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

浅谈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从独立学院当前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影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原因,并提出构建独立学院良好学风的对策。[1]学风是高等学校校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家庭教育是学风建设的精神食粮。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内在的因素,学习气氛是学风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学生的学习意识是否浓厚,学习行为是否自觉,对形成良好学风有着很大的影响。

浅谈独立学院的学风建设

夏慧夷

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人文系 浙江 临安 311300

摘 要:学风是高等学校校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从独立学院当前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影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原因,并提出构建独立学院良好学风的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21世纪初,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形式在我国广袤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2007年,全国独立学院有318所,在校生186.6万人,占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3.4%,其中,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165.7万人,占全国民办本科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的88.7%。独立学院俨然已成为公办高校之外的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1]

学风是高等学校校风的一个重要标志,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优良学风是确保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使置身在这种氛围中的学生,受到好的感染和熏陶。优良学风又是一种动力和促进力,促使学生不断进取向上。同时,它还是一种约束力,能制止不良的习惯、倾向和风气的产生与发展。所以,学风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实施素质教育,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目前多数独立学院建校还不到十年,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办学条件有限、管理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目前独立学院的学风问题日益突出,并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适应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新形势、新要求,推动独立学院从快速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型,将是独立学院当前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2]

一、独立学院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

有的大学生忙于展现自己,竞聘各类社团,几乎成为“职业社会活动家”,因而放松了课程学习;有的忙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迅速交上异性朋友,整天忙于谈情说爱;也有的忙于“虚拟世界”,整天上网聊天、打游戏,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结果就是学业日渐荒废,考试频频红灯。还有一部分学生则与此相反,可以说是过于功利,他们把勤奋学习的目的仅理解为考高分、考证书、争荣誉,他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疏远同学,不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以得失做权衡。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必然丧失学习的动力;太过于自私功利的学习目的,虽有动力,却容易出现偏差,误入歧途。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习的纪律性、自觉性差,如迟到、旷课、逃课,甚至旷考、考试舞弊等。表面上看,似乎大学生的学风问题很多很复杂,但最突出、最集中的问题还是学习纪律问题。在处理学生学业成绩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除了学生本身基础较差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共同原因就是长期逃课、旷课,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习完全处于一种无政府主义状态,想学即学,不想学就不学,缺少约束性和自觉性。没有严格的学习纪律,就没有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三)学习方法不科学

只注重理论学习,不注重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得真知,长才干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大学生也有了解社会的强烈愿望,但往往想的多,做的少;学的多,用的少,不能够将理论和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大部分学生所期望的社会实践是学校统一组织、老师亲自带队、自己现成参加的活动,而要自己筹划、组织社会调查,他们往往畏难怕烦,不愿深入基层,对于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上网下载一篇文章应付一下,草草了事。

(四)学习环境不和谐

由于现代社会商业气息过于浓厚,就社会环境而言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学校周边的网吧,虽然给学生提供了上网学习的机会,但更多的是让一些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又如一些商业网点,虽然给学生生活带来了一些方便,但也因为管理不善给学生带来一定的伤害和引发一些治安问题。校园环境也会影响学风,比如课堂上老师正认真讲解,突然听到手机铃声和学生忘乎所以的讲话声;老师就课堂内容提问,下面鸦雀无声;在图书馆、自习室,谈情说爱的学生当众亲昵;有的学生过分讲究吃喝、打扮,攀比心理严重;有的学生歧视贫困落后地区的同学等等,凡此种种,不仅有损大学生形象而且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养成。

二、影响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社会是学风建设的天时地利。随着人们价值观的变化,效率优先原则替代了公平优先原则,重功利的价值观替代了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这种社会上的风气对学生学风的影响是极其大的。大学生心志不够成熟,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一些不宜的、低俗的事情所吸引,有的甚至因此而走上违法的不归路。首先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带来了诸如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导致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风气蔓延,投机心理滋长,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知识和人才尊重不够的现象,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热情下降,学习态度不端正。其次是学生对网络的过分痴迷,学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我们不得不重视到,绝大多数的学生就是因为社会上一些所谓“流行”的事物而忽略以致放弃学习的。学风的恶化也与这些社会上的弊病直接牵连。

(二)学校因素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和办学机制,在创办初期,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后勤保障等与学生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由于给独立学院上课的教师大多数是以二本为主,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客观上影响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三)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学风建设的精神食粮。虽然孩子已经步入大学校园,但是做家长的还是像对待中学生一样的以成绩论成败。因为家长的这种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想法,使得很多学生对于学习目的的认识形成歪曲。特别是独立学院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较好,自感优越,自以为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家长往往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心理素质和认知能力的培养锻炼,导致他们缺乏必要的学习自律性和自主性。

(四)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内在的因素,学习气氛是学风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学生的学习意识是否浓厚,学习行为是否自觉,对形成良好学风有着很大的影响。据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的自身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动机不纯。部分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文凭、谋求理想职业、提高社会地位。二是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心理素质不过硬,在学习遇到挫折或困难时不知所措,不能理性对待逆境,自暴自弃。三是专业思想不牢固。由于基础较差或高考失误,使他们几乎失去了学校与专业选择的资格,在入学前的专业选择上部分学生比较盲目和无奈,由此产生了厌学情绪和逃学现象。

三、构建独立学院良好学风的对策

(一)抓好学生的生涯教育

大学生在完成高等教育后大多会步入职业生涯阶段。进入大学之前大家会有共同的、几乎是唯一的目标—升学,但进入大学后前行的目标模糊甚至消失了,这会使很多同学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缺少动力,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而学风建设与学生个体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息息相关,因此抓好学生的生涯教育,从根本上可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抓好生涯教育,应在专业素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的规划,结合个体情况拟定近期远期计划,将学生的学业成功、就业成功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对学风建设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及教师队伍的建设

独立院校的学生整体呈现出自我控制和约束力差的特点。学生管理人员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诚实守信的学习风气。注重良好教风形成的过程管理,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督促检查和管理控制,尤其在学生到课、考试等关键点上加强督促和管理,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建设一支适应独立院校教学工作需要的教师队伍,是独立学院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独立院校的师资队伍主要是依托母体高校的教师资源,存在着师资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独立院校应建立健全师资队伍的建设机制,搭建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的人力资源平台,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教学督导、教学巡查、教学日志等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质量监控,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构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应优化专业设置。独立学院在创办之初,其专业设置与母体高校保持了高度一致,大多套用了母体学校的优势学科、热门专业等,这可以使独立院校在短期内得到高水平的发展。但独立院校在自我条件发展成熟之后就必须要寻找自我发展的新出路。适应独立院校的学生特点,围绕人才培养定位实施特色的专业设置,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使独立学院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其次是要充分发挥独立院校在办学机制上的自主权,改革课程体系设置。如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加大选修课比例,丰富课程资源,强化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分类教学、分层培养模式等,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提供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等有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而打造积极向上、勤奋进取、诚信为本、文明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推动学风建设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加强班风建设、寝室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知水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习兴趣。建立激励机制,大力宣扬先进典型,发挥其导向作用,推动学风建设。以科研为先导,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具有思想性、时代性和前瞻性的先进文化熏陶、感染、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各部门、各方面协调配合。形成良好的学风不仅关系高等学校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良好的价值观的建立,因此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齐抓共管。

参考文献

[1]田爱民,李贺.大学生学风状况调查及启示[J].求实,2003,(11).

[2]卢静.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浅析[J].教育战线,2009,(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