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纪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世纪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体育本质及教育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势必严重妨碍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学生人文素质令人担忧,体育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处于空白状态。大学生人文体育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治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及身心素质教育等同等重要,因此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21世纪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体育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范 菲 王燕梅[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时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大声疾呼: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认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当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问题”。1998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即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体育人文教育属于高校人文教育的范畴。体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类对体育研究的深入而形成了宏大的文化积淀。从加强高校体育人文精神教育的现实意义出发,体育教育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的心理辅导、行为引导、认识指导、评价督导、审美诱导和道德劝导,关注高校体育的人文精神,使大学生的体格发展与其人格完善相协调,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与人格实践相协调,使大学生生命机体的健康及提高个性品质,能够和社会及其时代精神的文明相适应,使体育的发展及人的发展能够和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的发展相适应,以利于大学生身心和谐、知行统一和人文素质、综合创新能力的增强,最终为培养具有较强“能力意志”与“能力资本”、有相对完美而独立人格魅力及旺盛的生命活力的人服务。

1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影响大学生道德滑坡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处于由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那就是社会风气的严重败坏和公民道德的大幅度滑坡。这种道德的滑坡普遍存在,缺乏深厚坚实的人文基础,公民的道德滑坡是必然的。一个没有科学技术的民族是注定要落后的,而一个没有人文精神的民族是注定会灭亡的。

社会上道德滑坡的现象影响至大学校园,使不少学生的头脑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混淆;不少人的行为中,不讲信用、极端个人主义不断滋长,这些特征在体育活动中都有体现:田径场上缺少持之以恒、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寄希望于长跑考试作弊;球场上独断专行,无集体荣誉感;学生联赛出现假球、赌球现象等。

2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

2.1受中国教育人文价值流失的影响,高校长期忽视体育人文教育

当前中国教育人文价值的流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教育以苏联为楷模,奠定了以工程技术、专门教育为主,即“重理轻文”的格局;第二,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道德教育是以政治教育取代人格教育和文化、道德教育;第三,应试教育使我国教育牺牲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重智育和分数,忽视人格和道德的培养,成为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普遍现象;第四,在社会转型期,受技术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人文教育不受重视。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缺乏人文精神自然成为必然的结果。

2.2对体育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缺乏认识

至今许多人对学校体育及其教育思想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例如:“健康第一”被简单地理解为健身;“以人为本”、“发展个性”和“快乐体育”的宣扬使一些学校的体育课演变为放任无序的自由活动;“加强理论知识教育”的初衷导致极为宝贵的实践课课时被压缩,渴望到操场上享受运动的学生不情愿地走进教室听教师“纸上谈兵”。对体育本质及教育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势必严重妨碍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学生人文素质令人担忧,体育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处于空白状态。

3加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通过人文体育素养教育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其精神力量。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情绪、性格、信念和人格等道德情操,这一预期目标和一般意义上的体质、体能达标训练,都应包含于提高大学生德商、智商、情商、艺商的人文熏陶与人文教育之中。高校体育教育之根本,不仅仅要教给大学生各种身体运动,还要传授体育运动所蕴涵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伦理、体育思维方式、体育行为方式等,这些都是体育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体育人文精神的标识,从而达到既健身又育人的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培育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以增强我们的精神竞争力,这是克服腐朽、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法宝。对此要务,优秀的人文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功能。因此,通过加强大学优秀人文文化的教育,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世界、对民族和社会、对人生的理性认识,从而大大增强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这对推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通过人文体育素养教育,可以大大丰富大学生的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情感智慧主要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它反映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或者说它主要是把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某些方面更加具体化了。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感智慧对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通过加强人文体育素养教育,促使情感智慧的提升意义重大。

第三,针对当今世界普遍存着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加强人文体育素养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向度”倾向,使得21世纪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既有科学素养,又富有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这将是我国走向真正意义的现代文明的可靠保证。

大学生人文体育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治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及身心素质教育等同等重要,因此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我们应高度认识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不断实践,努力探索,推动高校人文素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鑫.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2.

[2]陈仲平,宋证远.对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本质特征及途径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1).

[3]施霏霏.新世纪的学校体育与人文精神的回归[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5).

【注释】

[1]范菲、王燕梅,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