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设定了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能力和提高语言能力的双重目标,在教学实施时存在这两个目标的协调问题。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一般采用畅销的外文原版教材。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具备与国际竞争对手、合作伙伴沟通和对抗的能力。

俞萍萍

[摘 要]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培养高素质国际化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揭示了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特点,并结合“战略管理(双语)”课程的“沉浸型”教学、分级教学、本土案例教学和考核方式改革等教学实践,在整体规划双语教学计划、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建设、完善双语教学资源和重构双语教学评价内容等方面探索双语教学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 双语教学;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实践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既精通外语又具备高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教育部再次提出“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并启动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推动了全国各个高校全面开展双语教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

一、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特点

英语是当今世界交往中重要的语言工具,是连接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桥梁和媒介,更是中国经济管理人才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中国企业国际战略的基石。培养能同时使用汉语和英语进行交际,具备高水平专业技术能力和英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其双语教学应建立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理解和吸纳其他国家的文化,促成学生形成两种语言文字进行思维,提高适应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能力。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不同于语言课程,还包含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效果上强调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获得和英语语言能力提高的“双丰收”。其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目标双重性

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设定了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能力和提高语言能力的双重目标,在教学实施时存在这两个目标的协调问题。基本目标仍是实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进一步的目标则在于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掌握国际交流的“共同语言”,最终实现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双语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对于熟练掌握两种语言之间根据工作环境和管理实践的需要进行自由切换能力的培养。双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提高,是借助于课程内容所赋予的一种特定的专业文化和语境,正如Richards &Rogers(2001)指出,只有当语言被用来“作为了解信息的途径而不是为了学习语言本身”时语言学习才能成功。因此,双语教学必须确立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是辅助性的、潜移默化的。过度突出语言能力的培养会破坏专业知识传授,也会破坏以内容作为驱动的语言学习环境。

2.对教学参与主体要求更高

专业教师作为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实施者,在教学素养上不仅需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一定的实践经验,还应具备用英语表述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辩证对待国内外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差异,在吸收西方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去芜存菁,才有可能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双重目标,同时也赋予学生双重的学习任务,既要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提高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既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学者的思维方式,又要结合本国的管理实践。因此,双语课程对于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和学习的主动性也都要求更高。

3.教学资源国际化

双语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和教辅材料,既要符合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的要求,又要适应英语教学的需求。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一般采用畅销的外文原版教材。因为这类教材在全面反映所授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济理论动态之余,还提供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使教师和学生能尽享原作者思想的真实表达。使用外文原版教材也有利于学生熟悉西方的专业教学思路和对专业知识的认知程序。但不同于自然科学教育,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具有社会文化属性。中外文化和管理模式的差异使得原版教材中的部分教学内容无法切合中国实际,较多的教学案例和教辅材料脱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学生在学习和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4.教学效果评估较复杂

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具备与国际竞争对手、合作伙伴沟通和对抗的能力。因此,双语教学中,对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等作出客观评估,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尤为复杂。一方面,双语课程考核结果所反映出的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强弱还是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需加以区分;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课程的满意度,即学评教内容,需特别设计,以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对教学具体内容和实施环节的反馈,区分出语言能力教学和专业知识教学的差异。

二、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实践

1.协调语言和专业学习,提供“沉浸型”教学环境

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是为适应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步进步,不能顾此失彼。因语言障碍影响课程学习,或只注重课程内容学习,而忽视了语言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最大化地提供“沉浸型”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战略管理(双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全英文大案例(案例篇幅超过10页A4纸)贯穿课程教学的始末。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战略理论和工具,对案例企业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在课程结束前提交该企业未来三到五年的具体战略和实施方案,最终完成约30页的全英文研究报告,进行课堂答辩。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则通过网络课堂这一平台注重引导学生查找和阅读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克服英语读写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

2.适应学生语言能力,采用分级教学

根据国内多名学者的研究(董春颖,杜春慧,2012;冯发明,2008;韩建侠,俞理明,2007)发现,英语学习成绩的差异,例如CET等级和成绩高低,对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效果有显著影响。英语成绩高的学生对于课程内容吸收快,课堂焦虑感较低,能获得较好的双语课程成绩。反之,英语成绩低的学生由于其语言能力阻碍吸收转化双语课程知识,导致学习积极性低,参与度下降,最终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战略管理(双语)”课程的教学中,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和大学学习成绩的差异,实施分级教学,是一种较好的尝试和实践。英语水平高和学习成绩佳的学生由外籍教师任课,采用全英文教学,其余学生则由中方教师任课,用中英文双语进行教学。两个班在教材和教学内容上统一。英文班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够熟悉西方的教学模式,掌握课程基本理论的同时较快地提升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中英文双语班的优势在于,能够照顾英文水平相对薄弱的学生,通过严格的课堂教学环节控制,引导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在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也关注本土企业的实践活动。

3.引进国外优质教材,补充本土实践案例

在双语教学中采用国外经典原版教材,使学生通过英文原版著作的阅读掌握大量专业术语的同时又能够学习和体会西方管理者或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教材中原汁原味的富有特色的表达方式反映的是西方管理大师的思维习惯和思想精髓,也呈现了西方管理思想的文化特征。原版教材的另一个突出优势是更新速度快,紧跟学术前沿。在此基础上,双语课程教学团队还根据中国管理模式结合中国文化,编写反映国内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小案例作为教学配套。这些小案例一般配合课程中某些章节或知识点使用,在开课前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发给学生,供学生预习、提问和课堂讨论。

4.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课程参与度

工商管理专业双语课程考核方式侧重于多方面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采用书面案例报告、课堂答辩和闭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在考查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同时,还注重评估他们的英语阅读、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等。在课程教学中由学生自由组合,5—6人为一组,以小组作为学习的基本单位,最终的考核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个人成绩以小组成绩为基准,结合个人贡献率最终评定。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无论是课堂讨论、书面报告,还是期末的课堂答辩都以小组形式进行,这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为语言能力有差异的学生提供了互动平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三、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发展建议

1.整体规划双语教学计划

双语教学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全面创新。双语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的过程。首先,合理衔接双语课程教学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一方面在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前给予学生足够的英语训练,另一方面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强化以工商管理专业内容为导向的教学。其次,合理规划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计划进度,将双语教学课程合理分布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知识建构中,增强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性。还应根据工商管理学科发展趋势,调整教学计划,推进教学内容与国际规范接轨,为实施双语教学提供系统全面的支撑。再者,合理设置双语教学中英语的使用比例,避免“一刀切”,例如双语教学全部转化为全英文教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应视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课程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地推进双语课程教学中英语授课比例的增加。

2.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建设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实施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双语教学质量的根本。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鼓励“请进来”,即从国外校外聘请外籍教师或留学国外多年的教师作为客座教授,讲授专业课或开设讲座,增强双语学习的氛围;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在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管理教育国际合作的趋势下,鼓励教师队伍“走出去”,优先向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国外的交流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使其更深地融入全球性的教育、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时代变革中。此外,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要求教师具备管理知识与英语表达相互融合的综合能力,学校应投入一定资源鼓励教师深入外资企业或跨国企业进行实战研究,积累经验,丰富课堂。

3.完善双语教学资源

对于有一定英语基础,但又不能完全独立阅读国外原著的学生而言,英文阅读能力是需要加强培养和训练的,尤其是专业英语的阅读能力更是如此。一方面,课前课后大量英文原版著作、案例的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一定程度的专业词汇,而且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有效训练。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应引进优质的原版教材。另一方面,原版教材可能在编写体例上不适应中国学生的阅读习惯,在内容上不一定体现中国管理实际等,因此,应增加专项经费组织学科骨干教师,结合科研和教学实践自行修订或编写反映我国管理思想和实践发展的教辅资料,如案例和习题库等。学校也应增加英文图书资料和英文数据库的采购,丰富双语教学所需的课外阅读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其双语学习的积极性。

4.重构双语教学评价内容

现有双语教学评价内容,或直接套用传统的单语教学评价方案,或只在单语教学评价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修订,没有突出双语教学的个性与特色,这就造成双语教学评价在实践中不能真实和客观地反映教学效果,阻碍双语教学质量提升和改革进程。工商管理双语课程教学评价内容应从师生两个维度进行重构。对教师的评价应从双语教学内容的设计、资源的开发、教学氛围的创设、学习指导与教学过程的控制等方面进行,并侧重于评价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语言的融合能力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能力。对学生的评价既应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态度,更应注重学生跨文化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多元文化的体验和适应。

四、结束语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推动和实行双语教学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也就是未来的企业家和管理者,能够具备与国际竞争对手、合作伙伴沟通和对抗的能力。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还处于发展和建设阶段。如何符合双语教学发展规律,实现双语教学设定的双重目标,仍需要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结合课程特性和学生特点,大胆探索和尝试,在授课方式、考核方式和课程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在实践中不断推出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理念,来提高双语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出精通英语的高素质的国际化管理人才。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Richards,J.&Rodgers,T.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2nd 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董春颖,杜春慧.双语教学效果和学生英语水平关系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No.86 (05):128-130.

[3]冯发明.学生外语水平与双语教学实际效果关联性实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3):141-143.

[4]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具备的英语水平[J].现代外语(季刊),2007,30(1):65-72.

[5]刘晓光,双语教学评价的理性之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75-76.

[6]俞理明,袁笃平.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03∶74-78.

[1]俞萍萍,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战略管理(双语)”浙江财经大学双语示范课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