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双师型”素质教师必须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并能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进行理性思考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教育观点和教育信念。有无明确的教育理念是衡量教师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当然,教育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从古今中外丰富的教育思想中不断地吸收营养,面向未来,适时调整教育理念的坐标,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

(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切实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民主的原则。

(二)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其身体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自我意识和社会认识同步增长,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锻炼相互补充,懂得继承传统与开创未来的内在传承以及民族、国家与世界的依存关系等,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知识、有能力的劳动者。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主发展,让学生理解丰富、多元的世界需要具有不同个性的社会成员,人与人的差异是社会不断发展创新动力源,每个人都要积极地接纳自我,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努力实现自己特有的人生价值。

(四)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激发并养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增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才干,掌握学习与工作的方法,保证学生在学习型社会里能够自主地、可持续地发展。

二、一专多能的教学能力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宽厚的知识背景,包括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有效的教育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适应来自个性各异的学生群体的求知需求,才可能把教育的理念变为现实。

对于中职教师来说,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强调知识的应用性、综合性以及因需而变的适应性,因此中职教师要能够做到:第一,眼睛要向外,经常跟踪社会需求并及时调整和更新所教知识,开发新课程;第二,要能够把系统的学科知识提炼、转化为应用性的知识,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设计;第三,要能够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把二者融为一体。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有“一专多能”的教育才能。换言之,“一专多能”要求教师在胜任主要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还能担任其他类型的教学工作,实现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以及教学、管理、科研之间的柔性衔接。“一专多能”的素质要求是中职师资队伍的发展方向。

三、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双师型”素质

1998年国家教委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职业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拥有双重身份或职称的教师。既要求有从教的资格,是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又要有职业经历,能够及时掌握企业信息,了解技术发展变化的趋势,熟悉和精通相应专业的技术和业务。在中职教师中推行“双师”素质,现阶段主要是针对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当然对其他教师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双师型”素质教师特点

1.行业职业道德与素养。“双师型”素质教师要投身并引领学生进入行业职业领域,首先必须按照行业职业道德办事。因此,“双师型”素质教师除熟悉并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外,还要熟悉并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双师型”教师既能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又能从事行业职业实践活动。因此,“双师型”素质教师必须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并能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

2.经济素养。经济素养是现代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双师型”素质教师也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常识,了解“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等经济理论,并善于将经济常识和规律纳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

3.社会活动能力。“双师型”素质教师由于教学工作的综合性,而且与企业、行业保持联系,所以还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实习、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等。“双师型”教师的接触面广,活动范围大,所以其社交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就尤显重要。

4.管理能力。“双师型”素质教师在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具备企业、行业管理能力,懂得企业、行业管理规律,并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

5.适应能力。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行业职业界日新月异,这必然要求“双师型”素质教师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

1.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双师型”素质教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专业教师向“双师型”素质教师的转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专业课程的专业技术理论课和实习课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仅由一名专业教师(可以是理论教师,也可以是实习指导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先讲解理论后实习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先实习后讲解理论或一边讲解理论一边实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关键是要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理论教学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教学。

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显然,这样的教学模式给原来只担任理论教学或实习教学的教师增加了压力,同时也为他们设置了学习的动力。原来只担任理论教学的教师要能独立地完成一门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必须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练习和积累;同样地,原来只担任实习教学的教师要能独立地完成一门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仍必须认真地去弄清、熟悉专业的理论知识。这就是一体化教学给教师增加的压力。而与此同时,一体化教学模式使教师能经常性地接触到专业的理论和专业的实际操作,做到了既熟悉专业的理论也熟悉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一体化教学给教师带来的动力,有助于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帮助专业教师快速成长、发展成为“双师型”素质教师。

2.强化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培养“双师型”素质教师

国际上的三种模式,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借鉴。

附加模式:把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成为职业学校的教师的一种模式。

“附加”是指在专业技能经验的基础上,补充教育学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使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成为合格的职教师资。这种模式的培训,要求新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进行全日制的脱产学习,课程内容为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课程结束并通过考核、取得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后,才可以上岗执教。

整合模式:是对职业学校教师进行系统化培训的一种模式。

“整合”是指专业性知识、技能的培养与教育教学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进行,并力求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一体化。整合模式的职教师资培训,不要求新教师必须具备工作经验,只要求在高等教育机构进行为期3—4年的全日制课程学习,课程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和教学实践,课程结束并通过考核后将取得相应等级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凭此资格上岗执教。

结果导向模式:与职业标准相联系的一种培训模式。

结果导向模式是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以及教师职业标准的确立而出现的。“结果”指的是教师职业标准,为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方向。通过结果导向模式的职教师资培训,达到职业教育教师标准,才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该模式主要特征为:课程模块化,充分体现学习者的自主性。课程内容和顺序由学习者根据需要自行安排,以通过考核达到职业标准要求,并作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依据。

四、教学与专业的科研能力

现代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是现代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途径。作为中职教师,由于其所培养的对象与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更为密切,因此对研究的要求更迫切,研究的内容也十分丰富,诸如职业教育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以及对培养目标研究、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方法研究、新形势下学生管理的研究、产学研结合教育、校企合作研究、专业设置及其建设研究等。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勤于研究、勇于实践,以科研为手段,实现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科研是中职教师工作的一部分,中职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表现在:一是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探究欲望,保持对职业变化的敏感,善于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用科研的方式加以对待,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研究的过程其实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并为理论创新的过程,实践是理论研究的根基,理论又是指导实践顺利开展的前提,要想提高教学水平,理论研究必不可少。二是要掌握教育研究和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研究不是封闭的,有时候在经历了探索与研究之后,突然发现同一领域中的友人已经先于我们而起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眼光会看得更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