报告可以帮助学生较全面系统和深入地认识一些问题。

(3)谈话。这是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一般多用于交流思想情感,了解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领会道德行为标准。谈话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在课内课外,对个人或集体都可采用。谈话内容既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也可以针对当前事件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个别谈话能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使说服更有针对性,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心坎里。

(4)讨论。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就某个思想品德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讨论和争辩,得出正确结论,以提高思想认识的说服方式。当学生对某些社会或道德问题有些看法,但又不够明确,存在问题和争论时,通过讨论能使问题解决得更好。讨论能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志趣,使学生交流思想,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3.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1)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既不要“放空炮”、“唱高调”,也不要隔靴搔痒,说不到要害上。说服教育的内容必须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防止成人化、呆板化的倾向,注意思想性、生动性与形象性的结合。说服教育还要紧密结合形势的发展而进行,防止脱离社会实际,缺乏现实感的倾向。同时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动向,及时展开说服教育工作,做到未雨绸缪。

(2)说服教育要有真实性。所谓真实性,就是班主任对学生所讲的道理要符合客观实际。教育者所阐述的道理必须符合客观真理、符合客观事实,要对学生讲真话。青少年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求实精神,他们对真话和假话最敏感,为此班主任所阐述的道理要符合客观真理,所举的事例要符合实际,实事求是,对事物的真相不得掩盖和歪曲,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分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如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也要客观分析存在的现实问题;讲事业取得的成就,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我们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等。

(3)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说服教育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教育者要善于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从爱护和关心学生出发,师生之间坦诚相见,推心置腹,在情理交融中使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自觉地按照教育要求去做。同时,感染性还体现在班主任的说理语言上。说理在语言上要防止枯燥、乏味、单调、唠叨,而应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为此,教育者一方面要加强语言艺术修养,培养语言技巧;另一方面在说理时选用的事例、内容要尽量做到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形象性,使学生喜闻乐见,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获得精神享受,从而乐于去实践。

(4)说服教育要有民主性。说服教育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对学生采用平等的态度,鼓励学生敞开心扉,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切忌以教育者自居,盛气凌人,更不要以权压人,这种做法,只能引起学生的抵触。

(5)说服教育要有艺术性。所谓艺术性,即教育者要学会灵活运用说理的方法和方式。说服的成效,往往并不是取决于教育者说服的时间长短和内容的多少,而在于教育者是否在适当的时机能否采用灵活的教育方式,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所讲的道理具有客观性,所举的事例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不要随意杜撰或歪曲的事实;注意营造良好、相宜的外部环境。

(二)榜样示范法

1.榜样示范法的含义

榜样示范法是教育者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形成优良品德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抽象的道德规范和高深的政治思想原理具体化、人格化,以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影响学生心理,使教育有很强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榜样是无声的语言,而这种无声的语言往往比有声的语言更有力量。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有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作为榜样,便容易具体地领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容易受到感染,容易随着学、跟着走,这样就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榜样示范的形式

(1)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历史伟人、民族英雄、革命导师、科学家、艺术家等各方面杰出的人物是民族的代表、人类的精英,为千万人所瞩目。他们传奇的一生、炉火纯青的思想、伟大的业绩、崇高的品德和光辉的形象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对他们的敬仰之情,使学生以他们为榜样,激励自己积极上进。

(2)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艺术作品中的鲜活的形象,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同时也发挥着榜样的作用。电影、电视剧、戏剧、文学作品等不同艺术形式中所塑造的优秀人物和英雄形象、人物的先进事迹,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塑造适合时代需要、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典型形象,发挥他们的作用,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3)家长与教师。家长和教师肩负着培养青少年的重任,其言行、举止、仪态、作风、为人处世和各方面的表现,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学生又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很自然地将家长和老师作为自己的榜样。

(4)同龄人中的优秀分子和先进事迹。青少年学生是正在发展和成长中的人,因此,同龄人中的样板不可能很完美,也不可能表现得一直很稳定。但因为他们与全体学生朝夕相处,为大家所亲近和熟悉,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学习。同龄人的样板并不是高不可攀,与一般学生相比,有很多相同点,使人感到更真实、更亲切,因此容易引起共鸣,容易使榜样的力量得到更好的发挥。

3.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

(1)榜样要有真实性、先进性和时代感。研究证明榜样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与模仿者越相似,被模仿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在榜样树立时,应让榜样体现时代特点,具有典型性,尽可能与学生的身份、角色相似,这样的榜样学生可触、可学。

(2)宣传和树立榜样要实事求是。任何榜样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不可能尽善尽美。宣传榜样的事迹要实事求是,不能人为地夸大、拔高和加以神化,而要真实地反映其具有的高尚情操和良好品德及其形成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树立起学生心悦诚服的榜样,而不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

(3)学习榜样要见之于思想和行动。榜样是生活在现实生活条件下的活生生的人,不能把榜样与学生人为地隔离开来。因此,在树立和学习榜样时,应着眼于把榜样从一种他律的力量转化为学生自律的力量,从外在的约束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从学习对象转变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三)情感陶冶法

1.情感陶冶法的含义

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影响,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方法。陶冶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它把教育人的过程理解为像把陶器放在窑中烘烧,把金属投入炉中冶炼一样去培养和锻炼。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利用了情境的暗示和感染作用,将理与情、情与境融为一体,使受教育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较长时间的定向熏陶,可以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产生较巩固和持久的教育效果。

2.情感陶冶法的形式

(1)人格感化。这是教育者以自身的品德和情感为情境对学生进行的陶冶,即通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真诚的、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及教育者高尚的人格来触动、感化、熏陶学生,促进其思想转变,积极进取。教师的威望愈高,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愈真挚,对学生人格的感化力量就愈大。

(2)环境陶冶。环境陶冶即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学生的身心长期受到熏陶,逐渐养成良好品德,或者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的要求特意创设教育情境和氛围来暗示、感染学生,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产生高尚的道德情感。环境影响对品德成长有重要的陶冶作用。我们要自觉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如美观清洁的校园、朴实庄重的校舍、明亮整洁的教室,有秩序、有节奏的教学活动和作息安排,良好的班风和校风,等等。

(3)艺术陶冶。艺术陶冶即借助于音乐、美术、诗歌、小说、影视等艺术手段创造的生动形象感染学生,使他们在欣赏、评论、创作及演出过程中受到陶冶。艺术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形象概括,寓意深厚,感人至深,不仅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而且熏陶了他们的性情。教师应重视组织学生阅读文学作品,聆听音乐,欣赏画展,观赏影视,或引导他们自己去创作、表现,从中获得启示,受到陶冶。

3.运用情感陶冶法的基本要求

(1)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教育情境是教育者按照德育的目的和要求,运用教育艺术,精心设计的一种教育场景。良好的情境是陶冶的条件和工具。教育者应努力创设美观、安全的校园生活环境和朴实、团结、拼搏的学习环境,严肃、活泼、民主而有纪律的班风、校风,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利用社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控制克服不利因素。教育对象处于纷繁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更以无孔不入的态势包围着教育对象。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教育对象提供良性发展的外部环境,教育者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用社会各种有效手段,对积极有利的影响因素加以利用,对消极不利因素坚决扼制,从而控制整个教育过程的进展,使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规范高质量地进入学生的头脑。

(3)情感陶冶要与启发说服教育相结合。情感陶冶与说服教育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效地发挥情感陶冶的作用,不能只让情境自发地影响学生,还需要教育者配合以启发、说服,引导中学生注意学习与生活情境的美好和温暖,并习惯和喜爱这种良好的情境,自觉地吸取情境的有益影响,从而在自己的身上培养起相应的良好品德和作风。

(四)实际锻炼法

1.实际锻炼法的含义

实际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通过实际锻炼,可以加深道德认识,锻炼道德意志,形成道德行为习惯,使优良的思想品德日益巩固起来。

2.实际锻炼的形式

(1)实际练习。实践活动是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所以实践活动应贯穿德育过程的始终。除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校内外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之外,还有引导学生直接接触社会的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军训活动、探险夏令营活动等。

(2)制度约束。让学生按照学生守则、课堂纪律、作息制度等必要的规章制度进行锻炼,特别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顽强的意志和严格要求自己的良好习惯。对缺少独立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少年学生来说,尤其要加强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纪律的锻炼。

(3)委托任务。教育者或学生集体委托学生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通过完成委托任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工作责任感、集体主义品质,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水平。

(4)组织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的活动,是实际锻炼的最主要的形式。这些活动包括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劳动以及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活动中,让学生去加深认识,丰富体验,锻炼意志,培养习惯。

3.运用实际锻炼法的基本要求

(1)坚持严格要求。有效的锻炼有赖于严格要求。在实际锻炼过程中严格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意志力和毅力品质。而且学生在参加实际锻炼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如果不严格要求,学生就很容易形成不良习惯,如做事马马虎虎,搞形式主义,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多做、多说、多学,要看学生的优点,发现他们的优势。对学生的实际锻炼要量力而行,交给学生的任务要难易得当。要注意学生的性别特征、个性特征,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3)注意及时检查和总结。良好品德的养成必须经历一个长期而反复的过程。因此,对学生的锻炼,必须发挥检查和监督的作用,做到事事有监督,时时有检查,并引导学生长期坚持下去。

(五)自我教育法

1.自我教育法的含义

自我教育法是指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思想品德表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克制、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水平的方法。自我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它贯穿于思想品德形成的整个过程。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与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把教育者的教育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统一起来,教育者的教育才有效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其成为能独立进行自我教育的人。

2.自我教育的形式

(1)学习。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活动方式,这里的学习指的是为提高思想水平而进行的学习。学习包括艰巨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它对培养学生刻苦、认真、耐心、克服困难等品质都具有重大意义。个人修养的提高,主要有赖于学习科学知识和道德经验。所以要通过学习,吸取营养,提高自己。

(2)立志。立定人生志向,树立远大理想,使之成为个人前进的动力。这既是修养的一种方法,也是修养的重要内容。《学记》中十分强调“士先志”,对学生的考查第一年就是“离经辨志”,即辨别学生的志向。今天,我们依然要吸取这一经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立志,并鼓励他们为远大理想不懈奋斗。

(3)座右铭。引导学生依据个人品德中的弱点或所确定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置于桌上,或贴于室内,用于自警、自律、自励,使自己获得教益。这是修养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帮助学生抓住个人主要问题,经常反省、长期坚持,以达到真正的提高。

(4)自我批评。自我批评是青少年学生进行自我修养的一种常用方法。毛泽东同志提倡经常进行认真的自我批评,把它作为提高思想觉悟、防止不良习气影响的有力武器。我们应当教育学生从小学会自我批评的方法,形成自我批评的能力与习惯。

(5)慎独。慎独的意思是一个人在深居独处或单独活动的时候,必须戒慎恐惧,随时警惕自己,勿妄生邪念,勿妄为别人所不知而己独知的恶行。慎独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也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要达到慎独的境界,首先要注重基本的道德品质的自我培养。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注意检点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3.运用自我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1)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愿望是有效运用自我教育法的前提。然而,以教师的教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所以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相互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把学生摆到主体地位,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主体价值,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自我,产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2)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在不断提高,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借助于道德认知因素、道德情感因素、道德行为因素,对教材和生活中提供的道德现象、道德信息、道德榜样进行理解、体会和认识,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对其加工、内化,从而有效地学习与掌握蕴涵其中的道德概念、道德观点、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与这个过程相适应,学生将形成对社会道德需要、道德榜样自主自觉的追求,自我要达到的、所期望的新的道德水平与原有道德水平之间也将发生矛盾。这个矛盾的自我解决,促使学生把社会道德需要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要,自我教育能力能相应得到提高。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一方面,实践活动要求有相应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实践活动又提供了应用和锻炼能力的机会。教育者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六)品德评价法

1.品德评价法的含义

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思想品德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导他们不断上进,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预防和克服不良品德滋长的方法。

2.品德评价的形式

(1)奖励。奖励是对学生特别的突出的优良思想品德行为作出肯定的评价。奖励的方式一般有颁发奖状、发给奖品、授予光荣称号等。奖励通常在举行庄重的授奖仪式中进行。表扬与奖励既可用于个人,也可用于集体。用于个人时,不仅个人受到教育,也使集体受到教育。用于集体时可以巩固集体的成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惩罚。惩罚是对学生严重不良行为的否定。当学生的不良行为经过反复说服、教育而未产生效果时,为维护集体利益,也为教育本人,必要时应该给予一定的强制,直到给予某些惩罚。目的是限制其不再发展下去并从错误中扭转过来。惩罚能引起学生内疚的痛苦和不愉快的情感,并使学生学会用意志努力去克服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3)评比。这是对学生品德作出比较评价,以表彰先进,鼓励后进的方法。评比可在同学间进行,也可在集体间进行。这种方法适合青少年学生朝气蓬勃,要求上进的特点,有利于激起学生在品德行为方面开展友谊竞赛,提高学生要求进步的积极性、自觉性,造成人人争上游、个个当先进的好风气。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让学生明确目的,端正态度,在思想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同学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评比要发扬民主,条件要明确具体,人人皆知;评比过程中要让大家发表意见,进行比较,使学生受到教育。评比要注意定期检查和总结,及时宣传、表彰好人好事。

(4)操行评定。操行评定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学生思想行为所作的比较全面的评价。它是以德育大纲中的德育目标为评价标准,以《学生守则》等为基本内容来考查学生平时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对待学习、社会活动、劳动及对待集体和同学等各方面的表现,从而作出概括性的总结。

3.运用品德评价法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品德评价的目的。教育者首先要明确,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评价学生,其目的都是为了勉励学生进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奖励只是对优良品行的一种鼓励,不应成为学生追求的目的;惩罚是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2)品德评价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在评价过程中和评价结果上,教育者都应该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并能得到多数人认可。

(3)坚持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坚持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以表扬奖励为主的原则,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符合人的思想活动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任何人的心理都包含着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德育过程中,就应当注意发掘教育对象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对于他们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及时表扬,强化他们的进步意识,同时引导更多的人进步。

三、学校德育的新方法

(一)心理咨询法

1.心理咨询法的含义

心理咨询法是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和方法,运用语言、文字等媒介,通过询问、解答、劝告等方式,在心理方面给学生以辅导、帮助和教育,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保持其心理健康,从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的一种方法。心理咨询法的特点在于教育者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施加积极的、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影响,使其在信任与放松的心境中获得教益,从而淡化了教育痕迹。同时能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防止心理疾病的出现,取得心理平衡,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一个情感健康、意志坚强、有着良好行为倾向的人,往往具有较好的品德。反之,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障碍,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巩固。因此,教育者需要利用心理咨询这一方式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以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心理咨询法已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常用的方法,并受到中小学生的普遍欢迎和认可。

2.运用心理咨询法的基本要求

①理解咨询对象;②坚持保密性原则;③不包办代替;④保持中立;⑤咨询要有针对性;⑥咨询、治疗和预防相结合。

(二)冲突引导法

1.冲突引导法的含义

冲突引导法是指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虚拟再现各种道德冲突情景,让学生间接“体验”各种道德场合,辨析各种道德言行的实质,以引导学生理性地面对与化解道德冲突,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方法。

2.运用冲突引导法的基本要求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道德冲突。所谓“道德冲突”是指道德主体在进行道德选择时所遇到的一种矛盾状况,它会使主体陷入举棋不定、左右为难之境地。也就是说,道德主体在特定的情况下必须作出某种选择,但这种选择一方面符合了某一道德原则,另一方面又违背了另一道德原则,这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面对、不能回避的问题。

(2)指导学生理性地面对道德冲突。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落后、新与旧等诸多道德冲突,令人无所适从。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教育者必须帮助、指导学生理性地面对道德冲突。

(3)引导学生灵活地化解道德冲突。教师要对学生的道德水准作出判断,然后选择适当的道德两难事例或用学生思想中的“困惑点”来引发讨论,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益调节法

1.利益调节法的含义

所谓“利益调节法”,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把利益作为驱动器,教育者根据学生所追求的利益目标,积极创造实现个人正当利益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完成各项任务的积极性,使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品德。

这一方法的提出基于如下依据:

(1)伦理道德依据。“道德一开始就是一种调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行为规范,道德原本的用意在于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尊严。实际上,道德的崇高价值就在于它是共同利益的维护者。”就是说,道德的核心问题是利益问题。而过去我们追求的崇高目标是无条件的、毫不关心个人利益的“自我牺牲、大公无私”,否定了正当追求个人利益的道德教育,难以使人产生道德需求和激起人接受道德教育的热情。

(2)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今天,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实行无疑靠的是利益驱动,因此,不可不讲求功利,不能不注重个人利益……”我国的经济改革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把人们的“责”、“权”、“利”高度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

(3)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义利观”。马克思曾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无可厚非,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人不要见利忘义,在满足个人需要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2.运用利益调节法的基本要求

(1)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人们每时每刻都处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利益方面的矛盾之中。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分析各种利益关系,既重视个人利益,又要树立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兼顾的利益观。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他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大局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大局利益。

(2)处理好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关系。物质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它是精神需要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学生是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非生产者,这就要求教育者要教育学生严于律己、勤俭、朴素。在此基础上,教育者要积极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需要。

(四)无意识教育法

1.无意识教育法的含义

无意识教育法是指在德育活动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通过无意识心理活动内化教育者提出的品德要求,以提高思想品德的一种德育方法。

这一方法是依据心理学中的“无意识”理论提出来的。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活动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自觉性认识都长期‘潜伏着’,换言之,都是无意识的,不为我们的意识把握和理解。”这即是说,无意识心理活动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德育过程中运用无意识教育法,有利于突破传统的灌输方法,避免正面说教引发的逆反心理。有关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教育的目的越明显,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或对抗心理。德育尤其如此。人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触碰,这就是所谓的“禁果效应”(也称为“潘多拉效应”)。因此,要像政治社会学家莫里斯·迪韦尔热所说的那样,“思想意识的传播不能采取直线的方式,只反复灌输一些无意识的行为方案,这些方案决定着人们必须按照意识的方向行动”。

2.运用无意识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1)精心组织教育活动。无意识教育法的关键是要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又在无意识中对学生起到了自我教育的作用。

(2)充分发挥各科教学的德育功能。中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的优良传统,各学科内都蕴涵有丰富的德育因素。不仅要让教学内容发挥德育功能,更应让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德育功能,从而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3)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的人格、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优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们的话语常被奉为金玉良言,他们的行为往往成为学生效法的榜样。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就必须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坚定的信念,发挥好榜样作用。

(4)优化校园环境。无意识教育法具有非强制性、潜在性、易接受性的特点,注意启发和诱导,强调直觉和灵感,追求的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而,它要求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进行。良好的环境能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理智上受到启发,在心灵上得到净化,在行为上趋向一致。

(五)登门槛技术法

1.登门槛技术法的含义

登门槛技术法是指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运用心理学中的“认知协调”理论,在学生普遍认可的“基础道德标准”的前提下,循循善诱,逐渐提高受教育者品德水平的德育方法。

登门槛技术法是依据两位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弗雷泽的一个心理实验提出来的。其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说人们在各自的房前竖立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实验中运用了两种不同的劝说方法: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在第一个居民区,运用直接方法,即直接向人们提出竖牌要求,结果遭到居民的普遍反对,赞成者仅为17%。在第二个居民区,运用间接方法,先请求居民在一份赞成美化加州或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一个比较小且无害的要求,也很容易做到,几乎所有的居民都照办了。过了两周,再去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赞同者高达55%。这个实验揭示的原理在于:人们往往会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意愿的请求。但是,在提出一个大要求之前,先提出一个小要求,人们不便拒绝小要求或找不到拒绝理由时,常会倾向于同意这个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自身形象的一致性和避免自我认知的不协调,即使别人后来提的要求有些高,也愿意接受。这就是“登门槛”效应。

2.运用登门槛技术法的基本要求

(1)以“基础道德标准”为基本要求,逐步提高。学生品德发展是逐步提高的,因而教育者不能一下提太高的要求,企图一蹴而就,而应首先提出基础道德标准,诸如诚实、公正、遵守社会公德等,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对学生的品德要求。

(2)尊重与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自我意识最敏感的部分,是肯定自我形象,维护自我尊严的心理需要,是“登门槛技术法”得以实施的基础。教育者必须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

四、德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一)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依据

1.依据教育目的和任务

不同的教育目的和任务需要不同的德育方法去实现和完成,根据教育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在选择德育方法时应有所侧重。如果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就侧重采用自我教育法;如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就侧重采用情感陶冶法;如需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就侧重选择实践锻炼法。

2.依据德育的规律和原则

德育规律是德育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德育原则是德育过程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在选择德育方法时,应根据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把握德育过程的基本要求,科学而有效地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

3.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德育方法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所以,选择德育方法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智力、能力、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纪律及风气等方面。只有选择和运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的方法,这些方法才能为学生乐于接受,才能发挥方法的最大效益。

4.依据教育内容

一般来说,不同的教育内容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就德育的具体内容而言,不同课程、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章节,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教育要求,教育者应根据这些内容的不同教育目标和任务,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进行教育。

5.依据教育环境和教师特点

在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时,还应考虑教育环境和教师的特点。目前来看,教育环境宏观上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的学校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个体的成长环境变得复杂、开放。面对这样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应选择和运用具有时代性,符合环境实际的方法。同时,在方法选择和运用时还应考虑教师的实际情况,选用教师最擅长、容易操作的方法。

(二)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必须具有针对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信息渠道的多元化,青少年成长的外部环境和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进行德育时,学校德育方法必须加强针对性,必须遵循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阶段、有侧重、有针对性、有系统地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体现实效性,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适应培养造就跨世纪人才的战略目标和需要。

2.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必须具有灵活性

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所面临的矛盾,可以说是德育方法上的矛盾。方法选择缺少灵活性是影响德育实效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现实德育教育过程中,集中灌输多,启发引导少;理论讲解多,自身实践少;消极应付多,解决实际问题少;大报告、讲座等集体思想工作多,针对个人、有的放矢少。随着德育活动过程的日趋复杂化,教师不仅要及时创建出反映时代精神、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一系列科学的德育方法,还要善于根据具体的德育目标、任务,灵活恰当地选择、搭配德育方法,以形成最优化、有针对性的、最适合德育活动需要的德育方法。

3.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必须具有时代性

德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不同的时代应赋予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德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所谓时代性,就是指一个事物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现实选择性和动态生成性。德育方法在选择运用时,必须凸显时代特征,必须与现时代学生的特点相结合,在坚持传统德育方法的同时,运用新的、有时代气息的、能乐于为学生接受的德育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