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学前儿童实施心理保健,尽量为儿童创设和利用有利的条件,控制和消除种种不利因素,对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遗传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学前儿童对幼儿教师、保育员有着很大的依赖性。托幼机构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也与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培养学前儿童养成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的行为,增强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健康成长。

一、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心理健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旨在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广义的心理健康则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挥人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

(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时期。他们虽然已经具有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但是各器官、各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解剖、生理和心理特征与学龄儿童有很大的区别。

学前儿童对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敏感,容易受各种不良因素的伤害。对学前儿童实施心理保健,尽量为儿童创设和利用有利的条件,控制和消除种种不利因素,对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

做好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工作,不仅可将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心理障碍消灭在萌芽状态,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儿童在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正常地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其对社会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是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心理健康的标志

学前儿童的身心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的特征是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智力发展正常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儿童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基本心理成分。一般把智力看作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各种认知能力的总和。智力的高低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

情绪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它既是一种心理过程,又是心理活动赖以进行的背景。良好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协调性,表示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平衡状态。心理健康的儿童“身在福中知福”,愉快、乐观;心里有了委屈、苦闷、挫折,能合理地宣泄不良的情绪。

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

儿童的人际关系虽然比较简单,人际交往的技能也比较差,但是心理健康的儿童乐于与人交往,也希望通过交往而获得别人的了解、信任和尊重。

4.行为统一和协调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变得有了条理,主动注意的时间逐渐延长,表达情感的方式日趋合理和成熟。

5.性格特征良好

性格是个性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之中。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具有热情、勇敢、自信、主动、诚实等性格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心理健康的儿童应该:有充沛的精力;心情开朗、愉快、乐观;态度积极主动;能与小朋友和睦相处,在集体中受到欢迎和信任;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没有不良行为、不良习惯;能注意力集中;睡眠好。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例如,基因病——苯丙酮尿症;染色体病——先天愚型等。“胎里带”的病造成身体的种种缺陷,势必会影响儿童健康心理的发展。

2.先天的非遗传因素

妊娠早期,受致畸因素的影响 (病毒感染、放射线、不良药物、烟、酒、不良情绪等),胎儿可发生种种先天畸形。

3.后天的脑损伤

外伤引起的脑震荡、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性脑膜炎、蚊虫传播引起的乙型脑炎、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均可影响儿童的智力,诱发一系列行为问题。

4.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1972年,美国加州大学艾尔丝博士从脑神经生理学观点出发,提出 “感觉统合失调”是许多不良行为产生的生物学因素。

感觉器官主要有眼、耳、鼻、舌、身。身包括皮肤感受器 (触觉、温度觉等)、肌肉关节内的本体感受器和前庭内的平衡感受器。大脑对传入信息的加工、组合,被称为 “统合”。

(二)心理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因素有动机、情绪、气质、自我意识等。

1.动 机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2.情 绪

情绪包括情感感受力、情感控制力和理解与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

3.气 质

气质主要是生物因素 (遗传天赋)决定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特征,是行为的表现方式,体现行为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等动力特点。

4.自我意识

学前儿童通常是通过同伴及相关成人的评价和态度,通过比较在游戏与交往中的成败来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行为与情绪。

(三)社会因素

从出生起,婴儿就是一个社会的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社会环境。这些环境或有益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或给其正常的心理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1.家 庭

家庭是学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行为、人格特征、亲子关系、教育观念、教育方法,都与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能享受到天伦之乐的儿童,在人格发展上一般是健全的;从小得不到爱抚,在精神上得不到温暖的儿童,往往出现行为问题。

家长对儿童过分溺爱会导致儿童养成自私、任性、自我中心、骄横等不良品行。对儿童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会造成儿童身心负担过重,导致儿童产生自卑、退缩、冷漠、无所适从等不良倾向。受父母虐待的儿童,会欺侮比他弱小的孩子。所以说,良好的家庭环境塑造良好的个性。

2.托幼机构

托儿所、幼儿园是儿童最早进入的集体教育机构。托儿所和幼儿园的环境 (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形成有深远的作用。

学前儿童对幼儿教师、保育员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幼儿教师、保育员是婴幼儿接触较多的 “早期照管人”。正如世界婴幼儿精神健康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的共识:婴幼儿与早期照管人的关系,将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且将涉及儿童日后的心理状态。

作为幼教工作者,对儿童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耐心、多一份操心,他们就会多得到一份温暖、一分安全和愉悦感。托幼机构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也与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

3.社 会

与学前儿童接触的任何人,特别是小伙伴;与学前儿童接触的任何事物,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图书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生存环境中的不良刺激,诸如噪声、过冷、过热、过湿等,也会影响学前儿童的情绪和行为。

上述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对学前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

三、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

(一)改善环境

诸如改善空气、饮水、居住、活动场所的环境条件,改善膳食质量,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等,可使儿童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人格得到尊重。

(二)开展心理咨询

通过筛查等方式,及早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儿童,给予矫治。

(三)加强保健措施,促进健康

诸如开展健康监测,普及科学喂养知识,实施计划免疫等。

(四)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前儿童养成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的行为,增强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