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概述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概述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岁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最初的语词概括的形成是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思维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出现较晚。思维的发生说明儿童已具备了人类的各种认识过程。儿童活动的发展,实际上是在知觉活动中思维成分的不断增加。自我意识的发生与思维发生的联系非常密切。

一、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中心。思维与感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感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所产生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而思维则是对事物本质特征及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二)思维的特点

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基本特点。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另外,概括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前提,也是思维活动能迅速进行迁移的基础。概括是随人们认识水平的深入而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水平越高,对事物的概括水平也就越高。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人们才可能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和属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认识的领域要比感知觉认识的领域更广阔、更深刻。

(三)思维发生的时间

按照人类典型的思维的概念,个体思维发生的时间是在6、7岁以后,即学龄期。按照我们所说的儿童思维的概念,思维的发生在感知、记忆等过程发生之后,与语言真正发生的时间相同,即2岁左右。2岁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

(四)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

最初的语词概括的形成是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儿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是逐渐发生发展的。希瓦奇金对1.5~2.5岁儿童概括发生过程的实验结果表明,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分为直观的概括、动作的概括和语词的概括三个阶段。

1.直观的概括

儿童最初根据物体的最鲜明、最突出的外部特征 (主要是颜色特征)进行概括。

2.动作的概括

儿童学会了用物体进行各种动作,逐渐掌握各种物体的用途。

3.语词的概括

2岁以前,语词仅仅是和物体的某一特征相联系。这时的语词只有标志的功能——代表某一物体的名称,而没有概括的功能,不能代表一类物体。只有当儿童能够借助语词概括物体的一些具有稳定性的一般特征时,也就是语词具有概括的意义时,才是概念性概括的产生。因此可以说,直观的概括是感知水平的概括,动作的概括是表象水平的概括,而语词的概括才是思维水平的概括。

(五)思维的种类

1.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思维可分为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直觉动行动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的思维活动,实际动作便是这种思维的支柱。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产生的思维活动,表象便是这类思维的支柱。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概念是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因而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

真题再现

依据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是 ( )

(河南省2015年)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观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创造性思维

【育萃专家解析】A。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2.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思维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其主要特点是求同。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的特征。

真题再现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让孩子尽量说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这可以发展孩子的 ( )

(江西省2015年)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育萃专家解析】A。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3.常规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根据思维的独创性,思维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常规思维是指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解决问题。例如,教会学生解一类数学题后,学生按照已有的方法解题。创造性思维是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例如,科学家进行发明创造就需要创造性思维。

二、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学发展的意义

(一)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我们知道,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并不是在出生时都已具备的,而是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发生的。思维是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出现较晚。它是在感觉、知觉、记忆等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思维的发生说明儿童已具备了人类的各种认识过程。

(二)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思维一旦发生,就不是孤立地进行活动。它参与感知和记忆等较低级的认识过程,而且使这些认识过程发生质的变化。由于思维的参与,知觉已经不只是单纯反映事物的表面特征,而成为在思维指导下的理解的知觉,儿童的知觉也就复杂起来。以时间知觉为例,思维的参与使儿童能够使用时间作为参照物,如根据天亮和天黑判断白天和黑夜。儿童活动的发展,实际上是在知觉活动中思维成分的不断增加。比如,我们所谈到的儿童认识图画能力的概括化,就是思维在感知图画中作用的不断加强。

(三)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思维从一开始就渗入情绪领域。儿童的情绪活动越来越复杂化,并出现了高级情感,如道德感。这些情绪和情感都和对有事实物的理解密切联系。比如,儿童出现了以前所没有的恐惧情绪、怕鬼、怕坏人;能够关心别人,有了同情心。

思维发生和发展使儿童出现了意志行动的萌芽,儿童开始明确自己的行动目的,理解行动的意义,从而能够按一定目的去实现行动。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开始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性后果,如出现了责任感,出现了诚实或说谎的行为等。

(四)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方面。意识的基本特征是抽象概括性和自觉能动性。思维的发生使儿童具备了对事物进行概括、间接反映的可能,从而出现了意识特征的初步形态,开始出现不同于动物的心理特征。自我意识的发生与思维发生的联系非常密切。儿童通过思维活动在理解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中逐渐认识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