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机械工程研究生多样化培养模式初探

机械工程研究生多样化培养模式初探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摘 要 结合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了我国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阐释了多样化培养模式是机械工程研究生教育的合理选择,并指出多样化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文中结合我国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对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是国际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4]。

机械工程研究生多样化培养模式初探

机电工程学院 张长富

摘 要 结合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了我国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阐释了多样化培养模式是机械工程研究生教育的合理选择,并指出多样化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机械工程;研究生;多样化;培养模式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对培养高端人才的研究生教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它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属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建立符合国情及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高端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机械工程是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对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较少,构建符合机械工程发展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文中结合我国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对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特定需求指导下,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形成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构成的标准样式与运行方式[1]。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具体来讲,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组织管理等几方面要素。

从世界范围来看,研究生培养主要有三种模式:学徒式(导师式)、专业式(系科模式)和协作式。学徒式培养是一种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即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是在导师的严格指导下进行的,十分重视导师的指导作用,具有较强的个性色彩。通常一个导师可以指导一名或多名研究生,形成“一带一”或者“一带多”的培养模式,比较适用于经验性较强的研究领域。该模式以德国为代表,其显著优点是研究生可以在导师的严格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但缺点也很明显,由于导师的过多“干预”,不利于研究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成了研究工作的执行者,而不是创造性思维的发起者。专业式培养则具有较强的标准化、形式化和与专门化,强调课程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该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学生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后,在导师和研究生教师委员会指导下制订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协作式培养是一种“教学—科研—生产”型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或校校合作,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开发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在当今世界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中,上述三种培养模式有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并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2]

二、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

1.西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

西方国家高水平大学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进行过系统研究,引领世界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具有借鉴作用。

西方国家高水平大学在制定研究生培养模式时都比较强调与生产实践和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力求探索教学、科研、生产的一体化,提高实用性[3];强调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如美国在借鉴德国学徒式培养模式基础上,将学院制与研究所制相结合,形成了专业式培养模式,进而发展了协作式培养模式;德国也在逐渐改变其单一的学徒式培养模式,逐渐加强专业式培养模式。而日本先由德国模式走向美国模式,最终形成了日本模式。除了这几种典型模式外,西方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在不断相互融合渗透中,越来越倾向于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从单一模式走向多元化模式。另外,西方研究生培养模式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非常注重专业学位教育,专业学位教育已成为很多国家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硕士学位被许多行业视作准入的重要依据。

2.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

西方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给我们以启示:制定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结合国情和学科特点,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培养模式,国情的不同和学科的差异必然导致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应积极发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与西方相比,有一些相同之处: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线,都设置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课程,研究生必须修够规定学分;以拓展知识和培养能力为主要目的,积极拓展研究生的知识视野,提高研究生的知识层面,增强其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将来就业或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我国的机械工程研究生教育基本遵循了这些原则。下面结合我校机械工程的研究生培养情况,对机械工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现状加以阐述。

(1)纯粹的学徒式培养模式所占比例在减小

单一导师制学徒式模式由于其太具个性化、随机性、不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等缺陷,制约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已经进行了改良,与专业式培养方式等进行了结合。

(2)“学徒式+专业式”是主要的培养模式

整个研究团队(如研究所或课题组)对研究生进行集体的系统性培养,指导教师重点负责,这是学徒式和专业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培养模式,其优点是:团队的集体培养对研究生成长更为有利,集体智慧使研究生的知识和能力更具全面性、系统性,研究生更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导师重点负责也便于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

(3)协作式培养模式有待加强

校企合作或校校合作的协作式培养模式在全日制脱产硕士(学术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方面还比较缺乏,主要实施对象是非脱产硕士这方面。

纵观国内其他高校,不管是“985”学校、“211”学校,还是一般本科学校,他们在机械工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的总体情况与此相似,只存在量上的差异,不存在本质的区别。

三、多样化培养模式是机械工程研究生教育的合理选择

现代机械工程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但需要创意、设计、制造、运行等诸多环节方面的专业人才,还需要懂经营、会管理,具备较强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研究生教育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培养这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任。

机械工程涵盖专业较多且存在差异性,再加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院校自身定位的差异性、研究生个体需求和就业导向等方面的差异性,想要用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去贯穿到整体研究生培养当中是不现实的,是不重视个体差异性的表现。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是国际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4]

1.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组织管理等几方面。

(1)培养目标的多样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国外机械工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大致有四类:研究型、教学科研结合型、教学科研生产结合型、工业实验室型,见表1[5]

表1 国外机械工程的四类研究生培养目标

img18

我国也注重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化的重要性,《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中指出:“从目前的以攻读学术型学位占多数,辅以少数攻读应用型、复合型学位的状况,逐步调整到多种类型并举,应用型、复合型学位为多数的新格局。特别要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其主要思想是体现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样性。

高校研究水平和办学特色的差异是导致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性的重要方面。我国高校由于科研规模的差异而被分为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等类型,它们在科研资源分配、任务承担等方面存在差异,培养研究生的目标自然会有差异。此外,不同大学的特色也不一样,研究生培养目标也会呈现多样性,正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必然导致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性。2009年10月,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首次提出“专业学位硕士”的概念,将其置于与“学术型硕士”并重的地位,明确将17类专业学位硕士统称为“专业学位硕士”,并提高到优先发展的地位。由于“专业学位硕士”涉及的专业众多,各专业差距较大,因而培养目标存在多样性。

机械工程学科涵盖专业的差异也是导致研究生培养目标多样性的重要方面。虽然今后机械工程培养出来的全日制研究生也只区别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两种类型,但由于其涵盖了众多专业方向,各方向间差别较大,比如,有的方向属于理论基础研究(如摩擦理论研究),有的属于工程应用研究(如测试系统研制),有的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如微细加工技术研究)。专业方向的差异性最终体现为培养目标的多样性。

(2)培养过程的多样化

目前,国外机械工程四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见表2[5]

表2 国外机械工程四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

img19

目前,我国在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过程方面主要采用“学徒式+专业式”的培养过程,是一种研究团队共同培养下的导师负责制,以前的导师个别指导方式已在慢慢减少。

由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培养过程理应多样化。应该结合培养目标的需要,实行灵活多样的培养过程。

基于课程制的培养过程:由多位本校或外校的教授按照事先制定的教育课程计划进行授课,这既能改变传统学徒式模式单一导师制的做法,又融合了专业式、协作式的一些做法。

基于科研课题的培养过程:以问题为导向、以科研课题为组织形式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可使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达到更好的实效。

民间机构参与的培养过程:与协作式模式中合作对象之外的民间机构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聘任民间机构的专家与大学里的指导教师一起共同培养研究生。

基于网络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网络技术可以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建立网络研究生教育模式,灵活设置专业和安排学习进程,将研究生教育由大学校园延伸到整个社会。

(3)组织管理的多样化

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过程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组织管理制度和措施。以前的学徒式培养模式中一般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研究生的管理主要由指导教师负责,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指导教师可能会存在独断专行的情况,有明显的缺陷。专业式模式中的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专门负责管理全体研究生的培养,起到管理、协调和指导的作用,但现在也在朝着官僚机构化发展,容易出现管理程序繁杂、权力层级间权限不分、互相扯皮的现象。协作式模式在组织管理上体现为合作管理,合作双方共同负责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事宜。

除了这三种单一化形式之外,现在它们之间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形成了很多新的组织管理形式,如“学徒式+专业式”、“专业式+协作式”等等。这些新形式的出现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并非万能。正确的做法是由培养单位或培养合作双方(多方)视具体情况自行决定,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的需要,灵活多样地进行组织管理,将单一化的管理模式向多样化管理模式转变。

2.多样化培养模式在实施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展开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进行多种形式的“协作式”培养时,与合作单位进行理性化合作,争取双赢,避免出现研究生成为合作单位的廉价劳动力的局面。

(2)针对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在培养过程中加以贯彻和执行,避免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和各模式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

(3)加强其他环节的多样化和弹性化。逐步改变单一的研究生选拔制度,通过多样化选拔措施选出能力突出、潜力较大研究生,实现生源多样化;放宽学习年限的禁锢,只要研究生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水平,即可随时完成学业;除了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外,鼓励部分时间制教育和各种远程教育;可借鉴国际上某些学校的做法,部分专业方向可以考虑将承担研究课题取代过去的学位论文形式,学位授予可以弹性化。

四、结论

机械工程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领域,构建合理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高端人才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工程涵盖的各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异性及其他诸如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院校自身定位的差异性、研究生个体需求和就业导向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培养目标的多样化,进而必然形成多样化的培养过程和组织管理方式。机械工程学科实行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现阶段研究生教育的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 李盛兵.研究生教育模式之嬗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 裴旭,张淑林.从国际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趋势评析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变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5(4):15.

[4] 孙艳.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及其实现[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5):55.

[5] 王国强,赵春江,崔国华.中外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比较分析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5):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