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概述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概述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生和发展看,最初更多的是情绪表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整个心理活动的发展,情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情绪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情感则较稳固、长期分段。然而情绪和情感的这种区别是相对的,实际上二者是密切联系的,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并对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积极情绪起协调、组织的作用,消极情绪起破坏、瓦解的作用。

一、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生和发展看,最初更多的是情绪表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整个心理活动的发展,情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一般来说,人们将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主要划分为三个方面:①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当机体的某种生物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会产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体验;反之,则产生消极的、否定的情绪体验。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友谊感、道德感、美感及理智感等都是在人与人交往中、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体验。②情绪发生较早,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情感体验则是人类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年龄才产生的。③情感比情绪更稳定、持久。情绪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情感则较稳固、长期分段。然而情绪和情感的这种区别是相对的,实际上二者是密切联系的,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并对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

总之,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这种反映是以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二、情绪情感的作用

(一)动机作用

情绪、情感是伴随人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或抑制作用。

对于儿童来说,情绪的动机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各种行为。如喜欢小动物的孩子,就会经常去接近小动物,在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掌握很多关于小动物的常识。

(二)组织作用

情绪是心理活动中的监控者,它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积极情绪起协调、组织的作用,消极情绪起破坏、瓦解的作用。研究表明,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儿童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痛苦、惧怕等消极情绪对儿童的智力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痛苦、惧怕越大,操作效果越差。过度兴奋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操作,适中的愉快情绪可以提高儿童智力活动的效果。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儿童的兴趣。有兴趣的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充满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和兴趣对他的活动起到了协调和组织的作用,能提高其活动的效果。

(三)信号作用

情绪和情感是人向他人表达、传递自身需要及状态 (如愉快、愤怒等)的信号。这种信号功能主要通过情绪、情感的外显形式——表情及言语来实现。由于情绪、情感具有信号功能,因此,父母或教师应该注意孩子的感情信号,从而了解儿童情绪发展是否正常,发现孩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教育,保证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感染作用

情感的感染作用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影响别人,使之产生同样的情感的以情动情的现象。情感的这种作用在学前期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幼儿园积极、愉快的生活环境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