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流变及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

论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流变及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探寻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源与流,从课程的角度发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作用与局限,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其后,教育部公布《暂行大学体育课程纲要》,对大学体育的目标、教学时数及课程进行了安排。决定对各级学校学生的学习时间、体育活动时间作出了原则规定。

论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流变及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

徐长红 吕 赟 孟纹波 顾 乡[1]

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考察与近代中国变革同时而生的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过程,反观学校体育思想对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深刻影响,通过对中国学校体育思想流变的梳理,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脉络。本研究从历史的角度探寻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源与流,从课程的角度发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作用与局限,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

1我国学校体育的萌发及体育课程的出现

1.1新式学校的游戏科目

19世纪后半叶,外国传教士开始在我国开办教会学校。其时这些教会学校一般没有体育课程,但大多在课外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在教会设立的相当于高等学校的书院,因为一般设备较好,大都在课外开展田径、球类等活动”。

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中国近代一些有识之士接触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开始冲破传统科举制度和传统文化的束缚,创立新式学校。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实施近代体育的新式学校是1878年张焕枪在上海创立的私立正蒙书院。

1.2《奏定学堂章程》的体操科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1903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此章程一直施行到1911年清朝覆灭为止。章程中对各级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都作了规定,如蒙学堂及寻常小学堂每日一节体操课,其内容为整齐步伐、演习体姿、柔软体操及器具操等;高等小学堂每隔一日一节体操课;中学堂及高等学堂每周两节体操课。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政府名义,以法度形式规定学校教育要开设体操科。

2军国民主义与“兵式体操”课程

2.1军国民主义

国民教育思想也得到了当时一些革命家和教育家的认同。1903年,黄兴从日本回国后任湖南明德学堂学监兼历史和体操教员,教授的主要内容是兵操和器械体操。在教学中,他常以尚武爱国的思想教育学生,强调强国必先强身,强身必行体育锻炼。辛亥革命的先驱光复会会员徐锡麟、陶成章于1905年在浙江创办绍兴师范,只设体操专修科,利用军国民教育思想和体育为革命事业培养人才。担任民国首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也指出:“西洋人之体操,军国民主义也”,“六艺之射御,军国民主义也”。

2.2兵式体操课程

1906年《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析》明确提出:“凡中、小学堂教科书,必寓军国民主义。”“体操一科,幼稚者以游戏、体操发育其身体,稍长者以兵式体操严整其纪律。”由此可见,军国民教育思想对当时的学校教育及学校体育影响之大,充分反映了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在启蒙阶段就突出和强调体育的政治军事功能,与振兴国家、实现政治目的联系在了一起。

贯彻尚武宗旨的兵式体操很快成为大、中、小学体育课的“正统课程”。1911年各省教育总会议决的军国民教育实施方案重申:“以谕旨宣布军国民教育主义;高等小学以上学堂,一律注重兵式操;中等以上学堂,一律实行打靶,并授以武学;各种学堂以体操为主。”1913年民国教育部颁布《壬癸丑学制》,将学堂改称学校,并要求各级学校开设体操课程。

3自然体育思想与“放羊式”体育

3.1自然体育思想的传播

与新文化运动中的新体育思潮相呼应,伴随着美国教育家杜威来华讲学和其他一些美国人在华的活动,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自然体育思想在中国很快传播开来。杜威认为,儿童心理内容基本上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习惯、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机能不断开展、生长及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过程。他主张教育应当从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等方面出发,强调儿童中心主义和个性自由发展。反映到体育上就是以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为基础的美国自然主义体育理论,认为“体育即生活,强调体育要以儿童为中心,适应儿童现在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将来的需要。强调体育要适应儿童的兴趣,培养民主、自由思想和适应个性发展”。在体育手段方面,主张采取跑跳等自然活动方式,反对非自然、人工的、呆板的体操。在教学方法上,主张让儿童自己去学习体会,教师只是从旁引导。

3.2“放羊式”教学流行

在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影响下,“放羊式”体育教学最先在一些小学出现,并很快发展到中学、大学,在形式上也日益多样化。比较流行的是“设计模仿法”和“分组教学法”。与“放羊式”体育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一时期“选手体育”日趋严重。一些学校通常用金钱去雇佣校外运动好手参加比赛,有限的场地、设备、经费、师资被占用,广大学生的健康和体育权利被忽视。

4“土”、“洋”体育之争与我国现代大学体育课程的形成

4.1“土”、“洋”体育之争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国内爆发了一场关于中国体育发展方向的大讨论。讨论是由两大思潮的冲突引发的。一种思潮的代表观点是:当下体育问题的罪魁祸首是“洋体育”,应该以国术为宗,以西洋体育花费少者为辅,反对参加远东运动会及奥运会,同时提出了倡养生、教授拳棒和体育军事化、劳动化的大纲。另一种思潮则极力推崇“洋体育”,反对“洋体育”损害健康和费时费钱之说,认为“土体育祛病延年全凭传说”。两种观点争论不休,至此有人提出第三种观点,指出“学术固无国界,体育何分洋土!体育如有教育意义,不分洋土,自采而行之,其不善者,立应淘汰,无须顾考洋土”。“土”、“洋”之争引发了人们对体育价值的深入思考。

4.2我国现代大学体育课程的形成

1931年以前,教育部对专科以上学校体育并无特殊规定,至国民体育实施方案公布后,学校体育被确定为必修课,由学校自定科目试行。其后,教育部公布《暂行大学体育课程纲要》,对大学体育的目标、教学时数及课程进行了安排。

5苏联体育教学模式与新中国第一套体育教学大纲

5.1“健康第一”口号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后,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青少年学生健康不良的状况仍然十分严重,由于长期受封建和殖民主义的影响,学校体育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忽视学生健康的问题普遍存在。对此,毛泽东十分重视,1950年6月写信给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马叙伦,指出“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指出“增进学生健康,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出有强健体魄的现代青年的重大任务之一”。决定对各级学校学生的学习时间、体育活动时间作出了原则规定。“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为后期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出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5.2“劳卫制”与新中国第一套体育教学大纲

1954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暂行项目标准、预备级暂行条例》(简称“劳卫制”),作为新中国体育制度的基础。1955年教育部和卫生部发出《关于改进体育工作的联合指示》,强调“要以‘劳卫制’为中心,改进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这一文件的印发,标志着学校开始全面实施苏联体育教育模式。

1956年教育部在借鉴苏联经验和总结各地情况基础上,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第一套《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7年3月5日教育部发出《关于1957年学校体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原则上凡能按国家体育教学大纲(草案)的主要教材进行教学的学校,推行“劳卫制”。

6体质论的提出与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的修订

6.1体质论与技能论

1979年5月15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在江苏省扬州市联合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提出,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三好”的方针,纠正忽视体育、卫生工作的思想,保护学生的健康,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在此前后,围绕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以增强体质为核心,还是以传授技能为核心展开了激烈的大讨论。“技能论”者主张,学校体育要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传习,要以提高运动能力为主。“体质论”者认为,学校体育的目标就是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强健的身体。

6.2规范化与科学化的高校体育课程建设

扬州会议后,教育部、国家体委联合发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等重要文件,对大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作出规定。“两个规定”还对大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和研究、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师资及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等提出了要求。1990年3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颁行,6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颁行。至此,我国初步建立起学校体育制度。

7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学校体育与大学体育课程

7.1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是一种符合规则、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关于受教育主体发展的开放性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型社会需要开放型人才,而开放型人才则需要由开放型教育来培养。因此,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符合规律的发展性教育,也是一种开放性教育。

7.2多样化发展的课程

1992年8月国家教委颁布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纲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任务、设置,以及教材的选编、课程的评估和管理都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各高校按照文件精神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

从课程内容上看,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各种身体锻炼项目被广泛引入,目前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共涉及体育项目近30个。并且,在科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用性、趣味性和针对性。从课程类型上看,突破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体的一元结构,出现了诸如活动类课程、隐性类课程、显性类课程、研究类课程、环境类课程等试点。从课程设置上看,更加多元,针对性更加明确。

8结 论

8.1体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从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过程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由机体活动能力的发展价值观到身体、心理的发展价值观,由身体、心理的发展价值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价值观,由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价值观到身体、心理、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发展价值观,应该说是逐步演化进步的。随着思想认识的深化,学校体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逐渐走向多样化。

8.2体育课程的演进过程

从学体育课程的演进过程看,社会需求、学科体系与学生发展是制约课程设置的三大要素。三大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应有所侧重。

8.3普通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方式

随着现代体育思想的发展,理论知识性内容日益受到重视,增加教学时间已成为必然趋势;技能性内容渐以保健性和娱乐性为主,并更加注重科学性;操作性内容更强调与理论知识内容有机结合,并更多地以选修形式出现。

8.4普通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方向

从普通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方向看,指导思想向终身体育方面转化;教学目标向生理性发展、心理性发展、认知性发展、技能性发展、社会性发展等综合目标转化;教学模式向两类不同课程整体改革、结构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内外课程一体化改革、课程体系的整体改革、俱乐部体育课模式改革等综合方面转化;教学内容向民族性、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合作性、欣赏性等综合方面转化;教学方法向传授技能法、身体锻炼法、身体养护法、育人法等综合方面转化;体育教学评价向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定性为主等方面转化。

参考文献:

[1]吴蕴瑞,袁敦礼.体育原理[M].勤奋书局,1933.

[2]苏竞存.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吴光普.课程观演变与现代课程改革[J].现代教育论丛,1996(1).

【注释】

[1]徐长红、吕赟、孟纹波、顾乡,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