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地区湿地建设政策对湿地发展影响的探讨

宁夏地区湿地建设政策对湿地发展影响的探讨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宁夏的湿地建设政策对湿地发展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并对宁夏制定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湿地建设方案提出了建议。政府对于湿地的建设政策及湿地发展的重要决策,对于湿地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宁夏湿地建设的总体政策是“保护优先”,即湿地建设的工作是从“保护”出发,在能够保障湿地的生态环境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周续源 李艳菊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内陆,沿黄河流域分布的湿地数量众多,类型各异。本文总体上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湿地建设政策做了介绍,结合宁夏各市对辖区内湿地的具体建设方案,概述了宁夏主要湿地的基本建设情况。对于宁夏的湿地建设政策对湿地发展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并对宁夏制定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湿地建设方案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宁夏;湿地;政策;发展

引 言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其主要分为五大类: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库塘。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从冻土地带到热带都有湿地,但迄今没有全球湿地资源的精确数字。据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的估测,全球的湿地面积约为85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其中湖泊占2%,藓类沼泽占30%,草本沼泽占26%,森林沼泽占20%,洪泛平原占15%。世界红树林的面积约为24万平方千米,珊瑚礁的面积约为60万平方千米。《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涵盖了2 170片总面积为207平方千米的重要湿地。在欧洲及地中海沿岸,湿地的分布较为广泛。中国拥有湿地6 6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

就目前各国进行湿地恢复和湿地保护的经验来看,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的重要形式,也是湿地公约所提倡的发展方向,发达国家在湿地恢复、重建以及保护方面有较悠久的历史,也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国外的湿地公园大致包括以下几个类型:①以处理污水为主要目标的湿地公园,如美国的雷通湿地花园、奥兰多伊斯特里湿地公园与博蒙特人工湿地等;②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教育为核心的湿地公园,如加拿大温尼伯湖橡树湿地中心、澳大利亚纽卡斯尔肖特兰湿地中心、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中心与英国剑桥威肯菲因湿地中心;③以生态教育、休闲旅游为主题的城市湿地公园,如英国伦敦湿地中心。这些国家和地区对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以及国际湿地公园发展的经验,为我们建设湿地公园,以求达到生态上、教育上的和商业上的成功提供了有用的借鉴。

就国际湿地分布的基本情况和各国建设湿地的经验而言,美国、英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上述各国在湿地建设方面,不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相关科技水平都较为领先。综合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等湿地保护工作成绩突出的国家的湿地建设政策来看,对于湿地建设的政策性引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立法保护制度:无论是湿地保护还是建设开发,立法保护均是极其重要的步骤,也是建立以“保护湿地”为前提的关键手段。有力的法律法规约束,将极大地便利政府各项政策的实施,同时,有了法律的保护,将极大地促进湿地的保护工作。②资金支持。不论是湿地的保护还是开发,充足的资金支持都是十分重要的。以美国大柏树湿地保护区的建设为例,基础保护区的建设就耗资逾3 000万美元,而后续的资金支持仍将维持在每年500万美元以上,如果不能保证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湿地建设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就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湿地保护开发也将沦为空谈。③民间保护组织。国外对于民间湿地保护组织一向采取鼓励政策,鼓励民间组织正规、有环境保护意识的群众参与到湿地的保护工作中来,像美国、英国这些湿地保护意识较强的国家,每年有大量的民间组织参与到湿地的保护工作中来,美国和英国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湿地保护基金,以便为这些组织提供资金上的支持。④可持续发展的湿地开发思路。从整体上看,国外的湿地开发都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进行的,在保证湿地的生态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再考虑经济上的开发,众多成功的案例也再次说明,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的湿地保护和开发是行不通的。⑤普及公民的保护意识。除了政府大力投入,民间组织参与,增强湿地保护意识的教育,提升民众自主保护湿地的自主性,不论是对于政府政策的实行,还是湿地保护开发的后期工作的传承,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当民众的湿地保护意识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它将极大地降低国家投入的成本,湿地的保护也将变得更加有效率。

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湿地面积达到了20.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0%,主要分布在黄河、爱伊河、清水河两侧和腾格里沙漠及毛乌素沙漠沿线,有183种植物和180多种野生动物。宁夏已有9个国家湿地公园:银川鸣翠湖、阅海、宝湖、黄沙古渡、石嘴山星海湖、吴忠黄河、青铜峡鸟岛、中宁天湖湿地、固原清水河湿地。近年来,宁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自治区内湿地的建设。银川市投资2.5亿元,重点建设了银川市国家级湿地公园、景观水道、绕城水系等湿地恢复工程;石嘴山市投资1.5亿元,保护和恢复了星海湖等湿地;中卫市投资4亿元,连通腾格里沙漠边缘的湖泊水面10 000亩,恢复治理了近40 000亩湿地生态环境。

由于“湿地”这一生态概念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短,相对于在湿地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欧美国家而言,我国的湿地建设工作仍然只能算作刚刚起步,对于诸如立法、资金、建设模式、宣传等工作依然是摸索着前进。政府对于湿地的建设政策及湿地发展的重要决策,对于湿地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考察宁夏对湿地建设的引导政策对湿地发展的影响,我们走访了宁夏石嘴山、银川、吴忠、青铜峡与中卫的湿地管理部门,并进入其辖区内的部分湿地了解了其实际生态情况,对政府政策对湿地发展的影响作出了评估,以便能研究如何更加合理、科学地制定湿地建设政策。

1.宁夏湿地建设政策概述

宁夏全区的内湿地主要统归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厅管辖,其下辖各个市的林业局设置湿地管理办公室(简称“湿地办”)负责湿地的主要工作,同时,环保局水务局、旅游局等部门也负责湿地的部分工作。少数城市没有设立湿地办,湿地被划归其他部门管理(如中卫市的湿地主要归建设局、旅游局和环保局管理)。

宁夏湿地建设的总体政策是“保护优先”,即湿地建设的工作是从“保护”出发,在能够保障湿地的生态环境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建设。湿地管理部门形成“国家林业局湿地管理中心-自治区林业厅湿地管理办公室-市园林局湿地管理办公室”的完整政府构架,通过设立或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和自治区湿地公园来实施对湿地的保护。在立法上,宁夏于2008年颁布了《宁夏湿地管理保护条例》,用于指导全省范围内湿地的管理和保护,于2013年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行动计划(2014年—2017年)》,其中对湿地的保护、排污的控制、环境保护的奖励机制都作了明确的说明,从整体上可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此外,2013年年初,国家林业局出台《关于支持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对宁夏湿地恢复和保护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将已批建的银川鸣翠湖、阅海、黄沙古渡、吴忠黄河、青铜峡鸟岛、石嘴山星海湖、中宁天湖7个国家湿地公园纳入国家湿地保护工程的范围,并优先安排黄河流域宁夏段湿地保护恢复工程,支持宁夏开展湿地补偿制度试点。在科研方面,政府部门积极与宁夏大学西部退化与恢复重建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合作,对湿地进行生态研究和环境检测。湿地建设资金的筹措主要来自3个方面:发改渠道,申报湿地工程;财政渠道;外援资金及其他,银行贷款占有较大比重。湿地的建设模式则呈现多样化,兼有有国企经营、私企经营、国家管理等多种方式,保护模式也相对不同。湿地的具体保护措施主要通过进行相关的湿地保护工程来实行。在保护宣传方面有关部门并未出台确切的湿地保护宣传公文。对于湿地建设带来的外部性和生态补偿的问题,已经在哈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试点。

宁夏下属的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青铜峡市、中卫市的湿地建设政策的总方向与自治区林业厅湿地管理办公室基本一致,湿地的建设以保护为主,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经济开发,建设的核心思想仍然是“保护优先”。各地以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的主要模式,并对产生污染的企业实行外迁或关闭的策略以保证湿地的生态环境,但具体实施方案有所差异,银川市、石嘴山市(不包括沙湖)、吴忠市、青铜峡市均以保护性建设为主,经济开发的比重相对较低。中卫市偏向于现有湿地的旅游开发,并以旅游开发的收入反馈于湿地的保护性建设。在地方立法上各地均没有出台对应湿地的地方保护政策或法律,仍然以《宁夏湿地管理保护条例》为主要法理依据。地方上还未出现(程度较低)针对湿地而进行的科研活动,对于湿地生态的管理仍然只是以检测为主。

2.宁夏主要湿地的建设情况

宁夏湿地在地理上基本分布于黄河流域,湿地数目众多,种类各异。在宁夏湿地建设的总体政策下,各市对于辖区内的湿地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建设,本文根据对各市湿地管理部门的走访以及对湿地的实地考察,结合湿地的实际建设方案,将部分湿地的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2.1 星海湖湿地公园

星海湖湿地公园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市区东部,星海湖原为大武口滞洪区,垃圾如山、杂草丛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2003年,石嘴山市委、市政府开始实施星海湖湿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经过全市上下的努力,目前已恢复湿地自然保护区43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为22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1.5米,深处为4米。整个综合整治工程建成防洪堤一百多千米,各类防洪、泄洪水利建筑54座,以及环湖道路、绿化、亮化、景观设施等,使具成为集拦洪、蓄水、调节气候、生态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观区。星海湖湿地建设项目维护了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在规划布局、建设规模、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都达到了国家湿地公园评审标准,星海湖湿地生态景观也初具规模。已建成的沙湖大道景观水道和正在施工的水系工程不仅是未来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使石嘴山的城市面貌和城市生态产生很大的改观。2009年星海湖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20家国家湿地公园之一。2007年以来,市委、石嘴山市政府连续三年在星海湖成功举办了“中国石嘴山首届文化旅游节暨第二届国际武术邀请赛”“中国宁夏石嘴山园林奇石博览会暨塞上湿地湖泊节”“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和“全国摩托艇锦标赛”等大型活动。截至目前,星海湖共接待各类游客11万人,接待政府参观团6 400人次,旅游收入307万元。

2.2 沙湖湿地公园

沙湖湿地公园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西南,距银川市56千米,总面积为55.8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为45平方千米,沙漠面积为22.5平方千米。保护与开发并重是沙湖湿地的建设思路,近年来,保护区采取治沙还湖、水系连通、湿地植被恢复等措施,有效防止了沙漠的侵袭。当地的湿地保护工作者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人工种植8 000亩芦苇,每年种植荷花累计达到6 000多亩;投资3 000多万,建设了占地2 452平方米的宁夏湿地博物馆。沙湖的鸟类保护也取得丰硕成果,鸟类种类已经由此前的98种增加到目前的198种。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使沙湖保护区成为鸟类的天堂,包括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黑鹳、白尾海雕、天鹅、斑嘴鹈在内的130余种、100多万只鸟选择在这里繁衍生息。在水质保护方面,为了减少柴油船只对水质的破坏,管理部门投资3 000万购买电瓶船,投资400多万建立了免冲式厕所,确保水质不受污染,还投资400多万设立垃圾填埋设施和两个污水处理厂。在历年的建设后,如今的沙湖已是一处融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沙湖资源蕴藏量丰富,湖水里常年生长着几十种鱼,不仅有常见的鲤鱼、鲢鱼、草鱼鲫鱼,而且有北方罕见的武昌鱼、娃娃鱼(大鲵)和大鳖。

2.3 黄沙古渡(月牙湖)湿地公园

黄沙古渡位于黄河中游,毛乌素沙漠边缘,处于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辖区内,总面积为3 244余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2 266公顷,占总面积的69.85%。黄沙古渡由黄河河流、洪泛平原湿地、水稻田及沙灌林、宜林沙地等地貌组成,湿地内沼泽、河流、滩涂错落分布,是典型的黄河滩涂湿地(月牙湖及周边的河滩湿地),自然景观壮美、生态类型丰富、特色鲜明。在1.3万余亩的滩涂湿地范围内,生长着茂密的芦苇等自然植物。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还是国际上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和中亚鸟类迁徙路线的重要途经停留地和繁衍地,栖息着40余种候鸟。前期由于周围农户的开垦,湿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2003年年初,原陶乐县政府批准在月牙湖乡设立宁夏黄沙古渡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月牙湖湿地的保护和恢复。2005年11月,自治区政府为保护黄沙古渡月牙湖地区的生态环境,避免环境恶化,批复成立了月牙湖湿地保护管理站。自2005年月牙湖湿地保护管理站成立以来,在黄沙古渡旅游区的支持下,每年动用当地农民工200多人进行植树、种草,前后修建围栏20千米,修建了观鸟游步道,设置了鸟巢,安排工作人员对湿地进行监测管理,配备湿地保护观测设备,保护湿地不被破坏。由于湿地被及时保护,生态环境有很大的改变,现在湿地内栖息着河鸥、大雁、山鸭、山燕、沙燕、灰鹤、白鹤、沙鸡等40余种珍禽候鸟。沙丘种植了花棒、沙蒿、杨柴等种子3 000多亩,栽种花棒、沙柳、新疆杨、沙枣树、刺槐等树苗500余万棵,成为保护最好的一片沙漠植物群。随着黄沙古渡旅游区整体植被环境的改善,月牙湖湿地区域扩大,鸟类增加,景色宜人,呈现出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色。为了更进一步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增强人们对湿地环境的保护意识,着眼于长远,目前湿地的保护与旅游相结合,有关部门将湿地规划建设为湿地保护区、滩涂生态涵养区、古渡芦荡景观区、塞上田园观光区、治沙示范区、黄河水上娱乐区等。由于合理地利用了湿地资源,旅游业的开展进而促进了保护工作的良性开展。目前,黄沙古渡(月牙湖)湿地的保护已显出成效,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2008年11月其被自治区林业局批准为自治区级湿地公园;2009年12月,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自治区科协评为第六批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2013年被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评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2.4 鸣翠湖湿地公园

鸣翠湖湿地公园位于银川的东侧,隶属银川市兴庆区,距银川市9千米,东临黄河,规划面积为6.7平方千米。鸣翠湖为古黄河河道东移,鄂尔多斯台地抬升而自然形成的黄河冲积平原湖滩地貌,这里集黄土高原、黄河、湖泊、芦苇、湿地等景观于一身,平均海拔为1 100米。鸣翠湖是银川市东部最重要的湿地生态区域。鸣翠湖湿地承载了古老的黄灌文化,体现了塞上江南水乡的特色;既有显著的湿地生态特征和生态过程,湿地景观完整,生物种类丰富,又是我国西部地区鸟类迁徙的中转站之一,作为在干旱地区存在的湿地景观,具有长期稳定的补水来源;独特而丰富的湿地人文旅游资源奠定了建设湿地公园的基础。在规划和建设中,鸣翠湖湿地公园遵循“生态优先、最小干预、适度利用与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设立绝对生态保护区、鸟类繁殖期禁游区等。鸣翠湖湿地共有97种鸟类,均为野生鸟,大部分是候鸟,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中华秋沙鸭、百尾海雕、黑鹳,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小天鹅、鸳鸯、苍鹭等14种,而鸣翠湖也以苍鹭为主。鸣翠湖于2011年还荣获“中国生态保护最佳湿地”的称号。

2.5 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吴忠市黄河湿地公园位于宁夏吴忠市西北,处于利通区与青铜峡市交界处,呈狭长带状,总面积为28.76平方千米,属于典型的黄河泛洪平原湿地类型。公园以河流湿地为主体,有湖泊、滩涂、稻田、鱼塘等多种类型,同时包含湿地植被、人工林草等,是宁夏境内水禽的重要迁徙地、繁殖地和停歇地,每年有10万多只水禽在此繁殖或栖息。公园内的河流湿地景观与湖泊、鱼塘、稻田等景观相结合,类型多样,组合度好,旅游资源丰富,湿地景观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具有为吴忠市提供水源、缓解旱涝、维护生物多样性、减少风沙危害、防止土地荒漠化、净化环境、调节气候、防洪滞洪等多种生态功能,不仅为众多鸟类提供了栖息、繁衍、迁徙停留之地,也构成了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保证条件之一。从2003年开始,吴忠市全面开展了黄河沿线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先后向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国家林业局申报、争取、实施了吴忠市黄河湿地保护和恢复建设等项目,大力退耕还湖,开挖扩大湖面,植树种草,使湿地保护区的面积不断扩大。2009年,吴忠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城市建设全面贯彻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加快黄河金岸城市的战略部署,以建设沿黄城市带上最具特色、最有魅力、最富活力的滨河生态水韵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城市“西移东扩”战略,纵深推进“两大工程”,做活“路、水、绿、特”四篇文章,深入推动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城联创”的工作思路。吴忠市以建设黄河湿地公园为重点,加快了黄河两侧的景观绿化,使公园湿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湿地公园建设初具规模。为了进一步扩大湿地面积,巩固保护成效,积极推进湿地公园的有序发展,吴忠市委托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根据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对吴忠黄河湿地进行了总体规划,制定了《宁夏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该规划根据吴忠黄河湿地公园的现状以及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要求,本着“立足保护、合理利用,平衡湿地保护与城市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对公园用地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从地域景观、特色创造、旅游吸引力、文化融合、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加强水源保护和用水管理、营造湿地景观、融合地域民族文化、服务城市与居民、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等多种有效措施,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湿地体验区、服务管理区4个功能区。吴忠市将按照规划,通过长期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再现黄河自然湿地原生态,展示黄河水草肥美的原始风貌,将吴忠黄河湿地公园打造成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和湿地文化交流中心的品牌。经过多年的保护与恢复,国家林业局已正式将吴忠黄河湿地公园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吴忠市将举全力加快黄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快速推进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现在的吴忠黄河湿地公园,不仅仅是一个公园,也是一处生态湿地,既是一座城市的公园,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栖息地。

2.6 青铜峡鸟岛自然保护区

鸟岛自然保护区位于青铜峡市南30千米,东临黄河主河道,鸟岛的面积为42.42平方千米,水域面积为20余平方千米。保护区内水面开阔,沙洲遍布,湖沼成片,鱼虾等水产资源丰富。青铜峡鸟岛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将黄河拦腰截断,在现今的青铜峡市南部广武镇一带形成了一个长20千米的长峡。黄河的泥沙淤积而形成青铜峡鸟岛,在沙漠上突然出现的宽阔水面和茂密的芦苇,为各种飞来此地的鸟类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栖息地。每年在春、夏、秋三季栖息和途经这里旅鸟和候鸟有180余种,多达数万只,其中有10余种属于国家保护的一二类鸟,天鹅、白鹤、中华秋沙鸭是这里的常客,鸟类最多时有60多万只。20世纪80年代初,鸟岛以黄河补水为主分为中河、东河、西河,河水从中河经西河流入汇聚,逐渐形成了中心湖、西湖、洪闸湖和湖心岛屿——百鸟滩。1986年,鸟岛被宁夏确定为全区唯一的鸟类自然保护区。目前由于附近农民擅自进入保护区砍伐树木,毁林开荒,围垦造田,养殖渔业,自然保护区的环境遭到很大破坏。虽然有关部门实施了一些退耕工作,但由于行政区划和保护区范围不统一,难以协调中宁县和青铜峡市的土地权属划分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通过移交保护区管理权,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彻底解决了保护区的统一管理问题,其目的就是加强青铜峡库区湿地保护,尽快恢复鸟岛的自然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部气候环境,确保水库功能正常发挥。2003年7月保护区管理局成立,对湿地进行保护,杜绝开荒造田的行为,使已经开发的湿地逐年进行恢复。但由于行政区划和保护区范围不一致,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鸟岛利益之争积重难返。目前的湿地仍然未受到良好的保护,保护区内仍有大量围湖用于渔业养殖,死亡的鱼类对湿地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2.7 腾格里湿地公园

腾格里湿地公园地处市区西北部,距市区5千米,占地52平方千米,水域面积为10 000亩,是中卫地区最大的湿地湖泊。腾格里距黄河5千米,南面是卫宁平原,西面是沙坡头,北面则是腾格里沙漠。公园内水域辽阔,绿树环绕,水鸟翔集,旅游区有多种植被形态,群落覆盖达60%~90%;湖中有136种鸟禽在此栖息繁衍,湿地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开发价值。2009年中卫市启动腾格里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该项目是中卫市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卫旅游产业、构建生态旅游与交通枢纽城市的重要举措。项目将规划区内的湿地、湖泊、鱼池、沙生植物、防沙林带及小旅游景区进行整合,与项目区内的长城、寺庙共同形成集沙漠治理、休闲度假、水产养殖、生态建设于一体,融入边塞文化、大漠文化、军屯文化的旅游景区。该项目按地形、地貌规划,建成后将形成七湖、八区、两带、五基地的公园格局。从2010年开始,中卫市对分布在腾格里沙漠和灌区边缘地带的湖泊进行治理,已投资4亿元,恢复治理近4万亩湿地生态环境。现在的腾格里湿地,植被覆盖良好,水质能够达到国家Ⅲ类标准,但旅游业的开发对湿地内的生态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湿地内活动的鸟类数量明显下降,湿地内的水质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3.宁夏湿地建设政策对湿地发展影响的分析

从整体上看,宁夏的湿地建设政策对宁夏的湿地保护和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宁夏的众多湿地当中大部分生态环境良好,水体普遍属于Ⅲ类水质,植被以芦苇、菖蒲为主,沿岸有多种沙生植物存活,湿地内物种较多,以鸟类、鱼类为主。本着“保护优先”的基本思路,湿地管理部门参考国外的保护模式,对湿地进行了功能区域的划分,将生态核心区作为湿地保护的关键区域进行重点保护,杜绝了外界的影响。同时,各市区普遍采取关停污染企业、外迁或转型的措施,并设立相应的污水处理站,使湿地水体免受污染。在湿地建设带动环保工程方面,各市区除了在湿地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外,还在城市绿化、植被修复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同时也促进了湿地的环境恢复工程。从现有数据来看,自2003年开始宁夏重点实施湿地的建设工程,同期进行建设的星海湖、阅海、宝湖、鸣翠湖、黄沙古渡、吴忠黄河湿地等湿地公园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原本较差的生态环境都已恢复,并且目前处于生态上升期,在积极的建设下,湿地的范围在逐年扩大,其对湿地附近小气候的改善已经有所凸显。在宁夏的湿地建设政策的引导下,各地保护湿地、建设湿地的投入逐年加大,湿地公园的总数量也在增加。各处湿地除了基本的保护建设外,由于各自的环境、景观都比较有特点,故而在旅游开发方面都有规划,但实施程度不一。以中卫市为例,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已经带来较大的旅游收益,基本形成了“以环保促进旅游—以旅游带动经济—以经济反馈环境”的良性循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由于管辖区划的问题鸟岛的保护建设政策落实不到位,从而导致鸟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堪忧。在立法上,各地并没有针对不同湿地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湿地的地方法规,唯一可以作为法律基础的《宁夏湿地管理保护条例》不能完善地解决不同地方的各类湿地问题。同时,我们并没有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有关民间湿地保护组织的信息,在政府部门设立基金促进民间保护意识方面,也未看到各市有类似的政策。

本次调研还通过分发问卷的形式考察了宁夏湿地及湿地建设政策的宣传现状。我们在石嘴山、银川、吴忠、青铜峡、中卫等地对部分游客和城市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受访人群中游客占22.15%,湿地附近及市区的居民占77.85%。其中53.02%的受访人群表示对湿地的整体感觉与预期相符,35.57%的受访人群表示湿地的整体情况高于预期,57.72%的受访人群表示湿地的生态环境、综合设施较以前更好。以上数据表明在宁夏湿地建设政策的引导下,各地湿地公园的整体环境都有所改善,基本高于民众的预期,这也证明了宁夏的湿地建设政策是合理的,符合民意的。但在湿地建设政策的宣传方面,仅有6.71%的受访人群表示十分了解,对于政府推行的湿地公园建设工程,55.03%的受访群众表示湿地公园的建设是还利于民,保护自然,但有37.58%的受访群众表示这是为了突出政府政绩,增加旅游创收。问卷的统计结果也表明,几乎所有的受访群众都表示会不同程度地支持政府的湿地建设决策,因此,对宁夏湿地建设还需加强宣传,让民众更加了解政府的政策初衷,以便更好地推行湿地保护建设的政策。

此外,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宁夏湿地的建设项目众多,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湿地公园的建设项目。我们了解到,湿地公园的水体建设主要依靠黄河流域渗滤的浅层地下水进行补给,居民用水主要为深层地下水,但宁夏的总蒸发量是大于总降水量的,随着湿地公园建设力度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浅层水的污染、深层水的补给等问题是否会出现,还望有关部门给予评估,以便能更加科学地制定湿地的建设政策。

4.结论与建议

(1)宁夏的湿地建设政策对宁夏的湿地保护和建设起到了正面的引导作用,在各地推进各自的湿地建设工程的情况下,目前宁夏的众多湿地当中大部分生态环境良好,原本被破坏的湿地生态得到恢复,湿地面积逐年扩大,周边小气候均有所改善,湿地的发展现状附和民众预期。

(2)宁夏湿地(主要是旅游业)的开发呈现良好的趋势,诸多湿地由于长期的保护建设,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旅游价值,并且将旅游收益的一部分反馈于湿地建设和保护,这是有利于湿地发展的举措。

(3)宁夏湿地保护和建设的法律体系并不完善,从整体上看,宁夏各市并未出台针对辖区内不同类型湿地的地方法规或管理办法,总体上依赖于《宁夏湿地管理保护条例》的法律基础,但各地的湿地类型、管理方法、建设政策都有所差异,应当推进湿地保护地方法规的建立。

(4)目前宁夏的湿地政策仍然偏向于由政府主导的湿地建设,在走访过程中,并未接触到有关湿地保护的民间组织,而欧美国家均设立了湿地的保护基金用于促进民间湿地保护组织的发展,在设立民间保护组织的保护基金、促进民众对湿地的保护意识方面还需出台相关政策。

(5)问卷调研结果显示,政府在湿地建设政策的宣传方面略显不足,在湿地建设的目的方面,民众对于政府的建设动机仍然有疑虑。对于湿地保护和建设政策的落实,政府部门需加大宣传投入,以便湿地建设政策在推行过程中获得民众的支持。

(6)目前宁夏的湿地公园项目较多,湿地公园的水源主要依靠浅层地下水补给,而市区居民用水主要来自深层地下水,在目前城市规模不大、湿地公园不多的情况下,水源补给并未出现紧缺,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湿地公园项目的增多,地下水的补给和污染对于湿地和城市的建设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隐患。对如何更加合理地安排浅层地下水对湿地的补给、防止湿地建设对地下水的污染、解决深层水对日益增加的居民用水的供给,应当做出相应评估,以便制定更为科学的湿地建设政策。

参考文献

[1]Levin,N.& Elron,E.& Gasith,A.Decline of wetland ecosystems in the coastal plain of Israel during the 20th century:Implications for wetland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9,92(13):220-232.

[2]MP M M.ENGLAND’S WETLANDS[R].London:Wetlands and the Community,2002.

[3]Gardner R C.North American wetland mitigation and restoration policies[J]. Wetlands Ecol Manage,2009(17):1-2.

[4]Fletcher,S.& Kawabe,M.& Rewhorn,S.Wetland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coastal governance in Japan and England[J].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11,62:956-962.

[5]Irini Ibrahim.Norazlina Abdul Aziz & Norha Abu Hanifah.The Laws of Wetness:The Legislative Framework in Malaysia Regarding Wetlands Conservation[J].Science Direct,2012(7):574-581.

[6]Wikipedia.Wetland conser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EB/OL].[2013-09-29].http://en.wikipedia.org/wiki/Wetland conser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7]姜全飞,闫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建议[J]. Wetland Science & Management,2006.2(2):34-37.

[8]宋春玲,全晓虎.宁夏回族自治区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研究[J].湿地科学,2007,5(2):174-1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