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长的教育素质

家长的教育素质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和家庭的影响,而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素质和教育能力,家长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在不同经济收入水平和居住条件家庭的学生,学习成绩和品行并不存在任何统计意义上的差别。此外,家长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以及家长的期望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家长的期望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第三章 家庭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和家庭的影响,而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素质和教育能力,家长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

第一节 家庭环境及社区环境

一、家庭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虽小,结构却很复杂。家庭成员构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居住条件、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社会地位、家庭亲友关系等,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生动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家长实施家庭教育以及子女的成长起着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

(一)家庭环境构成

家庭环境大致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1.家庭物质环境与儿童发展

家庭物质环境,主要指家庭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和与此密切联系的居住条件、生活设施等。家庭的物质条件,是家庭生活的物质基础,是儿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维持儿童正常的生活,需要衣食住行作为保障;儿童接受各种教育,也离不开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因此,家庭的物质条件是儿童生活和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尽管家庭物质生活环境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并非与儿童发展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家庭物质条件好的孩子,成长不一定好过家庭物质条件差的孩子。国内有研究者曾通过抽样,把中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和居住条件,按人均生活费用和人均居住面积,划分成四个等级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在不同经济收入水平和居住条件家庭的学生,学习成绩和品行并不存在任何统计意义上的差别。研究者认为,如果家庭极端贫困,经济水平在温饱之下,不能为子女提供正常必需的学习条件,将会严重影响子女的身心发展和学业水平;而超过满足子女正常需求的家庭经济条件,在任何幅度上的增长额,对于子女的学习和教育而言,就不再产生任何积极的作用;过于优裕的家境条件,反而容易养成子女养尊处优的品性,成为影响子女教育的不利因素。对此,国外研究者的相关研究也证明,即便很多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其家庭经济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却也有不少的例外情况;至于下层阶级孩子成绩不好,大多是由各个家庭的具体情况造成的,而不是与其社会经济地位直接相关。

诚然,家庭经济状况对个体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家长要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不能只着眼于家庭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和生活设施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是要从身心发展需要出发,对现有物质生活条件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合理的利用,尽量使家庭物质生活环境对子女的教育影响产生最大化的作用。

2.家庭精神环境与儿童发展

在物质环境达到一定水平后,家庭精神环境就成为了影响家庭教育水平的关键性因素。家庭精神环境一般指由人际关系、文化观念等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气氛或氛围。家庭精神环境是儿童心理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实夫妻争吵、家庭不和谐、家庭破裂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是非常不利的;相反,和谐的家庭带给儿童一种安全感,有利于其心理行为的正常发育。[1]

普遍来说,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不仅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还有利于促进孩子的个性、气质、良好心理健康的养成。而如果父母关系紧张、不和谐,双方就处于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状态中,他们常常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这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依靠父母的孩子来讲,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情绪容易紧张,会为父母关系失调而慌乱、憎恨,为忠实父亲还是母亲而烦恼和疑惑。

我国研究者对家庭精神环境与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做了专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精神环境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产生重要影响:精神环境中的矛盾性、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等方面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抑郁、交往不良、强迫性、社会退缩、多动、攻击性、违纪等行为问题的发生。[2]

(二)家庭环境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家庭结构、家庭居住环境、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以及家长的期望对子女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家长营造的家庭环境不仅造就了孩子的身躯,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

1.家庭环境与儿童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

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任务就是促进子女身体健康成长。一般来说,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受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内在因素主要包括遗传、性别的影响;外在因素主要包括母亲孕期情况、营养、居住环境、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对儿童青少年身体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起消极作用。

为了使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成长,家长要积极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从怀孕开始,母亲就应该注意平衡营养,保持愉快的心情,适时对胎儿进行适当的胎教。孩子出生之后,家长则要重视给子女提供身体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良好的居住环境、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及合理的生活作息时间;同时,还要给子女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生活氛围,让子女能在宽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2.家庭环境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真正健康的人是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都处于良好状态的人。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只重视子女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很少想到有意识地培养子女的情感、意志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是关系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家长为子女创设适宜其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成长至关重要。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包括健康的情绪、良好的心境和人格的完整。有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家庭气氛、家庭结构、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3]长期处于压抑的家庭氛围之中的孩子,其短期表现为缺乏热情、脆弱,伴之终身的则是内向、孤僻;而长期处于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的孩子,其短期表现活泼、自信,伴之终身的则是乐观、开朗。另外,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越是能感受到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继而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关注程度越高。

此外,家长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以及家长的期望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家长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和态度有利于子女独立性、自信心和能动性的养成,同时也能养成直爽、亲切、爱社交、能与人合作的性格特点。家长的期望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家长的期望越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的激励就越大,就越能增强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越有利于孩子意志品质的锻炼。

二、社区环境

“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一般认为,“社区”这个概念是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最早提出来的。“所谓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换言之,就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了的社会。”[4]《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同时,该文件还明确指出了城市社区的范围:“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的辖区。”

一般来说,社区总是由以下几个要素所构成的:有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有人们赖以从事社会活动的具有一定界限的地域;有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得到居民的认同。[5]简言之,社区的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口、地域、结构和文化。

(一)社区环境的含义及特征

所谓社区环境,就是指社区范围内影响儿童青少年家庭教育实施及其效果的一切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社区是由居委会管辖的城市居民社区,也是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中最小的环境单位。此类社区环境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生活环境,其对家庭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区文化、社区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水平、社区风气、社区道德规范、社区人际交往等途径实现的。

(二)社区环境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社区作为儿童青少年生活的基本环境,其物质、精神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和谐融洽的社区环境、和睦亲近的邻里关系、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气氛,必然会有助于家庭培养出高素质的孩子;反之,如果社区物质环境恶劣,治安差,邻里之间关系紧张,赌博、黄色污染泛滥,则会对生活在其中的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产生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会诱导其走上犯罪的道路。

1.社区文化与家庭教育

文化具有塑造人的功能,个体所处的文化氛围中普遍流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或深或浅地影响其物质生活、思维方式、价值标准、伦理原则和行为取向。社区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充分体现了地域色彩,对社区成员的物质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何为社区文化,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说法。通常,社区文化是指存在于社区范围内的特定的文化现象,包括社区内人们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6]社区文化的要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包括宗教、艺术、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等精神要素,还包括社区为其成员所提供的各种文化活动设施及机构,同时也暗含社区成员学习、交往、娱乐、健身、休闲、消费、审美等具体文化需求。

就社区文化而言,其物质要素,即社区文化活动设施状况,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社区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社区文化设施的发展规模和发展程度。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社区,其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少年宫、电影院、艺术馆等文化娱乐设施能为儿童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业余活动场所,能有效开阔儿童青少年的视野,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多种兴趣爱好,对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更加重视,精神需求越来越多,层次也越来越高。儿童青少年通过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如社区组织的文体、书法、音乐、曲艺、园艺、摄影等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在此过程中,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得到愉悦,心灵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得到美化。与此同时,儿童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种社区组织的活动,可以增加知识,开发智力,增长才干。而社区通过组织有特色的各种文化活动,逐渐形成社区自身的文化氛围,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生活在社区中的每一个人。

2.社区环境与家庭教育

社区环境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邻里关系、社区居住环境和社区风气。

(1)社区邻里关系与家庭教育

邻里关系是社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远亲不如近邻”就是形容邻里关系重要性的最好写照。生活在同一社区的不同家庭由于不同的经济实力、家庭背景、生活习惯、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影响,与社区中的住户之间形成了不同的邻里关系,如至交关系、平常关系、一般关系及紧张关系等。

从人际互动的角度上来说,那些在家庭背景、思想观念和兴趣爱好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的同龄人之间,最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7]儿童青少年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当中,能够摆脱家长的权威,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在平等的基础上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同时,儿童青少年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还能接受大量亚文化的影响,形成比较鲜明的群体文化意识。良好的社区人际关系还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降低其犯罪的几率。有研究表明,社区邻里亲密程度和交往频繁程度与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邻里关系越亲密,邻里交往越频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则越大。[8]

(2)社区居住环境与家庭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的居住环境由低矮平房向高层化、单元化住房发展。这一城市居民住房形式的变化,一方面使得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为儿童青少年创造了更好的学习、休息环境,当然也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然而另一方面,这种相对封闭的居住环境,使得儿童青少年与外界的接触减少,特别是与邻里之间的交往急剧减少。他们更多时间是待在自己的房间里,沉浸在电视、网络中,对外部世界了解的缺乏以及与同龄伙伴交往的减少对他们身体、语言、动作的发展及交往技能的形成都产生了消极影响。

社区居住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式。由于单元楼房的住房环境相对封闭,家长及子女的活动范围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居室之内,相应地,家庭教育也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此外,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家长想方设法对子女的智力进行早期开发,让子女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希望能让子女出类拔萃。这种家庭教育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儿童青少年的外出活动,限制了他们与同伴交往,也限制了孩子与社区的接触,使孩子与自然的接触机会大大减少,这对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消极影响。

(3)社区风气与家庭教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社区风气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时指出:“单单在儿童上学或回家的路上,他们受到的思想教育,就比在学校里待几个小时受到的教育都强烈、鲜明得多。”其原因是“在于这些思想是包含在形象里,包含在生活的各种画面和现实中”。[9]

社区的人际环境是儿童青少年接触、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社会上各种观点和看法在社区范围内汇集和碰撞,形成了一定的社区风气,这对于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儿童青少年而言,由于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想和观点的影响。社区风气是否健康,社区生活氛围是否和谐稳定,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终生的。总之,和谐健康的社区风气能促进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其思想的进步;反之,不良的社区风气会给儿童青少年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甚至会将其引入歧途。

3.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

“社区教育”一词最早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而我国古代的“乡校”“乡学”等都带有社区教育的色彩。在我国,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乡村教育运动,就是在一定社区范围内进行社区教育与社会改造相结合的实验方法。

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出现和不断发展起来的。社区教育在我国的兴起、发展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对于社区教育的内涵,目前我国教育界大都认为:“社区教育是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10]社区教育具有以下特性:一是社区教育具有明确的地缘性,它始终是在社区这个具体环境中存在并起作用;二是将社区与教育结合成有机的统一体,具有整合性;三是涵盖面广,具有广延性。

作为社会与教育的统一体,社区教育充分反映了社会发展需求和民众学习需求之间的关系,对社区内居民实施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首先,社区教育可以为家庭教育提供优化的育人环境,为儿童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基地和条件,改善家庭教育的条件和环境。儿童青少年生长在社区之中,自幼就受到社区中各种信息的刺激,其日常生活、学习、交往活动都是在社区环境中完成的,必然受到社区的影响,其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都将打上社区的烙印。成熟的社区教育环境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支持,保证家庭教育得以高效开展。

其次,社区教育可以加速儿童青少年社会化进程。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其所在社区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能为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良好的载体,为其提供指导行为的参照框架和自我判断的标准,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而不良的社区教育环境则可能对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形成“反社会化”行为。

总的说来,社区各个要素对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家庭教育要取得成效,离不开社区各相关教育因素的支持和配合。换句话说,家长如果能利用好现有的社区教育资源,就能使家庭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节 家长的价值观念、教育素质、教育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基石’是由父母双手奠定的。”国际教育评价协会的一次关于《影响一个人一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的调研报告指出:千余项影响一个人一生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中,最关键的一项是父母的教育行为。而父母会给孩子采取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主要源于他们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素质和良好的教育能力。可见,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素质和教育能力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家长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是指人在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具有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观念状态。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的价值观念对整个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价值观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价值观念主要包括家长的儿童观、人才观和教育观三个方面。

(一)家长的儿童观与家庭教育

1.家长的儿童观

家长的儿童观,是指家长对儿童及其发展的认识和理念,[11]是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括,具体涉及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因素、儿童期的意义与价值、教育与儿童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大家长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对于子女一生发展的奠基作用。家长的儿童观作为一种以意志甚至潜意识形态存在的理念,是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可以说,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家长是否有一个科学的儿童观。面对社会对人才新的需求,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提高儿童教育的水平,尤为重要,实为当务之急。

2.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科学的儿童观基于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上,代表着社会对儿童青少年的主流期望,家长树立起科学的儿童观能对其家庭教育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的儿童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儿童是未成熟的个体,有着充分的发展潜能,同时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由于其身心各方面尚未发展成熟,因而需要家长给予充分的照顾和保护。

(2)儿童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体,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当代教育科学发展已证明,只有切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教育要求和内容,才能引起儿童积极主动的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作为家长,应给儿童提供主动、自由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3)儿童是完整的个体,具有全面发展的需求。家长应顺应儿童发展的这一需要,高度重视儿童身体、认知、品德、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儿童的发展既不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也不完全由外部环境造就。他们的发展是在与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中发生的。作为家长,要充分注意社区、家庭、学校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3.家长如何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广大家长的儿童观日趋正确,育儿方法也愈显科学。然而,仍有很多传统、错误的育儿方法被家长延用,尤其体现在对待儿童的观念、态度和方法上。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成长完全取决于成人的教育和灌输。在他们看来,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家长画什么,孩子就会变成什么。因此,这类家长特别热衷于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并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表现出过多的干预和控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度教育”,严重者会限制孩子身心的自由发展。与此相反,另一类家长将儿童的发展看作是遗传决定的一个自然成熟过程,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他们在家庭教育态度和方式上采取消极、放任自流的态度,往往会错失教育良机。

鉴于此,有必要帮助家长树立起科学的儿童观,以推进家庭教育沿着科学的轨道行进。具体而言,家长需要做到:

(1)观察、了解和理解孩子。家长要使自己从根本上了解、理解自己的孩子,必须改变传统的儿童观,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努力接纳先进正确的儿童观,以正确的儿童观对待孩子,教育孩子。

在日常生活和教育实践中,家长要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孩子在成长中的各种变化,承认孩子有他们自己的生活、学习特点,对柔弱、娇嫩、未成熟的孩子,有原则地满足他们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利,关心、保护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2)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是家长树立正确儿童观的基础。尊重孩子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要求。首先,家长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各项权利和各种合理的身心发展需要。其次,家长要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作为成长中的个体,有着与其年龄相对应的各种特征。因此,家长针对儿童进行的各种家庭教育实践一定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超越或滞后儿童年龄特征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最后,家长要尊重儿童的个性。每个儿童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儿童,这是由遗传素质的差异、外界环境影响及所受教育的不同而导致的。家长应该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和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制订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因势利导,使儿童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3)发掘孩子学习的潜能,确立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作为家长,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有着各种发展的潜能,应当根据他们的长处和兴趣爱好,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发掘孩子的各项潜能。除此之外,家长还应该在日常的家庭教育实践过程中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承认孩子是他们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家长作为家庭教育实践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更多的是从侧面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家长在家庭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是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向孩子提出各种教育要求,并采用相应的手段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孩子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逐步树立自信心。

(二)家长的人才观与家庭教育

1.家长的人才观

家长的人才观,主要是指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包括家长对人才的认识,以及对子女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抱有的期望。人才观是对人才本质及发展成长规律的基本观点,也是家长培养子女的指导思想,家长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因此,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对其进行家庭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家长人才观的误区

由于受我国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封建传统人才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现在仍有很多家长认为子女“当官”才能算得上真正的人才,而读书、考试,则成为成才的“华山一条路”。这种官本位取向的人才观不仅增大了家长的教育压力,更限制了孩子天性的自由发展。

诚然,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出人头地”,能顺利地完成学业,获得高学历、高收入、好职业,以证明家庭教育的成功。因此,很多家长按照自身对“人才”的理解给孩子设计了一条高分—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之路。这种知识、技能型的人才观使得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走入了“重智轻德”的误区,而对子女在知识和技能上的过度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个性、独立性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发展,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与家长过分强调子女对知识、技能学习以获取高学历、高职位的人才观截然相反的是,部分家长对子女的发展不做任何要求,认为孩子天资平平,升学无望,不对孩子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任其自由发展;甚至不少贫困家庭迫于生计,中止孩子学习的权利,强迫孩子辍学务农、务工。持有如此人才观的家长,更是无法保证家庭教育的效果。

3.家长如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前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1996年5月11日考察湖南汨罗素质教育时讲道:“国家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但任何国家人才结构都是宝塔形的,有初级人才、中级人才、高级人才。人才是分层次的,结构必须合理,初级、中级人才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是最大量的。”他还说:“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针。”他认为:只有思想健康、思路宽广,有组织实践能力,而且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道德的,身体健康的人,才会对社会有贡献,才是全面发展的人。

面对新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家长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1)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

自古以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需要数以万计的各种专门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无论是专门人才,还是普通劳动者,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人才,并无贵贱之分。社会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顶尖人物,每个人只要尽其所能,都能登上事业的顶峰,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英雄之用武之地”。

对于孩子将来能成为何种人才,家长不能想当然地为孩子“设计”,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孩子的兴趣爱好,顺其自然,把孩子培养成最适合其发展的“人才”。

(2)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

“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尽管每个人都存在着差异,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可能都成为同一种类型的人才,但是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每个孩子都蕴含丰富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殊的智能和优势,家长要有信心,通过适当的家庭教育和训练,每个孩子都能成才,获得成功。

具体来说,家长要善于观察和发现自己孩子的年龄特征、个人特长、兴趣爱好、学习基础、身心状况,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征,因人而异地提出不同的人才发展要求,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使孩子能够真正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3)终身学习的人才观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终身学习的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传统的“一朝学习,终身受用”的学习工作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模式已经逐渐被人所接受。作为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终身教育因素在整个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力图使孩子能够将学习的热情贯穿整个学习、工作实践的始终。

总之,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家长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使自己的人才观和社会需求保持一致。在新的社会环境下,研究新情况,更新观念,采用新方法,才能保证让孩子健康成长,真正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

(三)家长的教育观与家庭教育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对其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

1.家长的教育观

国外研究者对家长教育观念的看法建立在对观念理解的基础上,由于人们对观念的理解不尽一致,因而对此看法也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什么是儿童发展的理解,二是对儿童如何发展的信念。然而,仔细推敲这种理解,便可发现其过于简单和片面。主要症结在于,忽视了儿童与环境间的互动,忽视了儿童与成人间的相互作用,把儿童视为被动的存在,给儿童教育工作造成了理论上的偏差。我们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包括家长的人才观、亲子观、儿童发展观和教子观等内容。[12]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教育观是影响家庭教育实践及其实施效果的核心因素。家长的言传身教无时无刻不在对孩子产生影响。家长科学的教育观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当今家长教育观存在的误区

(1)孩子还小,教育是以后的事情

尽管当前不少家长都已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处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什么都不懂,在这一时期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身体养护,进行家庭教育还为时过早。然而事实上,现代早期教育理论早已证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已经具有学习的能力,而且0~3岁还是孩子很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将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2)树大自然直

当前还有不少家长抱有“树大自然直”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的成长有着一套既定的程序,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教育干预。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家长往往对孩子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任其自由发展,放任自流,结果等到孩子误入歧途时,想要补救也已经来不及了。

事实上,婴幼儿时期是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健康人格的重要时期。婴幼儿没有生活经验,对外界事物缺乏起码的辨别能力,行为的自控能力也很差,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家长进行约束和管教,需要家长用爱心和耐心去养护孩子的身体,为孩子打造一个健康的心灵。如果家长在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这一关键期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可能会使孩子染上许多不良品行,危害孩子一生。

(3)教育是幼儿园和学校的事情

美国教育家M·S·斯特娜曾经说过:“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该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13]但目前,仍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需要专业系统知识的事情,自己由于文化或时间的缺乏不能胜任教育孩子的重任,因而将教育孩子的任务寄托在幼儿园和学校教师身上。事实上,家庭是婴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如果家长能适时、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培养多种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让老人带孩子,省力又省心

现在不少年轻的父母借口自己工作忙,把教育孩子的重任交给老人,觉得既放心又省心。尽管老人照看孩子解决了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但是老人教育孩子有很多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有些老人的教育观念保守、陈旧,对很多先进的育儿观念和技能不甚了解,难以胜任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任务。由于祖辈娇惯、溺爱孩子,容易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性格和品行。此外,祖辈照顾孩子更多的是满足孩子吃穿需要,忽视孩子的个性、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发展,使孩子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和行为障碍。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隔代教育有着很多消极因素,会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幼儿园一个叫豆豆的小朋友,由于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豆豆自小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备受宠爱。时光流转,豆豆到了入幼儿园的年龄,在爸爸妈妈的催促下,爷爷奶奶不得不送孩子入幼儿园。可是,两位老人向幼儿园提出一个要求,要来园陪孙子一段时间。从此,他们天天抱着孙子来幼儿园,一步不离孙子,做孙子的“保护神”,为孙子服务:帮要上厕所的孙子脱裤子;帮要喝奶的孙子冲奶粉,一勺一勺地舀给孙子喝;中午吃饭,爷爷奶奶一个喂菜,一个喂饭,馒头掰成一口一口的,米饭几乎是数着米粒往嘴里填;中午睡觉,爷爷奶奶要给孙子脱衣服、鞋子,盖被子,哄孙子睡着后,才轮着打个盹……

老人忙前忙后,不亦乐乎,根本不听老师的劝告。

直到有一天,幼儿园组织家长开放活动,看到豆豆不会洗手,不会用杯子接水喝,不会脱鞋子,不会擦鼻涕……总跟着别人后面拖拖拉拉,老人才意识到娇惯对孩子的危害。[14]

(5)教育观念功利化

迫于当前社会激烈的竞争,不少家长为了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教育观念和手段上变得功利化。对待家庭教育的效果也急功近利。对高学历的追求则是家长功利化教育的突出表现,对淮南市幼儿家庭教育状况调查[15]结果显示,98.5%的家长希望孩子学历在本科以上,希望孩子学历在专科以下的家长人数几乎为零。

功利化的家庭教育观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家长重智轻德,家长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上,却忽视了对孩子的个性以及品行的教育。结果,尽管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较高,但可能在个性和品行方面畸形发展,给孩子的发展带来无穷的后患。

3.家长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陈旧的教育观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家庭教育。为了使家庭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长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使其与时代的需求及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1)尊重孩子,学会与孩子进行沟通。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学习需要。家长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仔细观察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需要,放下架子,学会用适当的方式与孩子沟通。

家长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核心应该是情感,而不是要求、命令。作为家长,要时刻谨记教育孩子更多的是用“心”,用爱心、耐心、关心去与孩子互动。家庭教育应该回归到心灵对心灵的呼唤,回归到对彼此心灵深处的碰撞和感动。在与孩子的沟通中,重要的是学会倾听,而不是提要求;重视对孩子情感需要的体察,推动孩子内在的积极力量;对孩子的各种需求感同身受。只有这样,家长才能真正施行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

(2)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合理期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家长不要期望孩子成为十全十美的人,这是非常不现实的。尽管每个家长都抱有自己的孩子将来获得成功的美好愿望,但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在有意或无意间给孩子背上沉重的包袱,使其失去童年的快乐。

家长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计划,更多的要学会宽容而不是苛求,要学会用赞赏的目光看待孩子的每个小小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其更加愿意配合家长进行各项教育活动。

(3)克服浮躁,激发孩子的潜能。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需要克服浮躁心态,保持平和的心境,急躁不安的情绪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激发孩子的潜能。面对其他孩子取得的成功,家长切不可盲目跟风,盲目攀比,应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孩子。

家庭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是与孩子独特的兴趣能力相适应的教育。作为家长,需要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而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出学习的潜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而不是在压力中学习。当然,要做到这一切,必须转变家长传统的教育观念,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和想问题。

二、家长的教育素质

从一般意义上讲,家长的教育素质主要包括家长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

(一)家长的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身体作保证,而遗传与孩子的身体素质关系最为密切,孩子的一切生理特征都取决于家长的遗传因素。

通过遗传,父母可以将其主要的生物特征传递给子女,并对孩子很多外显的生理特征,如身高、体型、外貌等起决定作用。换句话说,父母的遗传因素对子女的身体素质有着先天的决定性,如家长身体素质良好、身体健康、体格健壮,其子女将通过遗传得到健康的身体。反之,如果家长身体素质差,受到烟、酒等不良刺激的影响,或近亲结婚,就容易给孩子的先天发育造成各种负面影响,孩子患有各种先天疾病的几率也会增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对子女的重要影响。优生优育已经被社会主流人群接受,新婚夫妇在怀孕之前都通过积极的身体锻炼增强体质,为宝宝的到来做好准备。

(二)家长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包括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兴趣等个性特征,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等。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的喜怒哀乐对他们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很大程度上是靠体验、模仿父母及其他长辈的内在和外在形象逐步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家长心理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影响他们将来能否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和工作。家长的心理素质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要成为合格的家长,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而言,首先,家长应具有稳定的情绪状态和健康的情感。家长的情绪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会影响到其教育子女的态度和方式。家长心情舒畅、愉快,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祥和欢乐的心理氛围,家庭教育的效果也会更好。其次,家长还应具有坚强的意志。一个出色的家长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决心、恒心和毅力,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从小培养其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再次,家长应具有良好的性格。很多孩子性格中存在着任性、孤僻、害羞、软弱等性格缺陷,孩子这些性格缺陷的造成一方面是由于家长本身性格缺陷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家长的教养方式影响而造成的。最后,家长还应有一颗平和的心态。家长在面对各种来自家庭教育的压力时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给孩子创设一个宽容的心理环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家庭教育。

(三)家长的文化素质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具有其独特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技能的了解掌握程度是保证家庭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而家长对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运用能力则与家长本身的文化素质紧密相连。

家长的文化素质包括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生活知识和家庭教育知识几个方面。家长的文化素质对子女的成长影响极大。家长的文化素质越高,教育子女越得法,家庭教育的效果就越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家长的文化素质越高,家庭教育观念越新,越容易掌握最佳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此外,与低文化的家长相比,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教育意识强烈,教育方式也更加趋于理性、开放,教育行为更加自主、独立,对教育目的理解明确,眼界更宽。

国外的研究早已证明,父母的学历与孩子的智能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相关性越来越明显。而国内也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和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有极其显著的关系,但是与儿童的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和学校情况无相关。[16]

此外,家长的文化素质高低与子女的健康行为存在相关性。家长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其子女个性和问题行为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家长文化程度高的家庭。[17]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则子女的行为越健康。这是因为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懂得更多的育儿知识,并能以自己的日常行为影响子女。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事无绝对,尽管家长的文化素质与家庭教育的效果成正比,但是并不意味着文化素质高的家长就一定能教育出出色的孩子,而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家长就不能教育出出色的孩子。事实上,只要掌握的家教方法得当,对孩子投入充足的爱心,所有家长都能将孩子教育成才。

(四)家长的道德素质

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为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

家长的道德素质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不仅会影响家长的家教观念,还会影响家庭教育目标以及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所选择的教育态度。我国教育家徐特立曾说过,因为幼儿本性是很纯洁的,而他的习惯好坏是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环境逐渐模仿形成的。通常而言,儿童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一般都是以对家长的模仿为主要途径。家长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会对孩子品行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如果家长的道德品质败坏,其子女也容易因受到不良影响而向品行败坏的方向发展。

国内外不少研究都已经证实,家长的道德素质对子女的成长,特别是思想道德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冯维等研究表明:“违法少年家长和守法少年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显著差异。”[18]焦健认为:“家长的思想品德素质对子女思想品德形成起着导向作用,”“家长品德的高尚与否决定了孩子的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扭曲的价值观最终只会培养出扭曲的人格。”[19]

作为家长,不能忽视自身道德素质对子女道德素质的形成所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要以身作则地遵守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为人处世要严于律己,为子女做出良好的表率。

三、家长的教育能力

家长的教育能力,是指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应具备的教育孩子的能力。家长良好的教育能力是家庭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具体说来,家长的教育能力包括观察、记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控应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一)家长的观察、记忆能力

家长的观察能力是指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用心体悟孩子各种行为和变化的能力。家长的记忆能力是指家长对家庭教育经验的储存、再认和再现的能力。家长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通常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观察能力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知觉活动,通常是记忆、概括、分类、推理等各种认知活动的综合体。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家长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通常是同时作用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的。

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很多教育时机都是通过家长的耐心观察获得的。特别是面对婴幼儿这样的教育对象时则更是如此。婴幼儿处于人生的萌芽阶段,身心发展都处于最低级水平,在对其进行教育时,由于他们的表达能力有限,他们无法对自己想要了解和学习的内容给予清晰的表述。具有较强观察、记忆能力的家长总是能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去体悟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以孩子所能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有效地抓住每一个教育机会。反之,不善于进行日常观察的家长很难及时关注和把握孩子的各种需求,从而一次次错失教育孩子的宝贵时机。

家庭教育是一项琐碎且繁杂的工作,涉及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并记住孩子的各种特殊需求,抓住适宜的教育时机,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这样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两把汤勺[20]

我买回来两把汤勺,5岁的儿子看见了便拿过去玩,只见他把汤勺摆弄成“○—○”状,自言自语地说:“这是电话。”我便用手做成打电话的样子走到他身边:“喂,你是朱星宇吗?”“是呀,你是妈妈吗?”儿子见我跟他做游戏,高兴得连忙接“电话”。“你在哪里呀?”“我在娃娃家做客呢!”“欢迎我来玩吗?”“当然欢迎!”……孩子很快进入情境,我们快乐地游戏着。打完“电话”,我问儿子:“这两把汤勺还可以搭成什么?”儿子听了,忙把“电话”拆开,搭成“”状,兴奋地说:“这是小兔。”“还可以搭成什么?”儿子把汤勺倒过来,成“”状,说:“这是小兔不高兴时的样子,它的两只耳朵耷拉下来了。”儿子的观察能力还挺强的,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嗯,不错,我的儿子真能干,你还能搭成什么?”我再次不失时机地鼓励、引导。他摆弄了一会儿汤勺,惊喜地说:“这 也像古时候人的帽子,我是古时候的人了。”儿子边说边高兴地将“帽子”往头上戴……两把小小的汤勺不仅愉悦了儿子的身心,还使他的口语和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想,在生活中,我们要时时做个有心人,抓住各种时机启发和引导孩子,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敢于创新。

汤勺,本是一件平淡无奇的日常用具,我们很难将它与家庭教育联系在一起,可正是这样一件不起眼的餐具却在朱星宇母亲的细致观察中发现了教育因素。在孩子摆弄汤勺的过程中,这位母亲不断启发孩子去联想,去创造,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家长的细心观察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家教活动,使孩子获得了宝贵的教育体验。

的确,正如这位母亲所说,家庭教育其实并不像人们所想的复杂。但为何有的家长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诸多孩子学习的兴趣点并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教育任务,而有的家长却在孩子最需要教育的时候遗憾地错失了教育良机,其关键的区别就在于家长是否能像案例“两把汤勺”中的母亲一样时时做“有心人”,是否真正做到耐心、细致地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出的各种教育需要。

家长良好的观察、记忆能力能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随时随地去发现教育需要。可以说,家庭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家长的细心观察和留心记忆,家长良好的观察、记忆能力是保证家庭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础性能力。

(二)家长的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简称社交能力,主要是指与人交往、进行信息交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便合作共事的能力。

良好的交往能力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它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还有利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完善。因此,及时有效地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其在社会交往中从自然人逐步发展为健全的社会人,不仅是儿童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中,家长的社会交往能力对儿童青少年社交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儿童青少年社会阅历浅,社会交往面狭窄,缺乏对社会角色的认识,在进行社会交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家长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发展孩子社交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家长进行广泛的社会交往活动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充分与人交往的环境,扩大孩子的交往面,调动他们的交往欲望;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家长的社会交往过程,可以使儿童青少年了解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学习社会道德准则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发展儿童青少年的行为调节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帮助他们逐步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社会性行为。而缺乏交往热情、社交能力弱的家长则很难培养出一个具有良好社交能力的孩子。孩子长期处于缺乏社会交往的环境中,其心理和行为就会逐渐发生变化,渐渐变得胆怯、畏众、孤僻、不合群、沉默寡言、难于接近,最终可能导致孩子的社会性退缩,继而出现对现实生活适应困难等负面影响。

如果家长缺乏正常的社交能力,会对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产生诸多不利因素,参见下面的案例:

可见一斑[21]

单张龙,长得比同龄幼儿个子高,力气大。龙龙家庭条件差,母亲是个智障者,父亲在他妈妈怀孕四个月时就抛弃了妻儿,家里的一切开销全靠外公的退休金。龙龙从出生到现在,特殊的家庭情况让抚养者无法为其提供所需的交往环境。上了幼儿园,看到小朋友的新式玩具,龙龙特别羡慕,经常按捺不住抢了就玩。

平时,外公因“望孙成龙”心切,对他要求严格,近乎苛刻,龙龙稍犯错误,外公就实施棍棒教育。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使龙龙形成了对抗心理,自我意识强烈而顽固,在群体中经常称“王”逞霸,事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达目的不肯罢休。粗暴的家庭教育影响了龙龙的行为习惯,小朋友和家长常向老师投诉“龙龙又打人了”。在教室里,每天听到龙龙叫得最多的两句话就是“我的!”“打你!”。渐渐地,龙龙没有了玩伴,他变得更加任性、乖张、多疑。

(三)家长的自控、应变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简称自控能力,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身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情绪、情感的控制。

具有良好自控能力的家长总是能冷静地处理家庭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不把家庭教育的压力转嫁于孩子,使孩子能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完成各项学习活动。反之,自控能力较弱的家长遇事不冷静,容易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使家庭长期处于一种紧张、压抑的氛围中,甚至会因为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孩子进行惩罚,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尤其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由于家长对子女的成长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对子女的期望普遍偏高。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有所不足,在很多时候他们可能达不到家长的要求,给家长带来强烈的挫败感。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了解原因,冷静处理,避免想当然或妄加猜测,老把孩子往坏处想,应相信孩子总会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此外,具有良好自控能力的家长能给孩子树立榜样,对于发展儿童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应变能力是指家长应付突发情况的能力。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出现令家长尴尬的场面。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家长就需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做到沉着冷静,应付自如,果断巧妙地处理问题。

良好的自控、应变能力能保证家长从容地面对各种突发的家庭教育事件,是保证家庭教育顺利进行的基本的教育能力之一。

(四)家长的创新能力

面对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创新能力成为了现代人生活必备的一个重要特质,在家庭中也是同样如此。家长必须适应这些变化,并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保证家庭教育得以顺利实施。

家庭教育实践中的创新指的是家长为了一定的目的,在遵循家庭教育的客观规律下,对家庭教育中的某些环节进行改造或变革,从而使家庭教育得以更新和发展的实践活动。而家长的创新能力则是指,家长在顺利完成以原有家庭教育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家庭教育要应对来自社会变革和教育变革带来的诸多挑战,就必须进行创新。家庭教育中,家长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观念创新

家长首先需要树立个性化的教育观念,这是家长进行家庭教育观念创新的前提。家庭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也是不同的。作为家长,不能简单地“随大流”,想当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而需要树立个性化教育的观念,用个性化的教育替代大众化的教育方式。具体地讲,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的内容、环境、方法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身心特点,使孩子的各种学习需要得以满足,学习特长得以开发,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

其次,家长还要树立大教育观念,走出并超越家庭的范围,不要指望在家庭内完成所有的家庭教育任务,要加强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及社会教育的联系,学会有效运用其所能提供的教育条件作为家庭教育的补充。

此外,家长要树立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以及开放的教育观念。可以说,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的创新是保持家庭教育充满活力的源泉,也是保证家庭教育取得良好实效的重要保证。

2.知识创新

家庭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家长掌握相关的家庭教育知识。鉴于当前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推陈出新,家长就需要具备知识创新的能力,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前沿理论保持一致,并在家庭教育中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知识创新洞察力、接受把握新观念的能力,以及运用新观念于实际的能力等。这样,方能保证家长在遇到家庭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时能解决得游刃有余。

3.方法创新

在家庭教育发展的漫漫长路上,家庭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们总结出了很多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为广大家长提供了有益参考。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家庭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广大家长在吸取传统经典家庭教育方法的同时,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大胆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创新,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总之,家长的创新能力在现代社会显得至关重要。家长拥有了家庭教育观念、知识、方法的创新能力,就能为家庭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证。

第三节 家长的教养方式与亲子关系

一、家长的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在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孩子相对稳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是父母传达给子女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社会化发展、日常行为习惯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家长的教养方式一直都是家庭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

(一)家长教养方式的基本类型

家长教养方式历来都是研究者的关注焦点,早在19世纪末,弗洛伊德就开始关注家长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发展的影响。他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进行了简单的划分,父亲主要负责提供规则和纪律,母亲则负责提供爱与温暖。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方法的不断成熟,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不少西方研究者开始较为系统地研究家长教养方式对子女成长可能起到的影响,用系统化的理论进行研究,将家长教养方式类型化和模式化。关于家长教养方式基本类型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当属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姆林特(Baumrind),她采用家庭与实验室相结合的观察研究,提出了颇具影响的三种基本的家长教养方式类型,即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我国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将家长教养方式细化为四种类型,即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1.溺爱型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爱情的结晶。天下父母都有一颗爱子之心,这是人类的本能。然而,一旦父母对孩子的爱过了头,就变成了溺爱。

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家长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满足,但却很少约束孩子。家长对孩子的爱缺乏理智和分寸;在生活上尽一切可能满足孩子,对孩子的任何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一味迁就;在情感上过分依恋子女。在这一教养方式的影响下,家长对子女怀有过多的期望与关爱,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照料和保护,事事包办,很少对子女提出要求或严格教养。

某法院曾经判处过这样一名未成年犯:这个孩子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父母对他十分溺爱,曾雇用三个阿姨照顾他,使他从小养成了任性、自私、蛮横的个性。一次在学校踢足球与同学发生口角,被对方打了一个嘴巴,他竟跑回教室拿出刀子将对方扎死……[22]

前不久,北京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与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随机对100名在押未成年犯的调查显示,这些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普遍较差,存在着四种不同“缺陷”,其中“溺爱型”家庭在被调查者中占到半数以上。“溺爱型家庭在孩子心灵上播下自私、任性的种子,极易发展形成不良的个性,偏好反社会行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判员尚秀云介绍,在未成年犯家庭中,家庭成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有23%的家庭成员曾被拘留、劳教或判刑过[23]

溺爱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般而言,用溺爱型的方式教养出来的子女往往会变得任性自傲、自私自利、事事依赖,缺乏自主思考和活动的能力,在学习上自我提高的意识淡漠,长大后也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另外,孩子在日常行为中,容易缺乏勇气和信心,心理承受能力低,遇到困难容易退缩,久而久之会导致孩子形成自卑、怯懦的性格。

2.放任型

采取放任型教养方式的家长很少关爱孩子,也极少约束孩子,以不干涉原则来处理家庭关系,他们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工作,或忙于赚钱养家,或忙于娱乐休闲。在他们看来,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生活应该截然分开。在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对孩子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更缺乏与孩子情感和心灵的交流,抱着“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和习惯的培养没有严格的要求和约束,即使孩子做了错事,也不能给予及时的教育和纠正。

由于孩子缺乏家长的关心和教育,他们缺少安全感和归属感;由于缺乏管教,孩子大多缺乏自控能力,自我效能感普遍偏低。一般来说,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不懂得关心和爱,意志薄弱,自以为是,任性、固执,自由散漫,社会适应能力差。

3.专制型

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家长很少关爱孩子,但却最大限度地约束孩子,强调家长的权威形象。家长会在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给孩子提出各种严苛的要求和限制,强调孩子对家长的绝对服从。在这种家庭中,家长习惯向孩子发号施令,很少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家长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办事。当自己的指令没有达成或孩子没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指令行事时,家长便会对孩子轻则责骂,重则体罚,孩子生活得苦不堪言。

通常而言,采用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孩子感觉不到父母对他们的爱。长期处于父母的高压管制下,孩子会从内心深处对父母产生惧怕。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由于父母过分地干涉,孩子的自我接纳程度较低,容易以消极、自卑、被动、否定的模式来评价自己,进而产生退缩、烦躁的心理,做事缺乏主见和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4.民主型

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家长给予孩子适当的关爱和适当约束,能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贴心的帮助,能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及时做出合理的反应,让孩子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民主型的父母爱孩子但不溺爱,能对孩子提出各种适当的教养要求和适当限制,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鼓励孩子积极面对和解决。

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身心能得到和谐发展,自我接纳程度高,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望都比较强,容易形成敢打敢拼的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相对于其他几种父母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是最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教养方式。

综上所述,为了使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家长要尽量使自己的教养方式向民主型转化。具体而言,家长要做到:

第一,理解尊重孩子,成为孩子的朋友。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作风民主,和蔼可亲。对孩子而言,父母既是长辈,也是教师和朋友。家长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积极参与孩子的业余爱好活动,尽量使孩子的生活更有意义和丰富多彩;尤其注意给孩子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打孩子或训斥孩子,也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唠叨孩子说过的错话或做过的错事,使孩子难堪。

第二,正确对待孩子的成败,多鼓励,少批评。家长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鼓励孩子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多看到孩子的优点,理解孩子所犯的错误。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要与孩子站在同一阵线上,与孩子一道商量解决的办法,给孩子提供参考,而不是横加指责或者包办代替;在孩子承受失败带来的痛苦时,家长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恰当引导,让孩子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失败,以客观的态度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当孩子在失败中想要放弃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给予激励,树立孩子的自信。

第三,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家长要尊重他们的各种需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遇事多跟他们商量,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自己做主,允许他们做一些其他孩子可以做的事,允许他们独自完成某些事;尊重他们的观点,允许他们与父母有不同的见解。此外,家长应多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享用;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二)家长教养方式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初的课堂,父母是其首任教师。由于儿童的行为极具模仿性和依附性,因此,家长所采用的教养方式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起到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1.家长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有研究显示,儿童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最佳时期。而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其中,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得当的教养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儿童习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正确的角色意识,帮助儿童建立起和谐的友伴群体。

家长采用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不尽相同。

(1)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溺爱型家长对儿童高度接纳和迁就,却很少对其提出各种要求,也较少运用惩罚行为。此教养方式下,孩子与家长关系良好,但孩子由于得不到自主锻炼的机会,对家长过分依赖,缺乏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此类孩子,尤其是男孩通常表现出冲动和攻击性,比较粗鲁、不顺从、专横,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交流的热情和技巧,走入社会后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状况,甚至会用极端的手段处理问题。见下面案例:[24]

10月18日晚,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阿科乡中心学校发生恶性案件,3名初一男生在校被人杀害。

经初步调查,受害学生是该校初一年级的3名当地男生,他们被锐器砍杀致死。初步确定犯罪嫌疑人是该校初二年级的男生张斌,已于10月20日晚落网。有关人士称,嫌犯近日在广南县城偷了手机,回来将此秘密告诉了3位好友,但后来不知为何此事被学校知道,学校准备处罚张斌。为此,张斌认为是3个好友告密所致,所以产生了报复的念头。

受害者家人和学校师生讲述了被害过程。10月18日早晨6时许,从派出所逃出来后,早已“丧失理智”的张斌买了一把菜刀回到了学校,将正在准备上早操的韦世友骗出,径直从围墙缺口来到校外100多米远的田间,趁其不备举刀将其砍倒,而后连砍数刀致其丧命,随后将其掩盖在小沟的草丛里。回到学校的张斌没有收手。当天晚上11点多,他来到陆坤、陈立雨的宿舍,将两人砍死,其伤口都在后脑勺和脖颈上,有的刀伤特别深,几乎将脖颈砍断,何其残忍。流出的鲜血沿着床缝滴了下来。一开始,血滴到下铺同学的脸上,还以为上面有人撒尿;在喊叫多声没有答复后,打亮了手里的打火机,发现滴在脸上的是鲜血;起身推上面的人,无论如何也不醒,才发现出事了。

张斌的班主任农丕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家庭的溺爱,让这个孩子变得不爱学习,最终染上爱赶时髦、经常偷同学东西的恶习。”

在这个偏远的山村里,一个农民的孩子每年只有两三套新衣服,而张斌每月都有两套。张斌的母亲称,只要张斌要钱,他们一般都给。有了钱的张斌经常结交社会上一些闲散人员到学校打架,钱花完了,就经常跟同学借,借不到了就偷。

自此,张斌的学习成绩下降很快,几次考试都是班上倒数几名。在他出事前的数学测验中,他翻书作弊,老师制止他时他还与老师发生争吵。老师将这些情况反馈到家长那里,家长表示要好好教育孩子,但后来,家长却对张斌连一句重话都没说。农丕道认为,是家长的溺爱和放纵致其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2)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放任型的家长对孩子管教较少,限制也少,孩子需被动地适应和学习各种社会规则。但是,由于得不到家长的正确引导,在此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对社会规范、道德认知遵守的意识很弱,而且对人冷酷,具有攻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这类孩子在处理情绪、情感、同伴关系上也存在着随意性的缺陷。这类孩子还因缺乏基本的与人交流和沟通的技巧,容易出现社会适应困难等现象。

(3)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这种类型的家长对孩子过分严厉,奉行高压政策,要求孩子对自己绝对服从,严格监管孩子的各种行为,稍有不如意,就会对孩子实施各种形式的惩罚。家庭气氛凝重,亲子关系极不平等,家长与孩子缺少起码的交流,孩子没有说话的权利。这种教养方式破坏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的各种道德习惯和社会知识的获得完全取决于家长,他们更多的只是被动而无条件地接受。因此,其社会化缺乏自主的动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缺乏积极性;对他人常常表现出既依赖、顺从又反抗、凶残的行为,遇到各种交往困难时会出现无助感和羞辱感,极不利于儿童社会化的正常发展。

(4)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家长一般具有较高的民主意识,能给孩子创设平等、宽松的家庭环境,能尊重和理解孩子,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比较温和,通常能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显得积极、主动、宽容、忍让、大方,能采用理智的成熟态度处理问题,能很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成长过程中,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能与同伴进行有效地沟通和合作,还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一言以蔽之,民主型的教养方式能对儿童社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家长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影响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的家庭诸因素中,家长教养方式显得尤其关键,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有研究表明,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有相当的影响作用。[25]良好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容易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而不当的教养方式易使儿童形成诸多不良的个性特征,甚至会导致人格障碍、神经症,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1)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溺爱型教养方式下,家长对子女事事关心,事事操心,孩子基本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对孩子个性的形成也有着不小的负面作用。一般来说,这些孩子依赖心理严重,独立性弱,性格胆怯、懦弱,自控能力弱。

(2)放任型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放任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由于缺少家长的关爱,得不到家长及时、正确地引导,其个性的形成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形成固执、偏激的性格,责任心缺失,难以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个性易出现明显的缺陷。

(3)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的形成具有负面的影响。家长的惩罚、否认、拒绝,使子女缺乏真诚、宽容、热情、严谨、沉稳的特点,情绪容易极端且波动大,人际关系状况差,对人生和事业也缺乏信心和热情。[26]

(4)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由于家长能给予孩子较多的情感理解,对他们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孩子表现为性格外向、善良,做事更加严谨自制,情绪稳定,处世态度积极自信。

此外,国内研究结果表明,家长的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长给予子女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子女出现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反之,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如果过多地采用惩罚、干涉、过度保护等方式,则子女出现行为问题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27]

(三)家长教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完整程度、城乡差异等因素是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的重要原因。

1.家长的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是影响家长教养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长的文化程度可直接影响家庭的心理环境以及为子女提供的教育类型。一般而言,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家庭教育意识越强,接受科学教养方式的能力越强,教育态度上也更加积极主动,更善于捕捉子女的发展动态,所选择的教养方式更趋向民主型。受教育程度高的家长对教育子女更加自信,较少表现出溺爱、专制、忽视和惩罚等行为,更多的会采用说理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注重通过沟通的方式来解决家庭教育问题。

有研究显示,家长的文化程度会影响与子女情感沟通和交流方式,以及攻击行为的发生。[28]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越善于与子女进行情感沟通,就越能理解子女的想法。而母亲的文化程度更是会直接影响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发生。家长文化水平越高,儿童发生行为问题的几率就越低,反之则会升高。

2.家长的职业

家长的职业与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家长的职业类型往往预示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工作条件和家庭物质生活,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家长的自尊、价值观、行为方式,转而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和教养方式,从而对子女身心发展产生各种影响。一般而言,家长的职业越是稳定,其职业认同感越强,收入越高,其教养方式则会越固定且科学。这也是从事公务员、教师、医生、律师等职业的子女身心发展更加和谐,生活更加幸福的重要原因。反之,职业不固定,整天为生计奔波的父母迫于生活压力,更多关注挣钱“养家糊口”的问题,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教养方式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因此,他们的教养方式一般都偏向放任型,教育手段也相对简单粗暴,对子女的成长会产生诸多消极影响。

3.家庭是否完整

国内有研究显示,离异家庭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完整家庭。由于离异家庭中承担养育责任的更多的是母亲,因此,儿童行为问题的产生和母亲不良教养方式关系密切。母亲的教养方式和情感表现越消极,儿童的行为问题越容易发生。[29]

在离异家庭中,单亲母亲经历了重大生活变故,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她们自我效能感低,情绪极度不稳定,容易受到激惹。[30]母亲的消极情绪必然会以各种形式转嫁到子女身上,降低家庭教育的正常职能,各种亲子冲突也会出现。另外,有研究显示,母亲的婚姻质量制约着母亲对待孩子的方式。[31]离异母亲由于独自肩负工作和家庭两重重担,会降低母亲对家庭教育的耐心和积极性,教育方式更容易走上极端化,要么对孩子言听计从,用溺爱的方式来弥补家庭缺陷;要么对孩子放任自流,忽视孩子的各种身心发展需要。

此外,离异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也会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他们更容易因为担心失去父母的爱而陷入不安、无助和内疚,容易出现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使亲子交往变得困难。有研究显示,离异家庭的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绪障碍、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等方面,与完善家庭的儿童相比,存在显著差异。[32]儿童自身的不良行为会进一步诱发家长不良教养方式的出现,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父母教养方式上的缺陷直接导致众多在离异家庭中生活的孩子身心发展不及在正常家庭中成长的孩子。

4.城乡差异

尽管当前我国城乡差异在逐步减小,但在家庭教育,特别是家长教养方式上仍然存在着差异。存在城乡差异的最大因素在于逐渐扩大的民工潮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不少农村的年轻父母走出农村到城市打工挣钱,由此产生的隔代教育、留守儿童等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些父母无法保证与孩子共同生活,把教养孩子的重任放在祖父母身上,在教养方式上更多地选择一种消极的放任型教养方式。

有研究显示,总体而言,农村家长和城市家长在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家长对子女的约束多于农村家长,农村家长的情感温暖少于城市家长。[33]此外,城市家长对孩子情绪情感的关注多于农村家长,他们更趋向于从孩子的角度看待教育问题,也更理解孩子的行为。城市家长偏向对孩子的保护和干涉,而农村家长对孩子更多的是否认、拒绝。同时,农村家长更容易出现家长双方教育方式不一致的情况。

综上所述,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会在身心各方面出现诸多差异。作为家长,有必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相对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使孩子既能体验到家长的关心,又能尊重家长的权威。而要实现教养方式的科学化,必须要求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家庭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积极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和家庭共同生活为基础,主要体现为抚育、教养、赡养等基本内容的一种人际关系。亲子关系不仅是个体发展过程中接触最早,同时也是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关系。

亲子关系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儿童的攻击性、社会抑制和退缩,以及社会责任感倾向等与亲子关系密切相关。亲子关系与儿童青少年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呈正相关。一般而言,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

家庭教育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教育。家庭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亲子关系处于何种状态。同时,亲子关系是儿童青少年人格形成的极其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其行为、心理健康、人格特征以及智力和学业成绩。

(一)我国亲子关系发展现状及问题

在家长制盛行的中国封建社会,亲子关系是不平等的。父母,特别是父亲在家庭中拥有决定的权力,子女则需无条件地服从家长的意志。在这种亲子模式中,子女无独立人格可言,大事小事都是家长说了算。

当代社会,亲子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子女不再依存于父母而生存,家长也不再享有对子女绝对的权利,亲子关系总体上趋于和谐。可以说,这是我国亲子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进步。

1.我国亲子关系发展的现状

(1)孩子成人前亲子互动频繁,亲子关系朋友化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深入推进,核心家庭成为了当今主要的家庭模式。在这种家庭中,由于父母只承担一个子女的教育责任,相应的教育子女的时间和精力更加充裕,有充分与子女之间接触的时间,更加注重与子女间的各种形式的交流和沟通,故亲子之间的相互交往显得频繁而多样化。

此外,由于大多数家庭接受并采纳了民主型的教养方式,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趋于平等,更多的父母愿意以平等的朋友身份介入孩子的生活,与孩子一起分担成长中的快乐,解决成长中的各种烦恼;而孩子也更容易接受这一改变,面对父母,他们不再诚惶诚恐,而是乐于以伙伴的方式向父母倾诉自己的体会和困难。这无疑会使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对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

(2)在亲子关系中偏重孩子

由于我国推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现今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教养问题。面对一个孩子,整个家庭的重心都倾向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不仅是很多幼儿园的口号,也成了很多家长的行事原则。

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付出一切。在这种形势下,孩子一般都能得到很好的身心成长环境,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一般也高,能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但是,如果家长对孩子过分偏重,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3)对孩子的期望偏高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句话如今成为很多父母的教育信条。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可谓是费尽心思。现在,不少孩子很小就在家长的陪同下参加各种兴趣班、特长班,希望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提升其素质,增强其社会竞争力。面对孩子的各种生活和学习上的要求,父母也是倾其所能地加以满足。父母对孩子的全力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对孩子的期望偏高,而这种高期望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小的压力,甚至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冲突频繁。

2.我国亲子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亲子关系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如亲子关系疏离、亲子矛盾等诸多现实问题。

(1)孩子成人后亲子关系疏远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传统的“三代同居”“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逐渐被“三口之家”取代,“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也逐渐淡漠。许多独生子女成人以后因为工作的需要不得不远离父母,或多或少地疏远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由于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致使整个家庭重心有意无意地向子女倾斜,由过去传统的“以孝为本”转向以子女为中心,出现了“敬老不足,爱幼有余”的现象。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早已习惯无条件地从父母身上索取各种所需,而很少考虑子女应该为家长做些什么。父母在完成了对子女的教养任务,将之培养成人之后,子女不但不尽孝道,甚至反而“啃老、弃老、虐老”,使亲子关系出现严重倾斜,导致很多不和谐状况的发生。

(2)亲子冲突加剧

亲子冲突是指亲子双方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既体现了双方目标的不一致,同时双方也知觉到了这种不一致,并且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表现出来。

导致亲子冲突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经历第一叛逆期和第二叛逆期的儿童青少年,由于身心的剧烈变化,充满了内部和外部冲突,对原有家庭教养方式的认同感降低,亲子冲突不可避免。此外,随着儿童青少年认知的不断发展,对家长的角色认知的重构,他们逐渐以看待朋友的方式来看待家长。如果家长不接受这种平等的关系,必然导致亲子冲突。

在当今社会,亲子冲突的发生率远远高于传统的封建社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代家长更多地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子女与家长以平等的关系相处,相应的各种矛盾也更容易显露。

(3)家长亲子观念存在偏误

亲子关系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其中又以家长的亲子关系理念为最。家长是进行家庭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是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和教育的直接提供者,在亲子关系中起着主导作用。我国许多家庭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社会竞争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家长的亲子观念存在诸多偏误。

这些偏误主要表现为:父母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想当然地对孩子进行学习和生活规划,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偏高,给孩子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给孩子带来的认知冲突。父母存在的这些理念上的偏误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二)影响亲子关系的主要因素

亲子关系主要受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文化素质、职业、社会经济地位、性格和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的完整程度等。此外,婴儿早期的经验,儿童本身的气质、性格等对亲子关系的建立都会产生各种影响。

1.性别角色

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倍尔早在19世纪上半叶就指出:“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控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34]日本早期教育专家木村久一也曾说过:“教育应当是从改造母亲开始。”近年来,不少研究者都将研究的目光集中在父亲、母亲之间的性别差异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方面。结果发现,父亲、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在对待子女的方式、对子女的关心程度、与子女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受到中国传统家庭形态的影响,父母在家庭角色上通常是“慈母严父”的模式。当前社会竞争的加剧,父亲更多地承担外出挣钱养家的重任。在教育子女方面,母亲相对父亲更注重与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给予更多的慈爱和关怀。通常情况下,子女与母亲的关系更加亲近、融洽。由于母亲和子女的关系比较亲近,接触的时间也更多,所以彼此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在家庭亲子关系中,母亲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与子女的关系更加密切,也更容易与子女产生各种摩擦和冲突。

就子女的性别而言,一般女儿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亲密程度较儿子高。女儿即使成人结婚之后,也能与父母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但同时,女儿与父母的冲突多于儿子与父母的冲突。

在家庭亲子关系中,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的性别都与亲子关系的密切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决定亲子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2.家长的文化素质、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

家长的文化素质、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也是决定家庭亲子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说来,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越懂得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越能了解孩子的各种需要,更具与孩子沟通的技巧,也更容易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反之,家长的文化素质越低,所采用的家庭教养方式越偏向于简单粗暴,对孩子各种需求的关注能力也偏低,缺乏与孩子进行沟通的能力和技巧,不能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容易出现各种亲子问题和冲突。

此外,家长的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也是影响亲子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家长的教养行为会受到贫穷的影响。低收入家庭中,家长更可能使用严格控制或暴力独裁的方式对待孩子,且对孩子成长提供较少的支持,更严重者可能还会对子女施加各种暴力手段,甚至虐待子女。[35]可以说,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长很难与子女建立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另一方面,如果家长的工作过于忙碌而疏于对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即使他们有着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也难以与子女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般而言,经济地位较高的家长在教养孩子面能尊重其独特的个性和人格特征,以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能更敏锐地观察到孩子的各种生活学习的需求;而经济地位较低的家长则更多要求孩子的服从,在教养方式上更趋向于选择权威专制的方式,更多地关注孩子身体成长的各种需求,而其心理需要则少有关注。

3.家庭的完整程度

随着当前单亲家庭、继亲家庭的不断增多,不完整家庭的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离异、父母一方身亡或未婚生子等情况而导致家庭的不完整,会给亲子关系的建立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在离异家庭和未婚生子家庭中,孩子由于得不到父母完整的爱,加之外界环境的影响,有的孩子会变得自卑、自闭,不愿意与他人甚至父母进行交流,家长也难与之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而另一些处于这种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可能会对与之共同生活的父亲或母亲产生极度的依恋情结,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之类的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在单亲家庭中,家庭成员的残缺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认知、个性、人格、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由于子女身心发展的不和谐,与父母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可能性大大低于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

在继亲家庭中,孩子本能地认为应该对其生身父母忠诚,如果他们接受或忠诚于继父母则意味着对生身父母的不忠诚。因此,他们往往对继亲充满敌意。同时,作为继父母,他们对继子所投入的情感有限,较少与继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害怕因与继子产生矛盾和冲突而影响家庭关系,一般就得过且过。总体而言,在继亲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较难建立和谐健康的亲子关系。

4.孩子婴儿期的经验

孩子的早期经验在其身心发展中是无法改变的,影响可能波及终身。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婴儿的某些本能反应,如哭、笑、生理需要等,如果能激起家长的反应,那么彼此之间身体和情感的交流可逐步建立起亲子感情。如果孩子从婴儿期开始就能从家长身上得到充足的爱和关注,他们会逐渐对家长产生依恋,这对于亲子关系的建立有着积极的作用,而这一婴儿期的经验将会对日后亲子关系的不断巩固和加强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5.孩子的性格和气质

儿童青少年的气质和性格与其依恋行为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格外向活泼的孩子能适当地将其需要和心理状况表达出来,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成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而那些性格内向孤僻的孩子,不愿意与人交流,遇到事情往往喜欢深埋心中,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其内心需要,亲子交流的缺乏可能会使和谐亲子关系的建立更加困难。

此外,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还包括子女的年龄。一般而言,随着子女年龄的增加,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也越加牢固。而亲子关系也存在一定的城乡差别,城市生活的家长与子女的亲子关系普遍要好于农村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

(三)亲子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1.亲子关系与孩子的身体成长

亲子关系是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发育而言,如果亲子关系和谐,家长更容易敏锐地洞察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的变化,对孩子的各种身体成长需要给予适当满足,也更容易给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促使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反之,如果亲子关系恶劣,家长对孩子的各种身体发展需要不闻不问,则可能导致孩子的身体发育出现各种问题。

2.亲子关系与孩子学业成绩

良好的亲子关系不仅给孩子提供物质生活的保证,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心灵上的安全感和抚慰感。哈罗(H.F.Harlow)的实验[36]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哈罗的实验是将不同年龄的小恒河猴和它们的母亲分开长短不同的一段时间,用两种模型作为代理的或装扮的“母亲”来抚养小猴:一种是绒布缝制的猴形妈妈,另一种只是用光秃秃的铁丝网编成的“猴妈妈”。实验发现,几乎在所有的时间里,小猴都偎依于绒布妈妈身边,而只有当寻找食物时,它才短暂地去铁丝网妈妈那儿。这表明在生理上对食物的需要和心理上的接触安慰是分离开的,而且这两种需要能从不同的物体上得到满足。所以,亲子联结并非像哈罗做实验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仅仅取决于食物强化,而更多的是取决于由母亲的身体提供的接触安慰。

在亲子关系中,一个重要的情感特征就是孩子对父母特别是母亲的依恋。这种依恋是婴幼儿健康成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他们发展各种社会情感的基础。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一般在五六个月至九个月就明显地表现出来,在一岁半至两岁半达到顶峰。孩子的这种依恋情感对增进亲子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Vondra等人认为,亲子依恋能为儿童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儿童在其他社会情境中满怀信心和胜任力地去参与。[37]因此,亲子依恋水平较高的儿童一般能对学习抱有较高的兴趣和热情,取得较高学业成绩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又有研究显示,父子依恋与小学儿童的学业成绩不存在明显相关,而母子依恋与小学儿童的学业成绩相关和偏相关都很显著。[38]也就是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促成孩子产生对父母依恋情感的基础,而孩子对父母特别是母亲的依恋情感有助于提高其学业成绩。反之,不良的亲子关系则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各种程度的学习障碍。

有一位小学生(女)看起来并没有智能缺陷,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属较平衡的,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很差,常常在60分以下。妈妈非常着急,为了让女儿学习成绩尽快提高,她不惜重金为女儿请了语、数、外三个家教,轮番对她辅导。但是,一个学期结束以后,女儿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提高,相反还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症状:只要一拿起书本头就发晕。此外,她还拒绝与辅导老师进行语言交流,以至于辅导老师认为她是个奇怪的孩子。

妈妈为她的“头晕”症曾领她去医院仔细地检查过,也没有得出什么结论。后经心理咨询,她才说出,妈妈在她上小学低年级时,为她的“学习不用功”曾经很暴力地打骂过她。在不涉及器官疾患的情况下,这种症状被称作转换反应或臆病。这类与压力相关的身体障碍,被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O·卢格称作“心理社会的身体障碍”。他提出,作为少年儿童的照料者,我们必须留神这类障碍是否得到正确的诊断,过度的和长期的情绪压力的原因是否被排除了。[39]

3.亲子关系与孩子的心理健康

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榜样,其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莫大的影响。孩子往往会从家长对待他们的态度中去掌握最初的与人交往之道。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孩子的各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各种心理困惑得以解决。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为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和谐、宽松的心理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可以说,如果父母之间、亲子之间关系和睦,家长能以平等的态度保持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交流,体察孩子身心的各种变化并对其进行关注和调试,孩子的心理便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反之,在紧张、不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孩子缺乏安全感,对家长缺乏信任感,容易产生各种消极的心理影响,导致其形成敌对心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容易形成多疑、猜忌的性格,难与人和睦相处。

有研究显示,亲子关系和谐,对家长教养方式满意,能与家长平等沟通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亲子关系不和谐,对家长教养方式不满意,与家长不能进行平等沟通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40]这充分反映出亲子关系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4.亲子关系与孩子的社会行为

亲子关系与儿童的行为有着一定渊源。相关研究表明,儿童的攻击性、社交抑制和退缩以及社会责任感倾向等与亲子关系密切相关。[41]

孩子最初的各种社会行为都是在家庭环境中,对家长各种行为的耳濡目染下习得的,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子女社会行为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健康的亲子关系则对孩子良好社会行为的养成提供了心理环境的支持和保证。在与家长的亲子交流中,家长的行为方式和处世原则会深深影响孩子的社会行为。亲子关系,尤其是依恋关系对孩子社会行为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

有研究证明,儿童的行为问题与婴儿期的不安全依恋有着密切关系,不安全依恋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之间有着很高的相关水平。很多研究者认为,不安全依恋及其相关因素似乎是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前提条件。此外,依恋关系也被认为是学龄儿童适应不良和行为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42]

由于当前我国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儿童攻击性行为现在已经成为了很多家长和教育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国研究者研究发现,在2~3岁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常常在家长使用权威方式反对他们的活动之后出现。[43]在亲子关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如果父母特别是父亲用专制的方式进行解决,则会造成孩子攻击性行为的萌芽。也即是说,不良的亲子关系可能对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起推动作用。反之,若是亲子关系和睦,特别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和睦,则会对孩子各种反社会行为的产生起到显著的消退作用。

在儿童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中,和睦、友善、融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其发展。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一方面使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环境保证,同时也使儿童青少年逐步认同这种行为方式,并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最终形成稳定的亲社会行为。

(四)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技巧

作为家长,要重视亲子关系对整个家庭教育的影响,用心打造适宜孩子生活学习的亲子关系,而这就需要家长了解和掌握其中的技巧。

1.更新观念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家庭也要积极顺应这一现状,用新的思维和手段来处理亲子关系。家长要能更新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有关观念,正确审视自己的意识、做法,科学把握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子女的成长提出合理的要求,寻找与其进行沟通的适当方式,并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处理各种亲子关系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使其与孩子之间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首先要提高自己对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的认识,树立新的“儿童观”“教育观”;要学会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倾听孩子的各种心声,而不是一味地发号施令;要学会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孩子的每一次成功和失败的经历。在孩子面前,父母无须永远正确、成功、愉快,不要害怕对孩子承认自己的失败和错误。也就是说,父母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地位,平等地面对孩子。只有这样,父母与孩子才能建立起真诚、和谐的亲子关系。

2.“言传”与“身教”并重

父母在孩子的一生成长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父母不仅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提供者和支持者,更是孩子成长的积极参与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各种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观念、态度、情感是构成和谐家庭、良好亲子关系的主导因素。

心理学家通过对父母“言传”与“身教”二者作用的比较,发现它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同等重要。“言传”固然能直接指导孩子的言行举止,但“身教”也同样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每个孩子都在不断地学习,目的是掌握成年后独立生活时面对各种挑战的技巧。家长是他们最重要和最信赖的老师。孩子绝大多数的基本行为和心理模式都是模仿家长而得,家长不仅仅是他们模仿的样板,更是他们求救的对象。家长的“身教”能很好地满足孩子的各种学习需求,提供学习模仿的素材,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坚实后盾。

因此,要打造和谐的亲子关系,须重视家长“言传”“身教”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家长不仅要重视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同时更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所产生的巨大教育作用。

3.学会亲子沟通

成功的亲子沟通不仅能使孩子更听父母的话,父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做出良好的行为,还能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促使孩子更好地成长。要促成良好的沟通,父母需要学习和掌握亲子沟通的技巧。

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把他们看作一个有独立思想和主张的个体,满足他们被尊重的心理需要,进而让他们产生被认同的感觉,在思想上放松,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其次,父母要学会倾听。积极地倾听是保证亲子沟通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之前,父母要耐心冷静地倾听,然后站在孩子的立场,设身处地地去了解感受,之后再做出判断,这样不仅能使父母的行为更加的适当,还会增强其说服力。再次,以宽容之心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心声。由于生活环境和时代的不同,父母和孩子之间可能存在“代沟”。在倾听孩子的表达时,会发现很多奇怪的、不可思议的想法、打算,父母可能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但是,一定要记住,用宽容之心去包容孩子各种奇特的想法和做法,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只有这样,父母才能掌握孩子的真实发展状况。最后,父母要积极与孩子进行交流分享。很多父母关注孩子每天的成长,常常问孩子一天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却很少与孩子交流自己每天的际遇。如果家长能与孩子交流每天的所得,分享你的开心与不开心,能使亲子沟通的效果更好。

打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合作完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父母,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促进亲子关系的各种技巧,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仔细、耐心地观察孩子的发展动态,用爱去感染和教化孩子,让孩子充分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心。逐渐地,父母会感受到孩子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家庭关系更和睦了,家庭也变得更加温馨了。

【思考与运用】

1.简述家庭环境与社区环境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2.家长的教育观、儿童观和价值观对家庭教育有何影响?作为新时代的家长应树立怎样的教育观、儿童观和价值观?

3.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4.家长的教育能力和孩子身心发展有何关系?

5.不同教养方式下生活的孩子身心发展有何区别?要想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作为家长应采用怎样的教养方式?

【本章相关学习资源】

1.蔡春美,翁丽芳,洪福财.亲子关系与亲子教育[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6.

2.孙云晓.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新世纪出版社,2009.

3.方建移,何伟强.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4.中国家庭教育在线http://jia.cersp.com/

【注释】

[1]李雪荣.现代儿童精神医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6

[2]衣明纪等.家庭精神环境对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J].中华儿科杂志,1999(3):144~147

[3]王雁等.北京市10~14岁儿童青少年的人格类型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4(33):7481~7483

[4]何肇发.社区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3

[5]牛俊杰,张侃.以学校为先导的社区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128~130

[6]吴泽林,雷洁琼等.《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67

[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1

[8]刘慧娟.社区环境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19

[9]陆庆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273

[10]文锦.社区教育发展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28~29

[11]陈帼眉,何大慧.家长的儿童观[J].家庭教育,1994(5):44

[12]http://www.cycs.org/Article.asp?ID=142092013-9-28

[13]http://zzzxyey.ankang06.org/space/?action-viewspace-itemid-5543231.2010-6-3

[14]冷颖.影响家长的101个经典家教案例[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104

[15]刘艳琳.提升家长素质关注幼儿教育——淮南市幼儿家庭教育状况调查[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4):100~103

[16]朱晓鹂.家长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5.35

[17]何玫子,梁成强等.广东省母亲育儿营养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1997(3):153~155

[18]冯维,杜红梅,杨红艳.违法少年与守法少年家长思想道德素质的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05(3):15~18

[19]焦健.合格家长素质简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2):50~53

[20]李海燕.两把汤勺[J].幼儿教育,2000(11):43

[21]http://y.3edu.net/hzjj/20899.html

[22]http://learning.sohu.com/2004/05/26/66/article220266699.shtml

[23]http://learning.sohu.com/2004/05/26/66/article220266699.shtml

[24]http://learning.sohu.com/20051102/n240646581.shtml

[25]辛方兴,王家同.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报,2007(21):1982~1985

[26]王娜.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影响作用的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9):87~88

[27]蒋奖.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72~74

[28]张智,李雪瑜,马薇.教养方式及父母文化程度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影响[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6(2):4~7

[29]郑名.离异家庭儿童行为问题与母亲教养方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3):38~40

[30]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

[3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17

[32]王敏,张振松.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素质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6(4):125~126

[33]卢清等.城乡幼儿父母教养方式比较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1):146~148

[34]焦健.合格家长素质简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2):50~53

[35]Bamrind,D.The social context of child maltreatment. Family Relation,1994(4)

[36]张艳.亲子关系在儿童人格成长中的影响[J].职业圈,2007(6):64~65

[37]Vondra J.I,Barnett D.A typical attachment in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 among children at developmentalrisk.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J].1999,64(3)

[38]张连云.社会关系与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8(5):36~38

[39]http://www.xlzxzx.com/list.asp?id=2701&key=1

[40]李晶,杨本付,陈莉,刘根义,刘慧.亲子关系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5(3):28~29

[41]陈欣银,李正云等.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5(3):329~336

[42]胡平,孟昭兰.依恋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2):26~32

[43]申继亮.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298~3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