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明”概念的历史表现与日常实践

“文明”概念的历史表现与日常实践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人们习惯于以“文明”作为评判标尺的同时,“文明”概念的具体所指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事实上,即使在专业研究领域,研究者对于“文明”概念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不同视角、不同学科背景以及不同解释意图都影响了人们对于“文明”概念共识的达成。上述理论解释为我们理解“文明”概念提供了有益借鉴。

严宇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文明”是一个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词汇,种种社会现象、行为表现、价值观念几乎都能与之产生联系,并被归入“文明”或“不文明”之列。当人们习惯于以“文明”作为评判标尺的同时,“文明”概念的具体所指却常常被人们忽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何谓“文明”?这成为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道明的哲学问题。

事实上,即使在专业研究领域,研究者对于“文明”概念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不同视角、不同学科背景以及不同解释意图都影响了人们对于“文明”概念共识的达成。在众多纷繁复杂的观点解释中,下列三种解释最值得关注。一部分研究者采用反向证明方法诠释“文明”概念意义,认为与“蒙昧”“野蛮”“落后”“粗鲁”等概念相对立的便是“文明”,强调“文明”的实质是人类实现教化与自我教化的过程,是一种社会形态及生活方式影响另一种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的延续与发展。一部分研究者选择从“文明”与“文化”的概念比较中解释两者意义,认为“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是“最高价值观念”的体现;或认为“文明”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直接与各文化模式的物质形式相联系。还有一部分研究者则主要从人类需要角度出发,指出对人类需要的各种形式满足即是“文明”,因此将文明与科学技术、法律道德以及宗教艺术相联系,强调“文明”是人类在物质、群体关系以及自我调节三方面实现满足与自我满足的形式表现。

上述理论解释为我们理解“文明”概念提供了有益借鉴。然而,正如研究者所言,由于“文明”概念本身缺少具体的物质对象所指,导致对其模糊含义所作的任何确切解释都难免受到研究者意识形态的影响。换言之,任何对“文明”概念的解释都是具体时代、社会发展的表现,它既反映人类整体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一元化价值导向,同时也反映为与具体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条件相适应的发展愿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