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素质教育,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现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根本一致的。因为从总体上来说,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正常、健康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还是少数。

第一节 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

1.现代健康新观念

维护和保持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健康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发现,以前那些严重危及人类生命的疾病,已经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与此同时,人类心理活动的许多特点,对于生命质量的影响却日益突出,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出现的频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它们对个体和社会发展逐渐构成了明显的威胁。于是,人们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无病即健康”的观念也开始发生改变,逐渐认识到身体健康仅成为“健康”概念中的一部分。人们开始对健康概念进行重新审视,不只是从医学的角度去看待是否健康,已经认识到,健康是一个随着时代的推移,在社会和文化因素影响下不断演变的概念。现在提到健康概念,人们常引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即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这个定义,不仅指出了心理方面在人的健康中的重要地位,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健康的标准。换言之,健康不仅是不生病,而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几方面的健康。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就不难理解,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虽然没有疾病,但却有病感,或不能适应现实生活,是因为在心理或社会适应方面不健康。由此可见,人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心理健康的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在人的健康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越来越清晰,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人不再满足于身体没病,更追求心理的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符合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从此以后,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进行了许多论述,由于每位学者的出发点不同,其定义也是各不相同。迄今为止,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能够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人从个体的心理状态来认识心理健康,认为心理健康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熟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

心理健康是和心理不健康(包括心理偏差、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如果用一个连续谱来表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那么这个连续谱的一端为心理疾病(用黑色表示),另一端则为心理健康(用白色表示)。处于两者之间的有一个“亚健康状态”(又称“第三状态”,用灰色表示),正是这些处于中间状态或诱发病态的人,他们随时可向心理不健康转化,如图9-1所示。据有关方面调查,有68%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美国心理学家梅尔杰斯把亚健康状态者描绘成:情绪低落、自卑失助、放任冲动、角色混乱的人。

img29

图9-1 心理健康含义示意图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另外,心理健康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即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显然,对广大中学生来说,心理健康应该是广义的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教育

从现代教育的观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它发挥着其他各种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进而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中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素质教育,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现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根本一致的。

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理解,可以用表9-1来说明。

表9-1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img30

心理健康教育从途径上来看,包括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三大途径。心理教育,亦可称作心理辅导,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训练、环境陶冶等手段,对学生所进行的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普及、熏陶和辅导。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认识环境、适应社会,促进其成长和发展。它的任务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它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未来的教育模式。心理教育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的主体和重点,是“主要矛盾”。因为从总体上来说,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正常、健康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还是少数。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就有可能导致他们心理和行为的适应不良,出现一些心理困惑或心理困扰。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遵循学生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及易发生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或辅导活动。实质上是要求我们教育者以积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来达到预防和发展的目的,而不是等到学生出了心理问题以后再来补救或矫正。如果说补救或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亡羊补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目的的话,那么心理教育则是“未雨绸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目的。心理教育是发展性问题,应代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向,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

学生的心理问题从性质上来说,可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障碍性问题,又称为心理疾病,程度较重,人数较少;发展性问题,又称为心理障碍或心理偏差,是伴随着学生不同心理发展阶段而出现的心理不平衡、不适应,或程度较轻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正是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存在,才使得学校心理咨询和治疗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学校心理咨询,是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它是一种补救性措施。学校心理治疗是针对已产生较严重心理障碍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学校教育者的任务是发现这类学生,并及时转介到医疗部门。心理治疗不应当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精神,一种教育追求,一种教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应建立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三级网络系统。

二、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及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从生物遗传因素的作用到个体自我心理冲突、不良人格特征,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问题以及应激性生活事件的影响等,都可能是原因。当然,概括起来心理健康还是生物、心理、社会这三方面因素综合起来作用的结果。认识这些因素是我们预防和矫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依据。以下就这几方面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一探讨。

(一)生物遗传因素

首先是遗传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一个人作为整体(包括其身心两方面)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却十分密切,尤其是一个人的体形、气质、神经的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等都受遗传因素的明显影响。统计调查数据及临床观察经验都表明,在精神病患者家庭中确实有一定的成员患有神经精神病或有某些异常的心理行为表现,如抽风、精神发育不全、脑神经萎缩、性情乖僻、躁狂抑郁等。

其次是病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影响。例如,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就是由于病菌、病毒损害了神经系统组织结构而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的。这对于儿童的有害影响尤为严重,它可以阻抑儿童心理与智力的发展,是造成儿童智力迟滞或痴呆的重要原因。

再次是大脑的外伤或化学物质所造成的影响。例如,因摔伤、碰伤或战斗造成脑震荡、脑挫伤等,都可导致心理障碍,如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和人格改变等。有害的化学物质侵入人体内,可以毒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心理障碍,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以及某些药物中毒等。

此外,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生理功能障碍的影响也可以成为心理障碍与精神失常的原因。例如,内分泌功能障碍,最突出的如甲状腺功能混乱,功能亢进时可出现敏感、易怒、暴躁、情绪不稳和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而在功能缺失时,在儿童身上可智力发育迟滞,在成人身上则可引起整个心理活动过程的迟钝,不仅智力受损害,性格上还会变得幼稚、保守和狭隘。

(二)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社会因素是很复杂的,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有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1.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

社会文化因素往往是通过个体所处的团体而发生作用的。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家庭的影响又是起主要作用的,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个体早期发展的研究表明,那些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婴儿,其心理发展将受到阻碍,并且其潜能的发展会受到抑制。很多在成人期表现为能力不足的个体,往往是来自这样的早期环境。而那些接受丰富的刺激、受到良好照顾的个体,在许许多多的测验中将渐渐成为佼佼者。另外,儿童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早期母婴关系及至稍后的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对个体以后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有着很大的影响,儿童如果能够在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其以后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儿童在早期不能建立这种与父母的亲密关系,或者早期与父母分离等,都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教养方式也会对个体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个体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依靠感和安全感的建立保证了子女成年后与他人的顺利交往。如果儿童缺乏早期的这种信任感,就会逐渐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性格,难以与人相处,从而容易产生心理异常,特别是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同时,父母对子女的过分保护或过分严厉,也同样会影响他们的独立性以及自信心的发展。这样也会增加子女的压力,使他们出现过分的依赖或过分的自我谴责。这些特点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如果家庭成员在面临各种外界压力时常常互相依赖、互相参与,那么,这样的家庭容易使个体缺乏与其他人的分化,即不能分清自己的责任或别人的责任。由于这种家庭的向心力,使得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个体容易从别人身上去表现自己的需要。这样的内向家庭的成员容易产生神经症或防御性神经症状态。但是,如果家庭成员缺乏情感的交流,甚至出现早期的分离,家庭强调个性,那么年轻人很早就学会从对父母的依赖中解脱出来,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和动机很少表现一致。这样的家庭环境鼓励和促进个体利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和冲突。这样的结果就是,独立的个体经常无意识地在自己体内释放冲突性冲动,这就容易造成躯体方面的不适。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生活事件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如结婚、升学、亲人亡故等。生活事件是一项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中等水平的应激事件,如果它们连续发生,它们对个体抵抗力的影响就可以累加,因而也是很严重的。由于生活事件的增加而产生的应激体验与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障碍有着明显的关系。例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胃肠溃疡、癌症、神经症、事故、体育活动中的损伤以及学习成绩的下降等都与生活事件的明显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每经历一次生活事件,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由于这一事件的发生所带来的生活变化。如果生活事件增加,那么个体的生活变化也会增加,个体要适应这种变化了的生活所付出的努力也需要相应的增加。因此,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太多的生活事件,个体的躯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除生活事件的影响外,个体所处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虽然环境变迁也可以算作是生活事件的一部分,但这种变化对个体适应的影响将更加突出。例如,研究的结果表明,新到一地的移民与当地居民以及他们原来所在地的居民相比,更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躯体或精神的异常。很多刚入学的学生由于入学前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巨大变化,在适应新的环境时容易出现各种困难。

3.学校因素

(1)学业负担过重。频繁的考核、竞赛,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满负荷的课余安排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班级中的后进生,由于在学习、行为等方面表现的不尽如人意,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在家长“望子成龙”和老师“盼生成钢”的高期望值下,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激烈竞争,很多学生会产生焦虑不安,忧虑重重。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挫伤。

(2)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没有心理健康的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尤其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儿童而言,老师在儿童的心目中处于权威的地位,教师成为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有34.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非常大,有47.6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加起来占到了被调查教师的82.2%,说明绝大部分教师都感觉压力比较大,教师的压力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有86%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 38.50%的被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只有28.8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好。国内现在正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从调查结果来看,有近40%的被调查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教师如何去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我们又如何能保证这批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果?因此,在我们推行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教师的心理状况。

(3)教师错误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如前所述,正因为在小学阶段,教师在儿童的心目中占有相当的权威地位,教师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由于少数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在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态度简单,粗暴,不尊重学生的人格,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学生的厌学,逃学心理比较严重,这都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4.社会因素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地位、风俗习惯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小学阶段正是个体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心理品质形成时期,若受社会不良风气,像金钱至上、追求享受、吃喝送礼、黄色刊物等的影响,对学生健康向上的品质的塑造百害而无一利。同时,现代传媒的负面影响也很大。

(三)个体心理因素

1.心理冲突

在学习和生活中,人们经常面临的机会或选择不止一个。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面临冲突的情境,即做出某一选择,同时又要丢掉另一个选择(或机会)。换言之,做出选择既意味着选择什么,同时又必须要丢掉什么。这就使得很多情况下做出选择是很困难的。

心理冲突的产生往往发生于难于做出选择的情境。这种冲突情境在很多情况下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和躯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心理冲突对个体的直接影响就是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往往会增加个体适应环境的困难,对生活和工作也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这种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个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在各种心理冲突中,有一种给个体带来的压力是最大的,这就是“趋避式冲突”。这种冲突是指个体所面临的选择既能给他带来好处,同时又伴随着不良的影响。

2.特殊的人格特征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类型特征,这在人与人之间是千差万别的,但其中也有共同的方面。它对人的心理健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是在心理社会因素中造成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人们总是依其人格特征来体验各种致病性因素,并建立对紧张性刺激的反应形式。因而,特殊的人格特征往往成为导致某种心理障碍或精神病原因中的内在因素之一。所以同样的致病因素作用于不同人格特征的人,可以出现非常不同的结果,而同样的疾病发生在不同人格特征的人身上,其病情表现、病程长短和转归结果又都可以非常不同。因此,培养和锻炼健全人格,对预防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非常重要。

研究资料表明,各种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往往都有相应的特殊人格特征作为其发病基础。例如,强迫性神经症,其相应的特殊人格特征称为强迫性人格,其具体表现是谨小慎微、求全求美、自我克制、优柔寡断、墨守成规、拘谨呆板、敏感多疑、心胸狭窄、事事容易后悔、责任心过重和苛求自己等。又如,与癔病相联系的特殊人格特征是富于暗示性、情绪多变、容易激动、耽于幻想、自我中心和爱自我表现等。此外,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与孤僻离群、多疑敏感、情感内向、胆小怯懦、较爱幻想等特殊人格特征密切相关。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科化倾向

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门学科来对待在课堂上系统讲述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从理论到理论;更有甚者,还要安排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课的考试。应该承认,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而是要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强化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2.医学化倾向

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很少关注发展性问题,错误宣传,使学生认为只有心理有疾病时才能去心理咨询室,而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形式是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只占10%左右。

3.片面化倾向

过多地关注于各种心理测验,主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教育,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职业心理教育,偏重心理咨询,轻视心理辅导。

4.形式化倾向

虽然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课,配备了老师,但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来进行心理教育。另一种形式化倾向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有的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看作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5.孤立化倾向

孤立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例如,美国有37%的教师有严重的精神紧张和焦虑情况,至少有6%~8%的美国教师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良适应。如果教师自身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这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其次忽视了家长的心理健康。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目前,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很多的误区,这对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造成很多的障碍。例如,认为健康就是无病,无病就是健康,非此即彼;心理辅导是专管心理有毛病的学生,优生不需要心理辅导;思想政治教材中已经包括了心理健康教育,没必要再单独提一个“心育”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顺利的开展,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理念:

1.理念之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关注“健康”与“不健康”的教育,而是关注人的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其根本宗旨的教育。

2.理念之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是专指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是全体成长中的、正常的、健康的学生。

3.理念之三

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之下,心理健康教育是纳入德育系列的,但这不等于说,两者存在着包含关系。

五、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建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应当使学校每一位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凡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充实的内容和模式

必须要认识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和困惑;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以发展性问题为主,以全体学生作为对象,普遍性问题的指导兼顾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治疗与矫正,而其形式活泼多样,其中小学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同时强调三个主体:学生、教师和家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