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大学通识教育发展探索

基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大学通识教育发展探索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年,哈佛大学推出一整套通识教育方案,斯坦福大学也于1987年实施了通识教育改革。尽管通识教育是现代美国大学的产物,但欧洲各国对大学通识教育也相当重视,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清末民初,现代通识教育思想被引入中国。通识教育实际上是围绕人的人格成长展开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正直、宽容的人格养成。

基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大学通识教育发展探索

施建祥[1]

(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

摘 要:通识教育是对近代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实践,国内高校近年来对通识教育进行了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本文结合浙江工商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探讨通识教育的内涵、特点及意义,从观念、课程、师资、质量、体制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通识教育;综合素质;探索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对近代高等教育有着重大影响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实践。通识教育之“通”就是要求学生能通达不同领域之识,使学生兼通于“何以为生”、“以何为生”两个领域,这样才能形成完整、完美的人格;而通识教育之“识”,不仅局限于“知识”之识,除了理性知识以外,还包括人的情感、意志、责任等在内。它并不局限于知识的获得,还着力于全面人格的培养。因此,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提供深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的取向和方法,提供必要的学术规范,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成人成才和人格养成服务。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传统,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通识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美国,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20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一些教师开始进行通识教育的教学实践。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赫钦斯的大力倡导下,芝加哥大学进行了更全面、更系统的通识教育,这被称为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起点。赫钦斯推行的通识教育中整个本科四年都是通识教育,但这个目标太高,因此后来改为本科前两年为通识教育,后两年为专业教育。之后,哈佛大学1945年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后被称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该书宣示通识教育之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此种人需具备四种能力:一是有效思考的能力;二是能清晰地沟通思想的能力;三是能作适切明确判断的能力;四是能辨识普遍性价值的认知能力。1978年,哈佛大学推出一整套通识教育方案,斯坦福大学也于1987年实施了通识教育改革。自20世纪末期以来,通识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形式多种多样,极具特色,但最普遍的形式还是开设一组或多组通识核心课程,要求本科生必修或限制性选修,由此形成了各高校不同的通识教育风格,如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与艺术、道德思维、数量思维、科学与社会分析等;波士顿学院的核心课程包括艺术、历史、文学、写作、数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神学、多元文化等;斯坦福大学的核心课程包括人文概论、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世界文化、美国文化等。哈佛大学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学习一门人文科学课程、一门社会科学课程、一门自然科学课程。麻省理工学院要求学生必须跨学科选课,本科生必须修不少于8门人文、艺术等社会科学的课程,课程计划中社会科学占27%,自然科学占33%,技术科学占40%。一般来说,美国大学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前两年完成通识核心课的学习,后两年完成专业课程学习。

尽管通识教育是现代美国大学的产物,但欧洲各国对大学通识教育也相当重视,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在英国的大学教育中,我们并不容易见到有形的专门的通识课程,但如果因此而否定其通识教育的存在,是不符合英国大学教育的历史和当前的实践的。在英国历史上,很多学者对通识教育秉持一种非常广泛的视野,承继了阿诺德、纽曼、赫胥黎等人的自由教育思想,关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以及探索精神的培养。在德国,虽然如现代美国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并不存在,其缘由主要是因为德国大学课程具有很高的开放性,大部分课程是公开让学生自由参与和选读,除正规课程外,德国大学多安排不同的演讲和课程,以供学生学习,称之为studium generale。

中国古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识教育,在儒家教育思想中,孔子修六经、传六艺,主张“君子不器”,培养的就是德才兼备、文武皆通的全面发展的人。清末民初,现代通识教育思想被引入中国。民国初年,蔡元培先生提出要培养“硕学闳材”,要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其实就是一种通识教育思想。20世纪30年代,一些具有中西方教育背景的先贤们注意到过于重视专业培养的弊端,大力呼吁通识教育,如潘光旦说:“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梅贻琦先生提出大学课程应当按“先通后专”来设置,他主张“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本末兼骇”、“通重与专”的通识教育思想。

新中国建立后,教育模式一味向前苏联看齐,高度专业化培养成为办学的基本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素质教育的理念开始广为推行,通识教育开始被人们重视,近年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等一批重点大学都进行了通识教育改革,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而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明确提出“促进文理交融”的要求,通识教育的开展面临新的机遇。

二、通识教育的特点及其要达到的目标

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学生眼前的就业,而是为了学生一生的受益;通识教育既不是为专业教育打基础,也不是为专业教育做补充;通识教育本身是为学生成人成才这个目的服务的。回顾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我们认为,通识教育可归纳为三个特点:

一是基础性。即通识教育不是某一专业的纵深教育,也不是为专业教育服务的,而是有重点地提升人各方面基本素质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性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公民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人生目标

二是人格性。通识教育实际上是围绕人的人格成长展开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正直、宽容的人格养成。通识教育融入的“人的文化视野与能力、认知头脑、价值与道德观、情感与意志”等内容,都是人格中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的状态好了,人格的状态也就好了。

三是认识性。通识教育是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四是文化性。通识教育是鼓励学生正确认识文化传统,尊重和学习其他文化形式,能够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是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

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有比较广阔的文化视野,了解人类文明的精髓与社会生活中文明规则;有判断是非、自觉反省、表达沟通的理性头脑;有价值的辨别能力与正确的道德准则;有美的情感意趣与坚强意志的修炼及开放、合作、豁达的胸襟;使人的行为习惯乃至气质性格变得有教养,人格变得完善通达。

(一)培养学生宽广的文化视野,让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了解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文化视野主要包括本民族的和西方的文化传统与现实,大学生需要了解一定深广度的中外历史、文化、哲学与艺术的知识,这是建立健全人格的知识基础。因此,在浙江工商大学的通识课程中有“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等模块,如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外文学名著鉴赏、中外文明史等课程,即是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要。

(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理性能力,让他们成为心智成熟的人

人类文明体系中有许多复杂的内容与关系,我们要正确了解各种事物和复杂环境,就需要有一定的认知事物的心智素质与理性能力,譬如对事物情况的敏感观察力,深刻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调查、沟通、表达、反省、批判、选择的能力等。人一旦缺少这些理性能力,就容易成为一个头脑糊涂的人,一个容易被误导或愚弄的人。为此,浙江工商大学的通识课程中开设“哲学与宗教”“经济与社会”等模块,如沟通与写作、创新思维训练、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逻辑学导论、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等课程。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让他们成为正直善良和有责任感的人

我们天天都在接触价值、判别价值、选择价值和消费价值,这是人生的需要。价值包括物质价值、文化价值、情感价值等,作为大学生,几年后走向社会,首先应该懂得辨析生活中各种价值(善恶大小),不颠倒价值,不混淆价值;其次要学会正确选择价值,建立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及信仰,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其实,在西方大学教育中,也非常重视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准则的教育,并且重视以基督教精神为基础来培养人的价值信仰与道德准则。为此,浙江工商大学在通识课中开设了宗教学导论、伦理学导论、社会学导论、佛教与中国文化、《论语》与生活等课程。

(四)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意志,让他们成为富有情感意趣和坚强意志的人

大学教育需要培养人的情感意志。人的情感修养到位,待人处事就会比较内在恰当而又有意趣,也才能深刻地理解人、沟通人,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与幸福。而人有了坚强意志,做事才会有决心,才能吃苦耐劳,百折不挠有定力,才会显得有力量和品位。为此,浙江工商大学通识课程中开设了:音乐剧欣赏、舞蹈作品鉴赏、中国艺术欣赏、中国戏曲鉴赏、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幸福学等课程。

三、开展通识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逐渐被我国教育界所认同和接受,国内很多知名高校也开始对通识教育进行尝试,相比国内高校职业性、功利性的人才培养,通识教育更强调培养人才知识的全面性和能力的创新性,着力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符合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但在通识教育实际推行中还遇到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与克服。

(一)观念问题

推进通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领导、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首先,要强化领导和教师的通识意识。目前,许多领导和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还没有达成共识,甚至有些教师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还含糊不清,在这种情况下推行的通识教育质量不可能高。我们必须把推进通识教育作为实现我校本科教育发展总体目标的有效之路。培养和造就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应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有贯通的基础知识。一个汲汲于知识的一隅、对专业以外的事物一无所知的人,绝不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更不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这样的事例很多,如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提琴家。其次,在加大通识教育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舆论宣传力度,努力营造通识教育的氛围的基础上,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知识创新不断加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更需要重新认识通识教育的理念及内涵,明白大学教育回归本然的价值追求,这是我们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二)课程问题

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是通识教育的课程。通识课程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通识课应包括思想政治课(简称两课)、英语、军体、计算机、通识教育选修课等,总学分占到60分左右,狭义的通识课程通常是指人文社科、科学技术类选修课,一般是15学分左右,浙江工商大学目前在一、二年级开设“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哲学与宗教、经济与社会、数学与自然科学”五个方向的通识选修课,要求学生选学8学分,同时在三、四年级还开设任意选修课,要求选学9个学分。目前看来,课程和学分都有了,但课程质量还有待提高。我们认为,通识课程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第一,这些课必须是改变学生思维方式、观察世界角度的课程,而不是为了立即学以致用的实用课程。这些课程的精髓内容应该在20年甚至40年后学生还会记得。第二,这些课程必须以成熟学科为基础,必须有深度和系统性。第三,这些课程必须覆盖足够宽的领域,而不是很窄的话题,特别是所谓的热点话题。第四,课程设置还须坚持“以人为本”,广泛听取社会、教师、学生的意见,适当考虑学生的需求,根据他们的需要开设课程。

(三)师资问题

通识课程教学师资薄弱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校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大学长期以来以专业教育为主,目前我国大学教师队伍的主体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80年代大学毕业生,他们大都在前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很难开出跨学科、综合性、文理交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通识课程。在教学方式上,也大多习惯以讲授知识为主。二是名教授承担了较繁重的科研任务,加之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专业轻通识”的思想观念。所以,他们参与学校通识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倒是工作量不满的青年教师,尤其是年轻的辅导员承担通识课教学任务更积极,他们通常把通识课当做“练手”的机会,可一旦有了专业教学与科研任务后,大多会放弃通识课。通识课是全校性的课,只有教师积极参与,才能开设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因此,必须重视通识课程的师资建设,首先要让教师认识通识教育的理念及内涵,让教师有承担通识教育的使命感;其次要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除了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对其他学科领域进行“广、深、博”的学习,特别要培养教师的文化素养,使教师具备良好的通识教育素质,从而成为通识教育的合格教学者。最后,学校应在物质上给开设通识课的教师以一定的资金资助,让教师购买教学资料、参考书和各种必备的教学工具,使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掌握最新的资料;在精神上要给予教师相应的荣誉,在评价方面应全面、公正、客观,保护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四)质量问题

通识教育要吸引学生来选修,首先必须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尽管近几年浙江工商大学积极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不断推进案例式、研讨式、启发式教学,实行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等授课方式,但“填鸭式”“一言堂”的上课方式依然存在。如果不进行教学方式的彻底改革,也就不能有效落实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就成为一种空谈。因此,通识教育不论在教学方法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必须有新意,努力营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课堂热情,吸引学生积极选修通识课程。为了更好地实施通识教育,浙江工商大学应以课堂有效互动作为通识教育教学方法改进的突破口,加大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要提倡“讲授+阅读+讨论+论文”的教学方式,加大阅读量和阅读深度,重视课堂讨论。课堂讨论能将讲授与阅读的内容引向深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体会不同的观点及沟通方式。对于规模较大的通识课堂,可以考虑建立研究生助教制度,协助组织课堂或课外讨论。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认为,对于课程与教学,总体而言,教学方式比课程设置更重要。

(五)体制问题

建立有利于开展通识教育的管理体制是大学通识教育顺利发展的组织保证。一是改革招生体制,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混合实施的,即学生在明确专业身份之后,与其专业课程同时学习这必然会导致学生不重视通识课程,通识课程最终变成“营养学分”。如果能按大类招生,新生一年级集中接受通识教育,并由专门的通识学院来承担,这无益能极大地提高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二是改革培养模式,包括修订本科培养方案和本科培养计划,改变学生选课体系,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完全学分制。三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真正发挥导师在通识课选课中的作用,避免学生选课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贾宏春.美国大学通识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1).

[2]赵义华.通识教育的困境及其因应[J].现代教育管理,2011(1).

[3]张颖.后现代视野中的通识教育观念反思[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

[4]张冲.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他山之石[J].复旦教育论坛,2011(9).

【注释】

[1]施建祥,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金融保险专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