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众教育视阈中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探索

大众教育视阈中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探索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识教育在二战前后的美国兴起,并逐渐成为当今国际高等教育中的一大潮流。因此,我们认为在教育实践中应加强通识教育,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应成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因此,课程教学安排的是否合理是成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能否相互融合的关键。

大众教育视阈中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探索

社科部 丁留宝

通识教育在二战前后的美国兴起,并逐渐成为当今国际高等教育中的一大潮流。近几年来,一些高校走在国内通识教育改革的前列。应时代的要求,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对此愈益关注,并在2010年人才培养方案,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要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这一原则。下面作者就此问题谈谈看法。

一、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几年来,高等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1999年根据国务院的指示,高等院校扩招。1998年毛入学率为9.8%,2002年达到了15%,这是世界上公认的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一个标志。所谓毛入学率就是同龄人当中上大学,就进入了大众化教育。如果达到了50%就达到了普及化教育,我们2002年是10%,到2005年就达到了21%,这个速度是极其惊人的。所以中国高等教育短短七年时间,它的规模发展的如此之大,从此中国高等教育就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而且毛入学率继续在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果,这样的改革和发展总体讲它适应了国家改革发展总的大的实施,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入总的要求,在相当的程度上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并且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大的改革、大的发展,这就对高等教育培养模式、教育机制、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分工的精细,这就需要更多的具有专业性较强的人才来填充社会发展所面临人才的匮乏,而这种一味迎合社会需求的结果是,院校培养的人才虽然在技能方面有所提高,而在人文素质等方面与其所接受的教育并不成比例,而这种教育从长远看并不适应社会的需求。有学者曾指出,在西方发达国家,知识经济逐渐取得主导地位,新兴的服务业蓬勃发展,过去“从一而终”的职场模式不可能再出现。对于这种变化,“提高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研究小组在1984年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谁也不能确切知道新技术革命将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的劳动力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因此,我们的结论是:为未来所做的最好准备不是为某一具体职业而进行的狭窄的训练,而是使学生能够适应变化的世界的一种教育。”学校不仅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更重要的是,学校还应站在更高的平台,有更宏远的视野来培养人才。因此,我们认为在教育实践中应加强通识教育,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应成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

实际上,从世界劳工组织制定的新一代工作者能力要求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制定的国民能力标准中可以看出,为适应未来职业变化的需要,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认为,国内高等院校应该认清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做好通识课程的改革与整合,拓展专业知识教育的培养路径,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把他们培养成为既有技术又有文化,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既有职业资格证书又有事业心和开拓精神,既会工作又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使他们不仅成为已有职业和岗位追求者,而且成为未来职业和岗位的创造者。

二、“通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以人为本”应成为学院办学理念的核心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以育人为本,认识到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是有其价值、尊严、需要、兴趣、个性和自主性的主体。为此,我们应以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应注重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理念追求与价值取向,为社会提供更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1.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及培养制度的改革

教学目的的最终实现要靠课程教学来实现。因此,课程教学安排的是否合理是成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能否相互融合的关键。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与选课制度安排上做足文章。其一,在课程设置上要尽量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即在专业性较强的学院如生命学院、通信与电子学院等,需要开设一些更有人文色彩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安排给那些拥有较强技术型的人才有更多的人文素质的渗透与培养。其二,要让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有更强的自由度,打破学院选课方面的人为限制,例如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文学院的学生可以自由选课,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与选择。其三,加强公选课的建设。相对而言,公选课一般都是专业教师本身专业的课程,他们一般对这一领域有更多的认识,因此,公选课的开设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和人文素质的提升。

2.课内课外相结合,打造通、专融合的平台

深化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途径的改革,由单一的第一课堂专业教育和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实训实习转化为二者的有机结合。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各自的活动理念中共同融入“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理念。根据本科院校“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加强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突破口,在生活中体验和推进“通专”结合。要在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训实习中有意识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创新,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

同时,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开展课外读书活动及其他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身心修养,开阔学生的通识视野。而作为高校教育主载体的专业教育更要坚决抛弃“为专业而专业”的教育模式,专业教育中应融入“心智”教育,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注重挖掘专业教育的通识内涵,让学生提高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启发他们的哲学思考和艺术灵感,将专业教育逻辑的、分析的、理性的教学方式与通识教育隐喻的、描述的、诠释的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3.营造通、专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学校的每个墙壁、每块绿地、每个墙角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本科院校要着力营造美而不奢、简约而高雅、充满文化寓意的校园环境。校园的一砖一石、一桌一凳、一草一木都是学校精神的物质载体,体现了一所学校与众不同的文化风格,学校的建筑风格、自然风景特色、环境整洁水平、设备现代化程度以及主要道路和标志性建筑物的命名等,这些均构成了学校的整体环境。这些设施若能得体高雅,就能随时随地地感染和熏陶学生。

与此同时,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同学们在文化活动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学校的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开展,在启发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诱导学生见贤思齐,提高学生们的通识素养和专业精神上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高校可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校园物质文化环境以及精神文化环境的投资建设。

当然,要达到将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除了需要上述软硬件条件做支撑外,还必须具有一支具备恢弘的学科视野、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一流的管理、统合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显然,这样的教师队伍在大学普及的时代是缺乏的,也是影响高校通专教育改革进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这是一个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有待我们去探讨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