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基层调研、专题座谈,回乡探亲,个别走访等途径,先后多次赴家乡临城县,就农村养老问题进行调研,了解到许多情况和问题。目前,全县建有中心敬老院1所、民政事业服务中心1所、光荣院1所、农村互助幸福院154所,拥有床位1469张,养老机构床位数为每千名老年人54张。有的子女干涉老年人再婚自由,以不赡养相威胁,干扰老人再婚。要依法惩处遗弃老人、虐待老人的违法行为,引导老年人知法用法,依法维护自己的

何书堂

通过基层调研、专题座谈,回乡探亲,个别走访等途径,先后多次赴家乡临城县,就农村养老问题进行调研,了解到许多情况和问题。现就调研情况整理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临城县位于邢台市西北部,面积79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约占50%。全县人口21万。截止2014年底,全县60岁以上老人共计2721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2.5%,其中∶80-89岁3005人、90-99岁403人、100岁以上2人。按照通行的国际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计算,已进入了老龄社会。目前,全县建有中心敬老院1所、民政事业服务中心1所、光荣院1所、农村互助幸福院154所,拥有床位1469张,养老机构床位数为每千名老年人54张。

多年以来,临城县十分重视农村养老工作,一是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农村社会养老幸福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有关政策规定,为全面做好养老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是重视和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实施了农村养老幸福工程、民政事业服务中心扩建改造工程,推进养老机构建设上水平。三是强力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以村为单位,采取改扩建、租赁等形式,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互相照顾、自由生活的场所。四是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按照80岁、90岁、100岁以上三个档次,为每位老年人每月补贴30元、50元、200元,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原因以及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目前农村养老主要是居家养老,除极少数特殊情况之外,大部分老年人在家居住、生活。或田间劳作,或看护幼儿,或接送儿童上学,或聚在一起聊天。由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无保供养、农村低保、养老保险、高龄补贴、“新农合”等等,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得到保障,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田间劳作无法“退休”。农村老年人不像城市老年人那样,拥有“退休金”可保生活无忧。他们到了60岁,仍不能退休,继续田间劳作。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不高,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生计。农村老人不想自己的田地弃耕,就必须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解决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甚至有的村60岁以上老年人成为主要劳动力。

(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许多家庭中,男子成家后另建住房,单独另住,分灶吃饭,老年人要独居,单独生活,难以享受天伦之乐。老人只有在生活不能自理时,孩子们才负责照料日常生活。有的家庭子女外出务工,只有节日期间才回家一趟,和老人团聚,老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寂寞孤独中度过。

(三)不孝敬老人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以得到老人财产、房屋、土地的多少,来计算自己的赡养义务,兄弟之间,互相攀比,斤斤计较,都不愿多孝敬、多出力。有的子女,把钱财看得很重,对自己的孩子能够一掷千金,要啥给啥,对老人可谓“铁公鸡——一毛不拔”,加之老人没有积蓄,指望孩子们给予资金支持,才能应对生活。在赡养老人时,推诿扯皮,有的甚至即便耕种老人的承包地不愿意出钱。只想从老人处得到什么,不想为老人付出什么。有的子女干涉老年人再婚自由,以不赡养相威胁,干扰老人再婚。

(四)“妻管严”问题愈加突出。目前有的农村男女青年比例失调,适龄男子找对象难,大部分村都有大龄男青年,父母为儿子成家,千方百计,倾其所有。女青年成“香饽饽”,“要价”越来越高,有的甚至以不养老人为条件,大大助推了农村的“妻管严”现象。有的家庭矛盾,是有内人在推波助澜,男人当不了家,对媳妇言听计从,作为儿子从本心愿意多为老人做点事,但要看媳妇的眼色,有的婆媳不和,影响到儿子孝敬老人。

(五)老年人文化生活匮乏。除了相互聊天,听听广播,偶有打牌下棋,没有其他的娱乐生活,有的家庭从心理上冷淡老年人,老年人像个小孩,需要子女的呵护和关爱。有的子女忙于挣钱,疲于奔命,在老人身上也舍得花钱,就是没有心思陪伴老人,排解老人的精神孤独。有的把老人送到托老院,只给寄钱,对老人的生活情况不大过问,偶尔看望老人,也是蜻蜓点水。

(六)农村养老机构水平不高。目前农村养老机构入住率偏低,既有传统观念影响,老年人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去住养老院,但更大原因是养老院设施不完善,条件比较差,有的很简陋,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不高,仅仅能满足老人的吃、住,老人的文化生活、医疗保健、外出交往则受到一定限制,因而使得老年人不愿入住。

三、思考与建议

(一)老龄化大潮汹涌而来,应精心应对。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据测算,我省今后一个时期,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7%,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银发浪潮”“老年洪峰”汹涌而来,需要慎重决策、积极应对。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将面临更多困难,更应引起各方重视和高度关注。要实施和落实好有关养老政策,并适当向农村倾斜。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养老奠定坚实基础。要加大孝道文化的宣传教育,营造尊老敬老氛围。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宣传孝敬老人的典型,激发正能量,教育年轻人自觉做到孝敬老人。要引导建立群众性老年组织,促进老年人相互关爱,增加老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消除精神寂寞。建立亲情联系,遇有情况告知乡邻,增强应对能力。

(二)养老院建设严重滞后,应补齐短板。随着农村家庭形式的变化,以及农村人口大量流动,今后将会有更多老年入住养老院,为此,应当加强养老院建设。穷家难舍,是农村老人的思维定式。农村独居、留守老人宁愿一个人在家孤独寂寞,不愿入住互助幸福院。一方面,要引导老人转变思想观念,改变靠儿养老的旧习惯。另一方面,关键是把养老院、幸福院建足、建好,提高硬件、软件水平,特别是提高护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使老人住得进,生活得好。

(三)老年人权益屡受侵害,应依法维护。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既需要道德层面的力量,更要注重法律的武器。要充实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政府行为,督促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养老工作。要依法惩处遗弃老人、虐待老人的违法行为,引导老年人知法用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老年人要学会爱惜自己,保护自己,不能完全放弃自己应得的收入,要有自己一份钱来支配,不要倾囊交给子女,以应对不时之需,维持自己的正常生活。

(作者单位: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附:农村养老调研手记(三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