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日本体育教材的沿革看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从日本体育教材的沿革看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流密切,我国的近代教育和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晚于日本,中国早期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直接受到了日本的影响。了解、借鉴日本学校体育的经验教训和发展趋势,能为我们的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1886年日本颁布《学校令》,1890年又发布《教育勅语》。日本战败后美国教育代表团访日,对日本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决定性作用。

从日本体育教材的沿革看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殷 俊[1]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流密切,我国的近代教育和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晚于日本,中国早期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直接受到了日本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国的发展呈现出很大的不同。由于政治和历史问题的干扰,两国曾经中断了几十年的交流,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学校体育思想又再度波及我国。如健康教育论、体力论、快乐体育、生涯体育、方法论等,这些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了解、借鉴日本学校体育的经验教训和发展趋势,能为我们的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1945年以前)

1.1普通体操与兵式体操的导入和发展时期(1872—1899)

1886年日本颁布《学校令》,1890年又发布《教育勅语》。作为学校体育的“体操”科,从内容到目标都得到了系统的发展,与其他课程一样纳入了学校的教育规范之中,明确了“身体教育”的重要性。兵式体操是为训练军队从西方引入的,由初代文部大臣森有礼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中,运动、游戏、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均被作为学校的教育活动编入了教学大纲,还提倡在课外时间如夏天进行游泳等户外运动的指导。1898年将击剑柔道作为课外活动内容引入学校教育中。

1.2学校体操与自然体育时期(1900—1924)

1902年制定的《中学校教授细目》中规定的教学内容是:普通体操(矫正术、徒手体操、哑铃体操、球竿体操、棍棒体操)和兵式体操(徒手软体操、徒手单人操练、徒手小队操练、徒手中队操练、器械体操、号令演习)。同年,坪井玄道(1852—1922)在研究了欧洲的体育后,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出版了《户外游戏法》一书,介绍了各种各样的游戏。1904年成立体操游戏编审委员会,把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编为学校体操。另外,把队列运动和秩序训练编为“教练”内容,同体操相区别。还把游戏分为三类:竞争类(捉迷藏、徒竞争、旗送竞争、死球、中心球、篮球足球等)、表现类(桃太郎、池之鲤等)和行进类(十字行进等)。

1913年制定了日本最初的《学校体操教学要目》,使体育教材得到了加强,体育课是必修内容之一,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也明显提高。这个要目所例示的“体操”是在教师的口令下学生整齐划一的机械身体运动,这种体操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作为日本学校体育的重要教材。这一时期还把武道引入学校必修教育中。

1.3国家主义与军国民主义教育时期(1925—1945)

1925年4月制定《教练教授要目》,6月制定现役军官指导学校教练的配属令,军人进入学校指导军事训练,学校体育迎来了军事教练时代。1926年《改正学校体操要目》规定体育课内容是体操、教练、游戏和竞技,男子中学和师范学校加入剑道和柔道,并作为正课必修,以培养国民的武士道精神,使学校体育中的国家主义、军国主义教育色彩更加浓厚。

1941年公布《国民学校令》,提出“遵从皇国之道实施初等普通教育”,将以前的“体操”科改为“体炼”科,目的是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培育豁达刚健的身心和献身奉公的实践力。内容分为体操(体操、教练、游戏竞技和卫生)和武道两大部分,并制定了《国民学校体炼科教授要项实施细目》进行具体的实际指导。如体操中手腕的动作方法、走和跑的要领、跳投运动各学年的基准等。

2二战后第一次课程改革(1946—1957)

日本战败后美国教育代表团访日,对日本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了决定性作用。文部省设立学校体育研究委员会,于1947年7月公布新体育教学大纲概要,清除了带有军事色彩的(队列、军体操、武道等)内容,并改“体炼”科为“体育”科,是从小学到大学各学校的必修课程。体育教材包括体操、游戏与运动、体育理论,还设有卫生项目(衣食住的卫生、姿态、疾病的预防、身体测量等)。由体操为中心转向了以游戏和运动为中心,大量增加了美国竞技体育(如篮球、排球等)项目,教学方法已经开始以运动技术的练习为主。教育目的由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转为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

1949年将体育科改为保健体育科,重视健康教育,主张体育要通过运动和卫生的实践来谋求人的形成。教材分为体育运动和健康卫生两部分。1951年改革大纲的“统制”性为指导性,把体育教材分为“中心(综合价值高)教材”和“选择教材”,教师有选用体育教材的权利,建议尽量选“中心教材”。

1953年第二次修订了大纲,针对过于灵活、对教师缺乏约束力的问题,在教材体系安排上提出把教学目标与教材分类一一对应起来的新设想。恢复柔道、剑道、格技等一些民族体育的内容,提出体育应从身体、精神、社会三方面考虑人的发展,着重民主态度的培养。教材分体育类和保健类。体育类包括体育理论(成长发育与运动、运动学习方法、生活与体育)、运动内容(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再造项目)。保健类包括学生的生活与健康、学生的生活与健康故障、精神及其卫生、疾病伤害中毒及其治疗或预防、健康与生活活动、公众卫生、劳动与健康、国民生活与国民保健、健康的本质等知识。新方向的转变,成为二战后体育的起点。学习方法上以学生为中心,把教材作为学习内容来对待,采用问题解决学习为主,编制经验主义的课程体系。

3二战后第二次课程改革(1958—1977)

由于经验主义课程忽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使学生的学力水准下降,在西方各国提出“回归基础”的影响下,日本开始重视传统学科的教学,编制了“以学问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3.1学科主义时期(1958—1967)

1958年日本政府一刀切地把增强体力、提高运动能力作为学校体育的目标,并第三次修订大纲,以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作为分类的依据,注重各运动的技能构造,加强体育保健知识的学习,重视日常生活与体育活动的联系。教材分体育类和保健类。体育类包括体育理论、体操、器械运动(垫上、单杠、平衡木和跳箱等)、田径运动(短跑、接力、跳高、跳远、障碍跑、投掷)、游泳运动(自由泳、蛙泳、仰泳、跳水、急救法)、球类运动、日本武术(柔道和剑道等)和舞蹈。保健类包括人体生理、人体病理、精神卫生、劳动与健康安全、公众卫生等知识。教师要在学习指导要领统一指导下进行教学,教材也根据学习指导要领编写。方法采用系统学习方法,加强了体育教学的学科性、系统性和知识性。

3.2体力主义时期(1968—197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青少年的体格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体力下降,被认为是运动不足导致,而体力低下影响了运动技能的学习。东京奥运会后,1968年第四次修订大纲,把原来的基本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方法的掌握,转变为体力和运动技能相结合。教材分体育类和保健类。体育类包括体育理论(运动的特性与类型、生活与运动)、体操、器械运动、田径运动、游泳运动、球类运动、日本武术和舞蹈。保健类包括健康与身体的机能、精神的健康、疾病及其预防、事故灾害及其预防、生活与健康、国民的健康等知识。但是从提高运动能力转向了增强体力,大纲统得过死,学校缺少执行大纲的自主性,教师与学生则缺少选择教材的灵活性。体育教学缺乏娱乐性和文化性,成为机械的身体训练。

4二战后第三次课程改革(1978年至今)

4.1终身体育与重视个性时期(1978—1988)

20世纪70年代后期,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学校体育从以身体健康为中心向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方向转换。第五次修订的大纲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快乐地进行体育运动和养成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习惯为目标。教材分体育类和保健类。体育类包括体育理论(运动的生理学心理学力学特性、运动处方和练习法、现代社会与运动)、体操、个人运动、集体运动、日本武术、舞蹈。保健类包括心身的机能、健康与环境、职业与健康、团体的健康等知识。改变了过去三类七项的教材体系,教材分为必修和指定选修两类,为适应学生个性和能力,提高教师教学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选修比重,要求学生从指定选修教材中自主选择学习。由于过分强调体育的娱乐性,容易导致体育教学凭兴趣出发,影响学生体力的增强和能力的培养。

4.2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时期(1989—1998)

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向国际化、信息化和老龄化社会发展,学校体育转向以运动文化继承论为中心。1989年第六次修订大纲,仍保留“以终身体育为基本指导思想及发展学生个性,扩大选修范围,要求各校发挥主动性和自主权”,中学主要采用自主选择制教学,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我教育能力,对“终身体育”提出了“自我运动的积极态度能力”,对“提高体力”提出了“自我身心锻炼”,对“理解安全健康”提出了“自主的健康生活和态度”,并提出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欲望、关心和态度,通过体育学习提高学生的思考、判断和表现能力。加强体育保健知识的学习,把体育与道德培养、身心保健、防御暴力和应急处理等生活技能相联系。教材分体育类和保健类。体育类包括体育理论(体力的训练方法和内容、运动技能的构造和练习法、现代社会与运动)、体操(对体力、运动技能的提高和增进健康的以及互相配合有计划的活动)、器械运动、田径运动、游泳运动、球类运动、日本武术、舞蹈(自编、民族)。保健类包括现代社会与健康、环境与健康、终身健康、集体的健康等知识。

4.3创新生命活力的培养时期(1998年至今)

1998年第七次修订的大纲,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生命活力作为基本的目标,“创新生命活力”的理念包含1978年提出的“个性与能力的发展”、“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生存能力等多元化内容。教材分体育类和保健类。体育类包括体育理论(社会的变化与运动、运动技能的构造与运动的学习方法、放松身体的意义与提高体力的方法)、身体练习(放松和提高体能的活动)、器械运动、田径运动、游泳运动、球类运动、日本武术、舞蹈(自编、民族和现代)。保健类包括现代社会与健康、终身健康、社会生活与健康等知识。

5日本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特点和启示

第一次是明治维新运动开始主动地向国外学习。“文明开化、富国强兵”,学校体育在接受了“为了身体的教育”的运动手段论的思想后,逐步摆脱了对外国的模仿,研究开发了自己的体育教材,使学校体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日本新体育的开始,其后不断加强和完善。但是后来随着军国民主义思潮的发展,学校体育思想也转向为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培育豁达刚健的身心和献身奉公的实践力。使学校体育成了军事体育和培养武士的重要科目,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提供了人员的体力培养和法西斯教育。

第二次是二战后被动地向美国学习。在学校体育思想上,首先是由战前的军国主义转向民族性格的培养,又由对民族性格的培养转向运动技能的学习,后又由单纯的学习运动技能向着以身体健康中心的方向转化,后来又向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方向转化,到现在转向对运动文化继承论的研究。为日本学校体育带来了新的飞跃,使日本的学校体育逐渐走在世界的前列。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无论它是属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范畴,都应有它自身本质的东西,而不应该随着政治经济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根本的变革。我们应认识到:体育不仅仅是满足于生存的需要,它作为文化对人们追求在运动过程中心理的愉悦和满足,提高生活的质量和健康水平,人际关系的交流和改善具有积极作用。这种由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的体育观体现了运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体育运动具有多目标和多功能的特性,学校体育作为育人的一个方面应当把运动这种文化授予学生,追求运动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陈陨,顾正俊,陈定炫.战后日本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1999(11).

[2]段桂梅,刘定一.日本明治维新以来近百年间中日学校体育发展的比较[J].体育学刊,1999(1).

[3]川村英男,花野豊子.日本体育史[M].日本:逍遥书院,昭和五十六年.

[4]肖焕禹.近代中日两国学校体育的回顾与反思[J].上海体院学报,1999(1).

[5]阎智力,顾渊彦.试论近代日本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J].体育文化导刊,2004(2).

[6]過去の学習指導要領.http://www.nicer.go.jp/guideline/old/.

[7]蓧田基行.体育思想史[M].日本:逍遥书院,昭和五十六年.

【注释】

[1]殷俊,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