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类型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类型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重视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更多地依靠产学研合作途径。经过近3年的发展,我国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联合编写了“银领”工程系列丛书,其中《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一书,对我国主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第二节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类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面向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素质的基础性、知识的扩张性、能力的应用型、素质能力的适应性、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性”五大特征,即突出“市场导向、能力本位、学练并重和学研产训结合”的特点。这就需要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一、“产学研结合”的内涵

为实现高职教育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重视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更多地依靠产学研合作途径。产学研结合是一种充分利用学校、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教育资源,教学与生产科研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由企业领导、专家和校内学者、科研人员同时参与教学,教师为学生引入科研课题,企业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实习环境,学生深入到生产一线,参与生产与管理的全过程,形成“产学研”三结合的良性循环,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双赢”。

经过多年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各界人士普遍认为“产学研合作”可以概括为: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具体来说,“产学研合作”具有四大优势:①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真实的职业教育环境,解决校内实训基地和设备资源不足等问题,提供一线的最新技术和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双方有针对性地共同培养适应市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②学校根据企业提供的最新信息和数据资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开设满足企业需要的专业和课程内容,针对性地培养企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③可以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职校的实训课兼职教师,拓宽学校教师来源,又能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职后培训,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保证教学质量。④使学校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开展多种类型、多种规格、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形成办学类型多样和办学形式灵活的格局,提出更多人才培养模式和职教理论、思想,填补职教空白,从而赢得广阔的教育市场和发展空间。

二、“产学研结合”的概况及几种典型模式

产学研合作最早产生于欧美国家,主要形式有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德国“双元制”模式,学校为主、企业支持的英国BTEC模式,美国“工学交替”模式等。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教育界开始与世界各国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参照国外合作教育模式,主要采用“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模式与国外教育界进行合作。1991年成立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组织了“产学合作教育研究课题组”,并立即开展活动,走向以探索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方向。1997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将“中国高教学会产学合作教育分会”更名为“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扩展了合作教育的范围与内涵。“十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都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列为重点课题给予立项。经过近3年的发展,我国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联合编写了“银领”工程系列丛书,其中《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一书,对我国主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社会和市场特定需求,高等职业院校与相关的行业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实施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最典型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类型。

该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学校与用人单位密切联系,针对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制订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利用学校和企业共同的教育资源,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实际工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和就业等棘手问题,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1)培养目标具有针对性。“订单式”人才培养目标是按照企业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制定,培养毕业生具备企业所必需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而使得毕业生能很快适应并胜任企业岗位。为了达到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学生在具有仿真性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技能训练,在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合适的实习岗位下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练习,从而实现产学研合作,培养胜任生产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2)合作过程具有规范性。过去的校企合作只限于学生实习、短期的企业人员培训等,合作大多是表面的、没有约束力的,双方特别是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出现学校“一头热”、“单相思”的现象。这种合作起不到应有的实际效果。“订单式”培养则是学校和企业共同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员工,所以企业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质量,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而学校则按企业的要求,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忠于企业的劳动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知名度。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由被动转向主动,合作范围更广、层次更深。这种通过签订人才培养协议的合作方式,使得教学过程更规范,取得的效果更明显。

(3)教育资源具有共享性。“订单式”培养使企业把为学生提供岗位实习当做自己的义务,这样,企业就成为学生实习实训的重要场所。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全面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一线阵地,为他们创设一种能够有效促进教与学互动的社会交往情景和职业情景,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学生能熟悉实际工作岗位的技能和知识需求,按照一线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企业真实的职业教育环境减少了学校建立实训基地投入的大量资金,解决了设施设备购置的困难,同时学校的教育资源也可为企业所利用,比如学校为企业提供场所对企业内的技术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和教学,使他们紧跟时代脚步,学习最新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企业服务,间接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提供资源。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

(4)毕业生就业具有定向性。高职院校就业率相对较低,除了就业大环境的原因外,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是否与市场对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就业质量。而“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在“订单式”教育完成后,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订单”约定,通过人才质量评估和考核,安排合格的毕业生到企业工作。所以,“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很明确,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就业吃了“定心丸”,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所以学生的培养质量高,就业质量也较高。[10]

3.“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条件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的问题,从而达到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教育部教高[2004]1号文件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文件同时指示,每所高等职业院校都要形成一批“订单式培养”为特征的专业。尽管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不具备条件的居多。相关研究资料指出,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企业对人才有迫切需求,具备为学校提供包括资金、技术、设备、实习实训场所等条件的能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去向一般是与所学专业相对口的企业单位,企业将成为学生将来的归宿,因此,企业需求是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首要条件。只有企业具有迫切的用人需求,校企合作才能深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实现。另外,订单企业必须具备为学校提供包括资金、技术、设备、实习实训场所等各种培养人才需要的必要条件的实力,“订单式”人才培养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开展推广。

(2)职业教育院校专业实力强,具有独特的办学模式。在教育市场上,要获得企业的人才“订单”,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而最根本的是取决于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专业实力以及社会声誉。专业实力强的学校,有合理的师资,完善的教学计划,先进的教学设施,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这样的学校更容易引起企业的关注,最终以自己的独特办学优势赢得有效的校企合作关系。

(3)建有完善的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和全方位的校外实训网络。学生具备职业岗位需要的技术与技能,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赢得效益,是企业接受订单、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首要前提。因此,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实行订单培养模式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

①完善的校内仿真实训基地。校内教学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应按照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设计和布置,配备符合培养目标的常规设备和先进设备,并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运作实训课程,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体验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

②全方位的校外实训网络。企业是职教的依托,所以说,校外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教育的重要依托,学校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立有企业代表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形成全方位的校外实训网络。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形式是直接将企业作为实习和工作训练场所,学生送到企业顶岗实习,将校内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用于企业的生产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全面了解和掌握生产运作过程和管理过程。

(4)有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学的硬件条件满足后,还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不但要精通理论和业务,而且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不仅要有来自高级院校的毕业生,还要外聘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其他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才能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给学生带来最新发展的技能,培养适合企业岗位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5)有适应订单式培养需要,经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和认可的课程与教材体系。“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订单”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因此,学校要按照教育部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由于“订单式”教育因企业和岗位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因此,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以“模块化”为原则,这样才能根据不同企业订单的要求有序地组织教学。“订单式”教育的针对性较强,学校教材体系从内容到形式都应适合订单教育的特点,如专业教材可以做成活页式的,便于根据市场的发展需求进行更新和修订;教材的编写工作要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加或者征求他们的意见,去掉那些与生产实际不相符的内容,增补紧密联系实际的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以保证学生学习内容的时效性和先进性。

4.“订单式”培养模式的优势

“订单式”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职业技能教育与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全新路径,不仅降低了企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成本,还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形成学校、学生、企业多赢的局面。具体来说,“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针对性强。学校在企业有效“需求”的前提下,让企业参与制定培养目标、制订课程计划、编写教材和制定评估标准等活动,不仅有助于学校明确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避免了盲目性;还可以使企业更加关注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积极主动地参与人才的培养,把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条件看做自己的义务,有利于增强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在未来工作岗位中转化为实用性极强的操作技能。

(2)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要求。“按需培养、企业录用”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明确科学的教育目标、实用的教育内容、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主动适应市场对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打破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为企业培养了各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满足了市场的需求,适应了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课程设置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学校首先根据企业需求变化,设置、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方式,理论教学内容为其实践学习服务;教学活动主要进行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市场需求制订教育教学计划,企业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待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工作。这不仅有效发挥了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密切了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关系,还提升了双方的合作层次,实现了“产销连接”,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使用的“无缝”连接成为可能。

(4)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性。检验一种教育模式能否适应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主要看专业设置是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到“适销对路”,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学以致用,被社会、用人单位接受,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这种职业导向性就是从某个岗位群出发,进行职业分析,了解构成这一职业岗位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支撑其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从而确定课程、专业及其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因此,“订单式”培养能有效解决职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5)企业管理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学生培养期间,企业人员参与人才管理,将企业先进的管理方式及管理理念运用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中来,使企业管理与学校的管理实现有机衔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企业通过管理也能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思想动态,及时地给予正确引导,培养学生与企业相适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体现管理的职业性。

5.“订单式”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订单式”培养模式对于高职教育实现从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学生就业难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并已逐渐得到社会认可。但是,目前“订单式”培养发展的平衡度不高、适用性不强、有效性程度不够等问题逐渐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1)“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和流动性。“订单培养”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从这种模式本身看,为了更好地与市场、企业需求相结合,学生入校前、入校后都可被“预约”。这虽然增加了就业的稳定性,提高了就业率,但难免对学生知识的积累产生影响,又有悖于人才合理流动的原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青年人的社会活力。如果被提前“预订”,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因就业已有保障而从此不再用功学习。因而,研究如何在统筹兼顾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主体利益的基础上,既处理好学业与就业的关系,又顾及作为青年人的生机与活力而使“订单”更具有柔性特点、更加人性化,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2)有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订单式”培养模式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其主要因素有:一是合作动力不足,出现职校“一头热”现象,尤其是在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企业没有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二是缺乏政策支持和引导,社会对合作教育认同度不高,政府不重视,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订单”合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三是信息不畅导致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学校的人才供给不能对接,“订单”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偶遇”。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给“订单式”培养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进而影响高职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二)“2+1”人才培养模式

1.“2+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2+1”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产学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其实质是在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和两个育人环境下,校企紧跟社会主义发展节奏,共同培育学生,使高职教育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2+1”不完全是时间概念,不是两年和一年的简单叠加,它是指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理论课,辅之以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后一年在企业以定岗实习为主,结合生产实际,在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毕业设计,实现学生就业零适应期的目的。其指导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办学的出发点,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具体如图3-2所示。

img5

图3-2 “2+1”人才培养模式指导思想框架[11]

2.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条件

(1)合作单位领导认识到位。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导要对产学研合作模式对人才培养和学校、企业发展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把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列入首位,才能使产学研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另外,企业单位要认识到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是其自身价值的体现,也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目标的关键,对推动企业进步有重要意义。

(2)选择合适的合作单位。合作企业要有成为育人主体、承担育人责任的意愿;具有良好的工程环境,能够满足专业教学需要的顶岗实习岗位并能够提供实习指导教师;能够提供育人环境,如学生的活动场所和齐备的教学设施。

(3)按照“2+1”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对办学机制、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12]

3.“2+1”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2+1”人才培养合作办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帮助毕业生开辟就业渠道,并实现对职业岗位零适应期的目的,确实有利于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但高职院校在实施“2+1”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实践中也面临一些管理困难的问题。

由于学生整个第三学年都在企业中实习,加大了学校对毕业生质量的控制难度。如果不是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习单位分散,不便于对学生进行集中管理;即便是统一安排实习,因为学生数量过多,企业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各种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使高职院校毕业生缺乏理论知识素养的现象更加突出,也会造成有些学生在实习单位仅仅是打发日子,甚至出现企业安排实习生打杂,与专业毫不搭界,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在实习期间并不能获得实际的专业技能。

这一问题虽然不带有普遍性,但确实不容忽视,正视并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2+1”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适应现代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为原则,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到企业生产实践与在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紧密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学校在保证专业需要的基础上,安排大量时间进行实践教学,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重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育人方案、教学计划等,学生根据计划的实施安排学习,第一期到企业实习,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技术,以及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第二、四、五期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第三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参加生产实践;第六期独立上岗工作并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这种工学结合的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和生产现场中,学到了真正的技能,感受企业以及岗位的职业文化气息,实现了“STW”的角色转换,促进了学生在由学校到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加快了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与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相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在管理体制、服务方向、能力标准和培养目标方面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其突出表现为:

(1)以行业办学为主。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依托于行业,产教结合才更能贴近经济发展的需要。行业与职校共同确立教育理念、办学定位和管理体制等,行业还为职校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该模式为行业办学提供了平台。

(2)以企业需要为主。该模式根据企业需要开展教育活动,强调职业教育为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追求企校共赢。

(3)以实践能力为主。该模式根据职业标准建立以能力本位的、注重技能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引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材,设置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体系。

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将课堂理论学习和社会的实际职业联系起来,着力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资金投入结构优化。职业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通常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满足基本的实习需要,一般由高职院校投入资金置办设施。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完成一些综合性的实训、实习任务和项目,投入较大。通过“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可免费或以较低的金享用合作企业的设施设备,还可以用较低工资聘任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做实习指导,极大地优化了高职院校的投入结构。

(2)企业各种成本降低。高职院校有偿利用企业设备和实践环节的指导教师,企业由此获得的资金可以与设备配置、人员分摊所需的资金相抵消;同时由于高职院校提供了通过工学结合培养能直接顶岗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节约了企业用人的培训成本,可以快速地为企业服务,使企业获得效益。

(3)学生获得的回报高。学生在学习期间,既在高职院校接受与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获取技术性知识,又在行业所属企业中通过参与实际工作而完成一定的生产性作业,感受了企业真实的职业氛围,获得操作经验和企业文化等制度知识。因此,学生在毕业时不但能获得学历和职业资格双证书,而且在毕业时就完成了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同时,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还能得到一定的报酬,从而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13]

4.“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条件

(1)学校领导重视产学合作教育工作,教师要认同产学合作重要性。学校领导和教师要以身作则,积极带领相关教师走访一些重点企业,既了解企业的生产技术、人才需求,又让企业了解学校的办学特点和模式,更好地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2)管理体系健全,高层管理者对高职教育管理全面认识。在实习基地建立“校企领导—企业技术人员和带队教师—学生干部”的管理网络,对校企联合育人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校企领导负总责,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企业技术人员和带队教师负责给学生安排生产任务和技能训练内容,并共同承担对学生的技术指导和质量考核工作。学生干部要协助带队教师管理班级,做好考勤、安全、信息传递等工作。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过程都要制定科学、规范和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师培养制度、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的管理规定和聘用制度、人才培养标准和工作规范、成绩考评制度、分配激励方法、财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高层管理者对此应有全面的认识。[14]

(3)有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首先,从行业企业引进具有较高专业能力、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承担学生实训的指导任务;其次,创造条件促进教师到企业参加学习,直接参与生产过程或到企业挂职锻炼,要做到对生产一线的经营管理、技术工艺有最新了解;再次,鼓励教师继续深造,考取硕士、博士学位,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并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4)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由企业专家和教学专家,对某专业对应工作任务分析归类,提炼出完成这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实践技能,以此为依据设计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在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境中进行技能训练,使课程体系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体,教学主要以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为主线。

5.“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在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在实践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功。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学校传统的习惯、自身的惯性和惰性,工学结合仅停留在表层,其结合方式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流于形式;二是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不高;三是校企双方对实践教学体系缺乏深层次的研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作主体认识不到位,企业缺乏积极性。由于工学结合教育忽视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造成学生没有主动性,企业没有积极性;教育计划的制订绝大部分是由学校完成的,但由于企业的生产规律不同于教学规律,企业之间也千差万别,很难找到一个适合“教育计划”的真实模型可以借鉴。

工学结合教育中企业的积极性问题,是世界范围内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合作教育涉及的政府、学校、学生和企业四方中,调动企业积极性的难度排在第一位。企业积极性的问题在我国表现得要突出一些,学校已深深感受到工学结合教育的“一头热”,搞合作很辛苦。

(2)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督不够。我国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非常不完善,开展职业教育过程中许多方面还缺乏配套的政策措施,其还处在一种自发和应付的状态,在相关法规、执行监督等方面还处在真空状态,从而导致管理困难。

(3)工学结合机制不健全。由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长,工学结合教育还处在探索过程中,其运行机制还很不健全。在寻求工学结合各方的合作关系上,由于缺乏动力,缺乏政策支持,缺乏长久目标,使得工学结合的实际运行只是某一点和某一时段的短期成功,没有形成良性循环。

(四)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

1.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的内涵

所谓“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与“订单式”教育模式相近,是指产学研各方在合作教育中都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合作教育项目负有相应的教育管理责任,合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多赢”的合作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签订“定向委培”协议、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资金投入、提供技术教育支撑、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合作开展课题研究、落实学生就业等要素,是强调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为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培养急需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一种培养机制。

2.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的基本条件

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的建立需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需要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

(1)三方领导均具有正确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理念,重视产学研结合教育形式。以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作为专业设置的依据,在课程教学上强调内容的应用性,以办学特色求发展,以教学质量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作保证,形成注重实践、以培养学生在生产、管理、服务中的实际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

(2)有合适的合作企业。职业技术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企业方应具有相应岗位满足职校毕业生的需要,也能保证满足学生职业岗位流动的需要,可以提供职后培训的机会和条件。

(3)找到契合点,实现共赢。科研机构的研究项目既能为经济建设服务,也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因此产学研各方都有通过合作达到共赢的愿望。在课题研究中,或侧重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或侧重于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或侧重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等,由此实现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的“共赢”。

(4)具有完善的实训基地、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足够的资金来源。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设施,各参与单位要从各自教育资源的优势出发,实现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先进、完备、高效的实践教学场所。企业方优势在于实践经验和技术,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企业方必须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技术人员,给予学生实践技能的教育指导。学校和企业还需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投入教育教学资金,实现办学条件的优越性,达到资金投入结构的优化。

3.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方式

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有一定的操作程序,由于合作对象的类型或需求、合作的时机和深入程序等有所不同,操作程序的步骤也会有所不同。其一般的步骤如下:

(1)内部调研。学校方应做好内部调研工作,知己才能知彼,否则合作的利益点就找不准,合作成功的可能性也就不大。内部调研的内容主要有:端正合作教育的思想,协调职能部门的立场与运作程序,明确涉及专业的建设需要和景气程度,明确在合作教育的过程中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明确己方教育资源的短缺程度和迫切需要等,并由此确定相应的职能机构和责任人。

(2)市场调研。只有通过市场调研,有针对性地寻找合作伙伴,才能构建有效的合作形式,实现合作收益。其内容主要有:市场对有关人才的需求程度(就业前景),企业在所属行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企业现有经济实力和景气程度,企业中有无合作教育的需求及相应教育资源,企业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包括岗位类型),企业有无注入教育资金的可能,彼此有无合作教育的可能等。市场调研应建立在内部调研的基础之上,同时关注合作的可能性与切入点。

(3)签署合作意向书和合作协议。根据事先明确的职责分工,职能机构和责任人在内外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合作方,展开比较充分和具体的沟通,确定合作意向,签订合作意向书。

(4)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管理机构应当是合作教育协议的重要条款之一,这是落实合作教育过程的基本保证。该机构由合作各方的专家和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其职责主要是: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审定教学大纲、建立教学监控体系、评估教育教学质量、协调合作各方的关系及工作等。

(5)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其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向,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遵循企业的经济运作规律。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实践教育的具体要求与时间安排等项目,这是一份具有职业技术教育显著特点,科学性、实践性、可行性都比较强的教育教学行动指南。

(6)教学过程组织管理。这里所述的教学过程组织管理,一般指涉及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特殊师资的联系与聘用、实习实训场所的落实、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项、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关事项的讲座和决策等。此外,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习实训等重大事项的调整,需要合作各方共同组织管理。

(7)教学过程控制与评估。合作各方要维护育人的根本利益和各自的合作利益,就必须紧紧抓住教学过程的控制与评估,必须落实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持续改进工作。该过程的控制与评估,应注意结合产学研合作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有关规律性和要求。

(8)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使用。必要的教育经费投入是合作协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费涉及的项目和使用的时机因其激励作用的差异会有所不同。合作各方应按事先协议的约定按时落实资金,而且按约定的质量标准负责任地用好每一笔教育经费。

(9)落实定向就业协议。落实定向就业协议既是合作义务,也是检验合作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窗口。有关职能部门都应该积极配合,精诚合作,负责任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和选拔工作。

(10)总结经验得失。每一届学生的毕业,可能是合作教育整个项目协议的结束,也可能是其中一个阶段项目的结束。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有必要总结经验得失,进一步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规律和重要事项,这将有助于继续实施或签订新一轮的协议项目,也将有助于拓宽产学研思路和渠道,从而把高等职业教育办得更好。[15]

(五)“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1.“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通过优质课程与有效实训的整合,以项目开发或技术服务等科技活动为媒介,旨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发展性学习能力,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该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1)企业积极参与。企业的积极参与是该模式实施成功的关键。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真实的职业岗位环境以及企业生产实际的技术开发项目和生产任务、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等要素是学校所不具备的,而这些是培养服务型人才不可缺少的支撑条件,只有企业的积极参与,为人才培养提供一系列重要条件,才能保证“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成功。

(2)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融合,以实训课程为中心。培养计划中,职业技能课程中以实训为主,实训课程占总学时的40%~50%,并设置独立开设的综合实训课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课程均为实训课程服务。

(3)实训与科研有机渗透。学校与企业共同提供科研项目和教育教学资金,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项目,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目标,通过实训与科研的有机渗透,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发展性学习能力。

(4)毕业实习与就业挂钩。毕业实习既是检验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也是企业了解学生职业素养、从业态度和动手能力的最佳机会。学校与企业根据协议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采取实习与学生就业的意向性挂钩的培养方式。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还能因为学生实习期间的报酬较低,使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

2.“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优势和局限

“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人才培养效率较高,实现校企合作互赢目标,毕业生研究性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强,就业率高。

但是这种模式对学校整体的综合实力要求较高,经费投入比较大,教师数量和质量需要全面保证,构建模式框架与实施运作的周期较长,对小型学校和办学历史较短或办学条件一般的学校应用起来比较困难。

(六)以企业为主的合作模式

1.“以企业为主的合作模式”的含义

以企业为主的合作模式,是为了满足人才市场对某一行业人才的需要,学校在与集人、财、物优势于一体的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特定行业应用型专业人才。其实质是企业管理学校,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产品创新、寻找产品新市场的流程中的主体,即在产学研过程中,企业始终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是合作创新的主体,决定着创新运行的全过程。

图3-3所示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从结构来看,企业处于核心地位,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以及利益分配方面占据主动;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积极参与的角色加入到企业的研发中,辅助企业的技术创新;政府的角色主要是提供一些政策支持;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发挥作用,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种中介式的服务。

img6

图3-3 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16]

2.提出“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背景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的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解决企业、学校的设备改造和科研经费问题,有效促进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使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实现科研工作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为了紧跟市场经济体制步伐,产学研合作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的合作模式”,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需要,避免科研、人才培养与实际脱节。

(1)从市场角度来看,企业处在生产的第一线,可以更为敏锐地了解市场需求,能够使技术有利于在产学研合作中正确把握研发方向,将市场需求与学校和科研机构的成果结合起来,提高产学研结合的成功率和效益。因此,明确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在产学研合作中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研发工作的市场导向。

(2)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产生追求科技进步的压力和动力。强化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动力机制的实现,保证产学研合作获得持续的动力来源。

(3)技术在向商品化、产业化的转化过程中,与市场需求、技术成本、生产配套条件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无法实现和胜任的因素有关。所以,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处于主体地位,承担起产学研合作协调者的职责。企业完全是市场化的运作和管理,其管理方式与效率和效益有密切联系。这种方式灵活而且成本合理,有利于避开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病,更有利于发挥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另外,从创新体系的角度来看,学校和科研机构是提供科技创新的源泉,企业是吸纳转换创新成就实现市场价值的关键,这两种力量的互补、互动和协调综合,实现了创新到应用的全过程。

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下,企业处于整个技术创新过程的核心,而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的基点首先在于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使得产学研合作具有市场性和针对性。[17]

3.以企业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缺陷

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优点在于,企业具有较强的生产、制造、市场开发和营销能力,能够以市场为导向,使学校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办学过程能够从社会需要和市场需要的出发点考虑,强调应用为主、能力为本的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为行业培养专门的实用性人才。另外,通过调动企业在办学中资金投入和资质整合投入的积极性,减少国家对学校的资金投入,还能够更快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满足市场需要,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缺点在于,首先,技术创新主要起始于市场需求,企业的营利性目的使得产学研主要是基于应用研究和短期效应,不注重技术的积累和储备。对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导致缺乏根本性创新,减弱了产学研合作的长期效应。其次,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素质结构的形成没有提上日程,不能完全实现高职教育人才的全面发展,不利于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