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理科大学生课外创新素质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理科大学生课外创新素质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念环境、制度环境、物质环境等因素的研究与实践,初步探索了理学学科学生课外创新素质培养体系的规律性内容。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从创新教育的大课堂入手,主动将学生的课外教育培养和课内教育培养结合起来,在积极配合学校教务部门推进课堂教育改革的同时,高度重视改革和优化学生课外教育渠道,构建了具有理学特色的“12345”大学生课外创新教育体系。

构建理科大学生课外创新素质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王 雷[2] 励立庆

(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32)

摘 要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高校实际探讨了利用课堂外途径构建理科学生创新教育体系的具体举措和所取得的成效,并就继续完善和改进该项工作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 理科大学生 课堂外途径 创新教育 体系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高等学校作为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传统教育由于注重知识的单向灌输和忽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扼杀了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教育应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出发点,通过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和建立保障机制,端正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水平、接受能力和偏好加强引导和培育,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传统教育过分强调课堂教育,满足不了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延缓了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创新教育应突破传统的课堂概念,建立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融互补的大课堂观念,构建必修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创新思维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念环境、制度环境、物质环境等因素的研究与实践,初步探索了理学学科学生课外创新素质培养体系的规律性内容。

一、踏实工作,推进课外创新素质教育的体系化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的创新人才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实施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社会角度讲,涉及到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条件、国民对教育的认识、资源流动和调配等方面。从学校角度讲,存在学校定位、发展战略、管理水平、资源整合机制等各个方面。学校创新教育的实施,既需要学校的统一规划、落实和调整,也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和各个单位的主动配合。

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从创新教育的大课堂入手,主动将学生的课外教育培养和课内教育培养结合起来,在积极配合学校教务部门推进课堂教育改革的同时,高度重视改革和优化学生课外教育渠道,构建了具有理学特色的“12345”大学生课外创新教育体系。其中,“1”是指一个学术交流研讨中心——理学论坛;“2”是指大学生课外科技基金和“雏鹰”培养基金两个资助基金;“3”是指大学生数学建模基地、物理自主实验基地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三个创新基地;“4”是指“格致杯”数理知识竞赛、“高教社杯”数学建模竞赛、“穷理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高等数学竞赛四项学术性赛事;“5”是指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校园精品文化活动、学生学术性活动、假期校外社会实践、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五大课外教育模块化载体

“12345”理科大学生课外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在围绕浙江工业大学创建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目标和“加强精英意识,培养创新人才”的指导思想,根据以人为本、创造条件、走进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新时期的要求,紧密结合学院自身条件、现有基础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该体系充分利用课内与课外两个课堂、校内与校外两类空间,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规律着眼,有机整合和优化各类资源加以梳理和分类,并以体系化、规范化、载体化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在注重引导学生需求的同时切实满足学生个体的多样化要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保障。

“12345”体系中,五大课外教育模块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涵盖了学生课外创新素质教育的观念环境、制度环境、物质环境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活动设计、组织实施、保障落实、评价反馈的系统规则,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全时空的舞台,是整个课外创新素质教育体系的主体。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制定和完善大学生个体发展计划、全面开发学生内在潜力为主线,为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划,并提供全面的训练和培训的机会,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有为性。校园精品文化活动则是相关部门、学生组织利用组织优势、资源优势,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学生中开展内容丰富、影响广泛的群体活动,突出主题性和教育性,对学生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校园精品文化活动为最广大学生提供了交流、沟通和发展的机会,使学生的多样性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学术性活动是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提出的,而假期校外社会实践为学生提高实践能力而设计,并为学生在走入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和人格塑造。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旨在通过建立客观、公正、具体的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引导学生明确是非观念、端正学习态度、调整努力方向,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成才。

理学论坛是一个以促进学生明白事理、追求真理为基调的学术性论坛,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安排本校教授、博士和优秀毕业学生对学生定期进行学术讲座、成才报告、座谈咨询等活动,为学生及时了解当前科技和学科发展前沿,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和兴趣,探讨个人发展可能性和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理想抱负水平提供了开放性的平台。理学论坛推进了我院学生学习氛围的营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为何学习和如何学习的问题,在整个课外创新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两个资助基金、三个创新基地和四项学术性赛事从成才规律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并结合自身实际所建立的包括资金保障、场地保障、机制保障的保障体系,为学生阶段性成才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广阔舞台,为精英人才的脱颖而出创设了外部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整个课外创新素质教育体系的重点。其中,两个资助基金中大学生课外科技基金是针对科技和学术项目的,“雏鹰”培养基金是针对个人和团队的,只要条件成熟,个人或者团队都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申报,形成从项目到人的创优扶优壮优的长效机制

二、初见成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成立于2000年。五年来,学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利用课外渠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紧缺的事业经费中拨出专款设立学生课外科技基金和“雏鹰”培养资助基金,加大对数学建模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的投入,创建数学建模创新基地和物理自主实验创新基地,整合资源开设理学论坛,支持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校园精品文化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我院学生浓厚的学习风气,为我院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成绩喜人

首先,考研、出国深造成为我院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成立了考研俱乐部、设立考研寝室等,为考研营造氛围和创造环境。00级79名学生中,学生报考研究生数近50人,报考率逾60%,有22人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研究生录取率达到了该年级学生数的28.6%,且考取者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被录取到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全国知名科研院所和重点大学就读。

其次,我院学生在标志性考试中成绩突出。在历次英语四级统考、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等标志性考试中,我院学生成绩均名列学校前茅。如01级学生英语四级统考通过率达73.3%,列全校理工类学院第二;02级学生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VB通过率达90.4%,列全校第一,C语言通过率达90%,列全校第三。

第三,在学年评定中,我院学生获奖率高。如在2003年,我院获奖学金总人数达108人(次),获奖率占学生总人数的34.2%。其中,在我校享有很高荣誉的李寿恒奖学金、刘化章奖学金、新光奖学金等专业奖学金各1人,在全校各学院中获奖比例最高。

此外,我院牢固把握严进严出的教学要求,对毕业生加强毕业环节的指导。2004年首届毕业生的论文优秀率达16.5%,其中有3篇为全英文论文,这在我校理工科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中还是首次。

(二)学生活动参与面广泛,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首先,积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自我发展规划和设计,并通过举办业余党校、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社团文化节等载体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与培训,并支持学生参加高水平的托福、雅思、计算机认证和考研等辅导培训班,定期对学生素质进行鉴定认证。2004年,我院各类社团总数达7个,参加社团学生总人数364人,占学院总人数的71%。获得各类等级证书的学生人数持续上升。

其次,校园精品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总体要求,形成了与学科专业紧密联系三个大型系列活动,分别为浙江工业大学数理文化节、“理学四月天”团日设计活动月和“新光闪耀”新生文化节。通过广泛发动、周密部署和精心组织,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我院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参与面达70%以上,人均参与活动达2次。通过校园精品文化活动的开展,主流思想得到了倡导,正气得到了弘扬,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发挥,个人才华得到了施展和提高。

第三,暑期社会实践全面开展。将社会实践课程化,按照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2003年,我院根据点面结合、全面带动的原则,确立了科技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学生课外科技基金课题研究实践小分队和回乡社会经济与科技调研小分队等形式,使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中,“采撷小康之光”社会实践小分队走入农村,以采集农村在实现小康社会中的成功经验并加以宣传为主要目的,在服务“三农”的同时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浙江日报、教育信息报和中国共青网等媒体的关注。

(三)学生科技学术成果显著,创新素质不断提高

以两个资助基金和三个创新基地为支撑,以四项学术性赛事为载体,我院学生的科技参与面不断普及,科技学术成绩显著,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首先,学生科技学术活动开展活跃。2003年我院学生课外科技立项达25项,学生参与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19.9%。2004年科技立项达到37项,2005年达到55项,已有10余名学生获得“雏鹰”培养基金资助。数学建模创新基地和物理自主实验创新基地对学生开放,有选择性地参加四项学术性赛事已成为我院学生的普遍要求和愿望。2004年参加校级以上学生创新类赛事的学生人数共251人(次),占学院学生总人数的39.8%,占二年级以上学生总数的58.9%。

其次,在大型学术性竞赛中取得佳绩。近年来,理学院学生在全国“高教社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五组,浙江省一等奖四项;2004年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的学生总数达48人(次),占理学院学生总数的7.7%,占二年级以上学生总数的11.3%;2004年理学院首批本科毕业生中,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学术性竞赛奖项的学生数超过学生总数的30%。

三、构建理科大学生课外教育创新体系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与时俱进,实现观念创新

一是牢固树立大课堂的观念。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人们都认识到,利用课堂外渠道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培养已经成为大学生教育培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有效性。在当前形势下,创新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利用课内课外两个渠道加以统筹和协调,确立课外教育培养和课内教育培养优势互补,相互推动的大课堂观,牢固树立课堂外教育的重要性。

二是始终把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创新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实践,从而促进自身发展和实现个体价值。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需要、兴趣是创新素质形成的内因,教师的教育方法、内容是形成学生创新素质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因此创新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同时明确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务必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有机整合,提供制度和机制的保障

一是要将大学课外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意设计和有机组合,优化学生成才环境。在大学生活中,学生活动主要有两类,一是个人、寝室、社团以及志趣爱好性格相投的小团体自发组织的活动;二是学校组织或者有意引导学生组织的活动,应该通过主题倡导、资助体系、考核机制等方式全方位介入学生的日常活动和生活,通过各类活动载体设计和相互组合,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提供舞台,使学生的课外生活处处充满机会,使每一个学生时时拥有机会。

二是要组建机构,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狠抓落实,逐步推进。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为培养适应高度竞争和高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而进行的一项整体教育模式的改革。目前尚没有明确固定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加以实施。而高校德育教育具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实施队伍。在当前形势下,可以借助高校德育教育机构来主导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由于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本身的复杂性,必须作为学校的战略任务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尤其要克服创新教育方式和内容的随意性、多变性。

三是构建完整的保障体系,强化创新教育的效力。创新教育要搞出成效,必须形成氛围和共识,必须形成完备的保障机制和投入机制。要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和组织机构,组建高素质、高业务能力、新老结合的爱岗敬业的工作队伍,创设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活动载体体系,保证经费和场地的长效投入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从而持久地推动和深化创新教育的实施。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样性需求

创新与个性是同义语,没有鲜明的个性就没有创新。创新教育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同时,随着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不仅学生数量激增,而且在质量上也呈多样化趋势,这就必然导致学生群体的需求相应地呈现多样化。辩证把握和正确处理学生群体的全面培养与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学校对学生群体的统一要求与学生群体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之间的关系,在兼顾共性和统一性的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模式设计上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性需求的要求。

(四)促进学生社会化

一是使学生走入社会,把握时代脉搏,在实践中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从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中寻求结合点,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提升理想抱负,端正创新动机,增强创新动力。

二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良好的愿望,青春的热情,创新的意识,创造的激情,只有在实践中转化为有形的理论和器物,并推动社会的进步,才最终体现为创新能力。也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后,才能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阙大顺,卢凌.探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体系[J].交通高教研究,2002.(4):43-45.

[2]李雪峰.论创新素质教育的内容与要求[J].社科纵横,2004.(4):171,181.

[3]张旭东,陈欣,马强慧.高校德育与创新素质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