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辨析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

辨析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育教学思想是对体育教学现象、本质、问题等总体认识。为了克服扭转这种不良状况的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不断反省体质教育的不足,开展了广泛的体质教育研究。因而,学校体育教育中再次兴起体质教育与研究热潮,不断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之一。“技能教学”思想是指体育教学中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教学思想。

2 辨析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

体育教学思想是对体育教学现象、本质、问题等总体认识。体育教学思想来源于体育教学实践的认识,又高于体育教学实践,对指导体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方向性、思路性、规范性、实践性意义。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经过10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较快的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这时期出现了很多新的体育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推动着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是,思想的多样性也容易导致问题的复杂性、实践的混乱性。因此,分析我国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对提高认识水平、在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益等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1.“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思想的形成及影响

“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思想是来自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全面发展”概念的提出,是由英国近代教育家洛克提出的“教育要德、智、体三育并重”,同时,也提出“体育”的新概念,后来逐渐传播和广泛运用这概念。但对“全面发展”概念的认识,有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较好认识的是马克思。马克思在他著作中多次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人的全面发展要脑力与体力的结合、才能与志趣的结合、德智体的充分发展等。这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我国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较好的国家,因此,“全面发展”学说很快被我国教育界所推崇,成为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在我国教育方针中得以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学校体育中,就自然形成了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思想。这种思想,从我国教育方针确立后开始,就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萌发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一直主导着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思想的含义是:在体育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为指针,以完成体育教学各项目标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该思想旨在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把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与发展身体结合起来,思想教育、知识教育、社会教育贯穿始终,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的教养、教育和发展的目标。主张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待体育教学过程,用三维体育观来理解学校体育的功能系统,认为只有从多方面挖掘体育的功能,不断拓展学校体育的任务,才能真正发挥体育教学在整个教育中的作用,才能突出体育教学的地位。显然,“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思想存在着任务过多、要求过高等不足,难以面面俱到,在具体实践中,易使体育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思想有积极意义,是理想的教学状态,仍要发挥指导体育教学作用,但也要不断完善,使之更好地指导体育教学工作。

2.“体质教育”的体育教学思想的形成及影响

“体质教育”思想萌发于20世纪50年代,党的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提高人民的体质。当时我国处在解放初期,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根治战争创伤,改善国家经济状况,提高人民体质,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因而,1952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对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时在学校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好的情况很严重,国家为了加快改善学生体质状况,引入原苏联的《劳保制度》,大力开展学生体育锻炼活动,倡导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这一思想出现以后,一直指导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对竞技体育的发展非常重视,反映在学校体育中出现了竞技运动的热潮,强调竞技体育功能,忽视了学生体质的锻炼,而出现青少年一代体质健康普遍不良的状况。为了克服扭转这种不良状况的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不断反省体质教育的不足,开展了广泛的体质教育研究。因而,学校体育教育中再次兴起体质教育与研究热潮,不断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之一。体质教育思想是指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以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着眼,以提高学生体质及健康水平作为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一切学校体育教育工作都要为增强学生体质来开展。体质教育思想注重学生身体锻炼的直接效果,以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为主要特征,以运动处方为主要形式的锻炼过程。显然,体质教育思想扩展了自然主义体育的认识,开始了发展人体、完善人体的科学化锻炼历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建设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自主发展时期。这种体育教育思想反映了体育运动的本质特征,也容易被人理解接受,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广泛被学校体育教育运用。但是,体质教育思想只重视体育教学的生物效益,而对心理和社会效益重视不够,并且在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评价中也存在着不好把握体质的外显指标和标准,因而被一些学者批评。这正是需要不断完善理论体系,提高认识和实践的过程。

3.“技能教学”的体育教学思想的形成及影响

“技能教学”思想来自于普通教育学理论。我国现代教育理论受到美国、日本、前苏联等许多教育理论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理论,它为我国教育理论的建设起过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普通教育理论中,确定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常称“双基”教学)。这说明教学就是教和学的过程,就要教会并学懂知识、技能,也就明确了所有学科的教学工作都要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导任务。体育教学工作与其他学科教学工作具有共同点,也要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作为首要任务,但体育教学不同于理论学科教学的特点主要是运动技术教学。因而,技能教学思想(也有的称“技术教学思想”)在20世纪50年代就得以萌发,经过20世纪60~80年代的发展,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相对成熟的主导思想之一。“技能教学”思想是指体育教学中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教学思想。该思想理论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以巴普洛夫神经反射学说为学习理论依据,以体育课内外结合为教育实践条件,强调体育教学中以学生身心特点来安排运动技术知识、技能的学习;以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来安排动作技术教学过程;以课内教学、课外锻炼互为补充来完成学校的体育教育目标。显然,“技能教学”思想具有较好的理论依据,也符合教学工作要求,容易理解并为人所接受,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较为形象具体,便于教学操作,因而,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技能教学”思想也容易导致教学中重技术学习、轻体质锻炼的倾向。同时,因存在并对体育教学条件要求较高等现象,而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

4.“终身体育”的体育教学思想的形成及影响

“终身体育”思想来自于终身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是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郎格朗在《终身教育导论》中提出的。他认为,教育应贯穿于人的生命过程的始终,学校教育只是一部分,约占20%左右,而80%的教育都是在学校以外来得到的。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对终身教育理论和原则进行了系统论述。因而,终身教育思想在20世纪中后期,成为了与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社会迅速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与中国经济改革要求相适应,很快在国内就出现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热潮。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渗透到体育教育中就出现了“终身体育”思想,有许多学者和体育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终身体育研究、实践、宣传工作。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发展成为了我国现代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之一。“终身体育”思想是指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思想,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从事运动锻炼奠定基础。这种思想认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中间环节,主张在学校阶段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观念和习惯,并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显然,“终身体育”思想可以让长远观念与现实紧密结合,对学校体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组织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了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但是,“终身体育”思想过于宏观、长远,在实践中难以落在实处,在操作中难以区别是终身体育还是其他思想的体育。因而,有些学者批评“终身体育”不够明确具体、实践中不好操作。这也就要不断研究实践,完善其理论体系。

5.“快乐体育”的体育教学思想的形成及影响

“快乐体育”思想是由日本传入的体育教育思想。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教学不受重视,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出现不太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的“快乐体育”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很快得到国内学校体育工作者的接受和传播,并逐渐发展成学校体育教育的主导思想之一。“快乐体育”思想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从学生体育情感入手,把运动知识、技术作为教育目标、学生生活的内容教给他们,让学生理解、享受、掌握并创造运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养成长久参与体育活动的好习惯。“快乐体育”思想强调: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要,自主地选择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充分理解体育运动的本质,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感觉(后来发展为“成功体育思想”),从而热爱体育,养成习惯。强调不仅把运动和感情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且把运动中的内在乐趣和丰富情感作为目的。显然,“快乐体育”思想对传统体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原有的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也深受学生们的喜欢。但是,“快乐体育”理论还不太成熟,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导致“快乐体育”简单化,为快乐而快乐,在实践中出现以体育取乐学生的教学形式。说明“快乐体育”思想还要不断完善理论体系,提升实践水平。

6.“健康体育”的体育教学思想的形成及影响

“健康体育”思想来源于我国“健康第一”教育思想。早在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针对当时学生健康状况不良的现象,就提出学校教育要使学生“身体好、学习好、思想好”的“三好学生”概念,来加快改善学生体质健康不良的状况。当时毛泽东主席也强调学校教育要“健康第一”。这就是“健康第一”思想的萌发时期,但由于多种原因,这一思想在学校教育中逐渐被淡忘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感悟应试教育的弊病越来越严重,呼唤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于是,在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再次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因此,学校体育为了落实这一思想,许多学者和体育教育部门大力推出“健康体育”思想,并以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文件形式强化落实。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较好的健康理论基础,也借鉴了国外的体育认识,反映了世界都关注人类健康问题的大背景。由于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经突破了原有的生物观念,已经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多角度来认识健康,大大提高了健康理论水平,形成了多维的健康观念。加上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出现了指导理论的多元化、模式的多样化、新问题的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实践的混乱现象,急需新的理论思想来指导体育教学工作。因此,“健康体育”思想就逐渐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得以接受和传播,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主流思想。“健康体育”思想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目标,根据学生的健康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多方面发展,强调体育教学的三维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竞技项目软化、教学方法的娱乐化、教学形式的自主化、教学效果的健康化等。显然,“健康体育”思想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具有观念的多维性,对指导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一思想的理论体系还不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以上几种体育教学思想,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主流思想,对指导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是,它们各有优点和不完善之处,都需要加强研究和实践,总结经验,完善其理论体系,使之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推进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