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素质教育的培养体制创新

基于素质教育的培养体制创新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国现实条件下,基于2006年11月教育部下发的教高16号文件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高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工作。

第一节 基于素质教育的培养体制创新

一、基于素质教育创新高职培养体制的意义。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但人力资源市场高素质技术与技能人才却十分缺乏;企业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这种状况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继续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加快解决高职教育应认可,满意度不高;家长学生不愿意报考高职院校。这种状况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快解决高职院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重大问题。

2006年11月教育部下发的教高16号文件指出:高职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高素质”是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技能性”是类型要求,提高实践能力、创业就业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是根本目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今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将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任务,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职业教育则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4]。目前,从总体上说我国高职培养体制还不能适应这一要求,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高职培养体制,“高”的要素定位不清晰,处在边缘地带,“职”的要素严重不足,且二者不能合理搭配有机组合。主要表现在:

在教育层次方面,网上查阅2008年、2009年20个国家示范性院校培养目标定位,有16个院校仍把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人才,以“高技能”培养为核心选择课程内容,忽视了素质在职业人才智能结构中的关键作用,忽视了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创业就业活动在培养过程中的载体作用,轻“高素质”重“高技能”培养目标得不到课程教学支持,职业道德、学习能力、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安全节能、创新革新等就业和职业发展必备的“高素质”得不到培养;目前开设的素质培养课程,如思政课程、文化课程、基础理论课程,脱离职业实践岗位要求和职业人才成长规律。在教育类型方面,许多院校尚未实现从传统大学的知识教育、课堂讲授、校园活动、企业实习,向素质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导向、理实一体转变。在校本专业体系方面,一些院校虽然有了基于地方产业结构和人才市场变化优化调整专业的意识,但尚缺乏专业内部要素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整合优化的理念和行动。在教育学段安排方面,许多院校机械地按照“公共基础教学平台+专业基础教学平台+专业实践教学模块”的模式安排培养过程,尚没有用素质教育这个人才培养的线索,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素质教育统领下形成有机融合,相互支撑,协同推进的培养体系。在教育功能方面,大多数院校办学功能集中在在校生学历教育上,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功能较弱;在教育形式方面,还没有按照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从学校核心全日制教学主体,转向学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弹性学制上来;还没有从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为主要学习场所的书本学习,转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场所的工学结合学习;还没有从重知识考试,重就业率标准,学校自我评价为主,转向重就业质量与发展能力,重社会评价上来。在教育管理方面,行业企业、社会参与度不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已经从“知识本位”、“职业能力本位”发展到“核心能力本位”,素质教育已处在职业教育体系的中心地位。如德国的关键能力教育,英国的核心能力教育,美国、日本的人格本位教育。在我国现实条件下,基于2006年11月教育部下发的教高16号文件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高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工作。系统工程理论认为,充实调整体系要素和优化调整系统结构,是提高体系功能的重要途径。以建设高职教育强校,强化高职教育的服务功能为目标,创新高职培养体制,首先要确立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其次是调整优化“高”的要素与“职”的要素的分量、比例关系,第三是调整优化“高”的要素与“职”的要素的搭配和组合方式,第四是构建工学结合的教育体系实施载体。

遵循素质教育理论,基于职业人才成长与培养规律,职业教育职业导向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特征,构建依托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实施,公共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职业实践教育沟通衔接,交叉渗透,协调推进的培养过程;建构由专门训练引导、日常学生管理养成、专业基础教育渗透、职业实践教育应用考核等方式构成的素质教育统领作用强化机制,可以矫正高职教育过分强调职业教育经济功能和工具性作用,“高素质”培养被边缘化问题,创新校企合作培养机制与工学结合培养结合点,为高职加快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重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实践案例和操作办法。

二、基于素质教育充实、调整培养体制内涵。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质量要求的排序是:诚信敬业、有责任感、合作精神、会学习排在前面,后面才是工作经验——职业技能——知识水平。这表明企业聘用大学生时往往把人格修养和行为品质作为第一质量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针对高职学生实际,按照企业用人第一质量要求,建构素质教育核心的高职院校培养体制,解决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问题,解决人才质量符合企业用人要求问题。德国把院校综合素质培养优势,行业企业技术技能培训优势结合在一起,建构了应用型人才“双元制”培养模式,其中的职业关键能力课程教学体系,落实了职业道德、自主学习、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创新革新等“高素质”培养目标。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建立起职业关键能力课程教学体系,高职院校培养体制建设,一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高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现代公民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质、专业基础理论素质,特别要针对高职学生实际,按照企业用人第一质量要求,建立职业素质课程教学体系,填补我国高职培养体制中缺少职业素质课程教学体系的空白,切实解决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二要准确定位办学目标,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加快提高办学基础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解决高职院培养体制中“职”的要素不足的问题。

三、基于素质教育调整优化培养体制结构。关于层次结构调整优化:素质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具有驱动、导向和调整作用,而技术技能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则处于易于变化状态,具有工具性作用。为此,“高素质”培养在高职教育层次结构中应处于核心首要位置,而技术技能培养则处在从属的位置。基本素质培养是院校教育的优势,而技术技能培训则是行业企业的优势;高职教育一般只能使学生具有成为高技能人才的潜质,为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成长为高技能人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的高技能人才,应把重心首先放在“高素质”和基本实践能力培养上。

关于类型调整优化:普遍认为高职培养体制应当是校企合作型、工学结合型、实践导向工学一体型。这种观点重视了高职教育“职”的要素,忽视了“高”的要素。只有把“高素质”培养作为校企合作型、工学结合型、实践导向工学一体型建构的核心,才能真正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类型特点;否则只能体现“职”特点,不能体现“高”的特点。一要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建构,实现办学类型从学院型向集团化公司制转变。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的“模式共创、专业共建、资源共享、文化共融、师资共育”五位一体集团运作新模式。二要通过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建构,实现培养模式从学科核心的课堂传授型,向依托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核心能力培养型转变。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商学结合”模式,校企以共同成立的“联华华商学院”、“银泰班”、“国美班”、“淘宝实验室”为平台,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共同落实毕业生就业,诞生了近60名网上小老板。

关于专业结构调整优化。首先要通过项目引导,评价奖励机制引导院校、专业,基于地方产业结构和人才市场变化,优化调整院校专业结构、专业群结构、专业内部结构,解决高职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的问题。如宁波市政府2005年以来组织实施的“十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20个服务型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政府教育服务经济贡献奖等,有力地推进了该市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专业群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职业岗位结构的有机结合。其次是建立院校、专业自我优化调整专业结构的机制。如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学校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结构结合度,专业群内部结构与产业链结构结合度,强化学校专业布局调整,专业群内部结构优化。第三是着眼于高职专业要素中的“高素质”要素,与产业链中高端职业岗位需求接轨。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攻坚阶段,服务业要加速发展,制造业要服务化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引领和支撑。高职教育专业要素必须经过素质教育整合,才能适应服务业人才的人文综合性、复合性与国际性需要。

关于学段结构调整优化。高职教育公共基础教学、专业基础教育和职业实践教育三个学段,并不是简单拼贴和机械相加的关系,需要用一种教育理念和线索有机整合起来。目前普遍采用就业理念和能力线索,显然突出了“职”的特征和工具性,忽视了“高”的特征和人文性。一要把职业素质教育作为核心和主线,贯穿到整个高职培养过程的自始至终。如在公共基础教育阶段,可以围绕职业素质核心能力训练,培养职业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在专业基础教育阶段,既可以通过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目标应用能力化,培养过程实践化,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素质和应用素质,也可以通过学习态度要求、任务驱动、项目引导、合作探究式等学习方法,渗透职业素质教育内涵;在实践教学阶段,可以通过企业管理约束,企业文化熏陶,指导教师言传身教,应用和提高职业素质核心能力;在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公司制班级的组织形式实施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二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安排三个学段的时间。如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开设的内容、时间,一定要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校内职业基本能力训练、校园文化活动,形成先修与后续的链接关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职业基本能力训练课程开设,需要专门学习和训练的内容,必须先于实践教育专门安排学习和训练时间,属于原理方法引导性质内容的一定要于实践项目任务结合在一起学习,属于一般规律概括认识性质的内容最好放在实践项目任务完成后安排,通过学科优化的方式实施。

关于功能结构调整优化。一是通过加强管理服务调整优化,如成立校企合作办公室、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中心、职业技术和技能服务中心等机构,通过沟通联系行业企业与专业、教师的供需关系,搭建项目平台,实施专项培训指导等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二要通过制度建设调整优化,如在二级学院、专业办学工作业绩考核,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和绩效考核中,纳入职业培训和社会服务工作,并给予适当的比例。

关于形式结构调整优化。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全面、全员和全程,必须按照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改革学习制度,转换学习模式学习和成绩考核模式。一要建立计划与弹性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学生学习形式,从学校学习+毕业前实践的学习模式,转向校企工学交替学习模式上来;二要拓展学习空间,使学生以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为主要学习场所的书本学习,拓展到教学做一体化模拟工作场和企业实际工作场学习;三要实行双导师全程培养制,使整个学习过程都处于“双师型”教师规划和指导当中。

关于教学质量监控结构优化调整。一要在建构主义和需求为本的教学质量理念引导下,基于学生学习质量和就业质量,建立专业办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标准,特别要把职业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第一质量,放在突出位置评价考核;二要建立学校督导部门主导,行业企业、教师、学生参与,社会中介组织实施的专业群办学工作、教师教学工作、学生学习状态评估体制和运行机制;三要建立基于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结果反馈与整改机制,使高职教育强校培养体制结构调整优化工作,建立在科学评价、常态监控、及时反馈的运行状态下。

关于管理结构优化调整。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培养体制实施,涉及学校各个党政教三条线的各个部门,需要行业企业和社会支持和参与。需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各部门分工协作,行业企业、社会深度参与体制和运行机制,将本职工作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一要通过专业化、职业化调整优化管理队伍,把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相关专业背景、行业企业实践背景,并具有较高教学、科研与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双师型”管理人才,调整到学校、二级学院和系的领导岗位上来;二是建立专家、企业家办学决策咨询体制机制,使学校的办学决策建立在科学、民主和多元参与的基础上;三要建立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使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企业文化精神与现代大学管理模式有机结合,使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在现代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双重氛围中,工作、学习、成长、成材并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