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高等专科学校,它的出现和发展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重要标志。德国、美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开始创办高等专科教育,使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使其从精英教育转变到大众化教育。这一结果引起了德国社会和教育界的巨大震惊。它的建立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当时德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急需的人才。高等专科学校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萌芽阶段

随着德国从18~19世纪逐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特别是在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和重商主义影响下,19世纪德国大工业已经开始在家庭手工业和工厂手工业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在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工业和运输以及农业和商业等部门中,科技工艺惊人的进步促使参加这些部门工作的人必须事先具备充实的工艺科学知识,而当时德国传统大学以学术研究为主,所以为了满足当时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实用性的技术学校和专科学校应运而生。实用性的技术学校和专科学校的出现,是与19世纪初工业落后于英国和法国的德国迫切发展工业化的要求相适应的,被认为是德国工业化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这些实用性的技术学校和专科学校为当时的德国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推动了德国工业化的起步和独立发展。由于当时经济水平发展有限,这些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比较窄,只局限于采矿业、林业和农牧业等领域中,为当地经济服务。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开设学生所要从事的职业及与实际生活有关的知识和与技能有关的内容。

(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德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高等专科学校,它的出现和发展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重要标志。其特点是:以学校为主体,以职业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应用型高级职业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其产生的经济、政治因素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伴随着德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的发展,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起来。由于当时西德工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及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将创造发明的思想转变成现实的应用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以高等专科学校的建立为主要标志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和发展起来。教育机会均等,尤其是高等教育民主化、大众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德国、美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开始创办高等专科教育,使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使其从精英教育转变到大众化教育。其产生的教育背景是:德国是世界上教育发达的国家之一。早在16世纪中叶,普鲁士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义务教育法令。在20世纪60年代,德国大多数州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并延长了义务教育的年限,这促使德国中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育高峰所造成的15~24岁的青年人口大幅度增加,因此,原有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入学压力。在原有高等教育无法包容的情况下,另辟渠道,大力发展高等专科层次的教育势在必行。其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化理论”、“人力资本论”和“人力规划说”。现代化理论盛行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这一理论提出:“发展教育是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另外,20世纪60年代风靡世界的舒尔茨“人力资本论”,带来了人们教育观念上的剧变。“教育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教育不仅仅是“消费性事业”、“福利性事业”,更是“生产性事业”,是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事业。教育的发展要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创造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而展开。这种理论为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在上述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初期,德国学术交流协会(DAAD)曾对本国及西欧、中欧共20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调查和分析,发现当时德国17~19岁的青年中,只有5%的人进入大学学习,在所统计的20个国家中居倒数第三位。这一结果引起了德国社会和教育界的巨大震惊。专家们呼吁,如果不改变高等教育的落后状况,德国在经济上将无法和世界其他国家竞争。同时,专家们认为,发展高等教育不能单靠扩展学制长、费用高的传统大学。传统大学偏重理论,毕业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并且还存在着能否恰当使用毕业生的问题。于是,应当如何发展高等教育成为德国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的问题。1968年,德国联邦11个州州长召开了一场关于如何改革德国高等教育的讨论会。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最终于1968年10月31日在各州州长之间达成《联邦共和国各州统一专科的协定》,决定创建与大学并行的一种新型高等学校——高等专科学校。“高等专科学校”由过去属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工程师学校和其他高级中学(经济学校和技术学校)演变而来。从此,高等专科学校开始了繁荣发展时期,并以其特有的实践性、较短的学制(3年)、严格的学习组织,与大学及大学类的高校一起构成了德国高等教育的新体系。高等专科学校的出现和发展,形成了一个由初等、中等到高等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丰富和完善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它的建立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当时德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急需的人才。

(三)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以职业学院为标志的多元发展阶段。发展的重点由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逐渐向由企业参与的职业培训转移。其经济因素是:1974年中东石油危机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改变了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走向。首先,由于经济危机,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人力供不应求”转为“人力供过于求”。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合格技术人员找不到工作或纷纷“下岗”。高等专科学校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其次,在人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各企业一方面提高了对新员工的录用要求,另一方面加强了企业员工的在职培训,希望通过提高员工的素质从而在激烈的市场中赢得不败之地。再次,由于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繁荣,这使人们对“人力资本论”、“现代化理论”提出了质疑,把职业教育的失利归因于学校形态的职教模式及职教课程的质量问题,揭示出实践性特征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实施中未能充分体现出来。最后,许多职业学校开始寻求与企业合作开发或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的新路,企业在加强职工培训的同时,也开始主动地在学徒培训方面寻求与学校的合作,这种学校-企业合作的职教模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职业学院即“双元制”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尝试应运而生。其教育背景是:德国的专科学校尽管在应用性方面大大优于传统大学,然而它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应用能力、企业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企业的实践经验却不如企业培训的高层次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更符合市场人才的需要。其理论背景是:福斯特是当今国际职教理论界最有影响的一位学者。他的主要观点是认为职业教育的重点是非正规的在职培训。“职业技术培训必须主要在正规教育机构之外进行”,提倡“产学合作”的办学形式,因此,应该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基于上述理论以及在实践中高等专科学校的不足,双元制模式的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学院产生了。职业学院是德国“双元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其根本的标志就是青少年一方面在通常为私营的企业里接受职业训练,一方面在公立的部分时间制的职业学校里受职业学校义务教育。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职业学校与训练企业密切配合,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在分工合作中共同实现教育和训练任务。由于“双元制”体现了国家、私人经济、学校和企业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由于它的训练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大生产密切结合,所以它能够适应经济部门的变动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并相应不断地以新的训练职业和训练章程替代过时的训练职业和训练章程,由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向高等职业阶段上移。职业学院是企业在“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机构。职业学院经过10年的实践检验,其毕业生以宽广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企业的欢迎和社会的认可。

德国职业学院的特点之一是“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形式。这种“双元制”特性主要表现在企业与学校、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每一“元”都是培养一名合格技术工人不可缺少的部分。德国职业学院的特点之二是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关键能力。这里的关键能力是指超越职业领域,对职业活动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能力,与纯粹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它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又是一种专门能力高度抽象而形成的能力,即职业教育要培养“为明天工作的人”,使准劳动者具备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能力。按佩特拉等人的定义,关键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组织交往与合作、学习技能、劳动者能够主动适应未来突如其来的变化。

总之,以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为核心概念的关键能力,既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又是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最基本条件。这一时期,职业学院的出现改变了原有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以学校为本的办学模式,开创了由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开放性办学模式。培养既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又掌握熟练技术的实践性人才,弥补了学生理论和实践不能紧密结合的弊端。在课程设置方面,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际有效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突出培养实践性和职业性特征及其关键能力的养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