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坤甸华人的历史与现状

坤甸华人的历史与现状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坤甸华人社会,通行的方言是潮州话。不过,后来坤甸的华人主要从事的行业是商业,一部分从事农业与渔业。与印尼的其他华人一样,坤甸华人的社团组织也如此众多。据调查,目前坤甸各类型的华人社团有58个。[8]坤甸的华人因移居的时间较短,而且又处于印尼的外岛地区,以及比邻华人较多的马来西亚,所以保留了较浓郁的华人色彩。
坤甸华人的历史与现状_跨越与转型:国际商务视野下的华侨华人与华商

坤甸市(Pontianak)位于印尼的加里曼丹岛,是西加里曼丹省的省会。坤甸是一个多元族群的城市,主要居民有马来人、华人、马都拉人和爪哇人等。目前,坤甸市大约有62.5万人,其中马来人有22.5万人,占总人口的36%;华人有16.25万人,占26%;马都拉人有6.25万人,占10%;爪哇人有5.63万人,占9%。[1]

据资料显示,坤甸所处的西加里曼丹省,以前称西婆罗洲,其位于婆罗洲的西南部。早期,西婆罗洲与中国的接触是通过其北部的渤泥(即现在的文莱)。由于西婆罗洲与北婆罗洲接壤,早期定居在西婆罗洲的华人是从文莱迁移过来的。而证明华人大量移居西婆罗洲的历史文献记载,迁移发生在18世纪。正如某位学者所说,“关于华人移民西婆罗洲,是自18世纪后才有文献记载,在此之前连西婆罗洲这个名字,也鲜为人知”。[2]

其实,18世纪时西婆罗洲已有3个苏丹王国,即三发、喃吧哇和坤甸王国。1740年前后,首批华矿工20多人应喃吧哇土王之邀,从北部的文莱来到喃吧哇境内的百富院(Soengai Doeri)开发金矿,取得成功。消息传到中国国内,1745年后有大批广东移民乘着南来的三板船前来婆罗洲西岸,每年2—3月最少有两千人到达,每年6—7月又有数百人带着钱袋回国。至1834年,西加华人已有15万人左右,其中9万人在华人聚居地或开矿区,其余6万人则散居在荷兰人控制的地区。[3]

华人移民到达西婆罗洲坤甸地区的具体文献记载,是有关嘉应州的罗芳伯的移民事迹。据资料显示,罗芳伯1772年到达西加时,西加金矿业已发展30多年,已有几十个华人聚居村落各自开矿。1774年前后罗芳伯主要经营农业,后因与从事农业的其他华人有争斗,便移居到坤甸的东万律另立基地。1777年在东万律建立以客家人为主的兰芳公司,后发展到三发地区,并组建“兰芳”总制,历时107年。[4]有关当时坤甸华人以及罗芳伯的事迹,一位华人这样写下:

“坤甸是西婆罗洲的首府,华侨是该地商业的鼻祖。在150年前荷兰人还没有来统治西婆的时候,地方行政一切权利都操在中国人的手里。据说还有比罗芳伯先到的中国人,但没有史略可考。罗公是聪明能干、具有天才军事的智识者,他统治西婆前后卅年,周围数百公里,那时候的贸易制度多以物换物,还有用中国银币交易的。直至1841年后,荷兰人逐渐注意到西婆罗洲,那时罗公组织的兰芳公司正盛势,荷人的势力踏进后,利用强夺的阴谋,把兰芳公司的权势削弱了。”[5]

据1933年坤甸市户籍调查,市内华人为22 000余人。1947年统计,坤甸4公里以内增至40 050人。[6]移居到坤甸的华人,其移民结构主要为广东和福建两大群体。广东籍华人,主要来自潮汕地区的揭阳、潮安、潮阳、普宁、澄海等县,嘉应地区的梅县、蕉岭、大埔等县,广府地区的番禺,以及被称为说河婆话的陆丰河源等县;福建籍华人主要来自同安、泉州、漳州、莆田、南安、厦门等地。在坤甸华人社会,通行的方言是潮州话。这是因为当地的广东潮州籍华人无论是在人数方面,还是在经济实力方面,都要强于其他华人群体。以致当地流行一句俗语,即“客家话也成潮州话”,而西加的另一个城市山口洋(Singkawang)则流行“潮州话也成河婆话”,说明那里的河婆人人数居多,经济实力也较强。

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早期坤甸的华人除参与开矿外,还开荒建设农业、种植农园,经营海港和造船业,开展与新加坡、马来亚的进出口贸易。不过,后来坤甸的华人主要从事的行业是商业,一部分从事农业与渔业。从事商业的主要为广东潮州籍华人,客家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在荷兰统治时期,当地华人的商业有所发展。据20世纪40年代的统计,全西加华人商店大小约5 000多间,约有500多间资本较厚者,其中有百余间经营出口土产,坤甸规模大的工厂约15间、橡胶工厂6间、火锯板厂6间、雪厂2间、机铁厂1间。职工有50~200人,资本约值10万~50万盾。[7]目前华人仍然还是以从事商业为主,坤甸市内80%~90%的商店属于华人所有。许多华人告诉笔者,坤甸最繁华的街道卡扎玛达(JL.Gajah Mada)上的商店,100%是由华人开办的。

与印尼的其他华人一样,坤甸华人的社团组织也如此众多。据调查,目前坤甸各类型的华人社团有58个。在这些华人社团中,血缘(宗亲)类的社团有28个(占总数的48.3%),地缘类的社团2个,宗教类的社团1个,其他是那些被当地华人戏称为“死佬会”的社团,即专门操办丧事的社团。除了这些血缘、地缘和其他类型的社团外,还有一个称为“西加孔教华社总会”的社团,这是坤甸华人社团的总部。据当地华人的文献记载,西加孔教华社总会是1967年因西加山区发生“难民潮”,山区华人纷纷弃家逃亡,以致大批华人难民涌入坤甸和山口洋等地,数以万计的难民流离失所,衣食不济,营养不良,疾病丛生,死者众多。当时坤甸各族领导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在苏庚军医及其他各族领导的倡议下,成立了一个可供收容难民的基金会,定名为“YAYASAN BHAKTI SUCI”,协助难民办理丧事,并向他们伸出援手。当时,这个基金会成立的目的是为全民而设立的,它没有族群、血统和宗教的区别,属下设有回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兴都教和孔教各部门。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处理孔教安葬事宜的部门比较活跃,因此孔教会的名称沿用至今。[8]

坤甸的华人因移居的时间较短,而且又处于印尼的外岛地区,以及比邻华人较多的马来西亚,所以保留了较浓郁的华人色彩。在坤甸,潮州话虽然是华社通行的方言,但客家话、闽南话等方言在华人中也很流行。当地的华文学校很早就开始兴办,从1904年建立振强学校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已有10多间华文学校,许多友族子弟也可以报名就读。1966年华校被封后,华人文化被禁,但当地的华人通过庙宇文化和一些残留下来的宗亲社团,继续保存方言和中华文化,这是印尼许多地方所没有的。自苏哈托下台后,坤甸的华文学校及各种华文补习班等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一些以往较为出名的老华校(如振强学校、坤甸中学等)纷纷成立校友会开办各种华文补习班,而一些宗亲社团也在着手进行华文补习教育。目前,在坤甸的华文教育主要由西加华文协调机构负责联系与沟通,该机构的负责人陈慧珍正在打算集资兴建一所西加师范学院。

坤甸的华人庙宇及其宗教文化,其形成的历史与华人移民同步,与印尼其他华人社会相比颇具特色,其既是华人文化的一部分,也已经成为当地旅游文化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据作者调查,当地最早的华人庙宇是1789年建成的大伯公庙。目前该庙仍然存在,不过在它旁边后来又建起其他两座庙,即天后宫和大子爷庙,合称为“三神庙”。在大伯公庙内藏有一尊天地神炉,看年代是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所造。作者曾问及庙内的主持,神炉是否是这座大伯公庙前身庙宇所遗留物,该主持不得而知。如果事实是这样的,那么华人移民坤甸的历史应该是在17世纪前就已经出现了。在坤甸的许多华人庙宇前,都有马来人原先所崇拜的拿督公神位,这说明华人的神灵已不仅仅是华人原先所具有的神灵,而且将外族的鬼神崇拜也纳入华人的信仰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