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侨文化课程资源的价值及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

华侨文化课程资源的价值及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通过相关概念的辨析,明确华侨文化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华侨文化课程资源的价值及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并深入探讨该课程资源的具体应用途径。一般认为,“华侨文化”指的是侨居海外的中国公民所拥有的文化。华侨文化源于中国传统的华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它的母体。华侨文化是这一文化母体在海外的延伸。粤剧已成为联络海外华人、华侨的文化桥梁。

华侨文化课程资源的价值及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

政治科 罗燕芬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而在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华侨文化课程资源,立足于学校特色、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能有效促进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的有机结合。本文通过相关概念的辨析,明确华侨文化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华侨文化课程资源的价值及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并深入探讨该课程资源的具体应用途径。

[关键词]华侨文化 课程资源 文化生活 价值 应用

新课程改革呼唤基于批判生成和对话互动的新型课程文化,它如何把学生从抽象知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学习过程?笔者认为国家课程的地方化、特色化及校本化教学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我校作为广州市唯一一所“侨”字号中学,如果能够把历史悠久绵长、浩瀚广博的华侨文化融入“文化生活”模块教学,探究华侨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那将会极大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深化和提升“文化生活”模块教学,帮助教师建构高效能、高质量的新型课堂。

一、华侨文化的内涵、类型特征及影响

华侨文化既包含中华文化成分,又吸收了侨居国文化的成分,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综合性的文化。

(一)华侨文化的内涵

一般认为,“华侨文化”指的是侨居海外的中国公民所拥有的文化。华侨文化源于中国传统的华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它的母体。华侨文化是这一文化母体在海外的延伸。在历史上(不包括当代),第一代中国移民一般未入籍,是华侨身份。中华文化在他们意识中有很深的烙印,是他们的精神支柱。他们的一切思想行为都表现出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他们所拥有的文化是典型的华侨文化。海外华侨怀着对祖国的忠贞之情,支持祖国家乡的建设。他们奉献的精神和行动,诠释了华侨文化的精神内涵。

近几年,海外有文章还提出了“华人文化”的概念。其指的是已入籍为外国公民的华人及其后裔(即外籍华人)所保留的文化。“华侨文化”和“华人文化”都源于中国传统的华夏文化,属同源文化。二者在文化概念、文化价值、文化心理、文化形态、文化品种等方面,有很多共同特点。其深层文化意识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寻根溯源的倾向。在居住地出生的华裔(包括部分长期在海外的第一代华侨、华人),逐渐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其长辈们(或本身)所拥有的华侨文化,会与当地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浸透、相互融合,成为该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为适应社会环境需要而经过交流与发展的中华文化,其内容和形式都会有所变化。华侨、华人文化传播、交流是通过遍布五大洲的无数华侨、华人及其组织与当地人民的友好合作,以和平的、民间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在不断进行的思想感情交流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之中。

(二)华侨文化的类型特征及影响

“华侨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形态,它形成于异国他乡,反哺于祖国家乡,集中体现为敢为人先、爱国爱乡、团结奉献、追求民主富强的文化特质。由于华侨主要生活在西方世界,因此成为最直接体验西方社会、学习西方文化的中国人群体,这使得华侨文化始终具有世界性、开放性、开拓性,并在思想、商业、饮食、建筑、语言文字、民俗、艺术、教育等方面对侨乡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本身具有鲜明的特性。

1.开拓进取的商业文化

民国时期,华侨积极响应孙中山先生“实业救国”的号召,将海外产业转移到香港,并以之作为回粤投资的桥头堡,再转往内地,这构成了华侨商业革命的基本路线图。澳洲华侨创办的上海先施、永安、大新和新新等四大百货公司,均沿着澳大利亚→香港→广州→上海的路线图,掀起中国现代百货业革命的浪潮。

“四大百货”首创的这些新的商业实践都是全新的商业模式,对传统商业的经营方式形成强烈的冲击,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商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它们一边展示文化,一边销售商品,将西式商业文化导入广州、上海等地,开商业文化之新风。更重要的是,它们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审美情趣乃至生活方式。“游商场”和“逛商场”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生活,被称为“彻底欢乐的百货公司”,是“快乐生活的胜利”。华侨成了都市文化的塑造者。

2.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

以碉楼和骑楼为代表的建筑文化堪称中国农村主动接轨世界的一大奇迹。花都碉楼和开平碉楼都是华侨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之间建造的。开平碉楼将防卫作为最主要的功能,一座座碉楼构成多层防御网络,居住功能只是附带的。花都碉楼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乡土建筑群体。保存完好的华侨建筑以其古雅质朴的外观、丰富精美的细节雕琢,无声地诉说着灿烂的华侨文化历史,是曾经辉煌过的华侨建筑文化的最好见证。

20世纪上半叶,在广州长堤沿江一带陆续建造的新亚大酒店、新华大酒店、东亚大酒店和爱群大厦等用于商业用途的建筑具有典型的西方风格。在东山龟岗、新河浦、华侨新村、东湖新村、五羊村等海外侨胞聚居点,则修建了大量的中西合璧的华侨房屋。而在广东五邑和潮汕地区的广大乡村,各种仿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式、芝加哥学派式及南洋式等西方建筑文化景观比比皆是,甚至成为新兴市镇的主流建筑风格。可见广东是西方建筑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登陆区,堪称融合中西建筑文化的博物馆。

3.中外交融的艺术文化

有人说,“凡有华侨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通过广州方言,粤剧、粤曲传遍世界五大洲。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八和会馆”,广泛联系着众多粤剧、粤曲爱好者,与有着近120年历史的广州八和会馆保持着密切联系。近年来,欧洲成立了粤剧总会,英、法、德、意、荷等国均有分会,并定期举办各种活动。而粤剧在其乐队中加进中提琴、大提琴、拉管、圆号、银笛等西洋乐器,从而注入了新的艺术魅力。粤剧已成为联络海外华人、华侨的文化桥梁。

通过华侨传入大陆的音乐中,要数西洋音乐与西洋乐器为多,大约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传了进来。在城镇,不少家庭购买了西洋音乐的钢琴曲、小提琴曲唱片欣赏;也有人玩起西洋乐器;农村的剧社、乐社、文娱组也把这些西洋乐器融入乐队之中,形成了中西合拍的新格局。西洋乐器的传入,同时促使侨乡的学校出现了铜管乐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不少学校都建立起铜管乐队,成为学校文化活动的一大特色。此外,油画和水彩画传入中国后,华侨的影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催生了大批优秀美术人才,如著名画家黄增炎以及华侨画家“岭南三杰”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等。

4.“以文兴邦”的教育文化

在长期的海外旅居生活中,由于社会地位低下,广大华侨受人欺侮,故期盼祖国能强大起来,成为华侨的后盾。他们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生活体验中感悟到,要使国家富强起来,首先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文化科学水平,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因而逐步形成“以文兴邦”、“以文化人”的思想,并在行动上积极支持家乡兴办文化教育设施。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侨捐办西式学校教育在侨乡蔚然成风。他们或捐资教会学校,或创办独立学校,在侨乡的城市和农村广泛启蒙和传播新式教育,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发达的教育体系。因此,广东成为近代中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的早期现代化运动。

现今,“没有华文教育就没有中华文化的延续”、“不懂母语可悲”是华侨社会普遍的观点。中国的庞大市场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不但鼓舞华侨社会学习汉语华文的热情,而且还吸引大批外国人兴起学汉语热潮。中国在全球建立孔子学院,培养懂汉语的外国人,有力地推动着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华文和汉语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华侨文化”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5.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华侨的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像国内一样都按习俗隆重庆祝。每临华族春秋两季的祭祖,许多华侨还不远万里赶回家乡扫墓,体现了其孝道精神。华侨喜欢中国舞狮子的习俗活动,所以,世界各国华侨都组织狮子会,舞狮成为华侨社会庆祝活动的娱乐文化之一。粤剧、潮剧、京剧、琼剧也是华侨社会喜欢的文艺样式。华侨还传承了多种信仰,如华商敬关公、高州人信仰冼太夫人、福建人信仰妈祖等。为了不让各地华族许多世代相传的文化习俗失传,华侨通过讲汉语、吃中餐、过中国的传统节日等方式,保持民族认同。

此外,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生,最为普遍的经营是餐饮业。早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粤菜在所有侨居国唐人街的餐馆都可以品尝到。20世纪70年代末,香港产生了“新派粤菜”,其技艺很快就传到海外。20世纪20年代,广州的西餐业兴起,这些西餐馆华侨投资占了很大比重。如华盛顿西餐馆、东亚酒店、亚洲酒店等,由此可见海外华侨饮食文化对广州饮食文化的影响与融合。同时,华侨还把西方的一些文化形式带回来,开展各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总之,华侨无论是老移民或者新移民,无论走到什么国家,都关心祖籍国的兴衰,民族情义深深植根于华侨、华人的思想之中,并以华侨文化方式传承、创新、传播着优秀的民族文化。

二、华侨文化课程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独特价值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广东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华侨文化积淀深厚,广东人的思想、商业、饮食、建筑、语言、民俗、艺术、教育、工业等,无不带上华侨文化的深刻烙印。我校作为广州市唯一一所“侨”字特色的中学,华侨文化特色鲜明,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华侨文化课程资源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

(一)适应文化建设的主流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十八大报告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文化的过程中,高中基础教育承担着重要任务,“文化生活”模块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内容,正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在该模块教学中,应用华侨文化课程资源,不仅对弘扬民族文化和华侨精神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更凸显了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二)满足新课改的需要

课程结构的调整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相结合,要求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把我校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华侨文化校本课程资源与国家必修课程有机结合,通过校本化、生活化的素材,可以丰富“文化生活”教学的课程资源,让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同时,更有“文化味”,达到“育文化人”的目的。

(三)提升学生发展的质量

现今的“文化生活”课程教材中的不少内容缺少文化气息,如因叙事过于宏大而呈口号化特征,使其远离学生。在教学中不难发现,侨校的学生对华侨文化认识肤浅。教师传授课本知识时,多从学科知识讲解和应试角度出发,缺乏“文化味”,没能体现文化生活教学应有的“魂”和“神”。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去发掘、探讨并传承、创新“华侨文化”,以此丰富“文化生活”知识体系,既可以拓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渠道,让教学内容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教学趣味性、直观性,还可以避免教材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弥补学生生活的不足,从而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文化生活”教学,让学生在优秀文化的熏陶、浸润下感悟并成长。

(四)促进学校特色的发展

一部华侨史,特别是鸦片战争后的华侨史,见证了中国苦难史、移民史、革命史,是一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科书。我校作为广州市唯一一所“侨”字特色中学,历史悠久,华侨文化积淀深厚,已成为学校的核心精神文化。我校在特色文化建设中要求各学科渗透华侨文化,从而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开拓广大师生的国际化视野。作为思想政治课程必修模块的“文化生活”教学更要追求校本化和生活化,把华侨文化资源运用于教学,有力推动学校“侨”字特色发展。在“文化生活”教学中,挖掘和弘扬华侨在海外发展及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创业精神和爱国、爱乡、爱校的优秀品质,有助于增强学生爱国、爱校情感以及对侨文化的认同感、责任感,增强侨文化育人的价值底蕴。

三、华侨文化课程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及途径

(一)华侨文化课程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1.注重生活性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构建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的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认知外在信息,建构当前的意义。这种理念下的学习是一个同化、顺应的认知建构过程。而生活是最好的教材,只有回归生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才能教会学生学会生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华侨文化资源,应该选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素材,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使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的需要。教师要致力于双向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实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体会政治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价值。例如,指导学生学习“传统建筑文化”时,特地选取了开平的碉楼、广州的骑楼等学生身边熟悉的、带有华侨文化特色的建筑,作为学生学习研究的素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2.注重时代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时政性,做到与时俱进。生活处处有文化,因此,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华侨文化资源,也应该选取与近期的国内外大事有密切关联的时政素材,把当地重要的反映文化现象的时政与教材密切结合起来。在时间上,尤其要注重新近发生的事情,以弥补教材内容的相对滞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给政治课堂注入新鲜的内容,缩小应用的材料与学生在时间、空间的距离和学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差距,充分体现政治课的鲜明特点——时政性强。例如,指导学生学习“中国特色先进文化”时,使用广州市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十八大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文化方面的论述资料,引导学生探索华侨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建议、措施。通过采用最新的时事材料,让课堂充满新鲜的活力。

3.注重典型性

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华侨文化资源,一是为了论证相关观点的需要,二是便于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所以,要考虑是否与课本内容相吻合、是否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否满足学生兴趣需要。华侨文化博大精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文化宝库,因此,选用的资源必须要有典型性。相对于主题来说,最吻合、最恰当、最具代表性且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影响甚至决定意义的资源应该优先得到运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印证教学内容,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凸显华侨文化资源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和影响力,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创新”时,可选取颇具广东特色的、由华侨传播而形成的英语、普通话、粤语整合而成的“港式中文”作为探究素材,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知识,切实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

4.注重探究性

探究性原则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探索问题,重点关注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华侨文化知识探究中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求新求变,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例如,在对“文化生活”四个单元综合探究的学习中,通过综合实践探究活动,使教材中的知识点得到了落实,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二)华侨文化课程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途径

博大精深的华侨文化作为“文化生活”教学的宝贵课程资源,可以渗透到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探索华侨文化课程资源在“文化生活”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1.还原生活情境,精心导入

学生学习的动力直接来源于其已有的认知结构或生活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学科教学的导入环节,依据学生熟悉的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用学生亲身经历或目睹的事开展教学,对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文化与生活”开篇导入,就用广州的饮食文化去引出华侨文化在其中的贡献,从而说明文化在生活中处处可见。首先,教师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广州市民餐桌上的饮食文化,如蒜蓉炒番薯叶、芝士焗番薯、黄金玉米烙、南瓜饼、菜椒炒牛柳等。继而,教师提出问题:“追根溯源,番薯、玉米、南瓜、辣椒等这些食材是谁、从哪里传入广东,从而丰富广东甚至全国的饮食文化的?”学生兴奋地讨论、发言后,教师释疑解惑:万历十年(1582年)在安南(越南)经商的东莞人陈益,将番薯成功带回家乡,“种播天南,佑粮食,人无阻饥”;同时,还有高州人林怀兰亦“自外洋挟其种回国”种植。原产中南美洲的玉米,明嘉靖、万历年间(1552—1620)也由海商带回广州、惠州始种,清初传遍全国。这两种作物终于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形成“地瓜一种,济通省人之半”和“红(番)薯半年粮”景观,对开垦荒地、救灾、保护大量人口和劳力,贡献匪浅。除这两种粮食作物外,木瓜、辣椒、番茄、马铃薯、荷兰豆及稀有热带乔木等物种都是由华侨引入,这促使大片土地得到开发,明显地改变了传统农业分布面貌,也使人们的食物结构产生变化,丰富了饮食文化和社会的文化生活。这一导入既符合新课程“贴近生活”的原则,找到了生活中学生耳熟能详的食物,又吻合“典型性”的特征,与“食在广州”紧密贴合在一起。这样,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真切体会华侨文化在生活中的影响。这个环节在操作时,可以采取课前探究的形式,分小组对某几样食品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从食物引入的各种细节和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课堂上由学生再现资料,提高他们对华侨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

又如,在学习“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创新”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在导入环节首先用PPT打出体现以下词汇的图片:摩登大楼、摩托车、球、找零钱、巧克力、轮胎和领带、出租车、扳手等。然后,让学生用广州话表达图片上的物品或情境。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充分调动起来,兴奋地争着表达:摩登大楼(摩登大楼)、摩托车(摩托车)、球(玻)、找零钱(畅钱)、巧克力(朱古力)、轮胎和领带(呔)、出租车(的士)、扳手(士巴拿)。接着再让学生用英语表达一次,学生更来劲了,并开始了小组合作:摩登大楼(modern building)、摩托车(motorcycle)、球(ball)、零钱(change)、巧克力(chocolate)、轮胎和领带(tyre,tie)、出租车(taxi)、扳手(spanner)。在学生兴奋地交流后,教师进一步追问:“用广州话和英语说完这些词汇,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学生马上领悟到,这些词汇的广州话表达都是由英语演变而来。其原因是,广东华侨众多,他们在回乡或商务文化往来中,带入英语与当地方言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语言景观。教师可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以粤方言为主流语言的珠江三角洲,在华侨的传播和带动下使英语借词大量存在,并创造性地形成了由英语、普通话、粤语整合而成的“港式中文”。教师再一步追问:“这体现了何种课本知识?”学生答:“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传播中创新。”

可见,导入环节应用来自生活的华侨文化资源。鲜活的生活实际、典型的地域特征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使得学生的亲切感倍增,更激发了畅述的欲望,激活了课堂气氛,愉快地领会了知识,提高了课堂实效。同时,华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及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实例,也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2.合作探究素材,拓展理解

教学实践证明,探讨的问题和材料是学生感同身受的、熟悉的、感兴趣的,学生就乐于讨论、积极探究。我校作为“侨”字特色学校,学生对华侨文化相对比较熟悉,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以华侨文化作为背景材料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活动,以感性的经验夯实学生认识的基础,以实际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深化学生对理性结论的理解。不仅能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兴趣和能力,而且能使他们更易掌握新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爱校、爱乡的情感。

例如,学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时,教师展现材料:华侨文化存在于各个文化层面,依靠各种关系和联系网络保持自己的发展、传播和进步,而文化和经济又是紧密不可分割的。以广东经济发展为例,改革开放初始阶段“三来一补”和合资、合作经济项目中,华侨占96.8%。在番禺地区,仅1983年,众多华侨除了捐资助学,其签订来料加工合同就为国家创汇2 200多万美元。同时,华侨文化遗迹也是一种宝贵文化旅游资源(如华侨名人故居、华侨名镇、名村等),对当地的旅游开发、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匪浅。充分利用华侨文化遗产,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了广东经济的发展。教师激励学生探究:“材料说明什么观点?如何体现?”

又如,分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时,教师先向学生阐述《易经》、《论语》等古代经典中关于中华民族祖先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内容,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继而展示材料: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十分重视发动华侨、依靠华侨进行民主革命运动。海外华侨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从人力、物力、财力和舆论等各方面支持祖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1905年8月,孙中山先生在华侨的支持下,在日本成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广东的华侨是同盟会的重要支柱,众多华侨倾家荡产支持民主革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历次的武装起义,组建了中国第一支空军,有的甚至为国捐躯。在著名的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就有三十一位华侨志士。孙中山先生称“华侨是革命之母”。接着播放《走向共和》片段,要求学生结合影片和民族精神的内容进行分析。

如此这样,让教学内容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引导学生体验历史情景,现实生动的素材,使学生感悟爱国就是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结合起来,从而水到渠成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整合,增强学生爱校、爱国的责任感。通过史实的引用,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华侨文化的精神内涵——奉献,以此来拉近学生与华侨文化的心理距离。

实践证明,把华侨文化课程资源转化为案例素材引入课堂,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带着兴趣和思考学习,增强创造性和情感体验性;同时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悟人生,熟悉历史,理解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三观”。

3.实践活动应用,内化提升

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砺,都来自实践。如果没有对现实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必将导致文本内容的知行脱节,变成空洞的说教。在“文化生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故纸堆里寻旧货”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政策宣传与普及过程,更不是一味地强制学生为考试而死读书、读死书的过程。依托华侨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开展综合探究活动,挖掘华侨文化蕴含的开拓创新、勤劳朴实等丰富的精神内涵,可以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历练才干,在运用中深化理解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独特的、无可比拟的优势。

例如,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时,教师课前让学生分小组查找华侨在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习俗、建筑、文艺、思想等方面的活动或事例,请学生结合其中某一方面内容,分别举例说明。课堂上,学生们就查找的内容用PPT的形式上台演示,有的学生列举了各地华人过中秋的原因和华侨过端午、春节等节日的习俗;有的学生展示广州“五大侨园”——春园、明园、简园、葵园、隅园(春园曾在中共“三大”会议期间成为毛泽东的临时居所);有的学生展示何香凝故居、爱群大厦、东亚大酒店;有的学生展示具有中外文化特色的各式各样的广州骑楼(如仿文艺复兴式、仿巴洛克式、仿南洋式);有的学生展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等华侨特色建筑;有的学生展示世界各地华侨弟子通过“八和会馆”在海外开展粤剧艺术及华侨画家“岭南三杰”(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在海外弘扬岭南画等艺术活动;有的学生分析孙中山、陈家庚等华侨名人的政治、教育思想等。如此把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知识点,教师还可以结合粤剧在西方各国的变化,让学生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各抒己见,结合“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等知识,去理解和感悟华侨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又如,契合“文化与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开展华侨景点旅游线路设计实践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求增强广东文化竞争力的措施和方案,形成设计报告。契合“文化与生活”第二单元“综合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内容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运用访谈法、文献法、调查法(包括上网搜寻)等多种手段,搜集广府文化、华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资料,举行一期“越是华侨的,越是中国的,越是世界的”手抄报展览。契合“文化与生活”第三单元“综合探究”——肩负“强基固本”文化使命内容的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华侨名人成就展,开展“最美华侨魂”演讲。契合“文化与生活”第四单元“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内容的教学时,教师提出作为华侨中学的学生,理应为弘扬华侨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请学生完成:(1)如果请你担任华侨文化传播大使,你将如何推广、传播华侨文化?(2)在弘扬华侨文化的基础上,如何使华侨文化与时俱进,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广东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服务?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在课堂演讲等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中,把能力提升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结合起来。

4.走出校园,亲身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社会是一部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教科书,在社会实践的舞台上,学生可以学到课本中、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作为侨乡,学校周围有着丰富多样的华侨文化资源,运用这些丰富的资源,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同时,通过探究活动深入社会,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文化生活知识。例如,通过布置社会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周末或假期里参观华侨博物馆、纪念馆、华侨特色建筑等,让他们感受不一样的侨乡文化,为自己是侨乡人而自豪。或者,指导华侨文化课题研究小组,进行对华侨名人、华侨建筑等的实地调查和采访。

总之,华侨文化课程资源作为重要的课外课程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可以增加现有的教育内容。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高中必修课程学习内容“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的实效性。二是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网上浏览、实地考察,形成实践报告等,学生不仅掌握了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接触和了解社会,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增强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的情感。华侨文化作为学校所在区域(广东)的特色文化,体现了华侨的创业精神和优秀品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陈国壮.广州侨史论坛[M].香港:日月星制作公司,2003.

[5]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郑金州.走向“校本”教育[J].理论与实践,2000(6).

[7]刘桂兰.对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思考[J].宁夏教育科研,2010(4).

[8]蒋卫星.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模块地方特色化教学的价值与实践[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