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呼唤质量管理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呼唤质量管理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是党与政府、社会以及高校自身极其关注的话题。这虽然与社会大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距离质量管理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管理是以师生为对象,以保护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为基础,以维护校园秩序为重点,对校园安全隐患的消除、突发事件的处置、矛盾冲突的化解等进行领导、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的活动。

1.3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呼唤质量管理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是党与政府、社会以及高校自身极其关注的话题。长期以来,高校在为创造安全有序校园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高校不安全事故、不稳定事件仍时有发生,校园安全稳定隐患在短期内也难以完全消除。这虽然与社会大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距离质量管理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有着密切的联系。运用前人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行为,使我们的行为更具目的性,克服盲目性,应当成为我们自觉的行动。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已经被成功地运用于许多性质不一、规模不等的组织中,实现了在最经济的成本下,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推进校园安全稳定管理标准化建设,对于加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管理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1 安全与安全管理

“安全”一词有着广泛的含义,如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校园安全等。在安全管理学中,所谓的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态)及其保障条件。换言之,人的身心存在的安全状态及其事物保障的安全条件构成了安全的整体。[11]

安全问题具有因果性。出现安全事故是多种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结果,一个因素是前一因素的结果,同时又是另一个因素的缘由。因果性决定了安全问题产生的必然性。因为安全事故因素及其因果关系的存在决定了事故或迟或早会发生。同时,因果性也决定着安全问题发生的规律性、可测性和可控性。解决安全事故因素的因果连锁,即可消除安全隐患、中止不安全事件的产生。把握安全问题产生的规律性,就能够对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预测,也就为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工作进行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安全管理可以分为宏观安全管理和微观安全管理。微观安全管理以企业、事业等组织为安全管理主体,其研究对象是涉及生产、生活各系统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工作环境之间在避免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方面存在的关系,通过合理、有效地配置系统内各要素及其协调要素之间关系,从而保证安全环境的实现。

安全管理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为安全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和责任原理等方面。系统原理提出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安全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在运用系统原理时坚持动态相关原则,即安全管理系统会受到系统自身的条件和因素的制约,也会受到其他有关系统的影响。加强与安全有关的因素的动态把握,从多角度分析、防止不安全事件发生。同时,要求坚持整分合原则,即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对各类安全管理中的要素、环节等进行有效整合。人本原理提出了安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中心,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预防原理要求安全管理中预防为主,减少人、物等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强调预防为主,要求减少“应急”思路,将事故和事故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强制与责任原理是安全管理原理中两个重要原理。安全行为规范具有强制性,相关安全标准执行具有强制性。由于安全问题涉及各级组织,明确安全责任制度,强化责任追究,能较好地提高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心。

1.3.2 稳定与稳定工作管理

稳定,一般意义而言是指“稳固安定”或“没有变动”。关于稳定的研究,多年来,我们所指的稳定是以政治稳定为核心的社会稳定,倾向于把社会稳定界定为一种相对的稳固安定的社会状态。社会稳定的最低要求是不发生社会动荡,最高要求是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2]系统的稳定依赖于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整合。社会系统是由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上层建筑等诸多要素与诸多子系统相互依存、非线性耦合等共同作用构成的一个复杂巨系统。[13]社会的稳定不仅要受社会系统内部子系统的影响和干扰,而且也会受到来自外部各种自然要素的影响和干扰。能否实现稳定,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耦合构成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关系。

所谓稳定工作管理是组织通过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利用经济、法制、文化教育等手段缓解和消除不安定因素,确保系统正常有序地活动。影响系统稳定的因素是多元的,利益的冲突、制度的变迁、环境的突变等都会影响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安全工作与稳定工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安全事件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若组织没有提供相应劳动保护而产生的安全事故可能引发组织成员为争取利益而冲突,造成组织秩序混乱。组织也有可能因在处置不安全事件中的不科学行为产生不稳定事件。因此,日常生活、学习、生产中的安全问题也会引起稳定问题。

1.3.3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管理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管理是以师生为对象,以保护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为基础,以维护校园秩序为重点,对校园安全隐患的消除、突发事件的处置、矛盾冲突的化解等进行领导、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的活动。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校园的安全管理,主要指校园管理者及其他成员对安全生活、学习和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二是高校校园稳定管理,指校园管理者及其他成员为营造有序校园开展的管理活动。

分析历年来发生于各高校的不安全稳定事件,可得出高校安全稳定事件的主要特点。即事件发生时间上的突发性、事件产生原因的潜伏性、事件发生表现形式上的群体性和事件发生后果的社会性。

突发性是指高校不安全稳定的事件往往是突然发生,甚至是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发生,人们很难预测事件发生的时间。如1998年1月22日,某医学院10名学生在济南市某医院实习,因使用电炉不慎起火,当场烧死5人,烧伤5人。2008年11月14日早晨6点上海某商学院女生宿舍发生火灾事件,最终4名女生跳楼身亡。诸如此类的消防安全事故都是在短时间内发生,后果相当严重。

潜伏性是指高校不安全稳定事件虽然在时间上有突发性,但绝大多数事件是人祸而非天灾。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各类要素在人们不注意下形成,事故发生是必然的而非偶然的。以上海某商学院火灾事故为例,经公安、消防部门对事故进行分析,确定起火原因是寝室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若将此原因作进一步分析,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投入问题。宿舍楼的灭火器均已过期,学生公寓的消防通道也不符合规定的要求。二是教育问题。主要是学生逃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以及未能很好地遵守宿舍用电安全的规定。三是管理问题。一些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已经众所周知,公寓管理部门有效管理未能到位。一旦到了特定的时间,各种引发火灾的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火灾发生,酿成惨剧。

群体性是指高校安全稳定事件影响面大,往往参与人数众多,具有群体性。有限的校园空间里集聚相当规模的师生的现状决定了高校安全问题和利益冲突问题一般影响面较大。校园里的安全事件和稳定事件往往在短时期内“发酵”,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一旦发生高校安全稳定事件,往往有众多的人员参与或响应。2006年6月中旬,郑州某大学独立学院2003级、2004级学生因文凭未能按先前承诺的以母体学校名义颁发而发生冲突,造成了众多学生参与的、持续数日的冲突事件。除了利益冲突以外,高校学生的群聚性特点也可能出现非利益冲突,有时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影响或校园内部的管理工作并不对学生的利益产生直接侵害但仍产生影响校园秩序的事件。

社会性是指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不仅是校园组织内部的事情,它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若控制得不好,不但引起校园内部混乱,也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从中外历史和现实情况来看,造成社会秩序动荡的事件总与高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高校大学生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独生子女的比例在稳步提高。学生求学背后是整个家庭的期望和理想。高校的安全与稳定问题也始终影响着每一个家庭,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管理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环境安全管理。环境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依据安全规范与标准,在规范消防设施、建筑安全设施、食品安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以及防盗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与管理,以达到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目标。二是行为安全管理。从事故致因理论得知,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产生事故的因素之一,加强师生的行为安全教育、管理是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的主要手段之一。如学生进入实验室前的各类安全规范、程序教育,外出活动时的安全事项提示等,都应成为师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三是心理安全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是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在学业、情感、经济、人际和前途压力等影响下,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会出现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等情况。如抑郁症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自杀、自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立各级心理辅导站、完善干预网络、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应成为当前高校实现心理安全管理的主要途径。四是校园稳定工作管理,也可称为秩序安全管理。主要是高校对校内外各种已存在的稳定隐患或突发事件所开展的预防、控制及处置的活动。从影响校园不稳定因素的空间来源来看,有来自校内的,也有来自校外的。从诱因来看,既有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有短期内突现的问题。从影响后果来看,既有影响校内正常工作、生活秩序的事件,也有冲击社会秩序的事件,如图1.7。

img8

图1.7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管理鱼骨图分析

从当前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管理的实践来看,重复性、可控性、可预见性及系统性是其四大特点。校园安全稳定基本知识的教育、校内外舆情的采集与分析、校内教学实验场所的安全检查、后勤保障质量的监控等都是经常性、程序性的工作。安全稳定工作管理的重复性要求管理者通过长期的管理实践,将那些已经被实践证明能达到最低令人满意效果的管理活动形成规范化的文件、程序。安全稳定工作的可控性表明,如果安全稳定舆情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完善、突发事件的处置正确,是能够将事件危害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的。

可预见性是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管理的又一特征。绝大多数影响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事件都是可以预见的。无论校内还是校外的影响因素都可从不同的观察点加以预测和评估,对各类因素影响面和影响强度给予分析,在测量的基础上实施预防工作。

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管理的系统性要求通过各子系统的协同,促进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转。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系统性是指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是学校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的中心任务是育人,同时履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该子系统运行的情况直接关系到中心任务的完成。同时,系统性也明确安全稳定工作并非学校单一部门的责任,涉及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因素不仅是传统观念上的校园及校园周边治安问题,它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后勤保障水平、行政管理能力关联度极大。近十年来引发的危害校园安全稳定事件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系统性要求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管理宜从宏观角度思索这一问题,将资源配置、职责分解、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科学的加以规划和实施。

1.3.4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质量管理研究的思路

如果从泰勒科学管理运动,强调工厂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作用时计起,质量管理已经走过近百年历程。质量管理也从质量检验阶段发展到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标准化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质量管理理论特别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已经被我国许多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专家们高度关注。许多企业开始尝试在组织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开展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随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政府部门中也得到了应用。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高校学生骤增,政府、社会以及高校自身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开始关注,一些先知先觉的高校认识到在高校快速扩张和发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控制和保证问题,并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结合,开始尝试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同样,指导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安全管理理论、冲突理论等也存在着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交叉、融合的要求。探究校园安全与质量管理、安全稳定影响因素与过程管理、PDCA方法与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优化、校园安全稳定状况与顾客满意、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标准化研究等都应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者研究的课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校的办学空间有了新的拓展,政府对办学的投入逐年增加,办学质量和效益等都有了新的提高。由于高等学校在整个社会组织结构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大学生在社会各类群体中的特殊性,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秩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长期以来,对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研究,感性认识多于理性思考,经验办事多于遵循规律,应急性管理多于标准化管理,安全稳定工作管理处在低水平的重复状态。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指导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管理,构建安全稳定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实行标准化管理,能够让安全稳定工作质量管理理念在全体师生员工中确立,安全稳定工作管理的职责进一步明确,影响安全稳定因素得到程序性的消除,管理绩效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TQM视野下的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研究是一个较新的视角,是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管理标准化的基础,也成为国家教育部2009年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可以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安全管理理论、冲突理论等有关理论的基础上找到理论的结合点,在测量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实践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差距的基础上,构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质量管理体系。

研究框架如图1.8所示:

img9

图1.8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质量管理研究的基本框架

【注释】

[1]赵涛:《发现戴明》,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杨启善等:《全面质量管理总览》,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年版。

[3]约瑟夫·M.朱兰著,《朱兰质量手册》,焦叔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菲根堡姆,《全面质量管理》,杨文士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

[5]史蒂文·科恩、罗纳德·布兰德:《政府全面质量管理》,孔宪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陈志田:《质量管理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年版。

[7]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8]陈宝智:《安全原理》,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9]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10]Cohen L E,Felson M: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79,44(4):588-608.

[11]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12]许庆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改革开放30年来的改革发展稳定理论》,《理论学刊》2009年第9期。

[13]杨多贵:《中国社会稳定与安全预警系统的理论设计》,《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年10月第11卷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