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综合素质

提升综合素质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西方主流媒体相比,我国国际传播队伍不仅在规模上有差距,在队伍综合素质上也有差距。职业化程度不高是目前我国国际传播人才队伍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成为制约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一大瓶颈。首先,国际传播人员应当具备符合国际传播事业要求的职业技能,并“精于此道”,这是职业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提升综合素质_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

与西方主流媒体相比,我国国际传播队伍不仅在规模上有差距,在队伍综合素质上也有差距。职业化程度不高是目前我国国际传播人才队伍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成为制约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一大瓶颈。

职业化是从业人员职业资质、职业态度、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意识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职业化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单位及其从业人员进入成熟期的标志。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英等西方国家,记者的职业化已经走过很长一段路,行为准则和行业规范已经日臻成熟。而我国新闻行业进入市场化的时间较晚,国际传播事业大发展的序幕更是近几年才正式拉开,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规范等都还处在初步发展当中,与西方媒体有着不小的差距。

在竞争极其激烈的全球信息市场上,中国媒体要想突破,必须提升信息的采集能力和专业水准,而要做到这一点,人员的职业化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如何推进国际传播人才的职业化建设?应该从职业技能、职业精神与职业规范三个核心方面入手。

首先,国际传播人员应当具备符合国际传播事业要求的职业技能,并“精于此道”,这是职业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任何职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与时俱进。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外语能力是衡量国际传播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然而,如今发展到信息化时代,国际传播事业已经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外语技能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之外,在深刻了解当前国际舆论场的基础上更加灵活的跨文化沟通技巧和更加现代的国际传播观念都是人才素质的应有之义。这也是国际传播事业不断发展成熟的表现,只有达到这种标准,从业人员才能变为“专业人员”,我们国家的国际传播媒体才能在产品质量和影响力上有一个巨大的飞跃。

其次,应该培养国际传播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包括因职业追求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专业意识,和对职业发自内心热爱而产生的热情与忠诚度。每个职业人因职业而产生责任,都应该清楚自己担当的职业角色和岗位职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国际传播从业人员的职责内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几十年前国家和媒体实力都比较薄弱的背景下,驻外记者自采、原创的内容很少,很多新闻是选编当地媒体的报道。而现在,及时进入重大或突发事件的现场与西方媒体“贴身肉搏”已是驻外记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如此,过去并不重视的经营、管理工作都成了驻外记者的重要任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从业人员都对自己职责的变化充分理解,反而在认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和误区。应该在职业责任感上对从业人员强化教育,破除传统陈旧的观念,强调国际传播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对各类岗位的职责做出明确的规范和定位,使其内化为从业人员的目标和原则,这样才能挖掘出更大的人才潜力。

第三,完善采编流程的设计与规范,为职业化建设夯实基础。在国际传播领域,职业化建设的关键一环就是要完善国际传播采编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设计与规范,包括岗位的设置,信息的采、编、发流程,海外记者站的调度、应急报道体系的建立等等。流程的完善与从业者技能的有效发挥息息相关,与产品的质量控制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媒体在这些方面还有巨大的改造空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