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湿地建设目的和一般原则

湿地建设目的和一般原则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湿地建设可能的目的如下:①防洪;②废水处理;③防治暴雨或非点源污染;④改善周围环境水质;⑤海岸修复;⑥增加野生生物;⑦增加渔业;⑧更换相似的栖息地;⑨湿地研究;⑩增汇固碳。
湿地建设目的和一般原则_滨海湿地固碳能力

一、目的

设计一个或一系列合理的湿地,无论是为了增汇固碳、防治非点源污染,抑或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还是为了废水处理,都应先制订湿地的总体目标。一种观点认为,湿地设计应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生态功能(Girts,Knight,1989)。湿地设计最重要的方面是确定湿地建设的目的(Willard,Hiller,1989)。湿地建设可能的目的如下:①防洪;②废水处理(如废水或酸性矿山废水排放);③防治暴雨或非点源污染;④改善周围环境水质;⑤海岸修复(包括风暴潮的保护);⑥增加野生生物;⑦增加渔业;⑧更换相似的栖息地(缓解湿地);⑨湿地研究;⑩增汇固碳。

在湿地设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一个目的或一系列的目的。如果确定的目的比较多,必须选出一个首要目的。本书主要针对湿地的增汇固碳功能进行修复技术的讨论。

二、原则

进行湿地创建与恢复设计的原则如下(Mitsch,Cronk,1992)。

(1)系统设计要遵循最小维护原则。要充分利用系统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基质和水流量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恢复(Mitsch,Jorgensen,1989)。

(2)系统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能量(如可利用潜在的河流能量作为系统能量的补偿)。在相对较短的时期,泛滥河流(flooding rivers)和潮汐循环可运输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盐,可增加湿地的流动能。

(3)系统设计要结合水文景观和气候。洪水、干旱和风暴是可以预料的,不必担心。

(4)系统设计要实现多重目的,但要确定一个主要目的。如若要增强固碳能力,我们需要选取生物量较大的植物作为修复的生物种。

(5)设计的湿地系统要能作为一个生态群落交错带(ecotone)。在一定的区域,可能需要一个缓冲地带,但在旱地和水生系统之间,湿地的本身就是一个缓冲系统。

(6)要给系统足够的时间。湿地不会马上就实现其功能,需要多年的孕育才能实现其最大功能效益,尝试短期实现其生态功能的战略是注定要失败的。若只是为了固碳功能,一般在3年内可见效,若要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7)系统设计是为了实现其功能,而不是为了形式。如果最初的动植物引入失败了,但在实现了最初几个目标的基础上,湿地的整体功能实现了,那么,湿地创建没有失败。湿地植物疾病及外来物种侵入往往是其他重压的征兆,这只能指示着错误的期望值而不是生态系统本身的失败。

(8)不要特意把湿地设计成矩形盆地等一定的形状。应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容纳生物的能力来确定湿地的形状(Brooks,19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