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性与日常性拼凑的历史记忆

现代性与日常性拼凑的历史记忆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视连续剧的历史记忆功能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79]20世纪90年代,56集电视连续剧《渴望》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创造了空前的高收视纪录。另一方面,该剧成为当时整个社会街谈巷议的焦点,并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二是解构与颠覆历史记忆的真实性。语言符号中演员的对白最难剔除现代元素的影响,也是最能够让历史记忆融入受众生活的方式。

电视连续剧历史记忆功能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首先,电视连续剧是媒介产品中市场化操作的典型,是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影视内容生产,其追求的是尽可能高的收视率和商业上的成功,其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无疑会改变人们的日常记忆。同时,连续剧往往具有播出频率高、播出周期长的特点,在短则一月、长则一年的周期里,定时收看连续剧成为观众文化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观众的生活记忆。其次,电视连续剧中的历史题材也可以被视为对历史记忆大众化与通俗化的加工处理过程。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事件在电视连续剧中被激活、重现,电视连续剧叙事的视角、语言、元素被赋予了现代性与日常性,变得更符合当下观众的趣味与需求。最后,电视连续剧的叙事结构相较电影等其他影视类型更加错综复杂和跌宕起伏。其剧情对观众的诱惑、吸引和代入感甚至影响到部分观众的日常生活,观众对剧情大范围的线上线下分享与讨论甚至在社会层面形成了一种以电视连续剧为核心的文化记忆。

1.电视连续剧融入生活的记忆

电视连续剧对记忆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它的文化意义比起其他戏剧要深远得多,因为它们整合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于曾经收看节目的人来说,肥皂剧已经成为我们文化发展中的‘感觉结构’和记忆的一部分。它们处理了我们生活中交织出现的事件,进而成为我们记忆的一部分。但这些故事和我们本身的经验加以整合,就成为我们生活记忆的一部分。肥皂剧不仅是构成我们生命经验的一部分,并且和其他主要的文化形式一样,成为我们如何去体验和回顾整个生活的一部分。”[79]

20世纪90年代,56集电视连续剧《渴望》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创造了空前的高收视纪录。《渴望》的故事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处于“文革”中的中国社会,那一段已经开始逐渐模糊但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的动荡记忆,因《渴望》的播出而在观众的心中被重新激活,并通过观众更容易理解的爱情故事赋予了其新的艺术生命力。一方面,连续剧作为以影像为载体的叙事方式,它和所有的影视媒介一样创造出了令观众如身临其境的逼真感,使观众进入媒介营造的想象中的“现实世界”。连续剧也与电影一样通过影视文本的叙事艺术强化了观众对历史记忆的关注和认可,而连续剧凭借高频率与长周期播放的优势更为强力地建构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该剧成为当时整个社会街谈巷议的焦点,并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时候,连续剧的“收视实践将处于不同空间却拥有同样的观剧行为的观众们带入了一个共同参与、体验、建构的‘仪式’中,观众则在这场‘仪式’中生产了一种虚拟的互动与交往,从而建构起共同的集体记忆”[80]

也就是说,电视连续剧对人们记忆的影响,既是文本内容对人们记忆的激活与补充,又是人们在观看连续剧过程中的参与和体验所形成的记忆集合。这两者的关系是微妙的,连续剧的文本是所有记忆的依托,但对连续剧文本的参与与体验既存在于个体记忆的私人空间,也存在于集体记忆的公共空间。连续剧文本中的记忆是静止与固化的,而个体与集体的记忆则是发展与变化的。

2.电视连续剧中历史记忆的大众化与通俗化

电视连续剧作为历史记忆的影视载体,其记忆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关于电视连续剧中历史记忆的呈现和反映,虽然存在着官方与民间、媚俗与媚雅、商业逻辑与政治逻辑等多重元素和特征之间的相互冲突及相互借重,国家意志、资本市场、传媒精英、受众等各种力量相互交织,革命历史的记忆被置于这些力量共同构成的记忆框架之中进行叙述与阐释,它既可以是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建构,也可以是面向市场的类型化、奇观化的批量生产,还可以是具有艺术风格的独特创造,也有个体记忆的反抗,但连续剧终究是一种备受当代观众喜爱的大众文化形式,而大众文化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大众化与通俗化。

电视连续剧对于历史记忆的大众化与通俗化的处理,主要有四种方式。

其一是简化历史记忆的复杂性。记忆本身是错综复杂的,且社会群体、阶层、时期、地域等的不同必然导致完全不同的记忆体验,尤其是在大众媒介并不发达的年代,单纯通过个体的感知与实践很难形成大范围的集体记忆与集体认同。电视连续剧对于历史记忆的回顾并不着眼于社会中记忆的复杂性,而是紧紧围绕着那些人们最熟知的共同性记忆,那些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的记忆则会被忽略和简化。譬如,古装历史剧所关注的往往是那些创造了丰功伟绩的帝王将相,一些共同记忆中的才子佳人和传奇故事也被作为素材而不断在连续剧中上演。在以中国近现代史为题材的连续剧中,为人们所熟知的重大历史事件往往被作为叙事的主要内容而不断重复,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南京大屠杀等经常成为影视剧取材宝库,即便是小人物的爱恨情仇也往往被置于这些历史背景之下。也就是说,连续剧选取人们所熟悉的共同记忆,实质是简化记忆本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营造大众化与通俗化叙事空间的一条捷径。

其二是解构与颠覆历史记忆的真实性。连续剧选取人们所熟悉的共同性记忆,并不意味着编剧和导演由衷地尊重与敬畏历史及英雄人物。事实上,影视剧制作者仅仅是利用这些人们所熟悉的历史背景和记忆符码,直达观众的视听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取观众最初的文化积淀、历史记忆与社会认同。同时,影视剧制作者也并非都是通过复述历史记忆来使观众得到娱乐享受和视听快感,而往往采取戏说历史、解构经典的方式让大众获取颠覆式、狂欢式的快感体验。近年来,广为流行的穿越剧、宫斗剧以及戏说剧等类型剧都秉持这种历史书写观念,文本刻意追求“新”与“奇”,故事情节往往凭空杜撰,与真实的历史人物及事件没有什么关联性。可见,为了获得商业上的成功,真实的历史记忆在连续剧中已被连根拔起,并在受众与市场需求的引导下被重新拼接、混合和杂糅,成为观众视听过程中的一剂“药引”。这类文本往往根本没有真实性可言,一切只是为了获取感官上的一时愉悦与精神上的瞬间快感。

其三是在历史记忆中融入现代元素。电视连续剧在重现历史记忆的过程中,似乎并不拒绝现代元素,甚至刻意将现代元素融入连续剧的叙事文本当中,且不加掩饰地让所有观众直观感受到这些现代元素的存在。连续剧中的现代元素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譬如,演员的对白、服饰、化妆、动作、表情等。语言符号中演员的对白最难剔除现代元素的影响,也是最能够让历史记忆融入受众生活的方式。因此,电视连续剧中演绎的历史运用的完全是现代语言对白,各种流行的调侃、时髦的网络用语等在连续剧中被随意使用,甚至话语本身就是现代意识对历史记忆的认知结果。服饰、化妆等非语言符号中的现代元素,则更多的是为了追求影视作品感官上的刺激,古装武侠剧、宫廷剧中演员的怪异服饰、发型、各种彩妆显然和历史没有太多联系,甚至革命历史剧中也会通过夸张、奇特的造型以营造更具冲击力的影视效果。

其四是将现代叙事置于历史记忆背景下。如果说电视连续剧在视觉效果上营造出了一种重现历史的观影体验,那么连续剧的文本叙事往往在重视历史的视觉效果下隐藏着一整套现代叙事。电视连续剧看似在讲述历史上发生过的故事,其实不过是借古讽今,是将当代人的现实生活投射到历史事件之上,历史记忆成为一种现代叙事的媒介,连续剧讲述的依然是观众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和身边琐事。这样的拼接和杂糅使得原本具有距离感的历史题材也具有了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观众想当然地认为过去的人们和现代人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与焦虑,相似的故事在不同的历史时间背景下重复发生,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譬如,当下流行的宫斗剧不过是现代人职场生活的投射;宫廷剧中的反腐题材也是当下社会热点话题在历史语境中的投射;历史剧中关于膳食搭配的呈现更是现代饮食文化的直接反映。

的确,影视剧的“媒介记忆往往是碎片化的,它不在意历史的时间轴线,也没有系统的和线性的逻辑阐释。而历史记忆所关注的往往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过程,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因果关系的记述与阐释”[81]。影视剧叙述和记忆历史的目的也并非总是在帮助人们建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观,甚至更多的只是借助那些人们所熟知的历史记忆以古喻今,在历史记忆被激活之后植入现实元素,进行现代叙事,并加工、拼接、营造出具有快感的媒介体验,进而获取最大的商业利益和文化利益。

历史是人类对过去事实信息和思想信息的记忆,知识的积累、进步必须以人类的记忆为基础。若是涂抹、歪曲或遗忘历史,就可能出现法国政治思想家夏尔·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Charles Alexis de Tocqueville)所言的悲剧——“当过去不再昭示未来时,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82]。因此,历史记忆需要尽可能地趋向真实、客观和全面。但是,在影视剧的传播过程中,尽管影视剧有档案价值与历史价值,影视记忆者有时会以历史撰写者的身份自诩,但他们通常并不以此为生,甚至也不愿做一个有计划的历史记忆者,而历史学家更没有公开认可影视剧、纪录片的历史价值和记者的记史身份。影视剧的历史记忆总有点似是而非,具有流动性、当下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不能等同于真正的原生历史。影视传播在历史学家的眼里就是生产和传播娱乐。这说明,人们对影视传播历史记忆功能的认识远非一致,而这恰好说明类似的学术讨论应该持续进行。

【注释】

[1][美]文森特·赖安·拉吉罗:《思考的艺术》,金盛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第38页。

[2][英]帕特里夏·法拉、卡拉琳·帕特森:《记忆》,户晓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

[3]Loftus E F,Ketcham K.Witness for the Defense:The Accused,the Eyewitness,and the Expert Who Pu ts Memory on Trial[M].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2:77.

[4]杨琴:《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史态类新闻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5][英]帕特里夏·法拉、卡拉琳·帕特森:《记忆》,户晓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6]冯亚琳、[德]阿斯特莉特·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7]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8]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9][美]丹·吉摩尔:《草根媒体》,陈建勋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页。

[10][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1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96页。

[12][荷]杜威·德拉埃斯马:《记忆的风景:我们为什么想起,又为什么遗忘?》,张朝霞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59页。

[13][德]鲍里斯·格罗伊斯:《揣测与媒介:媒介现象学》,张芸、刘振英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9页。

[1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

[15][德]赫尔曼·艾宾浩斯:《记忆的奥秘》,王迪菲编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98页。

[16][德]赫尔曼·艾宾浩斯:《记忆的奥秘》,王迪菲编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页。

[17][法]亨利·柏格森:《材料与记忆》,肖聿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67页。

[18][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6—10页。

[19][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20][法]亨利·柏格森:《材料与记忆》,肖聿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66页。

[21]冯亚琳、[德]阿斯特莉特·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

[22][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23][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页。

[24]常启云、肖邓华:《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新闻世界》2009年第6期。

[25]王春霞:《规范与界定 探索与追问——也谈纪录片的“真实性”》,《中国电视》2008年第11期。

[26][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27][美]奇普·希思,丹·希思:《粘住:为什么我们记住了这些,忘掉了那些》,雷静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209页。

[28][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4-55页。

[29][法]让-克罗徳·高概:《话语符号学》,王东亮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30]Christian Gudehus:《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记忆在欧洲:记忆的结构》,见张俊华:《社会记忆和全球交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9页。

[31]Lebow R N.The Memory of Politics in Postwar Eu rope[M].N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2006:298.

[32]何扬鸣:《试论南宋临安的新闻事业》,《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3期。

[33][美]赫伯特·甘斯:《什么在决定新闻》,石琳、李红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34][美]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社会学》,徐桂权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40页。

[35][美]W.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第5版),杨晓红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转引自杨琴:《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史态类新闻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36]杨琴:《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史态类新闻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37]朱月白:《一本不一样的历史书——李辉<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1923—1946)>》,《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年第11期。

[38]《帝国的回忆——<泰晤士报>晚清改革观察记》,方激编译,重庆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

[39]何扬鸣:《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报道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86页。

[40]杨琴:《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史态类新闻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41][美]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社会学》,徐桂权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29页。

[42][美]劳伦斯·格罗斯伯格等:《媒介建构:流行文化中的大众媒介》,祁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81页。

[43][英]帕特里夏·法拉、卡拉琳·帕特森:《记忆》,户晓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42页。

[44][美]奇普·希思、丹·希思:《粘住:为什么我们记住了这些,忘掉了那些》,雷静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45]杨琴:《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史态类新闻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46]杨琴:《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史态类新闻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47]何扬鸣:《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报道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89页。

[48]Neiger M,Meyers O,Zandberg E.On Media,Memory:Collective Memory in A New Media Age[M].London:Palg rave Macmillan,2011:27-36.

[49]李红涛、黄顺铭:《新闻生产即记忆实践:媒体记忆领域的边界与批判性议题》,《新闻记者》2015年第7期。

[50]邵鹏:《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9—30页。

[51]邵鹏:《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84页。

[52]石长顺、肖叶飞:《媒介融合语境下新闻生产模式的创新》,《当代传播》2011年第1期。

[53]Tuchman G.Making News: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M].New York:Free Press,1978:179.

[54][美]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社会学》,徐桂权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6页。

[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56]何扬鸣:《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报道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

[57]刘燕:《媒介认同论:传播科技与社会影响互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5页。

[58][法]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杜小真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1页。

[59][法]让-克罗德·高概:《话语符号学》,王东亮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60][荷]杜威·德拉埃斯马:《记忆的风景:我们为什么想起,又为什么遗忘?》,张朝霞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64页。

[61][德]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来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62][德]阿莱达·阿斯曼:《回忆有多真实?》,见[德]阿拉维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63]黄会林、彭吉象、张同道:《电影艺术导论》,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64]邵培仁、海阔:《大众媒介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页。

[65]邵培仁、海阔:《大众媒介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176页。

[66][美]罗伯特·考克尔:《电影的形式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

[67]马润生:《史诗性的戏剧与电影》,《戏剧》2000年第1期。

[68]陈晓云、李娴:《革命历史·阅读记忆·影像表达——对历史革命题材电影创作的一种阐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69][美]史蒂夫·尼尔:《好莱坞大片——历史的维度》,黄新萍译,《世界电影》2006年1月。

[70]陈晓云、李娴:《革命历史·阅读记忆·影像表达——对历史革命题材电影创作的一种阐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71]邵鹏:《媒介记忆论:媒介作为人类文明记忆过程的研究》,《中国传媒报告》2010年第4期。

[72]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6页。

[73]王哲平、赵瑜:《广播电视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第228—229页。

[74]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4页。

[75]赵玉亮:《纪录片虚构与搬演、再现关系辨析》,《青年记者》2013年第36期。

[76][法]皮埃尔·诺拉:《记忆之场:法国国民意识的文化社会史》,黄艳红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5页。

[77]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3页。

[78]黄克猛:《纪录片的历史文化责任:从“对外宣传”到“对外传播”——以<西藏一年>为例》,《东南传播》2012年第12期。

[79][英]多萝西·霍布森:《肥皂剧》,叶欣怡等译,台北宏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409—410页。

[80]龙念:《革命历史剧:集体记忆的影像建构》,《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81]邵鹏:《媒介记忆与历史记忆协同互动的新路径》,《新闻大学》2012年第5期。

[82]吴麟:《无行动与记忆,灾难何以兴邦》,《中国工人》2015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