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教学的理论探索与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的理论探索与体系构建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结论为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这个观点是将理论与实践对立起来。这是因为,高校今年的教学普遍出现与实际脱离的情况,一味强调理论性。一些高校和教师把实践教学理解成为“师傅带徒弟”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显形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看书和课堂的教学方式来实现,而隐形知识是不容易通过教学的方式来传授,必须依靠“师傅带徒弟”的经验交流来获取。实践教学的落实和评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实践教学的理论探索与体系构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王 健

摘 要:本论文探讨了财经类高等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通过实践、研究、思考、再研究、再实践的行动研究方法,剖析了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普遍认识和困惑,提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落实应该立足于基于社会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观点。本课题组试图探索重新认识实践教学的角度,提出以技能识别和传授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理论体系。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角度,把实践教学定位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研究结论为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本科教学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战略

一、有关实践教学的研究背景

实践教学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的财经类高等学校来说,构建一个健全可行的、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即社会观察与调研)、实验教学、专业实习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实现学校所属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高〔2005〕1号文件中多次提到高等学校要重视实践教学,并强调高等学校应该“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至为关键。但是,当前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这个环节。我国本科教学质量在世界上是先进的,但是也有严重不足,最为突出的就是实践能力较差。”

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不断改进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

二、有关实践教学的认识

对于什么是实践教学,什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各方面的看法并不一致。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

1.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

一些高校和教师,从教学内容角度理解实践教学,认为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提出的。实践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与专业实践相关的知识体系,其内容有别于理论教学。鉴于对实践教学从这个角度出发,落实实践教学的措施是强调开设更多的实务类课程,强调在教学中教授与专业工作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这个观点是将理论与实践对立起来。试图在教学中强调实务类课程的重要性。从教学方法角度看,实践教学可以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相对于理论教学模式,可以强调感性认识,演示、实验,动手操作等都可能是实践教学的形式。

2.实践教学就是“实用性教学”

一些高校和教师,从教学的效果看,认为实践教学就是“实用性教学”。他们认为,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应该达到实用性的目的,也就是能够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这是因为,高校今年的教学普遍出现与实际脱离的情况,一味强调理论性。学生掌握了理论,未必能够在实践中会用。实践教学强调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具体体现在每个专业的应用层面。因此,实践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个观点是将实践教学等同于专业知识的应用,实践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过程,特别是强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训练。例如,要求有关的课程要与实际接近,开发实务类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可以强调案例教学、真实场景模拟教学、实习等人才培养环节。在内容上可以搞“校企联合”,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和协作,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很多职业类院校热衷于探讨实践教学就很可能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3.实践教学就是体验教学

一些高校和教师,从实践本身的属性来理解实践教学过程,认为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专业实践,从实践中领悟所学到的知识,增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以此方式来让学生自觉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达到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目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察、体验和实际操作专业领域的工作,以此达到对专业知识的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这个观点将实践教学与传统教学目标可以有效地结合起来。学校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体验更多的实际工作场景,或者可以模拟工作场景,让学生体验。强调通过体验过程,来获取经验,进而更深更透理解专业知识。

4.实践教学就是实验教学

一些高校和教师,把实践教学理解为实验教学。他们把理工科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教学引入财经类院校的教学体系。强调建设实验室,开发实验课程,建立实验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实验室可控的环境中验证所学的知识。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网络应用的普及,用计算机来模拟商业运行环境,进行网络环境的仿真实习等被视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这个观点主要来自于理工科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理念。强调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来验证理论,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充分体验真实场景的感觉,以此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

5.实践教学就是“师傅带徒弟”的教学和学习模式

一些高校和教师把实践教学理解成为“师傅带徒弟”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其主要的理论支撑来源于知识管理的理念。他们认为,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知识可以分为隐形知识和显形知识。显形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看书和课堂的教学方式来实现,而隐形知识是不容易通过教学的方式来传授,必须依靠“师傅带徒弟”的经验交流来获取。因此,强调学习者要深入实践第一线,与实践者(师傅)一同进行动手的实践,并进行经验交流,以此来达到获取隐形知识的目的。

这种观点把实践教学等同于获取隐形知识。认为能力的培养过程就融入于获取隐形知识的过程中。

6.实践教学就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一些高校和教师把实践教学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校可以将理论联系实际的很多教学研究归类为是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例如,论文写作、调研、实习报告的撰写等都可以是实践教学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将案例教学,实务类课程的教学等都可以视为是实践教学的内容。

这种观点的基本前提是把理论与实际割裂开来看待。虽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身并没有错误,然而,理论与实际本身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其性质密不可分。这样,实践教学的边界变得非常模糊不清。实践教学的落实和评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7.实践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些高校和教师将实践教学理解为是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些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决定能力,以及实施能力(动手能力)等。上述能力的表述顺序体现了一个人从认知到决策到动手的行为过程。凡是能够训练学生提高上述能力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实践教学。例如,让学生根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做案例调研项目,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最宽泛理解的实践教学。我们的教育其实不管是什么专业最后培养的人才都应该具有这个能力。然而,这些能力与人的认知水平具有很强的相关度。而定义一个人是否具备这些能力是一个很不容易确定的问题。如果从教育目标来理解,这个观点把实践教学的目标理解的过于宽泛,甚至于等同教学的总体目标。这使得实践教学的边界更加不清楚,给具体落实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例如,提高认知水平的理论课程教学算不算实践教学就是一个很难界定的问题。

多数观点认为,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中依然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课堂教学,轻其他教学形式的现象。实践教学在各学科、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定位,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课,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仍然存在;课程设置、实践内容、方式和手段都有待于更新;各实践环节之间,实践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还存在脱节现象;经费、精力投入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实践教学效能的发挥,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依据新世纪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规格,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切实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在对实践教学的现状进行总结时,往往会将实践教学的薄弱现象归结为以下几点原因。

(1)思想观念方面: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此项工作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

(2)管理制度方面:现行的相关管理文件近年来没有作过修订,管理思路和做法与目前的社会现实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3)操作实施方面:学校及院系工作计划性较差,实践形式比较单一。

(4)实际效果方面: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查不够,缺乏相应的数据和判断。

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构建新形势下具有良好实效的、切实符合学科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各高校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研究问题的最初设定与研究方法

鉴于高校和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千差万别,各高校也是针对自己的理解在探讨实践教学的落实措施。本课题要想探讨财经类高校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我们就必须把实践教学的基本认识搞清楚。我们不禁要问:

——实践教学的体系是建立在什么理论的基础上?

——如何理解实践教学应该解决的问题?

——实践教学体系是什么样性质的命题?

——实践教学如何能够建立在可操作的基础上?

——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彼此是什么关系?

——实践教学是一个教学环节,还是一个实践环节?还是两者都有?

——实践与教学两者是如何结合起来的?

——如果实践教学是一个教学过程,那么如何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方法,以及实践教学过程如何?

——实践教学的体系如何界定?

鉴于我们正在从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还很不够。因此,我们采用行动研究方法(Action Research),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一边总结。研究与实践同时进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思考改进方法,试图总结适应更大范围的实践教学的理论框架。

在研究中,进行了大量相关领域的文献检索。考察国内外在与实践教学相关的上述概念的研究与实践。我们还针对目前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和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对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取得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实践教学方面起步较早,曾经尝试了各种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也走过了不少弯路,同时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不断反思以往实践教学的做法,目的就是在此项目中总结出实践教学的规律。

在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发现,实践教学是一个重大的人才培养战略。它涉及面广,对教学的影响程度深,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力大。我们实践教学战略的实施也只能是在特定的领域做实验,逐步总结规律,上升到理论高度来重新认识,然后再付诸实践。这个过程,就是典型的行动研究方法。

四、对实践教学的再认识

从我们对国内外的教育、教学文献的考察看,实践教学目前还没有理论支持。我们还说不清楚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也没有讨论出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这就导致很多人将实践教学本身理解为教学目标。很过教师简单强调在实践中教学的理念,将实践教学与实践活动简单对照起来,甚至认为实践教学简单等同于实践活动。一些高校出台了很多鼓励实践活动的措施,实践教学存在形式化和表面化现象。还有人强调,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平行看待,有人甚至建议建立和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单独的教师队伍。还有建议搞单独的实践教学的教材课程建设。有人还建议将企业请进课堂,让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有些学校还专门成立实践教学中心,负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甚至有人建议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实际上,用基本教育规律去考察,就会发现,以上的措施很难站得住脚,有些措施甚至很危险,会误导我们的高校教学活动。这些实际上都将实践教学与其他的教学活动对立或平行了起来看待,实践课与理论课对立起来。甚至于有的学校把“实验技术人员”定义为实践教学人员。认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重视不够就是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有的学校把组织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者统统定义为教学人员,给予评定教师职称。

如果我们把实践教学与实践等同起来,按照这个思路推下去,强调实践教学就是强调实践。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实践活动与学校的学习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关系到底在什么地方?目前的高校学生为什么缺乏实践能力,到底是因为实践活动少了,还是其他的原因?实践能力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我们到底如何定义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对实践教学的探讨过程中,我们发现,实践教学的概念仍然给我们很多的困惑。

困惑之一:实践教学是目的,还是手段

对实践教学理解的难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不同的认识?我们的困惑到底在哪里?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我们对实践教学的困惑?这些对于实践教学的基本认识问题在不断地困扰我们。我们如果在这些问题上找不到答案,我们就很难确定实践教学如何做。

因此,我们还是要从实践教学最早这个概念的提出开始着手,探讨教育部为什么要提出实践教学。让我们先对实践教学要到达什么目标,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才能指导如何做,如何建立实践教学的体系问题。

由此可见,我们的研究问题就转化成对实践教学的再认识问题。我们不禁要问,我们提出实践教学的初衷到底是什么?实践教学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如果我们说,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哪些人是实践能力强的人?实践能力强的人才通常要具备哪些条件?实践能力强的人是不是就等于参与实践多的人?按照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这种实践能力强的人通常都是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人,而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能是决定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我们不否认,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是来自于实践,能力也是来源于实践。然而,实践能力的提升是要建立在对知识的获取和对技能的获取基础上。相对于知识而言,技能更多的是从实践中获得。而教育本身就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获取技能。因此,实践教学的提出存在其合理之处,也就是更多地强调向学生传授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

实践教学应是人才培养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

困惑之二:实践与教学到底存在什么关系

我们面临实践教学产生的困惑还可能来自于实践与教学的关系问题。如何将实践与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活动来参与实践。其实这是一个矛盾。实践与教学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是“老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活动”(见《现代汉语词典》)。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见《现代汉语词典》)。两个活动过程之间存在的交叉点实在是非常有限。比如,实践活动的本身一般是不包括教学的,除非是师范类,或者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教师的情况(我们称之为教学实践,这是唯一的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重合的地方)。教学的活动是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实践一般被理解为是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工作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实习是学校安排的实践活动,但是很难说它是严格意义的教学活动。因此实践与教学的一般关系在排除了上述两个特殊的交集之后,就反映在并不是等同的关系上(如下图所示)。

img2

因此,把实践教学等同于实践活动显然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致使实践教学在真正的实践中是无法操作的。

困惑之三: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

如果我们把实践教学理解为是人才培养战略,那么它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可是,认真讨论了“实践能力”这个概念后,我们发现,这个概念目前还没有很清晰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就会造成大家对实践能力的不同理解。上述对实践教学的普遍认识存在如此大的分歧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在考察了国外有关教学和实践研究后,发现国外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多地用“就业能力”来进行研究和实践。可是,如果我们考察国内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后,就会发现在中国就业能力被狭义理解为“找到工作的能力”。国外在就业能力的理论和实践中,并不是仅仅理解为“找到工作的能力”,而是非常宽泛,既包涵了毕业生就业过程(找工作),也包括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即技能的培养。国外的就业技能也并不是像我们理解的实践能力这样宽泛模糊。

国外的就业能力概念中包括了学生在就业中的通用的技能,学生在就业中的专业技能,也包括了学生“找工作”的技能。另外,国外还非常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提升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而这恰恰应该是我们实践教学应该探索的路子。

因此,实践教学应该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就业技能的问题。因为,实践能力只有在就业环境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困惑之四:实践教学能否做到操作层面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了,实践与教学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实践教学本身不是教学目的,实践教学更是一个手段,来达到我们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人才的目的。我们想要落实实践教学,特别是要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那么就要考虑不能将实践教学简单理解为一个实践过程,同时,我们也认为,实践教学也不仅仅是一个教学过程。实践教学应该是一个达到我们人才培养目标的系统方法。经过我们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的探索后,我们发现:

实践教学更是一个人才培养战略问题(Strategy)。实践教学的落实要依赖我们如何来实施这个战略。由于不同高校,其人才培养的专业目标可能存在差异,实践教学这个战略应该更强调具有共同目标的人才培养战略。其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即广义理解的就业技能)。实践教学的体系就是实践教学的战略实施体系。

为了能够贯彻实践教学战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技能)。我们认为,应该首先确立基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将基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概括为以下循环往复的系统过程。

1.识别知识,识别技能。在这个过程中,通常教师和研究者为主导,研究某专业就业市场对什么知识、什么技能产生需求,哪些知识、哪些技能是重要的,需要通过教学过程传授给学生。

2.重新定义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也是教师为主导,重新定义知识和技能,一般是以修改教材、教案等的方式反映出来,不断把新知识、新技能引入到教学环节中。

3.创新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通常教师或研究者为主导,探讨这些知识和技能如何以更好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教学方法的创新往往在这个阶段出现。

4.获取知识和技能。这个过程主要是学生主导。学生要接受和采纳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并自身调整到最佳的学习方法来获取知识和技能。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可以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教学过程,也可以是参与实践的实习过程。

5.就业。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导,通过向就业单位呈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正确的态度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学生的就业实践往往可以引发就业市场的变化。

6.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这是学校主导的过程。学校应该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特别是针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

我们用下图来表示上述基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img3

基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社会对高等学校的时代要求。它也是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实践教学战略的实施就是在上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

我们用另一个闭环系统来概括实践教学战略的实施环节(如下图所示)。

实践教学的环节更重要的是侧重对学生的就业技能的传授。就业的技能主要在如下三个层面反映出来:

一是最基本的层面:指的是人的基本技能和个体属性,例如可靠和诚实守信。

二是中等的层面:指的是所从事的职业的具体或关键技能,例如交流沟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反映职业特点的个体属性,例如主动性和创造性。

img4

三是高等的层面:指的是可以帮助提升组织绩效的技能,例如,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商业意识等。

以上三个层面就是从就业角度衡量一个人的个体能力的指标体系,也可以被理解为实践能力。我们通常是从上述三个层面来识别就业技能,其中,有些技能可以通过教学过程进行传授,例如交流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有些技能必须要经过具体的实践过程才能获得,例如创造性,商业意识等。实践教学战略的实施,需要我们识别这些技能,并确定用什么方式进行传授和获取,而且需要我们学校建立相应的评估方法,以便进行改进。

通过对实践教学相关概念的分析,我们认为,实践教学是一项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要的战略,基于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践教学的基本前提,这让我们重新思考实践教学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

本研究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对实践教学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义,提出了落实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的新的理论体系,鉴于实践教学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研究的新问题,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