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现代德国教育发展

近现代德国教育发展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现代德国教育的发展受到其政治经济发展的直接制约和影响。在美国的经济援助下,联邦德国的经济迅速恢复,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反复和倒退尽管推迟了德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却无法阻挡教育改革的历史潮流继续向前涌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邦德国教育管理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废除了希特勒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

第三节 近现代德国教育发展

近现代德国教育的发展受到其政治经济发展的直接制约和影响。德国不同于英国和法国,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国家。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英、法两国已经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政治上分别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迅速发展。然而,这时的德国仍是封建割据的状况,是一个由许多大小城邦组成的封建联邦式的农业国。因为有英国和法国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德国社会的变革虽然起步较晚,但却能后来居上。到了19世纪中期,德国已在各方面出现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局面。至1870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比英国、法国快两倍,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比重达15.7%,仅次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第二工业强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投降,此后分别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美国的经济援助下,联邦德国的经济迅速恢复,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战后联邦德国在教育方面的成就也极为可观。

一、教育行政

18世纪各封建公国除了通过立法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外,还设立必要的机构,直接把学校管理权掌握起来,1787年普鲁士成立的高级学校委员会就是负责管理中等和高等学校的专门机构。从教会把持学校到公国管理学校应当说是历史上的一种进步,它反映了当时德国新兴资产阶级革命的愿望和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1815年,拿破仑“百日政变”失败,欧洲封建势力重新抬头,同年9月,俄、奥(奥地利)、普(普鲁士)三国结成神圣同盟,在神圣同盟的干预下,德国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反复和倒退,宗教事务和国民教育部又取代了公共教育部。1819年,政府命令学校监视学生的思想和行动,并专设特级教师完成此项任务。1824年,政府又下令监视教师的行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以后,文科中学的古典学科时数大增,自然学科被削减。政府认为自然学科是破坏了信仰的力量的危险学科,1856年后干脆取消了自然学科。大学神学科目的地位被大大提高了,学术研究活动和中学讲授受到极大限制,哲学科学、学术中心几乎变成储存库。这一反复和倒退尽管推迟了德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进程,却无法阻挡教育改革的历史潮流继续向前涌进。

德意志帝国时期(1871—1919),1871年的普法之战,法国战败,普鲁士最终统一德意志。这给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是历史的进步。这一时期的德国教育充满着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僧侣主义。如德语、德国文学、德国历史和地理、宗教等教学,竭力宣扬德意志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是“占有主宰地位的民族”,向学生灌输民族沙文主义思想。宣扬黩武主义,强调以军事训练为主,试图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为侵略扩张服务的军人和臣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邦德国教育管理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废除了希特勒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联邦教育科学部是一个协调机关,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建议和拨款的方式影响各州教育事业。各州政府依据宪法和《学校法》对教育实行管理。州政府负责制定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课程、考试和教师的任命,承担教育事业的资金。州教育部是学校行政和管理的最高机关。

二、初等教育

(一)17—18世纪德国的初等教育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德国的学校教育便与宗教改革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宗教改革中产生的新教派,包括路德派和后来的虔信派,为了发展新教的势力,十分重视教育。先是路德派建立并发展了初等学校(德意志学校的前身)、拉丁中学和文法中学(文科中学的前身),并按新教教义办大学。到了18世纪初叶,虔信派仅在普鲁士就开办了2000多所学校,还办了许多贫民学校、拉丁语学校、初等学校、师范学校、孤儿院等。新教派的这些教育举措,主观上是为新教派揽民心、争地盘,扩大影响,客观上却起到了一个发展民族教育的作用。

1.颁布强迫义务教育法

17世纪初,各封建公国已经把初等教育由教会控制变为国家管理,并开始颁布自己的强迫义务教育法。然而,真正全面实现城邦分管教育还是在18世纪以后。最有代表性的是18世纪初,普鲁士两次颁布实施强迫教育法令。腓特烈二世颁布的学校教育法令很著名,它规定5~12岁的儿童必须到学校受教育,否则对家长实行罚款。普鲁士颁布的《民法》被称为世俗教育的“大宪章”,其中关于学校教育的条款明确规定:各级学校均系国家机构,教育青年是学校的职责,设立学校要经国家允许,所有公立学校都要接受政府的监督和视察。

2.泛爱主义学校运动

在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运动影响下,德国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出现了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泛爱主义学校运动和新人文主义运动。泛爱主义学校运动是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启蒙教育运动,以学习、移植卢梭教育思想为宗旨。其代表人物有巴西多、康德等人,他们赞同卢梭的教育思想,反对压制儿童的封建式经院教育,主张热爱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巴西多创办了以户外活动和游戏为重要课程的泛爱学校,并推广到德国各地,形成了运动。巴西多还著书立说,传播资产阶级进步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同时,德国的文学方面则出现了仿照《鲁滨逊漂流记》写成的给青少年自读的《少年鲁滨逊》等几部作品,成为重要读物。

(二)19世纪德国初等教育

作为德国新人文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洪堡于1809年初担任普鲁士公共教育部部长,负责领导和管理全普鲁士各级学校的教育工作。他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在短暂的一年半任职时间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使德国教育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使国家在新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

洪堡首先注意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加强小学师资的培训。他认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他一上任就专门派遣了一批教师到瑞士去向裴斯泰洛齐学习,并特别要求学习裴斯泰洛齐热心办教育的精神和伟大人格。他还邀请裴斯泰洛齐的学生斯勒到普鲁士师范学校任教,传授经验。这一做法影响到德国的师范教育。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师范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像第斯多惠那样在办师范教育方面有杰出贡献的教育家,也为德国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培养了大批质量较高的教师。

1872年,帝国当局发布普通学校法,规定6~14岁的8年初等教育为强迫义务教育阶段,并要求年龄不满18岁的在职青年接受职业补习教育。同时,将8年的国民学校分为4年的基础学校和4年的高等国民学校,并增设6年的中间学校供基础学校的毕业生就读。名义上中间学校的学生可以转入各类中学的相应年级,但实际上是有许多困难的。

(三)20世纪德国初等教育

1920年6月,魏玛政府在柏林召开的教育会议上讨论通过了初等教育法规,规定:废除原招收6岁儿童入学,肄业3年,以直升中学为目的的贵族化的预备学校,将4年制的基础学校定为统一的初等国民学校;基础学校的经费由地方政府负担,并由地方学校管理局直接管理;全国所有的学龄儿童,不论阶级出身,一律均须进基础学校学习;学校仍保留教派性质,师生均按其宗教信仰严格划分;义务教育定为8年;学生在基础学校毕业后,经考试,少数成绩优秀者升入各类中学,大多数进入4年制的高等国民学校继续学习,以完成8年义务教育。德国教育史上传统的双轨制,在学制形式上被废除。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邦德国的教育又恢复了魏玛时期的名称,小学称为基础学校。根据1964年在汉堡签订的州与联邦之间关于统一学校制度的修正协议,所有年满6岁的儿童都必须进入国民初级学校。这个阶段为4年,属于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结束后,进入中等教育阶段,即高级国民学校教育阶段,继续接受5年的义务教育。但是,按照1959年2月14日德国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改组和统一普通公立学校的总纲计划》的规定,儿童在升入中等教育阶段时,要经过两年观察期。通过观察,最后由教师和家长一起,确定学生应升入哪一种学校。

1970年7月2日,联邦德国文化部长会议发表了《对初级小学工作的建议》,对初级小学教改问题提出了七点纲领,包括:认为初小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不能分开,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对某些课程如数学、体育、性知识教育和社交教育制订出教学计划;等等。

三、中等教育

(一)17—18世纪德国中等教育

18世纪,实科中学的兴办和骑士学校的衰亡是这一时期德国中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负责把贵族子弟训练成文武官职或外交人员的骑士学院,从17世纪中期开始到18世纪中叶,历时一个世纪就逐渐衰亡。从18世纪初开始,德国则出现了适应工商资产阶级活动所需要的实科中学,它比英国、法国的实科中学早建一个世纪。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最早的一所是1708年虔信派教徒席姆勒在哈勒创办的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1747年赫克在柏林又开办了一所经济学、数学实科中学,之后德国各个城市都兴办了这种学校。实科中学以教授数学、物理学、力学、自然等学科为主,并辅之以绘画、制图,后来又增设建筑、商品经济、贸易、经济等学科。教学内容均和实际生活、国民经济部门直接相联系,适应了德国发展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方针,为德国后来成为工业强国培养了大批经济管理人才。在这一点上,德国新兴资产阶级显得比英国、法国资产阶级更有远见。

(二)19世纪德国中等教育

洪堡在任职期间,注意对文科中学进行多方面的改革,重视中学师资的考核与选择。1810年,新制订的中学教学计划削减了古典学科的内容,扩大了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使文科中学更加接近实际生活。同时,德国还加强了中学师资的考核与选择。1810年规定,中学教师需要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合格称号。考试由国家委托的大学办理,考试科目以大学训练中学教师开设的课程为依据和标准。这就改变了中学教师由神学家、牧师和未经考核的人员担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学教师的质量。

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德国中学由文科中学、实科学校和文实中学三种类型所构成,但文科中学仍为主要类型。文科中学的学生多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子弟,教学内容偏重于拉丁文和希腊文,而忽视一般学科,尤其是自然学科的学习。实科学校则比较重视自然科学和现代语文的讲授。后来,在许多普通中学里也出现了向实科教育发展的倾向,以满足新兴资产阶级发展工商业的需要。文实中学最初由一部分实科中学因增加神学和拉丁语课程而形成,古典语与实用知识的学习并重;帝国时期则成为德国普通中学的三种学校之一。一般设宗教、拉丁语、英语、德语、法语、历史、地理、数学、自然史、物理、化学、矿物学、图画、写字、唱歌、体育等课程。1896年,文实中学的学生约占全部中学生总数的23%。1901年帝国政府正式确认其毕业生有权报考高等学校。这是对特权阶级子弟就学的教育轨道所进行的调整与改革。

(三)20世纪德国中等教育

德意志共和时期(1919—1934),除九年制的文科中学、实科学校和文实中学继续存在外,还增设了德意志中学与建立(上层)中学。建立中学招收读完高等国民学校七年级的学生,学制6年,这种中学设在乡村小镇。德意志中学以德意志文化为主要教育教学内容,浸透着日耳曼民族沙文主义的精神,它与其他中学一样招收基础学校的毕业生。这一时期德国中等教育改革的意义主要在于,由于德意志中学和上层建筑学校的设立及它们与初等教育的衔接,教育的双轨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从而为教育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的民主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的中等教育成绩巨大,这一点充分表现在中学生人数迅速增长方面。它标志着联邦德国青少年文化水平大踏步前进,其意义极为深远。在各类中学中,完全中学(即传统的文科中学)发展很快,改变了过去那种为贵族和上层阶级子弟所专有的状况。

1964年10月28日,联邦德国各州文化部长签署的协定规定,今后不再用高级中学、高级实科中学或人文中学的名称,而是把所有高级阶段的中等学校统称为文科中学。1974年,文化部长会议还为文科中学的毕业考试规定了统一要求和标准课本。学生在文科中学结业时,通过国家规定的专门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后,可以获得毕业证书,这样他们也就同时获得了升入高校的资格。如果他们不愿升学(此种现象很少),可以在工业、商业、银行业、联邦国防军或管理部门获得较高的位置。

四、高等教育

(一)17—18世纪德国高等教育

18世纪,德国的大学增加了人文学科(历史、哲学、法律等)。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占据重要地位,改变了以宗教神学为主要学科的状况。学校教学用语不再限于拉丁语与希腊语,可以用德语授课。这不仅大大有利于发展德国的民族文化与精神,也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活跃学术研究。

(二)19世纪德国高等教育

洪堡还重视创建新型大学,主张把大学办成哲学、科学和学术研究的中心。他和哲学家费希特一起于1810年最先创建并领导了柏林大学。他们着眼于学术研讨和科学水平的提高,主办讲座,开展自由讨论,提倡师生研究,鼓励新的建树。他们聘任黑格尔讲授哲学;冯特讲授实验心理学;斯塔尔讲授法律;穆拉讲授病理解剖学;李沁讲授实验化学;等等,使当时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都荟萃于柏林大学。1811年建立的波恩大学等,均按此宗旨办校,从而开拓了学术研究的新风气,保证了大学教学的最优质量。

(三)20世纪德国高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方面,共和时期的德国大学又逐渐恢复了它作为讲授科学和研究学术的中心的地位,并且实行大学自治、教授治校,使德国的学术进步和文化提高相比其他各国更快。

在师范教育方面,共和时期的师范教育备受重视,教师的地位和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小学教师由通过严格考试选拔的中学毕业生进入大学的师范学院予以培养,学制为4年,其中后2年为实习年。中学教师则由大学直接培养,学制4年以上,毕业后试教2年,合格者为助理教员,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方能成为正式的中学教员。中小学教师均被视为国家官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的大学数量和大学生人数都有较大的发展。1976年1月26日,联邦政府正式颁布了《高等学校总纲法》。这个法案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联邦德国第一个有权威的高等教育方面的法案。它对高校的修业年限、大学的任务、入学许可、学校内部人员机构构成、学校组织和管理等事宜作了规定。这个法案的精神实质是既保留传统大学民主自治的特色,又注重挖掘大学的潜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竞争的需要。1985年11月,联邦德国又对该法案进行了修订,删去了高等教育机构统一模式的内容,仍坚持高等学校多层次、多样化办学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