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系列化的美德教育目标体系

构建系列化的美德教育目标体系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为自律是一种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一切困难、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一种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依赖他人,自己承担或料理事情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文本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唤醒学生的行为自律意识,并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自律行为。在各种评价体系中,恰当的奖惩措施有助于促进学生行为自律能力的不断提升。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时提出:“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四川省成都高新实验中学遵循“培养具有中国传统美德、世界超前眼光、全球生存能力的一代新人”的育人目标,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行动准则,以“三自五常”为抓手,构建系列化的美德教育目标体系:初一、高一,旨在让学生理解“三自五常”的内涵与外延,并在学校的规范、标准的约束下,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与教育;初二、高二,旨在把外在约束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行动,能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落实、达成“三自五常”的标准与要求;初三、高三,旨在把“三自五常”内化于心,外显于形,尤其是从学生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三自五常”,并为以后的美好人生奠定坚实的根基。

一、达成“三自”

通过美德教育,学校要帮助学生努力养成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三方面的能力:

1.学习自主

学习自主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我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其本质就是学习主体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建构、自我创造知识的过程,更是学习主体自我生成、实现、发展知识的过程。而“学习自主”的养成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成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学习倾向和教学需要。这种习惯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生活中发挥目标导向的作用,使学习“有的放矢”,更具有针对性,切实减少活动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当然,学生良好的的学习习惯不仅局限在课堂内,还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形成预习的习惯、听讲的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以及训练和复习的习惯等,并努力使其规范化。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凡是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在智力开发上发挥主导作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活动中,方法的运用是直接的教学认知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和学习特点予以精神指导:一是通用性的学习方法指导。这种方法对各门学科都适用。记忆一样东西,可采取的方法有比较法、分类法、歌诀法、理解法、联想法和形象法等。二是专科性的学习方法。这是专门学科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如阅读有朗读法、默读法、选读法、说读法、熟读法、识读法、精读法等。一般来说,要求达到识记、了解程度的,可选用讲解法、介绍法和阅读法等;要求达到领会、理解程度的,可选用启发讲导法、质疑法和探索法等;要求达到分析、综合、应用程度的,则应选用类似比较法、系统讨论法、讲评法和练习法等。

第三,要扩大教学信息的传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扩大教学信息传递,以增加学习的密度,给学生最大最快、最有效的知识信息,加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接受信息传递,转换获取知识的能力,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时间,努力掌握和研究信息的传递方式和规律,将其传递形式作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信息中。在课堂上、活动中,学生不易听懂的问题和较难掌握的公式方法,教师应善于及时调整信息传递,转换成学生容易接收的学习信息传递信号形式。由于信息传递的形式不同,信息传递的“质”与“量”也不相同。

2.行为自律

行为自律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主要表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等。行为自律是一种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一切困难、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一种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依赖他人,自己承担或料理事情的能力。培养中学生的自律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中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等良好美德,还可以提升国民素质,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行为自立能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首先,唤醒学生的自律意识。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文本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唤醒学生的行为自律意识,并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自律行为。

其次,营造自律行为养成的氛围。中学生在校与老师、同学接触的时间最多,假如学校或班组级不重视自律能力的培养,不以自律为荣,而是处处炫耀攀比家庭背景,或仅仅以学习成绩评价他人,不关注他人的自律能力,这样的学校环境或班级氛围是无法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的。只有教师和同学共同重视、共同打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氛围与环境,学生才能有效地养成自律能力。

第三,用激励来催促学生不断进步。在各种评价体系中,恰当的奖惩措施有助于促进学生行为自律能力的不断提升。为此,教师应该对那些在思想上、劳动上表现俱佳的学生给予表扬,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还应加以适当的奖励,促进学生良好学风的养成。相应地,对那些不爱思考且偷懒耍赖的学生,教师要加以耐心劝导,劝导无效才加以批评。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树立班级榜样、制定班规班纪、开展相关班会活动等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自律的快乐,不断提升自身的自律能力。

3.生活自理

生活自理是指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在生活上能自己处理日常生活琐事,在人际关系上能处理好人事关系和常规事务,在心态上能独自承受各种压力,在学习上能独立思考与独立理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活处理能力,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①言传身教。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校统一的大扫除和校外活动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地做好表率,脏活累活抢着干。这样,老师带着干,就会让学生觉得劳动是光荣的,让学生觉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使学生逐渐养成生活自理能力。②激励促进。在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在过程中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让学生心里都有一种成就感,都能体会到快乐。同时,每周评选“生活自理小明星”,并设计精美的图案让学生写上自己的名字贴在评比栏中。这样,评上的学生在下次活动中就会更积极、认真,而没有被评到的学生也有了学习的榜样、比拼的目标。③家校配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仅仅靠学校的说教与灌输,效果很难彰显,同时还离不开家庭的督促与帮扶。为此,教师在家长会上要培训家长,在家校联系册上要加强互动与考评,需要家长及时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渐渐地,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才会逐步提高。④搭建展示的平台。为了让学生坚持做下去,教师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进行操作表演,让学生来显示一下自己的本领,激发爱劳动的热情,一步一步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学生虽然很忙,但只要他们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二、落实“五常”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美德,四川省成都高新实验中学从常规入手,根据新时期德育要求、学校实际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制定了《美德教育标准》《校容校貌标准》《中学生礼仪美德规范》,确立了“出勤行为标准、课间操行为标准、就餐行为标准、宿舍环境卫生及行为标准、着装发式规范、集会行为标准、体育锻炼行为规范、公共场所行为规范、校园卫生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常规”十大标准。这就为学校美德教育建立、学生美德夯实竖起了行动的标杆与努力的方向。同时,学校还重新修订了班级五项评比细则:

1.纪律

学校纪律就是学校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制定的要求全体师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学校制定的守则、细则、规范、标准等各项规章制度涵盖了出勤、早操、课堂、课间休息、课间操、就餐、午休、天天清、课外活动、晚自习、寝室卫生、晚自习、住校生就寝纪律等方面。为了让守纪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习惯,离不开教师的训练与学生的坚持。习惯的形成要经历他律、自律、自动的三个阶段。习惯一经形成就主要靠条件反射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也就不觉得纪律的约束,从而达到一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2.文明

为了加强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学校专门制定了《中学生礼仪美德规范》,加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走文明路、做文明人”的宣传,让“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别客气”等文明语成为学生的流行语,让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行礼问好、右行、礼让成为学生的习惯行为。同时,学校还推出了全校性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使“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向纵深化发展:一是示范活动,以点带面。每学期精选学生,组成学校“文明礼仪”示范队,由校团委负责培训,作为全体学生的典范,旨在以部分学生的文明行为示范来带动全体学生。二是细节做起,调查先行。学校将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从细节做起,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了“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与“家庭礼仪”调查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礼仪情况并让学生注意身边的礼仪,使学生礼仪从小处做起,从日常的生活做起。三是主题活动,怡情冶性。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教育、乐于接受教育,并使之成为自觉的行为,学校还开展了众多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四是情感教育,传承美德。学校在德育中也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传统美德的教育。比如让学生进入孤寡老人家,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捐献物品等。以学生亲身体验理解长辈生活不易,弘扬尊敬老人,敬重长辈的传统美德。

3.卫生

对中学生而言,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卫生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为此,学校首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健康或成长的环境,充分利用文化橱窗、固定标语等向学生宣传、提醒,每个班的教、寝室要精心布置,要利用教室四周向学生进行教育,随时随地让学生注意自己的卫生习惯。一句话,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清新怡人的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其次,要以活动育人:一要开展以卫生知识、保护环境等为主题的班团活动。主题班团活动是对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好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如“爱学校,美化校园”“讲究卫生,从自己做起”,把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同美化整个校园环境联系起来,并且通过班队活动引领学生自觉地实践。二是开展文明寝室、文明示范班级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活动,有力地调动寝室、班级、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卫生认识上升为卫生行为表现。三是开展个人卫生检查。老师同班级卫生委员对本班学生进行逐个检查,使卫生工作细致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也利于监督、指导、查漏补缺,最终使学生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公物

爱护公物是一种美德。“爱护公物乃举手之劳,为什么人们要多花力气去破坏呢?”正如陶铸先生所言,生活中总有些人会随手乱涂乱画,会随手砸坏玻璃,会随手踢坏凳子。为此,学校要在学生中广泛加强爱护公物的教育:充分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升旗仪式、入学入团、毕业典礼等富有特殊意义的时机加强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广泛开展“学雷锋、学先模”等活动,积极宣传介绍身边爱护公德的榜样,为学生的卓越前行树立良好的榜样;深入开展爱护公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让学生在每天进步一点点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就会潜移默化地内化于学生的心中,并外显为一种行为。

5.公德

社会公德教育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公共环境下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和维护一套社会规范、社会秩序,避免在社会中出现人与人关系的失序、失礼、失范。公德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即我们所说的“良知”。其主要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对中学生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发展水平,他们的心理具有独立性、叛逆性,不能只靠说教,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加工和自我创造。把外在的教育影响变成学生自身社会公德认识重组的需要,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社会公德的关键。学校社会公德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社会公德的内化。为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达成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要形成社会公德知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共道德知识的教育,使学生知道公共道德常识,并不断加强对公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学习,自觉进行公共道德修养,训练良好的形象,适应社会的要求。这是把社会公德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在品质的首要成分,也是形成良好公德的思想基础。二要产生社会公德情感。社会公德情感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力量,积极地影响和调节公德行为,还可以同公德认识结合在一起,影响公民履行社会公德义务的道德意志。三是确立社会公德意志。社会公共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社会公共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力量和精神。公共意志和公共道德行为联系密切,体现在公共道德行为之中,是支配和调节公德行为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四是形成社会公德信念。社会公共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发自内心的对公共道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和责任感。它是深刻的社会公德认识、炽热的社会公德情感和顽强的社会公德意志等的有机统一,具有稳定和持久的特点。最后,就是在公德知识、公德情感、公德意志、公德信念的基础上养成社会公德行为习惯的。

总之,学校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评比为手段,依据学生的美德目标及其评价标准,把学生的品德分为优秀品德、良好品德、合格品德、不合格品德四个层级,每期对学生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基本条件。这样,学校不断完善纪律检查、值勤值日、评比奖惩等工作手段,不断落实“三自五常”的行动要求,进而实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潘先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