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概述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概述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想象是否具有目的性,想象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一种没有目的的、不自觉的想象。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学前儿童想象的典型形式。课堂上儿童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想象属于有意想象。儿童的想象就其起源而言,与意识的表征功能密切相关。于是,儿童把自己想象成勇敢精神的化身—— “解放军”,以减轻恐惧和焦虑感。

一、想象的概念和种类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发生与儿童大脑皮质的成熟有关。想象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皮质上已经形成的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2岁左右大脑神经系统趋于成熟,这使得儿童在头脑中可能会储存较多的信息材料。所以,想象在儿童1~2岁开始萌芽,主要是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儿童语言的发生,即巴甫洛夫所说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儿童想象发生的重要因素。

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的两个基本特征。想象过程中形成的新形象,可以是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但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想象的种类

1.有意想象与无意想象

根据想象是否具有目的性,想象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一种没有目的的、不自觉的想象。无意想象是最简单的、初级的想象。如儿童看见玩具听诊器,就想象自己成了医生;看见香蕉,就拿起来当电话等。无意想象实际上是一种自由联想,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学前儿童想象的典型形式。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课堂上儿童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想象属于有意想象。

2.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根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所形成的形象一般是以前已存在的。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创性、新颖性等特点。学前期主要以再造想象为主,如几个小朋友在一起拿着玩具锅、铲、勺子等 “过家家”,用笔给洋娃娃打针等,整个游戏过程就是以再造想象为线索。儿童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是密切相关的,再造想象的发展使儿童积累了大量的形象,在此基础上,逐渐出现创造想象的成分。幻想属于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如拇指姑娘、嫦娥奔月、外星人与地球人大战等都属于幻想。

真题再现

1.幼儿期占主要地位的想象是 ( )

(浙江省2015年)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自主想象 D.有意想象

【育萃专家解析】A。幼儿期主要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

2.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 《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文字描述时,想象出祥林嫂的形象属于 ( )

(河南省2015年)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有意想象

【育萃专家解析】A。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3.幼儿看到天上的云,一会儿觉得像是马,一会儿觉得像是老虎。这是幼儿 ( )

(江苏省2016年)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育萃专家解析】C。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赖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二、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一)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

儿童的想象就其起源而言,与意识的表征功能密切相关。所谓表征功能,指的是运用信号 (如实际物体、形象、语言、数学符号等)来象征或代替其他事物,所以也有人称其为象征功能或符号功能。

想象与思维同源,都起源于儿童1.5~2岁时出现的表征功能。而且,儿童早期的表征功能基本是一种想象:当儿童用有一个缺口的饼干表示月亮时,用塑料雪花片表示饼干时,甚至用自己的 “嗯啊”声表示娃娃吃东西的行为时,不就是在想象吗?从这个意义上看,早期的象征功能基本等同于早期的想象,它的产生标志着儿童认知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只能对具体事物进行直接反映的局面开始被打破,以反映事物的关系和联系 (如某种相似性)为特征的高级认知机能开始萌芽。

学前儿童的想象是一端接近于记忆,另一端接近于创造性思维的阶段,是在记忆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改造,但它还没有能够深入现实,不能真正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儿童的想象虽然还不是创造性思维,但却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二)想象是理解的基础

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常常依靠联想,即把当前感知的事物与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利用旧经验来同化新事物,而联想也是想象的形式之一。

想象是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认知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理解;而没有理解,也就不可能真正掌握。例如,教儿童学习 《悯农》这首古诗时,儿童如果想象不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动情境,就不可能真正理解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又如,欣赏音乐时,如果儿童不能随着乐曲展开想象,那么就只会有对音乐的感知,而无对音乐的理解,也不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感受。无理解、无感受的感知是根本谈不上欣赏的。

想象不仅是理解新材料的基础,也是理解他人的前提。只有借助于想象,“设身处地”,方能明白他人的处境和心情,并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和独特体验。

(三)想象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在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与认知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太密切的想象活动。比如,打针时,有的儿童一边卷衣袖,一边大声宣称:“我是解放军!我不怕打针!”明明一个人在玩,却口中念念有词:“宝宝别藏了,我已经看见你了!”这类想象与儿童的情绪情感关系密切,故而称为情绪性想象。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在执行着一个共同的功能——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

研究发现,儿童常常以自己崇拜的人物或胜利者自居,即把自己想象成心目中的强者。对此,有人解释说,这是儿童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一种 “精神胜利法”。儿童从内心深处十分害怕打针,但此时,害怕不仅无用,反而增加心理上的痛苦和焦虑。于是,儿童把自己想象成勇敢精神的化身—— “解放军”,以减轻恐惧和焦虑感。

当然,不仅是假想的角色游戏和自居作用具有上述作用,一切具有明显的情绪色彩的想象活动,如自由绘画、即兴表演等,都可以满足儿童的情感需要,维持其心理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