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营湿地的建设模式研究

东营湿地的建设模式研究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章根据实地调研地处东营的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所获得的资料信息,整理其分布特点和资源状况,研究总结湿地的建设模式,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目前,东营湿地的建设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区模式营建的,将资源保护、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既满足了资源保护的要求,又满足了游人观赏的需要。

◇李 鹏

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与车辆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湿地自然保护区作为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湿地生态保护、研究、生产及旅游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是解决湿地保护与利用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实践价值和科研价值。东营一直被称为“湿地之城”,湿地资源丰富,其境内国家级和省级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众多。文章根据实地调研地处东营的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所获得的资料信息,整理其分布特点和资源状况,研究总结湿地的建设模式,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湿地;东营;建设模式;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湿地自然保护区作为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湿地生态保护、研究、生产及旅游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是解决湿地保护与利用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和实践价值、科研价值。

历史上,大江大河入海口三角洲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比如莱茵河三角洲鹿特丹、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新奥尔良、尼罗河三角洲开罗等城市的兴起,以及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浦东新区的快速崛起。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地区,后发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但同时,黄河三角洲也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效益。文章根据实地调研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所获得的资料信息,整理其分布特点和资源状况,研究总结湿地的建设模式,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合理化建议。

1.东营湿地的建设情况

1.1 东营市湿地资源概况

东营地处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全市湿地面积约1 410 km2,占市域面积的18%。中心城就是在一片广阔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上拔地而起的。城区内部及周围大大小小的水库、常年积水的低洼地形成了鲜明的生态湿地,“湿地之中有城市,城市之中有湿地”已成为东营的特色。

其中,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丹顶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水鸟的繁殖地,也是重要的泥炭、石油分布区。东营生态区十分重要,在维护区域气候安全、水环境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特点

我国自然保护区区别于湿地公园和一般意义的公园。国家湿地公园更偏重于保护和利用的结合,一般公园则关注休闲游憩和向大众开放;而自然保护区更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具有如下特点: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保护湿地资源为宗旨;是可供公众游憩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特定湿地区域;是人们体验湿地生态功能、开展湿地科普宣教的重要场所。湿地生态旅游体现了旅游经济与湿地保护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普遍关注。

1.3 湿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湿地的建设中,如何协调人与环境的矛盾,如何更有效地保护湿地的自然景观资源等很多问题有待在实践中寻求答案,如不及时解决问题,将会阻碍东营湿地保护事业的顺利发展。目前,东营湿地的建设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

1.3.1 技术支撑薄弱,科学研究滞后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殊性的特点,而且湿地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目前湿地的技术支撑薄弱,尤其在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技术、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水管理技术、湿地健康与安全评价、水质的管理等方面科学研究滞后,这不利于湿地系统的协调发展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湿地公园的保护与恢复。

1.3.2 宣传力度小,社会各界对湿地的认识不足

由于对湿地公园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尚未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湿地公园建设的舆论氛围,这不利于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目前除业内人士外,社会各界对湿地公园保护的认识不足,还没有把湿地保护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湿地还存在许多不正确的认识,把湿地看作荒地、废地,对湿地的开垦意识大于保护意识。农民盲目进行湿地开垦和一些单位开发占用湿地,改变天然湿地的用途造成了湿地被分割、蚕食,直接造成天然湿地的面积减少。一些农牧民认为湿地保护与恢复属于生态、公益的范畴,同时对湿地资源保护的认识不够,法制观念淡薄,破坏水草地,埋泉造田和捕杀、毒害候鸟的现象仍有发生。

1.3.3 资金投入不足,不能满足湿地公园的需要

目前国内湿地公园建设大部分都是政府为投资主体,还没有建立“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建设机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而投资主体的单一使资金来源有限,湿地保护管理专项经费严重不足,一些示范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得不被压缩,致使一些保护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在湿地调查、污水治理、湿地监测、湿地研究、人员培训、队伍建设等方面缺少专门的资金支持,许多湿地保护项目和行动难以实施和正常开展,严重地制约了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延缓了湿地保护管理的步伐。

1.3.4 开发利用方式单一,活动缺乏新意

目前湿地开发中对湿地景观的发掘不够充分,一些湿地保护区或公园开发的景点数量较少且孤立,开发的景点缺乏特色,活动主题不明显,内容单一,体验活动零碎孤立且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大大降低了其对游客的吸引力,而且举行的活动针对性不强,商业色彩较浓,公益教育性不够突出,不利于湿地的保护与发展。

2.东营湿地建设模式研究

湿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湿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文化背景、资源品质、交通状况等都有很大差异。

东营湿地主要分布于市内和黄河入海口地区,其建设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对资源保护重视不够、人为污染破坏严重、对资源保护重点的设置有偏差、对保护对象缺乏深入了解、分区布局不合理等都会影响湿地功能的正常发挥。此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也非常重要。由于东营市的气候特点,湿地景观受季节影响较大,如果在设计时对季节景观变换考虑不多,会使保护区只能在部分季节发挥功能,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有例如设计技术指标不合理,缺乏研究而盲目建设等因素都会影响湿地功能的发挥以及湿地生态旅游价值的体现。根据东营湿地分布的特点和资源状况,经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可将湿地的建设简化为以下3种形式。

2.1 保护区模式

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区模式营建的,将资源保护、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既满足了资源保护的要求,又满足了游人观赏的需要。

按保护区模式建立的湿地主要是以湿地资源保护为主旨,以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为特点,辅以少量的科研、旅游休闲功能,生态效益被放在第一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放在次要位置,也可称为生态模式。

2.2 水体维护模式

东营部分湿地以湖泊、河流等为主体,可以参照水体维护模式建设。这种模式主要利用城市所辖区域内原有的湖区、水塘、水库、河流等建立湿地公园,主要目的是对水体、水源进行保护管理,并以水体中心或水体界面作为景观兴奋点,在岸边建立休闲娱乐设施,开展湿地公园度假、休闲、游览及娱乐活动,也可称为水体借用模式。

东营著名的天鹅湖(龙悦湖)湿地公园是围绕湖区、河流建设,借鉴水体维护模式,通过建设,保护和恢复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发挥河流湿地地表水分传输、调蓄洪水、净化水质、调节区域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

2.3 城市湿地公园模式

东营的一些湿地公园坐落在城区周边或城镇中心,这类公园可以借鉴休闲公园的模式,即在已有湿地的基础上建立城市湿地公园。湿地并不是原始形态,主要目的是对原来的湿地区域进行改造、利用,并充分绿化,建立休闲型城市湿地公园,主要功能分区以休闲、观赏活动为主。东营明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东营市区南面。建设时人们利用了其大型的内陆淡水湖泊湿地,保留及恢复了原有的自然风貌,种植了大量湿地植物,使之成为集湖泊、沼泽、草甸和滩涂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3.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模式研究

3.1 自然保护区资源概况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范围内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极具代表性的范例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它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重要国际湿地,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也是世界少有的候鸟聚集地,其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由于黄河携带泥沙,平均每年以2 000~3 000公顷的速度形成新的滨海陆地。目前,三角洲的面积为8 053 km2,其中湿地面积为42.2 km2,包括浅海湿地和滩涂湿地及河流、水库水面、坑塘苇地。

3.2 自然保护区建设模式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的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在环渤海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进一步推进黄河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发挥黄河三角洲的生态效益,国家发改委特制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从空间布局的角度对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划分。它依据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优化空间结构等因素,将自然保护区划分成三个区:核心保护区、控制缓冲区和试验开发区。

此外,对于高效生态经济的内涵,“规划”给出了具体表述:高效生态经济是指具有典型生态系统特征的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在产业类型上,形成由清洁生产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由若干生态工业园区组成的生态产业群;在生产工艺上,做到无废或少废,实现生产过程再循环、再利用,最终表现为整个经济体系高效运转,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根据“规划”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单个“生态经济园” 由“特定的企业”“区域污水、废料等集中处理厂”“湿地” 三部分组成,再由若干个“生态经济园”和湿地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进而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从宏观及规划的角度看,这种模式将会是黄河三角洲后期的建设模式。

但同时,就单个“生态经济园”而言,其内容相对较为丰富,所包含的“特定企业”的服务内容至少可以拓展为三个方向:生态旅游业、高效生态农业、生态工业。

实地调查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区发现,核心保护区、控制缓冲区、试验开发区三个功能区界限明确,层次清晰。核心保护区对非科研、非自然保护等活动拒绝开放;缓冲区基本没有人为干扰,除了少数石油钻井及磕油机外,没有其他经营性开发行为;试验区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外围,在适度的旅游开发后,形成了保护区的几大特色景点,如放鸟台、望远楼、水上游艇等,实验区已初具游客集散地、消费中心和娱乐中心的规模。

从生态经济的角度看,保护区的经济建设状况亟需改善。保护区的经济建设模式还比较单一,其主要以生态旅游为主。由于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区域确定,不能将盐碱地改良后的土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生态农业处于起步阶段。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每年在入海口新造大陆20 000~30 000亩a。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改良的土地越来越多。如果能打破保护区既有的区域观念,充分利用可用于生态农业生产的区域,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湿地保护与研究。

3.3 生态旅游建设策略

生态旅游是国际社会在20 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的一种旅游方式, 近10年全球生态旅游以每年30%的增长率迅速发展。湿地以其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湿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兼顾环保和旅游产业开发的旅游形式,已逐渐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良好途径。

但是,并非所有湿地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只有那些具有一定观赏性和可进入性,对现存或潜在游客有吸引力,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湿地资源才能成为生态旅游资源,才能开展旅游活动。开发湿地生态旅游的目的是让游客认识湿地,了解湿地的生态多样性,在欣赏湿地生态景观的同时提高保护湿地的环保意识。它要求旅游者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保护湿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同时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内涵,要求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很强的专业性,从而使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回归大自然的精神享受,启发和提高游客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进而自觉地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

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仅不应改变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应为地域自然及文明的保护及地域经济做出贡献,使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有一定可靠的保证,为湿地的保护与开发提供资金来源。和生态农、工业相比,生态旅游业制造的废弃物较少,对水体的污染较弱,占用、改造湿地的面积较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渴望投入大自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永恒主题,“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已逐渐成为现代旅游的主题。

a1亩=666.67平方米。

笔者认为在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推进生态旅游,已具备较成熟的硬件设施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故提出以下几点建设策略。

3.3.1 科学统筹规划,进行合理建设

良好的旅游生态系统应具备和谐的结构、高效而经济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为人类提供优美的生态旅游场所。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在统一规划,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开发实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基础设施、旅游开发等活动时,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认真履行审批程序。应本着生态安全原则、保护性开发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编制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与区内生态平衡的维持及自然保护结合起来,促进区域内自然保护区及其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促进自然景观的完美。

同时在规划基础上完善区内的基础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基础设施的建设应以旅游者为主体,同时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使总体布局与景观相协调、和谐。生态旅游点应设法生态化,包括道路、观鸟设施、水上游园、景点介绍工程、人身安全保护工程和水电等辅助工程。

3.3.2 详细分区,分层建设

为达到保护与利用的双重目的,遵循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规的要求,把黄河三角洲湿地旅游开发区分为三个功能区: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实验开发区。区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严格执行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管理的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以及缓冲区内建设任何生产设施。核心区应采取全封闭式保护方法,禁止一切与自然保护和科学研究无关的活动,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游人可通过观鸟台或望远楼进行观赏;缓冲区用于科研和监测活动,不能从事经营性开发,应控制人员进入缓冲区,禁止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影视拍摄、大型实景演艺和生产经营活动;实验区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外围,是游客的主要集散地、消费中心和娱乐中心,可在此设立游人中心、科普中心等。

3.3.3 突出建设重点,进行系统配套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永远具有不可替代性,同样具有永久的缺憾之处。转变缺憾的唯一途径就是在较大区域范围内进行更多的选择,通过资源优势互补,加强区域旅游开发合作,实现战略双赢。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旅游具有独特的沿江沿海滩涂湿地自然资源,区内珍稀鸟类众多,湿地基因库丰富,天然条件优越,应充分发挥资源特色,合理组合区内动植物优势,优化生态旅游路线和重点观光景点,同时加强与周边区域之间的联合,进行生态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配置。建立和完善生态旅游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高层次的服务,编制生态旅游规划和生态旅游指南宣传湿地资源优势、生态旅游特色,对东方白鹳等珍奇物种进行宣传。

3.3.4 建立生态监测系统和生态旅游管理体系

生态监测系统的主要职责是从生态保持、优化和平衡的角度监测保障生态旅游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行。由于湿地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建立网络系统成为管理者的需要,这也是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建立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发展变化的数据库;利用“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区内环境质量监测和区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测开发前后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常规定期监测,从而调整管理和开发方案,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运用技术、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限制自然和人为损害湿地质量的活动,达到既满足生态旅游发展对湿地资源的需要,又不超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阈值的目的。

3.3.5 社区参与,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

社区参与是通过当地社区利用本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创造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其目的是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宣传本地区的湿地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了解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资源的独特性、典型性、多样性,让人们有意识自觉地维护湿地环境,让人们意识到必须使当代人享受的自然资源的机会与后代人平等,摒弃社区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努力寻求可持续的替代经济发展途径,使当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共生。通过建立与当地政府社区联合保护的管理机构,让社区居民参与湿地生态旅游规划、开发建设与经营管理,既重视保护又关注当地经济,从而使当地生态旅游获得经济效益,确保当地居民的利益得到保障。让人们自觉维护湿地生态环境,为生态旅游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4.结语

湿地是自然界中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是水陆交互作用,多类型、多层次的,独特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它支承着湿地中独特的物种并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被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

如今,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对湿地的侵占与破坏日益严重,保护湿地资源刻不容缓。如何解决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之间的矛盾,是全世界一直都在积极探索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湿地保护区的建设不可能完全与经济发展割裂开来。因而,适时、适地、适度地进行生态经济建设,因地制宜,是目前湿地保护区建设的趋势。

应以“3R”为指导,发展循环生态经济,即遵循“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的资源使用原则。其中减量化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或反复利用的目的是延长资源产品服务的时间长度;资源化或再循环原则要求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遵循这三项原则对于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以及各个部门都具有指导意义,能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与质量。

发展循环生态经济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湿地的污染与破坏,使经济发展指数和湿地“健康”指数都维持在合理的区间水平内,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湿地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义华,唐淑慧,等.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湿地保护开发利用规划[J].城市规划,2009,33(4).

[2]安睿,赵岭,戴伟男.黑龙江省湿地公园建设模式探索[J].防护林科技,2013(6).

[3]刘慕凡,刘汉红.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及其保护性开发策略研究[J].科技创业,2011(13).

[4]欧世芬,曾从盛.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价值评价与开发策略[J].台湾海峡,2006(4).

[5]杨新荣,吴忠才,等.基于湿地保护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6).

[6]David A.Fennell.生态旅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

[7]David Weaverl.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8]王立龙,陆林,唐勇,等.中国国家级湿地公园运行现状、区域分布格局与类型划分[J].生态学报,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