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时间:2022-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凤凰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文化旅游资源可谓根深枝繁。目前,凤凰民族特需品定点生产企业和民族文化贸易企业已达25家,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城区和景区景点管理得到加强,文化旅游业持续发展。近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凤凰县旅游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_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第一节 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凤凰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文化旅游资源可谓根深枝繁。近年来,凤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充分发挥民族民间文化的资源优势,坚持走挖掘与保护、传承与利用相结合的路子,使凤凰县的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事业有了明显进步。但是,凤凰也是典型的“老、少、边、穷”的山区贫困县,受历史、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制约,民族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实现从根深枝繁到花红叶茂的跨越,是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一)人文历史悠远厚重

凤凰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境内有名胜古迹116处,有历史名村(寨)30多个,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5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据不完全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间,凤凰就涌现出提督20人、总兵21人、副将43人、参将31人、游击73人等众多三品以上的军官。民国时期,凤凰出中将7人、少将27人。以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肖纪美为代表的一大批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正是从这里走向全国,蜚声世界。

(二)自然风光美丽神奇

凤凰山川秀美,风景如画。这里有以岩溶峡谷33条、峰柱880多处、溶洞35个、常年性瀑布30个构造形成的综合地质遗迹景观——国家级地质公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山森林公园和两头羊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全长180公里的苗疆边墙——中国南方长城,有唐渭阳县城旧址——黄丝桥古城,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有天下第一大石桥——乌巢河大桥,有华夏第二洞——奇梁洞,有保存完好、别具一格的吊脚楼群,有飞檐斗角的朝阳宫、万寿宫、大成殿、天王庙、遐昌阁、万名塔等古典建筑,构成了一幅美丽神奇的画卷,素有“中国最美的小城”之誉和“画乡”之称。

(三)民间文化丰富多彩

凤凰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凤凰阳戏、堂傩戏、土家族茶灯戏、苗戏等民间戏曲;有土家族千古绝唱哭嫁歌、苗族祭祀歌、苗族古歌、叙事长歌、苦歌情歌等民族歌谣;有迎宾花鼓、女子梳妆鼓、少年欢乐鼓、筑长城鼓、战将鼓和祭祖鼓等苗族鼓舞;有土淀印染、植物色染、刘大泡蜡染、吴氏扎染等苗族蓝印花技术;有清代大小袖、金钱绣衣裤、百褶裙、土丝旦、礼宾服、巫师服等绚丽多彩的苗族服饰;有苗族接龙帽、银披肩、银凤冠、银盆花、打花边、织花带、剪纸、盘花、帖花等精湛的苗族服饰锻造技术和苗绣技术;有椎牛祭、巫傩文化、上刀山、下火海、踩大刀、吞竹竿、吃碗渣、引火烧身、眼皮掉水等神秘文化和绝技绝活表演;有苗拳、黑衣大队武术套路等苗族民间武术;有苗族打击乐、苗族唢呐、竹哨、吹木叶等乐器乐曲;有盘弧石窟、巢居遗架、石板房、土墙屋、吊脚楼、保家楼等特色民居;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赶秋节等苗族传统艺术节等。

(四)民族风情浓郁独特

凤凰有少数民族29.6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数的75.17%,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县。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文化积淀,凤凰各民族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形成了如土家族哭嫁、茶灯会、苗族椎牛、拜傩公、赶秋、赶边边场、拦门酒、卡歌、卡鼓以及婚恋丧葬等独特的民族风俗,并沿袭至今。

(五)原生态民族村落星罗棋布

由于历史、地理因素和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凤凰县原生态民族村落散布在崇山峻岭之中,可谓原汁原味、星罗棋布,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历史文化名村(寨)30多个,有原生态民族村落2 000多个,保护较为完整的有500多个,极具民族特色和开发价值的60多个。

二、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情况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

为做好民族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凤凰县成立了“民保”“文保”办公室,把搞好文化生态保护、培育特色文化品牌工作摆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县政府还把生态文化保护工作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摸清了项目状况

目前,凤凰县已确定涵盖民族技艺、民族工艺、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习俗等全县各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7类215个。

(三)成功完成了前期申报工作

苗族鼓舞、苗族银饰锻造技术、苗族蓝印花技术、凤凰纸扎等4个项目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土家族茶灯戏,哭嫁歌,苗族歌谣,苗族武术,苗族服饰,苗族医药,苗族绝技上刀山、下火海等10个项目已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挖掘和推介了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

民间艺人刘大炮等6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大师称号,叶水云、聂方俊等6人已分别被确定为国家级、省级和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三、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状况

(一)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凤凰县先后实施了古城整治工程,使凤凰古城的历史风貌得到基本恢复,修建了具有凤凰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气息的凤凰文化广场,为大型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平台。至2007年,全县18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亿余元,凤凰广场通道、南门音乐喷泉、沱江风光带二期工程、古城夜景亮化二期工程等项目全面完成,凤凰地质博物馆、天下凤凰篝火堂、凤凰楼重宾接待基地旅游商贸城、旅游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等已投入营运。八角楼公园、奇峰公园等人居环境建设项目也早已完工。

(二)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刺激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凤凰县不断提高文化生产力意识,积极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提升景点开发中的民族文化含量,以民族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凤凰民族特需品定点生产企业和民族文化贸易企业已达25家,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申报工作进展顺利,城区和景区景点管理得到加强,文化旅游业持续发展。近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凤凰县旅游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凤凰已成为中国首批“旅游强县” 、全州旅游业的龙头,现正朝着国际旅游目的地迈进。下面是2000年至2009年的统计数据(表3-1):

表3-1 2000—2009年凤凰旅游发展主要指标表

img6

巩固了省内及广东、珠三角等较成熟的旅游市场,向以重庆为主的西南、以上海为主的华东、以北京为主的北方市场拓展,以港澳台、日韩市场为主的境外游客持续增长。

(三)发挥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游和民俗风情游

在凤凰古城旅游的辐射带动下,以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为依托,凤凰乡村民俗风情、特色苗寨、田园风光游得到逐步发展。落潮井勾良苗寨、千工坪香炉山苗寨、山江老家寨苗寨、苗人谷被评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目前批准公布了2个(山江苗族博物馆、西门峡漂流)景区(点),5个正式开放乡村旅游点,8个试营的景区点。2009年,全年接待游客94.1万人次,同比增长53.56%,旅游收入1.88亿元,门票收入4943.4万元,同比增长10.71%,成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使凤凰县的文化旅游业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提升。

(四)办好民族节庆活动,搭建弘扬民族文化和推介文化旅游的平台

在县委宣传部、县民族局、文化局等部门的精心策划和认真组织下,凤凰县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如“四月八”“六月六”以及凤凰苗族银饰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一方面大力弘扬了民族文化,增强了群众的文化意识,激发了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热情,推出了龙仙蛾、吴娟等一批本土优秀歌手,另一方面提高了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使民族服饰、民间工艺等得到了全面展示,促进了凤凰县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