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将结合浙江工商大学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就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谈一些体会和认识。可见,实行多样化、差别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和才能发展的独特性和成长点,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多方面需求的人才。

基于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1]——浙江工商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成效

李金昌[2] 施建祥[3]

(浙江工商大学)

摘 要: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展示其自我爱好、特点和专长,让学生有足够的成长空间,这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结合浙江工商大学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就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讲话中,希望青年学子能够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保持个性、彰显本色。胡总书记的讲话,再次把大学生的“个性”提到了教育的前端,同时也让我们再次把审视的目光投向大学生“个性”发展上,并探寻怎样才能使大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本文将结合浙江工商大学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就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内涵

个性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表现为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由此可见,个性具有两个特征:第一,它既表示某种既成的结果,又表示某种变化的状态;第二,个性的变化或形成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因为个性具有这些特征,所以教育不仅应该、而且可以对学生的个性养成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的个性特质转化为各种积极向上的能力和才智,并最终在实践中得以发挥。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来自于不同区域、不同家庭、不同环境的学生,其爱好、特点和专长必然会有所区别,并且这些都是经过15年左右时间积累而成的,很难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大学生个性。我们该如何看待学生的个性?是因势利导,让学生扬长避短,把个性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与能量,还是严加限制,强行扭转,去其个性?具体来说,有这么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一是是否只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来培养学生而不体现其差异性与层次性;二是是否要求所有学生都不偏科、均衡发展,特别是对于那些因某些课程基础很差,经过努力仍然难以过关的学生,该怎么办;三是对于就读于非自愿专业、学科的学生,该如何培养。我们认为,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与其让学生因个性得不到发展而失去学习兴趣与动力,还不如让其个性特长尽情发展,学有所长,哪怕成为偏才、怪才也值得欣慰。抹杀个性的教育是落后的,钱学森之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病根所在,那就是未能为学生提供应有的个性发展空间,太多学生的个性、乃至激情被无情地抹杀了,一批批可能的顶尖人才被埋没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作过这样的精辟论述:“最主要的是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做到使孩子能够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的天赋素质,达到他年龄能达到的卓越成绩。”可见,实行多样化、差别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和才能发展的独特性和成长点,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多方面需求的人才。

二、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二者之间是互为条件、互为转化、互为促进的辩证关系,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阐述的,个性发展是在“尽可能多方面发展”的基础上又经“自由充分发展”之后获得的发展,即全面发展水平之上的个性发展。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培养,既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和创新能力,又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个性化人才培养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没有学生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不可能有高的教育质量。长期以来,我国习惯上的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看起来似乎很规范,但因为没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因材施教,没有把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习目标有机结合,因而限制乃至扼杀了许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少学生认为学习是被动的、枯涩的、乏味的,因而是应付式的。因此,如何给个性化教育留有足够空间,尝试建立并完善个性化培养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我们认为首先需要改革现行的学期制,推广不受年限限制、有利于学生脱颖而出和个性发展的完全学分制,并且改革机械生硬的教育评估体系,建立个性特长评估制度,不以单纯的分数考核学生,给学生以多方面施展才能的机会。当然,培养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必须因人而异,要积极探索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考核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选择接受教育和测试的层面,从而让学生在适合自身层次的学习环境中发挥能动性。要逐步建立起以评价学生的创新点、发展点,评价学生参与过程为主要内容的个性化评价方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个性化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前经常有人把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高校扩招而导致的毕业生过剩,但实际上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并未饱和。教育界专业人士从大学教育角度分析后认为,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才是造成就业困难的根源,而共性的制约恰恰是导致学生个性缺失、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根本原因。这种共性制约的背后,就是过于强化专业的界限,过于注重培养方案的格式化,过于认同人才标准的一刀切,而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没有把个性化人才培养纳入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中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了价值准绳,也为高校教书育人提供了思路。对青年学生来说,就是要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保持自我品格,不随波逐流,发扬积极向上的个性,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对高校来说,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将教育选择的“遥控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乐趣、找到动力,实现其个性特征与学习成就的高度统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实现教育规律与学生个性特征的有机结合,才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机制。也只有这样,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三)个性化人才培养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胡总书记所提倡的“个性”是指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着力开发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思维活跃,潜能无限,有着独特的兴趣爱好而且自身适合发展的方向也不尽相同,但当前高等教育用一个固定的模具把学生铸造成同一规格的产品,导致了“千校一面”“万生一格”的局面,从而抹杀了人才的差别,束缚了他们的个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人戏称我国的高等教育属于“模式化批量生产”,这是对大学教育失去个性、追求一致的戏谑。正如钱学森先生所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问题。”因此,我们要及时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的经验教训,大胆倡导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要放开手脚,鼓励教师试验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理想象,提倡“异想天开”,允许“标新立异”,从而克服学生思维单一化的倾向,启发学生对同一事件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启发学生对课本、对课堂教学提出质疑,触发他们的灵感,逐步形成多维、多角度的立体式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个性的最强点和闪光点,帮助学生在无数的学习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其个人创造力和个性才能的成才之路。

三、我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社会公民,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创新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如果说“全面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对所有学生都适用的“共同面”,那么“个性发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对每个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所要求的“不同面”。我们认为,个性发展有赖于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自由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要给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以更多可支配的时间和更宽容的学习环境,保留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批判力。一个简单标准就是,要容忍怪才、偏才,容忍异端,容忍不同的性格。基于此,我校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找到了若干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

(一)分类分层培养,实施因材施教

1.实行分类培养。浙江工商大学是一所具有大商科特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省属重点高校,生源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不同地区和不同批次的学生,其文化素养和目标定位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按照同一个培养方案,既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学校从2010级起,率先在工商管理、金融学和财务管理三个专业实行分类培养,制定A、B两套不同的培养方案:A方案偏重学术型,加大数学、英语等基础课难度,强化通识教育,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B方案偏重应用型,加大实践实验类课程比重,增加实训实习周数,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今后,我们将在认真总结三个专业分类培养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其他专业加以推广。

2.推进分层教学。现行的高考制度是分省市区划线录取,新生进校时的高考分数差异较大,尤其是英语、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的城乡、区域差异十分明显,如果按照专业班编班上课,则教师教学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缺乏目标性。为此,我们从2010级开始对大学英语、微积分(上、下)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门课程实行分层教学,根据高考成绩结合进校摸底考试成绩,分成A(起点相对较高)、B(起点相对较低)两层进行教学,A层占1/3,B层占2/3,在师资配备、课堂时数和教学内容上都有所区分,确保基础好的同学吃得饱,基础差的同学跟得上,并且配置相应的后续课程,便于学生及早做出各自的学习规划。

3.改革考试方式。期末一张闭卷定成绩的考试方式是“满堂灌”授课的必然结果,“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学习模式难以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甚至还会造成考试作弊成风。鉴于此,我校颁布了《浙江工商大学普通本科生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办法》,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来倒逼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推进教师启发式、案例式和探究式教学。根据“形式多样、内容灵活、注重过程、测出水平”的原则,我校的考试制度做了如下三点改革:一是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最高可达50%;二是增加考试形式,共有九种,即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大型作业、上机考试、现场面试、技能测试、阶段测试、课程论文和调研报告等;三是不同性质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考试形式,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思想政治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务课和实验实践课共六类,每一类课程都对应几种考试方式。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在开学两周内确定考试方式和平时成绩比例,报系主任审核、分管教学院长批准后报教务处备案,并在授课提纲中予以明确。我们相信通过考试方式的改革,必将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有效,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尊重个性差异,营造宽松环境

1.制定较为宽松的转专业政策。为了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我校在学校教学资源尤其是师资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努力让学生有更宽松的调换专业机会:(1)新生互换专业:两个不同专业的新生在报到时可以自愿互换专业。(2)全校范围内转专业:学生在第一学期表现优良且成绩列本专业同年级前20%,或第一学年成绩列本专业同年级前10%,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艺术体育特长生在第一学期或第一学年成绩列本专业同年级前40%或代表学校获得省级比赛个人第一名、全国比赛个人前六名者,也可申请在全校范围转专业。(3)在学院范围内转专业:学生在两学年内表现优良且成绩列本专业同年级前30%,可在第二、三、四、五学期初申请在本学院范围内转专业。(4)允许学生在第二学期初从高分专业转到低分专业。(5)允许确因专业不适应、造成学习困难的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在第三、四、五学期初申请降级转入相关专业。因我校学生转专业政策宽松、程序公正透明,得到了学生和社会的好评,《中国教育报》2011年3月7日曾做专门的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

2.全面推行“双专业、双学位”制度。为了培养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交叉型人才,我校推出了“双专业、双学位”制度,从2009级开始全面推行“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即全校每个本科专业在制定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同时,还附加推出修读第二专业的培养方案,学分55分左右,连同第一专业的修读年限为4—6年。学校还逐步构建了经济+管理、工程+经济、工程+管理、理学+经济、理学+管理、经济+法律、法律+管理、文学+经济(管理)等双学位双专业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修读第二专业。对修读学生较多的第二专业,我们还实行双休日单独开班,以满足学生的选课需要。这一制度一推出就深受学生欢迎,对于扩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增强就业竞争力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实行学分替代制度。为了让那些努力学习、但因某方面知识基础薄弱致使某一两门课程难以获取学分而不能毕业的同学不要自暴自弃,我校自2007年开始实行学分替代制度,即对于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非“思政”类课程,学生经补考或重学后仍未及格的,允许其在10个学分的范围内,申请在大类学科相同的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中,以1.5倍于原未及格学分的课程或创新学分替代,使学生由失去信心变为仍有希望,激发偏科学生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效果良好,达到了让学生“多学一点”和“个性发展”的目的。

4.取消强制留级试读制度。以往,对于达到一定数量课程不及格的学生,我校也实行强制留级试读制度。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些学生会陷入一个被原班级排斥、新班级拒纳的尴尬境地,学习规律打乱,心理压力增大,造成事实上的学习环境恶化,更加不利于他们完成学业。为此,我校从2008年起取消了强制留级试读制度,允许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从入学开始六年内)通过多次重学补考来完成规定学分:即如果有学生四年学习期满仍有不及格课程(包括学分替代以后),先让他们结业离校,允许他们此后的两年内,每年可申请返校考试一次,合格者换发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换发日期填写。这种制度让学生有路可走,有利于他们锻炼意志、在挫折中积累成长经验,也有利于其个性发展。

(三)鼓励创新创业,强化创新能力

1.实行创新学分制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潜能,我校从2008年开始实施创新学分制度,规定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至少1个创新学分才能毕业。创新学分可以通过参加创新项目研究、学科竞赛获奖、申请发明专利、发表论文著作、听取一定数量学术讲座等方式获得。

2.设立本科生创新创业基金。为了给学生创新活动提供条件,我校自2007年起设立大学生创新研究专项基金,每年50万元用以资助本科生开展创新项目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至2010年间,我校共立校级创新项目1280项,其中103个项目获准成为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创新学分制度实施和创新基金的设立,切实提高了我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为了鼓励学生开展创业活动,2010年我校投入60余万元专门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园”,从涉及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多个类别的项目中选拔出8个项目入园创业或孵化,重点帮扶。学校还设立实验园专项基金100万元,以奖励成果突出的在园项目。

3.试行科研作品代替毕业论文制度。针对目前本科毕业论文形式单一、质量不高、抄袭严重的现状,为了鼓励优秀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培养他们的学术能力并及早获得学术成果,我校从2010年开始试行普通本科生科研作品代替毕业论文制度,允许学生以在校期间完成的、经学校确认的科研作品(包括公开发表论文、学科竞赛获奖作品、省级以上创新项目成果、发明专利等)代替毕业论文。这一改革措施得到了师生的普遍好评,也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中央电视台2010年5月26日的“朝闻天下”栏目,光明日报(2010年6月6日)和浙江日报(2010年6月2日)等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被誉为国内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首创之举。

(四)加强通识教育,提升人文素养

个性化人才培养必须以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为支撑,而通识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认识到,通识教育不是仅仅为了学生眼前的就业,而是为了学生终身受益,因为通识课程以成熟学科为基础,具有宽广的覆盖面,能帮助学生改变思维的方式和观察世界的角度,它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和积极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树立“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通过通识教育为个性化人才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此,我校从2011级起大幅度增加通识课程学分,开设了“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哲学与宗教、经济与社会、数学与自然科学”等五个方向的33门课程供学生选读,要求学生选修8个学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通识教育,实现文理交融,一定有助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让学生在融会贯通中汲取人类知识精华、开启创新思维之窗。

四、我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的主要成效

我校基于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如下明显成效:

(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创新创业基金的设立和创新项目的立项,再加上科研作品可以代替毕业论文制度的推出,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1)我校学生获得的省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数量逐年增加,2009年为20多项,2010年达到40多项,2011年获得70多项。(2)8个创业项目一年来运行状况十分喜人,部分创业项目成绩突出,如鸿儒团购工作室半年营业额近60万元,“菲儿舞台服装”项目月平均营业额达到8000元。

(二)学生读研率稳步上升

近三年我校考研录取率稳步上升。2009年我校本科毕业生考取境内研究生513人,考取境外研究生130人(含香港、澳门等地区,下同),总人数643人,读研率为18.78%;2010年考取境内研究生508人,考取境外研究生153人,总人数661人,读研率为18.90%;2011年考取境内研究生524人,考取境外研究生155人,总人数679人,读研率为18.95%。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由于试行完全学分制,允许成绩优异的学生提前毕业考研,已有三位学生(2005级、2007级和2008级)分别提前一年毕业并相应考取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目前,其中的一位同学正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

(三)学生学科性竞赛成绩优良

近年来,我校先后出台了10余项制度,以“十大学科性竞赛”和“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为载体,以学校“希望杯”竞赛为纽带,逐步实现了第一课堂创新教育和第二课堂创新活动之间的有效对接。2009年,我校本科生获得国际及国家级学科竞赛奖11项,获省级学科竞赛奖78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中,分别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共6项,团体总分并列全国第2位,列浙江省第一位。2010年我校本科生获得国际及国家级学科竞赛奖14项,省级学科竞赛奖86项。在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再次取得一金二银的优异成绩。

(四)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数量不断攀升

近三年来,学生在公开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不断增加,2008年公开发表论文45篇,2009年增加到56篇,2010年达到109篇,且有不少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学生发明专利数明显增加,2010年获得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共28项。

总之,尊重学生个性、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要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共同探索并实践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为国家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陈如平.在创新中奏响学生个性发展的主旋律[N].教育信息报,2008-01-22(3).

[3]温江彦,个性充分发展是创新的必由之路[N].人民日报,2011-04-26(4).

[4]李金昌.构筑本科人才培养的五维空间[M]//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集.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8:3—8.

【注释】

[1]本文系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普通本科生实行分类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yb2010028)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2]李金昌,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统计理论方法与教学管理。

[3]施建祥,浙江工商大学原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金融保险专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