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十堰地区中医药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对十堰地区中医药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20年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市的中医药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发展中医药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目前,全市已拥有中医医院7所.其中十堰市中医院为三级甲等中医院,郧县和竹溪县中医院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全市中医院职工人数达1050人,其中中医药工作人员290人.2000年全市中医院门诊量达348527人次,住院病人达6277人,业务收入2420.4万元,固定资产达2100万元.预计2001

改革开放20年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市的中医药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发展中医药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目前,全市已拥有中医医院7所.其中十堰市中医院为三级甲等中医院,郧县和竹溪县中医院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全市中医院职工人数达1050人,其中中医药工作人员290人.2000年全市中医院门诊量达348527人次,住院病人达6277人,业务收入2420.4万元,固定资产达2100万元.预计2001年门诊可达40万人次,住院病人达7000人,业务收入2500万元,固定资产2300万元.全市中医院在职人数、年门诊量、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分别是20前的7倍、4倍、6倍、5倍和8倍.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已成为全市人民防病、治病一支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力量.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中医院的级别普遍比同级综合医院偏低,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如市中医院为副县级,丹江口市中医院为股级,郧县中医院为正科级,郧西县中医院为股级,房县中医院为副科级,竹山县中医院为股级,竹溪县中医院为副科级.二是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逐年加大对中医的投入,有的地方还在减少.全市中医医疗机构,1998年度财政拨款232.2万元,1999年为173万元,比上年减少59.23万元,其中郧西县中医院1998年财政拨款39.6万元,1999年已停止拨款,只给10万元的事业发展费;竹山县中医院1997年度财政拨款7.6万元,1998年只有7万元;房县中医院1997年度财政拨款34万元,1998年只有17万元.三是中医人本身思想过于束缚.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

1.我市中医药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1)确立了中医药的社会科学地位.市卫生局设立了中医科,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全市上下对中医药的关心和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每年由市政府主持召开的全市卫生工作会议都把中医药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各有关单位对中医药给予越来越多的支持.

(2)中医药在防治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全市已拥有7所中医医院,分布城区和五县一市,服务人口达340万.中医医疗机构的总体医疗水平,以及开展预防、保健、急救、康复、科研、教学等综合服务能力都有大幅度提高,在资源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担负了相当数量的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任务.

(3)中药制剂在保持传统剂型的基础上更趋多样化,中药胶囊剂、丸剂、气雾剂等中药新剂型可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

(4)中医药学术水平逐步提高,中医科研开始起步.近年来,仅市中医院就有两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四项获准立项.

(5)中医药教育形式多样.既有传统的师承教育,又有正规院校、函大、电大、夜大、自修、进修、培训等教育途径.多层次、多形式、多学科、专业门类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保证和促进了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的改善与提高,以人为本兴事业已成共识.

(6)中医药竞争意识、自我宣传意识不断增强,观念进一步更新,思想得到解放.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发展中医药的认识不尽一致,影响了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和发展思路.首先是在政治上没有做到一视同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同级同类中医院与综合医院单位级别上存在差距,中医院在社会上有种受歧视的感觉.其次是思想认识上有误区,地方党委、政府没有像关心西医那样去关心中医事业的发展,少数人甚至认为治病疗伤有西医即可,中医无非是治个慢性病.三是学术上不平等.科学成果、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医疗事故鉴定、法医鉴定等均由西医包揽.四是事业发展上重西轻中.政府对综合医院的经费投入、基础设施、仪器装备等远远大于中医院.五是共同享受社会卫生总资源,共同承担社会人群医疗保健服务方面中西医不平等.

(2)投入严重不足,中医政策不到位.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不足,影响中医药事业平等参与医疗市场竞争,造血功能不足使各中医院举步维艰.郧县中医院从1998年起已停止拨款,房县中医院也从1998年开始逐年减少差额拨款,市中医院和其他几个县中医院也将面临削减经费的现实.各中医院忙于生计,使本来基础脆弱的中医药事业更是雪上加霜,有的中医院已到了濒临倒闭的境地.

(3)充分开展利用当地医药资源严重不足.武当山地区天然的中草药资源未得到充分合理地发掘.中药制剂过于单一,没有拳头产品,生产技术落后,投入大,产出小.各县中医院均不能生产中药制剂,基本没有效益.

(4)科研工作严重滞后.中医科技意识和科研水平、医疗质量和效益、服务功能及科学管理等尚有一定差距.一是缺乏科研人才,不知道怎么搞.二是缺条件.三是缺资金.四是缺科研意识.就十堰地区来讲,除市中医院有两项,房县中医院有一项科研成果外,其他中医院均无科研成果.

(5)专病专科在中医院普遍形成不成规模,打不出品牌.像广东省中医院、仙桃市中医院、洪湖市中医院那样颇具特色、有一定影响的专科在我市不多.

(6)学科带头人严重不足,名人效益在中医院远远落后于西医院,有些中医名人调到西医院了,专业结构断层,中青年成长不起来,对中医药发展影响很大,中医院留不住人才.

(7)中医院在医疗质量方面落后西医院,高精尖医疗设备不足,新技术应用滞后,缺乏先进的诊疗手段,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8)思想守旧,不适应当前医疗改革和日益竞争激烈的医疗环境.计划经济下养成的坐、等、靠、要思想还十分严重,观念转变跟不上形式发展.还有很多人仍然认为自己是国家干部,干不干都得发工资.

(9)包袱过重,乱收费、乱摊派严重.一是为寻求发展而负债;二是社会上到处都伸手向医院要钱,各种名目的收费、摊派使医院苦不堪言.

(10)当地政府多数对中医药事发展不重视,有也行,无也行,无政策保证.

(11)管理混乱,规范管理程度水平较低,有的院长根本不懂中医,而且管理也是外行.工作思路不清晰,打乱仗,不胜任院长职务.

3.主要对策和建议

(1)加大贯彻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力度.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之一,也是发展中医药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体现中西医并重,一是政治上一视同仁,地方党委,政府应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地位,中医院在单位级别上要与同级综合医院相一致,“有位才有为”.二是思想认识上并重,地方党委、政府要认识到发展十堰的卫生事业,解决十堰的卫生问题,必须紧紧依靠中医和西医的共同努力,要像关心西医那样去关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三是学术上平等,科学成果、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医疗事故鉴定、法医鉴定等,应实行同行评议.四是事业发展上并重,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经费投入、基础设施、仪器装备等,应重点向中医药倾斜,并与其承担的社会任务、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以及中医药事业本身的发展相适应.五是共同享受社会卫生总资源,共同承担社会人群医疗保健服务.政府和有关部门,尤其是卫生主管部门,不仅要把中医药事业纳入政府社会发展规划、卫生区域规划和各类卫生机构的建设内容,而且要在医疗制度改革、卫生资源配置、卫生行业结构调整、初级卫生保健等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2)加大对中医药的投入.由于中医药原有的基础十分薄弱,因此,在现有情况下财政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不仅不能减少,而且要高于财政支出增长的速度,为中医药能平等地参与医疗市场竞争输血供氧,增强造血功能,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3)大力开发武当地区道地药材,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把原生的中草药精加工、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形成拳头产品,打入全国乃至国际医药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研水平,改善服务功能,加强科学管理,走质量效益之路.通过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创新,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中医药的发展后劲,同时还应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

(5)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活跃中医药学术氛围.中医药主管部门要经常组织学术交流,多开展学术活动,作为中医龙头的市中医院,要切实发挥十堰神农武当中医药集团的辐射带动作用,多开展纵横向交流,并应加强与西医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借鉴现代医学知识和手段,促进自身发展.

(6)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高中医药人员素质,形成合理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梯队.一是要抓好中医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通过“弘扬工程”以老带新,营造优势学科.就目前而言,应重点抓好“中医示范县”“湖北省中西医结合精神病治疗中心”“结石专科”“风湿专科”“肝病专科”等重点中医专病专科的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使各个中医院都有自己的特色专科,做到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独之路,增强竞争实力.二是要抓好对中医院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成长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三是中医院校应培养与临床需求相符合的毕业生,做到学用一致,学以致用,避免人才浪费.

(7)加快中医药法制建设步伐,尽快出台湖北省《中医药发展条例》,保证中医药工作有法可依,加大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力度,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协调、稳定、持续地发展.

(8)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树立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克服懒惰思想,不等不靠,自己挣钱,自我施压,自力更生,自我发展.要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医德就是本钱,信誉就是效益的新观念,真正把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德医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9)切实减轻医院负担,杜绝不合理收费和摊派,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让医院把主要精力用在发展医疗业务上.

(10)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加大中医药管理力度,尽快走向世界.首先,应恢复市卫生局中医科,成立省中医药管理局,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做到统一管理、统筹规划,集中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组织优势,推动中医药行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中医药的协调发展.其次,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医药将成为对外交往和创汇的亮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早日走出国门抢占国际市场.

(11)定期对各级中医医院院长进行管理能力和业务知识培训.可采取以会代训、脱产封闭等教学方法,引进门内,集中辅导.主管部门要跟踪考核,切实提高各级中医院管理人员素质,逐步把中医院的管理者培养成为业务上的精英、管理上的行家里手,促进整个中医药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使每一位院长都胜任本职工作.

[自:朱名宸.对十堰地区中医药工作的调查与思考.中华医学丛刊,2002,2(2):110-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